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山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夜间通风与蓄热技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崔倩
王东红
+1 位作者
曹静怡
胡浩威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6-60,共5页
为了研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围护结构蓄热特性与夜间通风的效果,以黄山市建设大厦为对象,采用DeST能耗模拟软件,研究不同墙体材料通风蓄热及空调季夜间通风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蜡相变材料相比于加气混凝土、粉煤灰陶粒混凝土...
为了研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围护结构蓄热特性与夜间通风的效果,以黄山市建设大厦为对象,采用DeST能耗模拟软件,研究不同墙体材料通风蓄热及空调季夜间通风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蜡相变材料相比于加气混凝土、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和红砖砌体,其建筑总能耗分别降低了2%、7.8%、9%。基于不同蓄热墙体通风耦合计算结果,选用相变材料与夜间通风进一步模拟计算,全年空调冷负荷节能率提高了4%。同时,通过改变通风换气次数对建筑进行动态模拟,对比不同开窗通风换气次数,得出研究所模拟建筑应选用10次/h最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与蓄热耦合
夜间
通风
相变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筑围护结构相变蓄热与自然通风技术耦合模拟分析——以合肥地区为例
2
作者
朱明俊
胡浩威
+1 位作者
方廷勇
武金模
《节能》
2020年第6期12-16,共5页
随着人们对建筑室内热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建筑能耗,尤其是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能耗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建筑节能潜力巨大的通风蓄热储能系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以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合肥为研究地域,对3种非相变围护结构材料和相变...
随着人们对建筑室内热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建筑能耗,尤其是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能耗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建筑节能潜力巨大的通风蓄热储能系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以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合肥为研究地域,对3种非相变围护结构材料和相变围护结构材料的蓄热与自然通风耦合过程进行非稳态模拟研究,通过分析室内风速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获得合肥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的自然通风与不同材料蓄热耦合规律,为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降低建筑能耗以及被动式建筑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热环境
相变材料
自然
通风
通风与蓄热耦合
原文传递
题名
黄山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夜间通风与蓄热技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崔倩
王东红
曹静怡
胡浩威
机构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省绿色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实验室
出处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6-60,共5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7YFC0702600)
安徽建筑大学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IBES2018KF06)。
文摘
为了研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围护结构蓄热特性与夜间通风的效果,以黄山市建设大厦为对象,采用DeST能耗模拟软件,研究不同墙体材料通风蓄热及空调季夜间通风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蜡相变材料相比于加气混凝土、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和红砖砌体,其建筑总能耗分别降低了2%、7.8%、9%。基于不同蓄热墙体通风耦合计算结果,选用相变材料与夜间通风进一步模拟计算,全年空调冷负荷节能率提高了4%。同时,通过改变通风换气次数对建筑进行动态模拟,对比不同开窗通风换气次数,得出研究所模拟建筑应选用10次/h最适宜。
关键词
通风与蓄热耦合
夜间
通风
相变材料
Keywords
coupling of ventilation and heat storage
night ventilation
phase change materials
分类号
TU111.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筑围护结构相变蓄热与自然通风技术耦合模拟分析——以合肥地区为例
2
作者
朱明俊
胡浩威
方廷勇
武金模
机构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安徽省绿色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
智能建筑与建筑节能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节能》
2020年第6期12-16,共5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No.2017YFC0702600)
智能建筑与建筑节能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编号:No.IBES2018KF06)。
文摘
随着人们对建筑室内热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建筑能耗,尤其是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能耗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建筑节能潜力巨大的通风蓄热储能系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以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合肥为研究地域,对3种非相变围护结构材料和相变围护结构材料的蓄热与自然通风耦合过程进行非稳态模拟研究,通过分析室内风速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获得合肥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的自然通风与不同材料蓄热耦合规律,为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降低建筑能耗以及被动式建筑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室内热环境
相变材料
自然
通风
通风与蓄热耦合
Keywords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phase change thermal storage
natural ventilation
coupling of ventilation and heat storage
分类号
TU111.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山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夜间通风与蓄热技术的应用分析
崔倩
王东红
曹静怡
胡浩威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建筑围护结构相变蓄热与自然通风技术耦合模拟分析——以合肥地区为例
朱明俊
胡浩威
方廷勇
武金模
《节能》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