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花岗岩的识别 被引量:138
1
作者 张旗 王元龙 +2 位作者 金惟俊 贾秀勤 李承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共18页
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或碰撞前、碰撞和碰撞后)花岗岩是花岗岩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是,目前关于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的概念存在模糊和矛盾的认识,为此提出了关于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的概念和新的判别方法,并结合非洲、土耳其和巴西的... 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或碰撞前、碰撞和碰撞后)花岗岩是花岗岩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是,目前关于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的概念存在模糊和矛盾的认识,为此提出了关于造山前、造山和造山后的概念和新的判别方法,并结合非洲、土耳其和巴西的某些实例进行了讨论。着重讨论了青藏高原与碰撞有关的花岗岩,指出青藏高原只存在造山前和造山2个阶段,不存在造山后阶段。认为青藏高原碰撞的时间大概在55Ma左右,25~3Ma的埃达克岩和淡色花岗岩是碰撞阶段形成的。青藏高原25~3Ma的花岗岩的特征暗示青藏高原在25Ma之前已经整体抬升,25Ma之后发育的伸展构造(藏南拆离系、大规模走滑断裂和南北向裂谷)是在青藏高原挤压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属于次级的派生构造,其并不能说明青藏高原已经进入伸展减薄和垮塌的碰撞后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阶段 地壳厚度 花岗岩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我国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与硅藻土成矿 被引量:5
2
作者 木士春 汪灵 胡宝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3-320,共8页
本文从盆-山体系演化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与硅藻土成矿关系。研1)硅藻对成矿盆地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通常只有侧生或伴生型微型地洼盆地才2)地洼期盆-山耦合过程引起的气候效应对我国陆相硅藻土成矿起着积极;3)地洼... 本文从盆-山体系演化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与硅藻土成矿关系。研1)硅藻对成矿盆地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通常只有侧生或伴生型微型地洼盆地才2)地洼期盆-山耦合过程引起的气候效应对我国陆相硅藻土成矿起着积极;3)地洼期盆-山活动性直接控制着硅藻土成矿,盆-山体系的相对稳定有利于高质量硅藻;4)盆-山转换过程中,成矿期后的盆地抬升对硅藻土矿层的保存是相对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地洼构 -盆作用 盆-耦合 非金属成矿学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雪峰山西侧地带的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伏泉 梁新权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在晚三叠世前长期处于地台体制的雪峰山西侧地带,上三叠统和中-新生界的沉积相、物质成分、构造变动和地台构造层的构造变动反映,这里于地洼阶段发生了强烈的造山-造盆作用,造成了当今海拔反差达约千米的盆、山景观。这类地洼型造山-造... 在晚三叠世前长期处于地台体制的雪峰山西侧地带,上三叠统和中-新生界的沉积相、物质成分、构造变动和地台构造层的构造变动反映,这里于地洼阶段发生了强烈的造山-造盆作用,造成了当今海拔反差达约千米的盆、山景观。这类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具有多种运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西侧地带 地洼 -盆作用
下载PDF
东南极格罗夫山:普里兹造山带中一个典型的泛非期变质地体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晓春 赵越 +2 位作者 胡健民 刘小汉 曲玮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4,共18页
距中国中山站以南约400 km的格罗夫山是普里兹造山带向南极内陆的延伸部分,其基底地体由约在920—910 Ma期间侵入的镁铁质-长英质火成岩和少量中元古代的沉积岩构成,这些岩石仅在泛非期(约570—500 Ma)经历了单相变质—构造旋回,因此是... 距中国中山站以南约400 km的格罗夫山是普里兹造山带向南极内陆的延伸部分,其基底地体由约在920—910 Ma期间侵入的镁铁质-长英质火成岩和少量中元古代的沉积岩构成,这些岩石仅在泛非期(约570—500 Ma)经历了单相变质—构造旋回,因此是一个典型的泛非期变质地体。泛非期高峰变质作用并不像前人所认为的那样仅为中低压麻粒岩相,而是高达770—840℃、1.18—1.40 GPa,并在随后经历了近等温减压(约0.6 GPa)的P-T演化过程。大规模的A型紫苏花岗岩和花岗岩在同造山-后造山阶段侵位,并造成了麻粒岩地体近等压降温的P-T轨迹。这些花岗质岩石是由长期富集地幔的底侵物质(碱性玄武质岩石)经部分溶融而形成的。结合相邻地质体的研究资料,我们认为普里兹造山带可能发育在太古宙—格林维尔期基底地体之上,这些基底地体可能与新元古代盖层卷入到了统一的泛非期造山作用过程。在泛非期造山作用过程中,地壳曾被增厚约达40—50 km,而后又经历了厚约20 km的地壳伸展垮塌和剥蚀。所以,普里兹造山带应代表东冈瓦纳陆块内部由板块缝合作用所形成的一条泛非期碰撞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基底 泛非期单相变质-构旋回 -后岩浆作用 碰撞 格罗夫 东南极
下载PDF
赣北庐山─鄱阳湖的造山─造盆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毕华 谭克仁 +1 位作者 吴堑虹 张琴华 《江西地质》 1996年第1期3-12,共10页
以往许多学者习惯于将造山作用与造盆作用分开来研究,且认为赣北庐山—鄱阳湖仅在第四纪形成。笔者通过对庐山及其东部鄱阳湖地区区域深部构造背景及其基本地质特征的分析,将庐山—鄱阳湖的造山—造盆作用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主... 以往许多学者习惯于将造山作用与造盆作用分开来研究,且认为赣北庐山—鄱阳湖仅在第四纪形成。笔者通过对庐山及其东部鄱阳湖地区区域深部构造背景及其基本地质特征的分析,将庐山—鄱阳湖的造山—造盆作用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主要论述了其造山-造盆作用的特征,即先天条件、临产条件和后天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庐山—鄱阳湖的造山—造盆作用划分为前震旦纪基础阶段、震旦纪—早三叠世休眠阶段、晚二叠世—早第三纪雏形阶段及晚第三纪—第四纪形成阶段等四个阶段.并对各阶段造山—造盆作用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作用 运动 动力学特征 鄱阳湖
下载PDF
新疆造山-造盆作用与砂岩型铀成矿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果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盆山体系演化,尤其是盆山耦合过程与成矿的研究已成为当代地质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床(点)分布广泛,成因类型多样.但对矿床的成因分析研究似乎缺乏总体的认识和深化.由于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明显受到盆山体... 盆山体系演化,尤其是盆山耦合过程与成矿的研究已成为当代地质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床(点)分布广泛,成因类型多样.但对矿床的成因分析研究似乎缺乏总体的认识和深化.由于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明显受到盆山体系的形成演化机制制约,尤其是盆地基底形成之后的盆山演化起着关键的作用.作者结合新疆10多年来的找矿实践,试图通过对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盆地形成演化的分析,初步分析新疆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作用与区域造山、造盆作用的关系.通过个别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实例分析,进一步探讨盆山耦合过程中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规律,并提出今后工作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砂岩型铀矿床 耦合 环境效应 成矿作用 成矿规律 -盆作用
下载PDF
全新世以来区域构造及气候因素对鄱阳湖盆地沉积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建新 胡胜华 崔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4-8,共5页
以全新世以来鄱阳湖盆地沉积体系为基础,发现在鄱阳湖盆地边缘沉积体系呈现不对称性,垂向系列上呈现旋回性。经研究认为,盆地的造盆作用及区域构造决定了盆地的不对称性,从而造成沉积体系的不同;第四纪以来四次大的气候旋回对应着湖平... 以全新世以来鄱阳湖盆地沉积体系为基础,发现在鄱阳湖盆地边缘沉积体系呈现不对称性,垂向系列上呈现旋回性。经研究认为,盆地的造盆作用及区域构造决定了盆地的不对称性,从而造成沉积体系的不同;第四纪以来四次大的气候旋回对应着湖平面的四次扩张与萎缩,从而造成沉积物在垂向序列上呈现旋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沉积体系 -鄱阳湖 造山造盆运动
下载PDF
论浙江山麓快速粗碎屑建造及其作用
8
作者 张家春 王大伟 《浙江国土资源》 1996年第2期42-47,共6页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发育在浙江地质历史时期内,各个不同大地构造阶段中,各山麓快速粗碎屑建造(PFMF)的特征。运用历史—动力学方法,综合分析研究了它们与造山—造盆作用及其大地构造学意义。指出PFMF是具有严格时空概念的构造—沉积...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发育在浙江地质历史时期内,各个不同大地构造阶段中,各山麓快速粗碎屑建造(PFMF)的特征。运用历史—动力学方法,综合分析研究了它们与造山—造盆作用及其大地构造学意义。指出PFMF是具有严格时空概念的构造—沉积相,为造山—造盆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造山带沉积地质学及造山—造盆作用关键的沉积纪录;认为浙江东南部PFMF的时空演变从地洼造山—造盆作用由早期至晚期,其演变自西向东迁移,其力学性质由任性向张性转变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大地构造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麓快速粗碎屑建(PFMF) 盆作用 浙江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地质特征和地壳构造格架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锦轶 刘建峰 +8 位作者 曲军峰 郑荣国 赵硕 张进 孙立新 李永飞 杨晓平 王励嘉 张晓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989-3016,共28页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东缘,发育中国乃至地球上最古老的地质记录、多个时代的古洋岩石圈残片和活动陆缘及陆间碰撞岩浆岩带,具有独特的盆山-山脉相间地貌特征,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迄今为止,对于该区古生代构造单元如何划分,一直...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东缘,发育中国乃至地球上最古老的地质记录、多个时代的古洋岩石圈残片和活动陆缘及陆间碰撞岩浆岩带,具有独特的盆山-山脉相间地貌特征,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迄今为止,对于该区古生代构造单元如何划分,一直存在截然不同的认识;对于该区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格架,缺乏系统的论述。本文在简要介绍现今不同山脉和盆地等地理单元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断裂构造和地貌特征等方面的资料,把该区新生代构造单元划分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阴山-燕山和长白山等4个隆起带,海拉尔-锡林浩特、松辽、三江-兴凯湖和下辽河等4个断陷带。基于岩浆活动和沉积盆地分布,结合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提出了该区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和早白垩世晚期至古新世等不同阶段构造单元划分的初步方案。基于对已有资料的综合研究,对该区古生代构造单元的特征、松辽盆地的基底组成、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华北克拉通北部边界的位置以及古生代洋盆演化及结束时间等重大地质构造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阴山-燕山地区在古生代晚期由克拉通转化为陆缘活化造山带;松辽盆地基底具有与周缘造山系相同的地质组成;该区古生代构造单元是陆缘造山带与碰撞造山带的复合而不是地块拼贴;该区在二叠纪晚期遭受了碰撞造山并在华北北缘形成了高耸的近东西走向的碰撞造山带等新认识。根据洋岩石圈残片和古陆缘岩浆岩的分布,把该区古生代构造单元划分为大兴安岭、阴山-燕山、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老爷岭等5个造山系及华北克拉通,简要介绍了不同造山系的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地区 主要地质特征 地壳结构构 显生宙构单元 系与
下载PDF
滇西昌宁-孟连带海西-印支期成因地层学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崔春龙 曾允孚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36,共6页
地层层序和地层分区研究是造山带地质研究的关键之一。过去通常以古生物及其古地理资料为主要依据划分对比地层 ,对哑地层则采用岩石地层方法。由于昌宁 -孟连带构造地层状况复杂 ,利用单一方法进行以上工作有困难 ,故采用了沉积环境分... 地层层序和地层分区研究是造山带地质研究的关键之一。过去通常以古生物及其古地理资料为主要依据划分对比地层 ,对哑地层则采用岩石地层方法。由于昌宁 -孟连带构造地层状况复杂 ,利用单一方法进行以上工作有困难 ,故采用了沉积环境分析、大地构造背景分析、阴极发光分析、古生物地理分析和物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昌宁 -孟连带的地层成因及地层格架进行了探讨 ,按地层在沉积盆地中的原始位置 ,把昌宁 -孟连带地层分为东区、中区、西区。东区为大陆边缘地层区 ,包括南段群 (组 ) (D3- C1 )和拉巴群(C2 - P2 ) ;中区为洋盆地层带 ,包括准洋脊玄武岩及相应的硅质岩 (D3- P2 ) ,也可能包括部分腊垒群的硅质岩 ;西区地层区包括火山岩—碳酸盐台地地层序列 (C1 - P)、大陆边缘沉积的南皮河群 (D3- T1 )和腊垒群 (D1 - T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地层 地层分析 造山造 岩石地层 大地构 沉积环境
下载PDF
西藏羌塘地块西北部银利沟早白垩世钾玄质侵入岩的发现——来自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华明 夏军 +2 位作者 邱军强 童劲松 鲁如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7-432,共6页
银利沟二长岩分布于西藏羌塘西北部,岩石具有高碱、低Ti的特征,在SiO2-K2O图解中位于钾玄岩区。二长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21.3Ma±0.6Ma,具有富集LIL、LIEE及显著的Ta-Nb-Ti负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与俯冲有关的钾玄岩的... 银利沟二长岩分布于西藏羌塘西北部,岩石具有高碱、低Ti的特征,在SiO2-K2O图解中位于钾玄岩区。二长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21.3Ma±0.6Ma,具有富集LIL、LIEE及显著的Ta-Nb-Ti负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与俯冲有关的钾玄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晚造山—后造山构造背景。这种背景很可能与冈底斯和羌塘地块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发生的碰撞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西部银利沟 钾玄质岩石 二长岩 -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