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技术用于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新生血管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沈丽君 陈斌 徐琪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伴有颈动脉粥样软斑块73例患者按照临床有无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32例)和非脑梗死组(41例),对其颈动脉粥样软斑块行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检查,按统一... 目的探讨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伴有颈动脉粥样软斑块73例患者按照临床有无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32例)和非脑梗死组(41例),对其颈动脉粥样软斑块行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检查,按统一标准测量并记录各斑块体积及斑块内新生血管指数(VI),作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软斑块的血管指数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P=0.023),而两组患者斑块体积、最大厚度及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技术可对颈动脉粥样软斑块内的新生血管行定量检测,为研究斑块内的微血管灌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软斑块 脑梗死 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技术
下载PDF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维国 《黑龙江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185-187,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7月于我院行常规超声检出的54例(61个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二维超声特征分为软斑组(n=29)、硬斑组(n=...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7月于我院行常规超声检出的54例(61个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二维超声特征分为软斑组(n=29)、硬斑组(n=18)、混合斑组(n=14),对各组进行超声造影成像检查,观察造影后斑块显影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对比。结果:软斑组的新生血管分级高于硬斑组和混合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组Imax高于硬斑组和混合斑组,m TT、TTP低于硬斑组和混合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可通过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实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 稳定性
下载PDF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用于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新生血管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恒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9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定量检测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45例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患者为观察组,52例无脑梗死症状的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定量检测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45例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患者为观察组,52例无脑梗死症状的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颈动脉超声获取软斑形态及声像学特征,并通过三维造影成像技术对软斑造影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三维造影增强后,观察组中Ⅲ、Ⅳ型新生血管居多,对照组中Ⅰ、Ⅱ型新生血管居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的软斑体积、斑块最大厚度及横截面积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技术能检测并定量分析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新生血管,对于评价斑块稳定性,早期诊断及预测脑血管病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三维造影成像技术 颈动脉粥样软斑块 新生血管
下载PDF
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诊断肝血管瘤
4
作者 杨春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264-2265,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瘤 造影 超声检查 CPI TAD造影成像技术
下载PDF
DSA灌注成像技术在晚期肝癌患者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于庆 杨春英 靳海英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0期1639-1642,共4页
目的探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灌注成像技术在晚期肝癌患者药物洗脱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4例行DEB-TACE术的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短期疗效分成OR组(完全缓解+部... 目的探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灌注成像技术在晚期肝癌患者药物洗脱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4例行DEB-TACE术的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短期疗效分成OR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非OR组(疾病稳定+疾病进展)。患者在术后均行DSA灌注成像技术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SA灌注成像技术对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的诊断价值。结果164例患者经DEB-TACE术治疗,完全缓解49例,部分缓解55例,疾病稳定53例,疾病进展7例。非OR组患者到达时间显著低于OR组(P<0.05),达峰时间、充盈率、曲线宽度和平均通过时间显著高于OR组(P<0.05)。根据ROC曲线得知,到达时间诊断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灵敏度为74.12%,特异度为88.47%;达峰时间诊断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的AUC为0.900,灵敏度为76.37%,特异度为85.75%;充盈率诊断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的AUC为0.875,灵敏度为78.67%,特异度为83.78%;曲线宽度诊断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的AUC为0.859,灵敏度为79.67%,特异度为81.75%;平均通过时间诊断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的AUC为0.885,灵敏度为80.24%,特异度为78.54%。五者联合诊断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的AUC为0.993,灵敏度为93.24%,特异度为75.34%。五者联合诊断优于各自单独诊断(Z_(联合vs到达时间)=4.078、Z_(联合vs达峰时间)=3.443,Z_(联合vs充盈率)=4.068,Z_(联合vs曲线宽度)=4.466,Z_(联合vs平均通过时间)=3.723,P均<0.05)。结论DSA灌注成像技术在晚期肝癌患者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评估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灌注成像技术 晚期肝癌 药物洗脱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短期效果 评估
下载PDF
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一体化技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梁仁涛 陈宏山 +2 位作者 金璐 王长远 张龙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1期64-67,共4页
目的:分析全脑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CTA-CTP)一体化技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98例CIS患者,从出现症状至基线影像学检查时间间隔<24 h,患者均完成CTP-CTA一体化检查,比较各患者... 目的:分析全脑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CTA-CTP)一体化技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98例CIS患者,从出现症状至基线影像学检查时间间隔<24 h,患者均完成CTP-CTA一体化检查,比较各患者脑区域全脑病灶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图,分析对比患者梗死区与健侧区各项灌注参数的差异。结果:98例患者中梗死灶78例,半暗带85例。CTP检查发现,梗死区的CBF、CBV水平明显低于对应健侧区,MTT及TTP水平明显高于对应健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53,t=25.009,t=8.821,t=19.025;P<0.05);对应健侧区、半暗带及梗死区三部位CBF、MTT和TTP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580,F=117.680,F=59.960;P<0.05),梗死区CBV水平与对应健侧区及半暗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030,P<0.05)。超CIS(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例,CIS患者80例。CTA检查额顶叶病变阳性率为47.37%,基底节-侧脑室层面的病变阳性率为45.45%,缺血范围较大者阳性率为81.48%。结论:CTA-CTP一体化技术可清楚显示狭窄或闭塞的动脉及形成的侧支循环,并可准确评估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灌注情况,有效评估脑组织侧支循环状态和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一体化技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对脑肿瘤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冯贤荣 杨东东 唐宇姣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9期161-162,共2页
目的 :探讨对脑肿瘤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使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 目的 :探讨对脑肿瘤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使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然后,观察这些患者脑内各动脉(包括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及颅内动脉)成像的质量。结果 :这些患者脑内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及颅内动脉成像的清晰度均较高。结论 :对脑肿瘤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可清晰地观察到其脑内各动脉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容积显示成像技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赵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1期1841-1843,共3页
目的:分析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2例,均行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3D-DSA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并比较2种检查测... 目的:分析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2例,均行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3D-DSA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并比较2种检查测量动脉瘤解剖参数(瘤体、瘤颈、圆顶瘤颈比)差异。结果:3D-DSA测量瘤体大小、瘤颈大小较常规DSA小(P<0.05);3D-DSA检查诊断不同颅内动脉瘤位置准确率高于常规DSA(P<0.05)。结论:3D-DSA检查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检出微小动脉瘤、定位动脉瘤位置、实施对症治疗提供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技术 颅内动脉瘤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声学造影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高云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2年第6期357-359,共3页
关键词 声学造影技术 研究进展 声学造影 增强超声造影回声强度 临床应用 相干造影成像技术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造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红莉 邵剑波 +1 位作者 唐映波 方磊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8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对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疾病患儿施行造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疾病患儿进行CE-MRA检查,患儿经镇静制动后,手动静脉注射对比剂0.4mmol/kg,注射后5~10s开始进行造影增强的磁共振... 目的探讨对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疾病患儿施行造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疾病患儿进行CE-MRA检查,患儿经镇静制动后,手动静脉注射对比剂0.4mmol/kg,注射后5~10s开始进行造影增强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扫描。结果检出法洛四联症12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3例,动脉导管未闭8例,先天性主动脉弓缩窄畸形2例,先天性主动脉弓缩窄畸形伴动脉导管未闭5例。图像质量优28例,良2例。结论 CE-MRA检查可获得精确的影像资料。检查前采用6%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制动,正确选择血管建立静脉通道,准确掌握推注造影剂和扫描延迟时间,可保证检查的顺利完成,为临床诊断提供优质的影像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疾病 造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镇静 护理
下载PDF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定量指标与循环血白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朝军 李万斌 +3 位作者 白云 杨青 杜联芳 罗向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40-164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AS)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定量指标与循环血白细胞的相关性及其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LAAS患者62例(脑卒中组),选取同期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AS)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定量指标与循环血白细胞的相关性及其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LAAS患者62例(脑卒中组),选取同期对照组受试者48例。颈动脉优势斑块行超声造影,获取斑块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参数,即峰值强度(PTIC)和强度均值(MTIC);斑块时间-强度拟合曲线(FC)定量参数,即峰值(PFC)、锐度(SFC)和曲线下面积(AUCFC)。斑块定量参数的组间比较用两样本t检验,与循环血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脑卒中组患者总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而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均P<0.05)。(2)脑卒中组患者斑块超声造影定量参数PTIC、MTIC、PFC、SFC和AUCFC值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3)PTIC、MTIC和PFC与淋巴细胞数呈负相关(r分别为-0.291、-0.263和-0.270,均P<0.05);SFC和AUCFC与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261和0.298,均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定量超声造影定量指标与循环血白细胞相关,其关联性有助于判断斑块的易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 脑卒中 斑块 白细胞
下载PDF
基于曲线拟合算法的超声造影定量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闫旭琴 郑永果 王本刚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7年第3期263-265,269,共4页
随着第二代造影剂的引入,逐渐兴起了根据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s,TICs)使用定量分析技术来计算灌注参数的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模型,它运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的方法来得到TICs,根据TICs计算造影强度的峰值、达到峰值的时间、... 随着第二代造影剂的引入,逐渐兴起了根据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s,TICs)使用定量分析技术来计算灌注参数的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模型,它运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的方法来得到TICs,根据TICs计算造影强度的峰值、达到峰值的时间、造影剂到达的时间、曲线下面积等参数。该曲线在造影强度增强前处于基准线阶段,然后突然上升到峰值点,紧接着是造影强度下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拟合 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梁博 谢阳桂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2期138-142,共5页
超声造影技术是现代医学超声学新技术之一。本文就目前超声造影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包括超声造影剂研究进展、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发展及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与腺肌瘤鉴别诊断、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效果评估、子宫内... 超声造影技术是现代医学超声学新技术之一。本文就目前超声造影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包括超声造影剂研究进展、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发展及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与腺肌瘤鉴别诊断、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效果评估、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疾病 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
下载PDF
实时肝脏超声造影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晨翔 薛改琴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期62-63,共2页
肝脏各种占位的生长均有其血流动力学规律以及供血与灌注的特征[1]。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剂和造影成像技术等方面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新型第2代造影剂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2](Sono Vue声诺维)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肝脏占位性病灶的鉴别诊... 肝脏各种占位的生长均有其血流动力学规律以及供血与灌注的特征[1]。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剂和造影成像技术等方面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新型第2代造影剂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2](Sono Vue声诺维)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肝脏占位性病灶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方法。肝脏超声造影的成功与护理工作的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它保证了造影的顺利进行、造影剂的良好显影,对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 六氟化硫微泡 造影成像技术 声诺维 鉴别诊断 血流动力学 常规二维超声 抢救用药 配液穿刺器
下载PDF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血管瘤中的增强模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大超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2期98-98,100,共2页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 Vue)与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Cn TI),观察超声造影对肝血管瘤的灌注及回声变化规律,探讨肝血管瘤的增强模式。方法:用Cn TI技术对48例72个肝血管瘤病灶施行超声造影,观察注射造影剂后肝血管瘤在动脉期...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 Vue)与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Cn TI),观察超声造影对肝血管瘤的灌注及回声变化规律,探讨肝血管瘤的增强模式。方法:用Cn TI技术对48例72个肝血管瘤病灶施行超声造影,观察注射造影剂后肝血管瘤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的增强情况。结果:注射造影剂后血管瘤开始增强时间10~18 s,肝实质开始增强时间12~27 s。结论:超声造影肝血管瘤增强模式的主要特点为动脉期从周边结节状、环状或整体快速强化开始,门脉期和延迟期持续向心性进行性增强或持续呈等高回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血管瘤 超声造影 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阴囊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腾 刘昕 +3 位作者 王艳军 王安军 李昊 刘克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9-66,共8页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造影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阴囊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0例阴囊肿块患者,对病灶区进行超声造影、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elastopraphy,SWE)...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造影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阴囊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0例阴囊肿块患者,对病灶区进行超声造影、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elastopraphy,SWE),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造影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120例患者共128个阴囊肿块,病理结果显示恶性病变75例,其中精原细胞瘤45.33%(34/75),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24.00%(18/75),去分化脂肪肉瘤16.00%(12/75),其他恶性肿瘤14.67%(11/75);良性病变53例个,其中良性病变中炎症26.42%(14/53),结核18.87%(10/53),囊肿28.83%(9/53),睾丸扭转5.66%(7/53),隐睾9.43%(5/53),其他良性病变15.09%(8/53)。常规超声对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诊断指标中,内部血流诊断阴囊肿块良性、恶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对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诊断指标中,增强强度、增强均匀度、增强方式、消退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诊断指标中,纵切面弹性模量值、横切面弹性模量值、弹性模量值、Eratio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两者联合对阴囊肿块诊断结果的Kappa值为0.967,联合检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P<0.05)。联合诊断对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灵敏度显著高于单一超声造影(χ^(2)=6.822,P=0.009);高于单一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χ^(2)=4.807,P=0.028)。ROC曲线结果显示,超声造影诊断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0.648~0.849),此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33%、69.81%;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诊断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5%CI:0.692~0.81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00%、73.58%;两者联合诊断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的ROC曲线面积为0.91(95%CI:0.823~0.91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33%、67.92%。结论超声造影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诊断阴囊肿块的灵敏度较好,可为阴囊肿块良性、恶性病变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弹性成像技术 阴囊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DynaCT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春阳 徐如祥 +5 位作者 张强 沈春森 罗永春 毛锦龙 马尚 杨阳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DynaCT(数字平板C型臂血管造影系统CT成像技术)应用的影像学特征、临床使用方式、及对治疗方法的影响,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中使用DynaCT技术的...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DynaCT(数字平板C型臂血管造影系统CT成像技术)应用的影像学特征、临床使用方式、及对治疗方法的影响,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中使用DynaCT技术的病例65例,所有患者手术后均行DynaCT扫描并与移动螺旋CT对照评估。结果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55岁,男∶女性别比为1∶1.5。经DynaCT扫描并经移动螺旋CT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脑室内出血、脑积水等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对16例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患者应用DynaCT 评估支架打开情况。结论DynaCT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有独特的优势,但也有其缺点。本研究认为Dyna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诊断足够清晰,特别是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中对支架打开情况的评估,对栓塞策略的采取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臂血管造影系统CT成像技术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下载PDF
MSCT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培培 刘世超 王二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MSCT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86例ADA患者,均接受MS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MSCTA及DSA检查对...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MSCT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86例ADA患者,均接受MS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MSCTA及DSA检查对ADA的De Bakey分型、ADA动脉壁钙化、夹层血栓阳性的检出率,并于ADA患者接受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后,比较MSCTA及DSA检查患者术后内漏的发生情况。结果 MSCTA与DSA检查对ADA的De Bakey分型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检查对ADA动脉壁钙化、夹层血栓检出率及患者术后内漏发生率均高于DS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SCTA检查可提高对ADA患者动脉壁钙化、夹层血栓阳性检出率及术后内漏检出率,可作为临床诊治ADA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 钙化 血栓 内漏
下载PDF
定量分析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发作后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参数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伟 王娈 郭莹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7期2610-2613,共4页
目的定量分析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发作后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和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规律,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血管造影技术(OCT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首次单侧发作于2019年1~12月就诊... 目的定量分析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发作后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和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规律,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血管造影技术(OCT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首次单侧发作于2019年1~12月就诊的患者46例(急性发作46眼为观察组,对侧46眼为对照组),利用OCT和OCTA获取在急性发作眼压控制正常后2周内、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时RNFLT和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参数。结果观察组RNFLT在2周内与对照组比较厚度增加(P<0.05),RNFLT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FLT在6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厚度变薄(P<0.05)。对照组RNFLT在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时与2周内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3个月、6个月时与2个月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在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G首次单侧发作眼压缓解后,观察组RNFLT早期增厚,6个月逐渐变薄,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早期下降,2~6个月无显著变化,APACG发作缓解后,通过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了解青光眼进展情况,对照组未受时间和发作眼影响,RNFLT和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视盘周围毛细血管密度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血管造影技术
下载PDF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娟 张军莉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12期90-91,共2页
目的:评价MR、MRA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颈动脉海绵窦患者的MR、MRA表现,并对比分析6例颈动脉海绵窦的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表现。结果:颈内动脉海绵窦瘘MR表现为眼球突出,海绵窦扩大,属支静脉扩张、吻合支扩张... 目的:评价MR、MRA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颈动脉海绵窦患者的MR、MRA表现,并对比分析6例颈动脉海绵窦的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表现。结果:颈内动脉海绵窦瘘MR表现为眼球突出,海绵窦扩大,属支静脉扩张、吻合支扩张及脑挫裂伤。MRA与DSA血管影像表现相一致,但MRA结合常规序列可以观察到血管外结构,DSA电影可动态观察病变血管显影情况。结论:若仅为诊断颈动静脉海绵窦瘘,MRA结合常规MR,其优势大于DSA;但DSA存在介入治疗优势,是目前MR所不能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数字减影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