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性回肠造口相关并发症及还纳时机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红彬 李蜀华 +2 位作者 李洲 韩华 曹万龙 《现代临床医学》 2019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相关并发症及手术还纳时机。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1月至2017年3月间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并行预防性末段回肠造口患者76例,按手术还纳造口时间分甲、乙两组,甲组37例(术后1~3个月还纳),乙组39例(术后3~6个月还...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相关并发症及手术还纳时机。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1月至2017年3月间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并行预防性末段回肠造口患者76例,按手术还纳造口时间分甲、乙两组,甲组37例(术后1~3个月还纳),乙组39例(术后3~6个月还纳),比较两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及还纳术后近期并发症。结果:乙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甲组(48.72%vs 37.84%,P<0.01)。乙组还纳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与甲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5.90%vs 35.14%,P>0.05)。结论:提前到术后1~3个月内还纳预防性回肠造口,可以减少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而并不会增加术后近期并发症,同时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及减少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回肠 造口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体会及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母斐 黄莉 董功航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8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肠造口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评估43例永久性造口患者出现肠残端坏死、肠腔狭窄、皮肤黏膜分离及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并发症的发生率;总结5例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1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与性别、肿瘤部位没有关... 目的探讨肠造口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评估43例永久性造口患者出现肠残端坏死、肠腔狭窄、皮肤黏膜分离及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并发症的发生率;总结5例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1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与性别、肿瘤部位没有关系(P>0.05);2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发生率为19.2%,坏死、狭窄、皮肤黏膜分离发生率为12.4%;3在5例皮肤黏膜分离患者中,3例经有效的护理后恢复良好,皮肤与造口周围黏膜无缝隙,无渗出液。结论肠造口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十分常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肠造口术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相关并发症 皮肤黏膜分离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降低临时性肠造口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石红 苏志妍 +2 位作者 杨漫 谢锐珍 陈桂贤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8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提升临时性肠造口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及降低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临时性肠造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提升临时性肠造口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及降低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临时性肠造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造口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按时回纳情况、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等。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按时回纳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测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造口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保证肠造口按时回纳,减少并发症发生等方面预后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临时性肠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造口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术前造口定位对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影响的Meta分析
4
作者 杨索 谌永毅 +3 位作者 刘华云 朱小妹 刘阳 龚有文 《上海护理》 2024年第1期42-52,共11页
目的评价术前造口定位对肠造口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Ovid Emcare、British Nursing Ind... 目的评价术前造口定位对肠造口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Ovid Emcare、British Nursing Index,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15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造口定位可有效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RR=0.38,95%CI(0.28,0.53),P<0.01]、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RR=0.47,95%CI(0.29,0.75),P<0.01]、造口渗漏发生率[RR=0.20,95%CI(0.09,0.45),P<0.01]、皮肤黏膜分离发生率[RR=0.28,95%CI(0.13,0.61),P<0.01]、造口回缩发生率[RR=0.50,95%CI(0.27,0.92),P=0.03]、造口狭窄发生率[RR=0.27,95%CI(0.10,0.72),P<0.01]、造口旁疝发生率[RR=0.23,95%CI(0.14,0.36),P<0.01]、造口脱垂发生率[RR=0.38,95%CI(0.19,0.76),P<0.01]及造口出血发生率[RR=0.26,95%CI(0.08,0.78),P=0.02],但不能显著降低造口缺血发生率[RR=0.45,95%CI(0.15,1.38),P=0.16]及造口水肿发生率。结论术前造口定位能有效降低肠造口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以及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造口旁疝、造口脱垂、造口出血的发生率,但对于降低造口缺血及造口水肿发生率的证据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定位 造口相关并发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腹腔镜腹膜外隧道式造口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嘉旭 胡明超 +4 位作者 袁雄 俞文渊 粟文钊 赵奎 王强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膜外隧道式造口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8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9例为实验组,行腹腔镜腹膜外隧道式造口;97例为对照组,行传统腹腔镜腹膜内造口。对比分析两...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膜外隧道式造口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8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9例为实验组,行腹腔镜腹膜外隧道式造口;97例为对照组,行传统腹腔镜腹膜内造口。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手术时间、术中造口所用时间、术后通气时间长于对照组,肠梗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造口旁疝及造口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腹部切口感染率、会阴切口感染率及造口黏膜分离、造口脱垂、造口缺血或坏死、造口周围炎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腹膜外隧道式造口治疗低位直肠癌可有效降低造口旁疝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低位 结肠 腹腔镜检查 腹膜外 造口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预防性肠造口患者出院早期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欣颖 郑学风 +2 位作者 王淑云 陆连芳 于清舒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了解预防性肠造口患者出院早期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对266例预防性肠造口患者于出院前1 d进行调查,出院后60 d使用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了解预防性肠造口患者出院早期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对266例预防性肠造口患者于出院前1 d进行调查,出院后60 d使用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预防性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102.22±17.5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进行放化疗、是否有造口相关并发症和出院准备度水平是预防性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预防性肠造口患者出院早期自我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关注预防性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为患者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肠 自我管理能力 出院准备度 健康教育 放疗 化疗 造口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互动式管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文曰 印义琼 +2 位作者 钟静 廖婧 刘春娟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第4期406-408,共3页
目的观察互动式管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14例因结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7例,对照... 目的观察互动式管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14例因结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肠造口术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互动式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接受护理干预前1天和干预3个月后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总分及术后3个月内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ES⁃CA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SCA总分较干预前提高,观察组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造口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5/57),对照组相应为24.6%(14/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互动式管理模式能够提升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永久性肠 互动式管理模式 自我护理能力 造口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院内—院外”两阶段专科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造口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敏利 马雯雯 +1 位作者 罗恒 张朋勃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院内—院外”两阶段专科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8例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 目的探讨“院内—院外”两阶段专科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8例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院内—院外”两阶段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以及护理后3个月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记录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程度及ES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轻于对照组,两组ESCA总分较组内护理前升高,观察组ESCA总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院内—院外”两阶段专科护理有助于改善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其自护能力,减少造口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结肠 负性情绪 自护能力 造口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