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巷炮掘工作面长抽短压式通风降尘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继良 谭强 +2 位作者 吴建宾 谢华东 付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4-77,共4页
为了解决岩巷掘进工作面的高浓度粉尘问题,利用Fluent对长抽短压通风除尘方式的流场进行解算,得出了压抽比对粉尘浓度分布规律与风流运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岩巷掘进工作面合理的压抽比取值范围为0.5-0.75。并在东滩煤矿六采区岩巷... 为了解决岩巷掘进工作面的高浓度粉尘问题,利用Fluent对长抽短压通风除尘方式的流场进行解算,得出了压抽比对粉尘浓度分布规律与风流运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岩巷掘进工作面合理的压抽比取值范围为0.5-0.75。并在东滩煤矿六采区岩巷掘进工作面进行现场应用,工作面的粉尘浓度降至10mg/m^3以下,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巷掘进工作面 长抽短压 压抽比 通风降尘
下载PDF
某铜矿作业面通风降尘改造工程效果研究
2
作者 涂程 田自城 全宇 《科技资讯》 2015年第5期70-70,共1页
目的对某铜矿作业面通风降尘工程改造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铜矿作业面采用局部通风、湿式喷洒的方法进行卫生工程改造,在改造前后分别检测总粉尘浓度,比较并分析改造效果。结果凿岩工作点改造前总粉尘浓度均数是6.4mg/m3、标准差2.8mg/... 目的对某铜矿作业面通风降尘工程改造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铜矿作业面采用局部通风、湿式喷洒的方法进行卫生工程改造,在改造前后分别检测总粉尘浓度,比较并分析改造效果。结果凿岩工作点改造前总粉尘浓度均数是6.4mg/m3、标准差2.8mg/m3,改造后总粉尘浓度均数是6.1mg/m3、标准差2.5mg/m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卷扬机操作位改造前总尘浓度均数是3.7mg/m3、标准差1.4mg/m3,改造后总尘浓度均数是2.7mg/m3、标准差1.4m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作业面通风降尘工程改造措施能有效降低作业面空间总粉尘浓度,改造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作业面 通风降尘
下载PDF
长大隧道施工通风降尘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树军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20期66-66,共1页
随着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长大隧道的修建越来越多,长大隧道施工通风降尘问题是长大隧道施工必须解决的难题,本文详细阐述了某公路长大通风方案、通风设计计算和除尘措施,施工结果表明,该隧道的通风降尘是成功的,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关键词 长大隧道 通风降尘技术 施工
下载PDF
长大隧道施工通风降尘技术实践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唐定胜 《绿色环保建材》 2021年第4期124-125,共2页
近年来,国家在战略层面全面考量基础设施建设,刺激了长大隧道施工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周期不断被压缩,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现代隧道工程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结构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在现代施工安全控制技术理念要求下,必须... 近年来,国家在战略层面全面考量基础设施建设,刺激了长大隧道施工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周期不断被压缩,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现代隧道工程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结构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在现代施工安全控制技术理念要求下,必须实现隧道施工与施工安全、通风降尘之间的彼此交互,隧道粉尘对生产安全及职业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介绍了长大隧道施工通风降尘技术路线,研究了技术创新点,望有助于相关工作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隧道 通风降尘 施工技术 方法控制
下载PDF
煤矿井下大倾角综采面通风降尘系统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白亮 《机械管理开发》 2022年第4期164-166,共3页
针对煤矿井下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巷道结构复杂、气流多变,导致通风降尘系统应用效果不佳、综放工作面粉尘浓度大,严重影响综放工作面综采作业和员工身体健康的问题,采用Fluent流体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大倾角综放面的仿真分析模型,对不同通... 针对煤矿井下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巷道结构复杂、气流多变,导致通风降尘系统应用效果不佳、综放工作面粉尘浓度大,严重影响综放工作面综采作业和员工身体健康的问题,采用Fluent流体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大倾角综放面的仿真分析模型,对不同通风方式和气流速度对大倾角综放面降尘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倾角综放面处采用下通风方式对粉尘的沉降效果最佳,通风系统在工作时的最佳风速为3 m/s,对优化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的通风降尘系统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 综放面 通风降尘 FLUENT
下载PDF
矿山井巷挖掘施工中通风降尘安全原则及措施
6
作者 殷延留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6年第4期94-94,共1页
在矿山井巷挖掘施工过程中,通风降尘是最主要的安全工作之一。通风降尘工作的有序进行,不仅关系到矿山开采工作的安全、稳定进行,还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等方面,其作用不可谓不重。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受到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影响,通... 在矿山井巷挖掘施工过程中,通风降尘是最主要的安全工作之一。通风降尘工作的有序进行,不仅关系到矿山开采工作的安全、稳定进行,还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等方面,其作用不可谓不重。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受到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影响,通风降尘工作,还存在着相当的不足。本文就矿山井巷挖掘施工中通风降尘安全原则及措施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实际施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井巷 通风降尘 安全原则 问题及措施
下载PDF
长大隧道施工通风降尘技术实践探讨
7
作者 郑文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11期323-324,共2页
长大隧道工程建设中,隧道掘进、爆破时均会产生一定量的有害气体、粉尘,危及施工人员健康,不利于隧道工程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因此,本文结合后长大隧道工程案例,以及该类隧道工程中的常用通风方式,对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的实践展开讨... 长大隧道工程建设中,隧道掘进、爆破时均会产生一定量的有害气体、粉尘,危及施工人员健康,不利于隧道工程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因此,本文结合后长大隧道工程案例,以及该类隧道工程中的常用通风方式,对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的实践展开讨论,从而在通风工艺、通风量计算中,完善长大隧道工程中的通风设计,确保隧道施工作业的安全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隧道施工 通风降尘技术 实践探讨
下载PDF
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通风降尘技术应用探讨
8
作者 田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12期96-99,共4页
本文结合通风技术在鸡笼山隧道(原长安隧道)中的施工应用为例,分析隧道施工时的通风降尘系统和洞内外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结合该隧道特点,对通风技术进行优化,最大限度改善洞内空气质量,保障一线人员施工环境。
关键词 通风降尘技术 鸡笼山隧道(原长安隧道) 洞内外空气质量
下载PDF
综掘工作面气室降尘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京兆 苏慧冬 +3 位作者 闫振国 马文杰 熊帅 张宸毓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针对掘进巷道中的粉尘控制问题,传统的长压短抽通风降尘技术存在粉尘扩散区域大、风幕降尘技术存在射流孔易堵塞等弊端。以巴拉素煤矿综掘工作面为工程研究背景,建立了掘进作业过程中的粉尘运动数学模型,得出降低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的... 针对掘进巷道中的粉尘控制问题,传统的长压短抽通风降尘技术存在粉尘扩散区域大、风幕降尘技术存在射流孔易堵塞等弊端。以巴拉素煤矿综掘工作面为工程研究背景,建立了掘进作业过程中的粉尘运动数学模型,得出降低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的关键因素是控制掘进巷道风流场扰动范围及减小粉尘颗粒运动时间。以上述关键因素为依据,在风幕降尘的基础上开发了气室降尘技术,通过在正压风筒末端加装风袖,与风幕共同作用将粉尘封闭在气室区域内,再由负压风机抽出,以提高降尘效率。采用Fluent软件对长压短抽通风降尘、风幕降尘和气室降尘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并优化了气室降尘技术参数。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气室降尘技术时,综掘工作面人体呼吸带位置的粉尘浓度为350 mg/m^(3),较采用长压短抽通风降尘时的600 mg/m^(3)和风幕降尘时的480 mg/m^(3)大幅降低;气室降尘最优技术参数为正压风筒出风口距综掘工作面14 m、负压风筒末端直径0.6 m。在巴拉素煤矿2号煤2号回风大巷综掘工作面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气室降尘时,掘进巷道最低粉尘浓度为118 mg/m^(3),低于采用长压短抽通风降尘时的184 mg/m^(3)和风幕降尘时的156 mg/m^(3),且降尘效率较长压短抽通风降尘平均提高5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掘进巷道 防治 气室 长压短抽通风降尘 风幕 风袖 正压风筒
下载PDF
煤矿掘进工作面通风布置对粉尘分布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代雪锋 《矿业装备》 2020年第6期50-51,共2页
我国煤矿在掘进工作面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压入式通风,但是随着机械化程度提升,掘进工作面产生的粉尘也越来越多,对掘进工作面的通风和降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掘进工作面通风布置对粉尘分布规律的影响,对掘进工作面的通风降尘... 我国煤矿在掘进工作面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压入式通风,但是随着机械化程度提升,掘进工作面产生的粉尘也越来越多,对掘进工作面的通风和降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掘进工作面通风布置对粉尘分布规律的影响,对掘进工作面的通风降尘措施实施具有一定的可依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我国煤矿 通风降尘 压入式通风 分布规律 机械化程度 技术 施工过程中
下载PDF
煤巷中不同截割部位对粉尘运移扩散规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建国 孙海良 +3 位作者 张国川 王海涛 姜德义 张黄情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7-181,共5页
为了解决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产量大,降尘难度大且截割部位空间狭小的问题,基于κ-ε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煤巷巷道全尺寸模型,研究了煤巷不同产尘部位粉尘的运移扩散规律。结果表明:在掘进头和掘进工作面之间,... 为了解决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产量大,降尘难度大且截割部位空间狭小的问题,基于κ-ε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煤巷巷道全尺寸模型,研究了煤巷不同产尘部位粉尘的运移扩散规律。结果表明:在掘进头和掘进工作面之间,由于掘进机的存在,产生了涡流区和回流区;在这些风流的综合作用下,当靠近顶板的截割部位产尘时,巷道内粉尘浓度远高于其他部位;在进行干式除尘时,风流携带粉尘积聚在风筒的另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截割部位 运移 通风降尘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技术初探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加来 《龙岩师专学报》 2002年第6期14-15,共2页
分析矿井粉尘的产生和对职工健康的危害,并对矿井常用综合防尘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煤矿 矿井粉 危害 防治措施 煤层注水 水封爆破 通风降尘
下载PDF
奎屯河引水隧洞爆破粉尘监测与分析
13
作者 吴卫东 周廉浩 +3 位作者 姚进 马林文 原俊峰 徐哲 《青海交通科技》 2022年第6期138-143,149,共7页
隧洞爆破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洞内设备、作业人员产生极大的危害,同时还会影响施工进度。本文分析隧洞爆破开挖条件下的粉尘浓度,以奎屯河引水隧洞爆破施工为背景,在洞内采用通风降尘条件下,监测得到掌子面后方75m、Ⅲ类Ⅳ类围岩、3m进... 隧洞爆破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洞内设备、作业人员产生极大的危害,同时还会影响施工进度。本文分析隧洞爆破开挖条件下的粉尘浓度,以奎屯河引水隧洞爆破施工为背景,在洞内采用通风降尘条件下,监测得到掌子面后方75m、Ⅲ类Ⅳ类围岩、3m进尺和不同起爆药量下的PM25与PM10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为3m进尺,一次起爆药量减小了12kg,Ⅲ类围岩,PM25粉尘峰值浓度相对降低了约33%;Ⅳ类围岩,PM10粉尘峰值浓度相对降低了16%。在起爆药量相同的条件下,3m进尺,Ⅳ类围岩产生的PM25粉尘峰值浓度对比Ⅲ类围岩相对提高了90%。Ⅳ类围岩,一次起爆药量108kg的粉尘监测结果显示,PM10粉尘峰值浓度较PM2.5高出2.71mg/m3。基于隧道粉尘容许浓度最高标准,推测出试验区最迟将在监测结束4min后,达到容许浓度。研究成果为类似工程施工与隧道爆破粉尘控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爆破 通风降尘 监测 围岩类型 起爆药量
下载PDF
高原特长隧道环保除尘控制措施的探索及应用
14
作者 宋卫忠 尹吉才 《甘肃科技纵横》 2022年第4期41-44,53,共5页
隧道建设属于地下工程,建设空间狭窄,施工作业集中。由于出风口单一,隧道内开挖爆破烟尘、喷射混凝土粉尘、施工机械排放尾气、支护焊接烟尘全靠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向外排出。随着开挖进尺的加深,洞口通风机产生的风压达到掌子面时压力较... 隧道建设属于地下工程,建设空间狭窄,施工作业集中。由于出风口单一,隧道内开挖爆破烟尘、喷射混凝土粉尘、施工机械排放尾气、支护焊接烟尘全靠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向外排出。随着开挖进尺的加深,洞口通风机产生的风压达到掌子面时压力较弱,通风排烟作用较差,隧道内空气清洁度较差。随着近年来国家对职业健康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绿色低碳建造技术的大力推广,施工企业应该积极转型升级,应用新能源,降低碳排放,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保障措施,清洁隧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通风降尘 绿色低碳
下载PDF
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出线竖井开挖技术研究
15
作者 孙蒙雷 《葛洲坝集团科技》 2017年第4期1-4,共4页
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出线竖井上段(高程1145~965m)开挖井深大、断面大、施工工期紧、通风降尘困难。井口段开挖直径达到15.2m,垂直运输设备选型难;竖井围岩稳定性差,不良地质条件发育,施工安全风险突出。为保证安全、快速、高质量... 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出线竖井上段(高程1145~965m)开挖井深大、断面大、施工工期紧、通风降尘困难。井口段开挖直径达到15.2m,垂直运输设备选型难;竖井围岩稳定性差,不良地质条件发育,施工安全风险突出。为保证安全、快速、高质量地完成施工,对其开挖支护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了竖井开挖的施工技术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滩水电站 深竖井 大断面 通风降尘 垂直运输设备
下载PD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ertia-gravity dedusting and noise reduction technology in mine airshaft outlet
16
作者 Wang Haiqiao Li Yiqun Chen Shiqiang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1年第4期88-92,共5页
Massive dust of exhausted airflow easily diffuses to the industrial square while hoisting shaft is used as return shaft in the retrograde ventilation,and certainly there is a problem of dust scattering and noise excee... Massive dust of exhausted airflow easily diffuses to the industrial square while hoisting shaft is used as return shaft in the retrograde ventilation,and certainly there is a problem of dust scattering and noise exceeding standar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the coupled technology of dedusting and noise reduction in airshaft outlet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device with the function of Dedusting and noise Reduction(DR) was originated. The device is named as DR diffuser,which comprehensively utilizes mechanisms of inertia-gravity dedusting and absorption-insulation sound. The DR diffuser has been applied to Xingdong Coal Mine,and the 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a. the resistance of DR diffuser is lower than 60 Pa;b. the noise level reaches to 49.2 dB(A);c. the dedusting efficiency of above 50 μm is higher than 85 %;d. dynamic pressure recovered from the outlet of main fan is larger than 50 Pa. The above measured data illustrates that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the DR diffuser is good,and the device is worth of applying to engineering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mines retrograde ventilation inertia-gravity dedusting noise redu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