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四合屯下白垩统义县组的兽脚类足迹化石和可能的造迹者(英文) 被引量:20
1
作者 邢立达 杰瑞德D.哈里斯 +1 位作者 冯向阳 张志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5-712,共8页
记述了辽宁省四合屯下白垩统义县组三个半恐龙足迹,归入似鹬龙足迹(亦译为跷脚龙足迹)一未定种(Grallator isp.)。这是义县组恐龙足迹化石的首次描述。该行迹至少由3个造迹者所造。从足迹推断恐龙体长1.51 m,属于义县组兽脚类恐龙较为... 记述了辽宁省四合屯下白垩统义县组三个半恐龙足迹,归入似鹬龙足迹(亦译为跷脚龙足迹)一未定种(Grallator isp.)。这是义县组恐龙足迹化石的首次描述。该行迹至少由3个造迹者所造。从足迹推断恐龙体长1.51 m,属于义县组兽脚类恐龙较为普遍的体长范围。重建了尾羽鸟(Caudipteryx)和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的足部,前者的足迹轮廓与似鹬龙足迹未定种的吻合度超过后者。根据化石记录,似鹬龙足迹类型可能广泛存在于义县组的各种中小型兽脚类(驰龙类与伤齿龙类除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四合屯 下白垩统义县组 似鹬龙足 造迹者
下载PDF
现代湖泊中的造迹生物暨滨湖带生物痕迹——以青海湖为例
2
作者 张国成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31-36,共6页
现代湖泊中的造迹生物以底栖的寡毛类蠕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的双壳类和腹足类、昆虫幼虫为主。通过观察,作者发现青海湖滨湖带有5类生物痕迹,它们是鸟的足迹、足辙迹、昆虫爬迹、钩虾的拖迹和甲壳虫的潜穴.生物痕迹的分布和底栖生物... 现代湖泊中的造迹生物以底栖的寡毛类蠕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的双壳类和腹足类、昆虫幼虫为主。通过观察,作者发现青海湖滨湖带有5类生物痕迹,它们是鸟的足迹、足辙迹、昆虫爬迹、钩虾的拖迹和甲壳虫的潜穴.生物痕迹的分布和底栖生物的分布一样受控于盐度、底层性质和岩性,共生动植物数量等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生物痕 滨湖带 湖泊
下载PDF
中国淮南新元古代掘迹化石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宋珍炎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0-51,54,共3页
距今543Ma前的寒武纪,地球上发生无脊椎动物大爆发,按照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在其更早的地层中,应能见到其相应的祖先或其活动痕迹。中国淮南新元代地层中发现的掘迹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掘迹化石,其时限为距今700Ma。阐述了该掘迹... 距今543Ma前的寒武纪,地球上发生无脊椎动物大爆发,按照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在其更早的地层中,应能见到其相应的祖先或其活动痕迹。中国淮南新元代地层中发现的掘迹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掘迹化石,其时限为距今700Ma。阐述了该掘迹化石的特征,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淮南 新元古代 化石 动物 地质时代
下载PDF
唐代文论“自然”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江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唐代文论"自然"范畴的内涵可以从美学追求、创作论和风格论的角度予以概括。美学追求方面,以浑然天成为特征的自然美是唐人最高的美学追求;创作论方面,唐人以"起于无作,兴于自然"为理想的创作状态,并认识到"自... 唐代文论"自然"范畴的内涵可以从美学追求、创作论和风格论的角度予以概括。美学追求方面,以浑然天成为特征的自然美是唐人最高的美学追求;创作论方面,唐人以"起于无作,兴于自然"为理想的创作状态,并认识到"自然"并不排斥技巧,不排斥构思创作中艰苦卓绝的锤炼;风格论方面,唐人以为,"自然"是一种以"不露造迹"为主要特征且容涵"绮丽"、"怪奇"、"平淡"的诗文风格。文论史上,唐人首次将"道"与"技"联系起来论述,认识到构思创作中的锤炼是作品"自然"风貌和自然浑成之美的产生基础,肯定了"人为",丰富了"自然"的内涵。这标志着唐人走出了六朝文论的思辨氛围,开始关注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这是"自然"理论的一次"转向",这一"转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世"自然"理论的讨论范围与体系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文论 自然 不露 怪奇 平淡
下载PDF
华南古生代-中生代遗迹化石Rhizocorallium的系统修订与划分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曌 张立军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1-191,共11页
基于国际最新、最权威的Rhizocorallium的系统分类方案,系统搜集中国学者发表的Rhizocorallium论文,结合野外新发现的Rhizocorallium,将中国华南地区的Rhizocorallium修订为2个种(Rhizocorallium jenense,Rhizocorallium commune)和2个... 基于国际最新、最权威的Rhizocorallium的系统分类方案,系统搜集中国学者发表的Rhizocorallium论文,结合野外新发现的Rhizocorallium,将中国华南地区的Rhizocorallium修订为2个种(Rhizocorallium jenense,Rhizocorallium commune)和2个亚种(Rhizocorallium commune uliarensis,Rhizocorallium commune problematica)。赞同Knaust(2013)将垂直且具有蹼状构造的U形潜穴Diplocraterion连同Rhizocorallium一起归到Rhizocorallidae遗迹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珊瑚 化石 模式 属种修订 中国
原文传递
环节动物--早三叠世生物复苏的先驱者?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志澄 罗辉 +6 位作者 李罡 Willems H 许波 蔡华伟 陈金华 陈迪舒 王学恒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42,共14页
华南四川广安谢家槽、贵阳花溪和下扬子地区、意大利北部均显示环节动物产生的遗迹化石出现在下三叠统近底部,而节肢动物所产生的遗迹化石出现层位则较高,表明环节动物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的复苏早于节肢类造迹生物,也早于其它底栖... 华南四川广安谢家槽、贵阳花溪和下扬子地区、意大利北部均显示环节动物产生的遗迹化石出现在下三叠统近底部,而节肢动物所产生的遗迹化石出现层位则较高,表明环节动物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的复苏早于节肢类造迹生物,也早于其它底栖生物。早三叠世经历了缺乏遗迹化石、环节动物造迹生物所产生的遗迹化石组合以及包括环节动物和节肢类动物的软躯体造迹生物所产生的遗迹化石组合三个阶段。具有较复杂结构的Thalassinoides在加拿大西部早三叠世早期出现,表明高纬度地区海洋生态条件的改善和生物复苏要早于低纬度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三叠世 生物复苏 化石 生物 软躯体生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先驱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