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与硅藻土成矿 被引量:5
1
作者 木士春 汪灵 胡宝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3-320,共8页
本文从盆-山体系演化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与硅藻土成矿关系。研1)硅藻对成矿盆地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通常只有侧生或伴生型微型地洼盆地才2)地洼期盆-山耦合过程引起的气候效应对我国陆相硅藻土成矿起着积极;3)地洼... 本文从盆-山体系演化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与硅藻土成矿关系。研1)硅藻对成矿盆地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通常只有侧生或伴生型微型地洼盆地才2)地洼期盆-山耦合过程引起的气候效应对我国陆相硅藻土成矿起着积极;3)地洼期盆-山活动性直接控制着硅藻土成矿,盆-山体系的相对稳定有利于高质量硅藻;4)盆-山转换过程中,成矿期后的盆地抬升对硅藻土矿层的保存是相对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地洼构 山-造盆作用 -山耦合 非金属成矿学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雪峰山西侧地带的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伏泉 梁新权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在晚三叠世前长期处于地台体制的雪峰山西侧地带,上三叠统和中-新生界的沉积相、物质成分、构造变动和地台构造层的构造变动反映,这里于地洼阶段发生了强烈的造山-造盆作用,造成了当今海拔反差达约千米的盆、山景观。这类地洼型造山-造... 在晚三叠世前长期处于地台体制的雪峰山西侧地带,上三叠统和中-新生界的沉积相、物质成分、构造变动和地台构造层的构造变动反映,这里于地洼阶段发生了强烈的造山-造盆作用,造成了当今海拔反差达约千米的盆、山景观。这类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具有多种运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山西侧地带 地洼 山-造盆作用
下载PDF
造盆作用及成矿盆地的历史──动力综合分类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国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23,共23页
关于盆地的分类,不少学者提出过有意义的方案。它们主要是从某个单一角度进行:或者是从历史角度分析,或者是从动力角度分析,为了更较全面地认识它们,以求得更有效地指导找矿勘探,作者把两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一个综合分类方... 关于盆地的分类,不少学者提出过有意义的方案。它们主要是从某个单一角度进行:或者是从历史角度分析,或者是从动力角度分析,为了更较全面地认识它们,以求得更有效地指导找矿勘探,作者把两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一个综合分类方案。按历史-动力综合分类,造盆作用及盆地可划分为三大类:大洋壳型、雏陆壳(过渡壳)型及大陆壳型。大洋壳型中可细分为活动区型(主要为拉张式)和稳定区型。雏陆壳型包括前地槽型(其中可分出多种活动区型及稳定区型,有待详究;活动区型中拉张式多见)及地槽前期型(主为拉张式).大陆壳型中计有地槽后期(褶皱带)型(挤压式或拉张式)、地台型(主为陷落式,偶为张陷式--断拉谷Qulacogen)和地洼型(挤压式、拉张式或压张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盆作用 成矿 矿化 历史 动力
下载PDF
造盆作用及成矿盆地的历史——动力综合分类建议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国达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3年第3期30-36,共7页
本文把历史分析方法与动力分析方法两种分折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综合的盆地分类方案。按历史动力综合分类,造盆作用及盆地可划分为三大类:大洋壳型、雏陆壳(过渡壳)型及大陆壳型大壳型中可细分为活动区型及稳定区型。雏陆壳型包括... 本文把历史分析方法与动力分析方法两种分折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综合的盆地分类方案。按历史动力综合分类,造盆作用及盆地可划分为三大类:大洋壳型、雏陆壳(过渡壳)型及大陆壳型大壳型中可细分为活动区型及稳定区型。雏陆壳型包括前地槽型及地槽前期型。大陆壳型中计有地槽后期型、地台型和地洼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动力 分类 造盆作用 成矿
下载PDF
赣北庐山─鄱阳湖的造山─造盆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毕华 谭克仁 +1 位作者 吴堑虹 张琴华 《江西地质》 1996年第1期3-12,共10页
以往许多学者习惯于将造山作用与造盆作用分开来研究,且认为赣北庐山—鄱阳湖仅在第四纪形成。笔者通过对庐山及其东部鄱阳湖地区区域深部构造背景及其基本地质特征的分析,将庐山—鄱阳湖的造山—造盆作用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主... 以往许多学者习惯于将造山作用与造盆作用分开来研究,且认为赣北庐山—鄱阳湖仅在第四纪形成。笔者通过对庐山及其东部鄱阳湖地区区域深部构造背景及其基本地质特征的分析,将庐山—鄱阳湖的造山—造盆作用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主要论述了其造山-造盆作用的特征,即先天条件、临产条件和后天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庐山—鄱阳湖的造山—造盆作用划分为前震旦纪基础阶段、震旦纪—早三叠世休眠阶段、晚二叠世—早第三纪雏形阶段及晚第三纪—第四纪形成阶段等四个阶段.并对各阶段造山—造盆作用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造盆作用 运动 动力学特征 庐山 鄱阳湖
下载PDF
造山作用与造盆作用关联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油气运移与成藏
6
作者 钟建华 王毅 《世界石油科学》 1996年第6期15-16,68,共3页
关键词 油气运移 成藏 作用 造盆作用 关联性
下载PDF
新疆造山-造盆作用与砂岩型铀成矿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果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盆山体系演化,尤其是盆山耦合过程与成矿的研究已成为当代地质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床(点)分布广泛,成因类型多样.但对矿床的成因分析研究似乎缺乏总体的认识和深化.由于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明显受到盆山体... 盆山体系演化,尤其是盆山耦合过程与成矿的研究已成为当代地质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床(点)分布广泛,成因类型多样.但对矿床的成因分析研究似乎缺乏总体的认识和深化.由于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明显受到盆山体系的形成演化机制制约,尤其是盆地基底形成之后的盆山演化起着关键的作用.作者结合新疆10多年来的找矿实践,试图通过对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盆地形成演化的分析,初步分析新疆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作用与区域造山、造盆作用的关系.通过个别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实例分析,进一步探讨盆山耦合过程中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规律,并提出今后工作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砂岩型铀矿床 山耦合 环境效应 成矿作用 成矿规律 山-造盆作用
下载PDF
论浙江山麓快速粗碎屑建造及其作用
8
作者 张家春 王大伟 《浙江国土资源》 1996年第2期42-47,共6页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发育在浙江地质历史时期内,各个不同大地构造阶段中,各山麓快速粗碎屑建造(PFMF)的特征。运用历史—动力学方法,综合分析研究了它们与造山—造盆作用及其大地构造学意义。指出PFMF是具有严格时空概念的构造—沉积...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发育在浙江地质历史时期内,各个不同大地构造阶段中,各山麓快速粗碎屑建造(PFMF)的特征。运用历史—动力学方法,综合分析研究了它们与造山—造盆作用及其大地构造学意义。指出PFMF是具有严格时空概念的构造—沉积相,为造山—造盆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造山带沉积地质学及造山—造盆作用关键的沉积纪录;认为浙江东南部PFMF的时空演变从地洼造山—造盆作用由早期至晚期,其演变自西向东迁移,其力学性质由任性向张性转变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大地构造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麓快速粗碎屑建(PFMF) 山—造盆作用 浙江
下载PDF
中国陆内造山带造山过程地球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蔡学林 魏显贵 +4 位作者 刘援朝 吴德超 邓明森 石绍清 曹家敏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7-13,共7页
本文论证了我国陆内造山带岩石圈结构、造山过程岩石圈浅层变形构造样式、盆山变形构造时空耦合关系、造山过程与沉积盆地变形动力学模式等。提出中国西部造山带造山过程岩石圈变形总体是:上部以伸展变形为主,中部以挤压变形为主,下... 本文论证了我国陆内造山带岩石圈结构、造山过程岩石圈浅层变形构造样式、盆山变形构造时空耦合关系、造山过程与沉积盆地变形动力学模式等。提出中国西部造山带造山过程岩石圈变形总体是:上部以伸展变形为主,中部以挤压变形为主,下部以伸展变形为主。通过中国造山带造山过程与沉积盆地变形作用时空耦合关系对比研究,首次建立起造山过程与沉积盆地形成时空耦合关系的三类四型动力学模式:单向楔入造山推覆成盆、双向楔入造山推覆成盆、剪切造山反转成盆和伸展造山断陷成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山带 山过程 楔入山推覆成作用 变形动力学 中国
下载PDF
昌图凹陷充填特征及其对含油气系统的控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政语 林舸 +1 位作者 刘池阳 阎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33,共4页
据构造活动及沉积层序充填特征分析 ,昌图凹陷地层层序可以划分为裂陷 (SSⅠ )、断陷 (SSⅡ )和坳陷 (SSⅢ )3个超层序 ,其中SSⅡ由SⅡ1、SⅡ2 两个层序构成。层序SⅡ1、SⅡ2 又可细分为低位体系域、湖盆扩张体系域、湖盆收缩体系域 ,... 据构造活动及沉积层序充填特征分析 ,昌图凹陷地层层序可以划分为裂陷 (SSⅠ )、断陷 (SSⅡ )和坳陷 (SSⅢ )3个超层序 ,其中SSⅡ由SⅡ1、SⅡ2 两个层序构成。层序SⅡ1、SⅡ2 又可细分为低位体系域、湖盆扩张体系域、湖盆收缩体系域 ,发育有冲积扇、扇三角洲、前扇三角洲—半深湖、浅湖—沼泽相沉积体系。由于凹陷的幕式伸展造盆作用影响 ,凹陷断陷充填期曾两度湖泛 ,相应地在湖盆扩张体系域发育期充填了两套暗色泥岩密集段 ,从而形成了凹陷上下叠置的阜新组 (煤系烃源岩 )及沙海—九佛堂组 (湖相烃源岩 )两个含油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图凹陷 充填特征 含油气系统 控制 层序 伸展造盆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