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筝乐的逸情之趣 被引量:1
1
作者 贾阳果 黄汉华 《音乐探索》 2017年第4期55-61,共7页
古筝乐曲所蕴含的逸情之趣是筝乐情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欲把握筝乐的逸情之趣,审美主体须胸怀飘逸气质,方能融情筝乐,体味飘逸之趣;筝乐营造的超越物态的意象之美能使欣赏者悠然生成怡然心境,融通共情于伴山乐水的逸境之中;进而伴随... 古筝乐曲所蕴含的逸情之趣是筝乐情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欲把握筝乐的逸情之趣,审美主体须胸怀飘逸气质,方能融情筝乐,体味飘逸之趣;筝乐营造的超越物态的意象之美能使欣赏者悠然生成怡然心境,融通共情于伴山乐水的逸境之中;进而伴随筝乐自身的旋律和意蕴,审美主体置身其中,尽享乐曲中的闲适之情、逸然之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筝 筝乐 逸情
下载PDF
论倪瓒诗画艺术中的情逸交织
2
作者 陈博涵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2-88,共7页
倪瓒画品以"逸"著称于后世,诗名却留于当时。其诗歌创作反映了他以世缘与法眼观世的生命方式,在逸气中流露出世间真情。鹤、亭之意象在其诗画创作中凝聚了情与逸的交织。在诗画交融上,倪瓒以写图题诗的形式表达着对世情的眷... 倪瓒画品以"逸"著称于后世,诗名却留于当时。其诗歌创作反映了他以世缘与法眼观世的生命方式,在逸气中流露出世间真情。鹤、亭之意象在其诗画创作中凝聚了情与逸的交织。在诗画交融上,倪瓒以写图题诗的形式表达着对世情的眷恋与超然。这种逸中有情、情中有逸的现象构成了其文艺思想的主要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瓒 世缘与法眼 诗画创作 交织
下载PDF
半儒半僧,亦诗亦禅——贾岛诗歌中的用世之心与隐逸之情
3
作者 于巧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65-68,共4页
贾岛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由于早年遁入佛门和后期积极入世两种人生经历,诗人有着半僧半文的双重身份。虽然是佛门弟子出身,但他心怀济世救民的理想,一心渴望入世为官、建功立业。但是,贾岛在积极入世、为理想努力奋斗的过程中,骨子里... 贾岛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由于早年遁入佛门和后期积极入世两种人生经历,诗人有着半僧半文的双重身份。虽然是佛门弟子出身,但他心怀济世救民的理想,一心渴望入世为官、建功立业。但是,贾岛在积极入世、为理想努力奋斗的过程中,骨子里却依然保留着当时为僧时的释子情怀。故贾岛的诗歌既体现了强烈的用世之心,又体现了浓厚的隐逸之情。诗人在双重身份和思想的斗争中苦苦徘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岛 半儒半僧 用世之心
下载PDF
情逸,真诚的感悟——雷洪水彩艺术探析
4
作者 马健 杨艳 《神州》 2014年第15期182-182,共1页
水彩画家雷洪(1953——1994),从事水彩画研究、创作、教学的二十余年。他深入考察研究中国古代艺术、持续不断地每年外出写生创作,用自己的真诚面对社会、自然和艺术。画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炽烈之情,对艺术充满了如朝圣者般的执着之情... 水彩画家雷洪(1953——1994),从事水彩画研究、创作、教学的二十余年。他深入考察研究中国古代艺术、持续不断地每年外出写生创作,用自己的真诚面对社会、自然和艺术。画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炽烈之情,对艺术充满了如朝圣者般的执着之情,忠实地用自我的话语去述说表达,使水彩画作品具有极“真实”的品质。独具匠心地探索出一条融合中西的水彩民族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诚的感悟——雷洪水彩艺术探析
下载PDF
别有逸情
5
作者 崔广礼 《中国钓鱼》 2012年第11期24-24,共1页
坐看滩头惊鸿影,流水汤汤波澜平。别有逸情不关鱼,河水浊兮我心清。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别有逸情
原文传递
宋型文化视域下范仲淹隐逸诗歌的达观意趣
6
作者 卢晓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9-167,共9页
范仲淹并非隐士,也从未隐居,他自称“儒隐”,在地方为官也有“吏隐”思想的流露。他无论居于朝廷还是离京外仕,无论参政还是贬谪,均有诸多诗篇表现了山水隐逸之情。宋型文化造就了士大夫在“出”与“处”之间界限的模糊感,外仕为官、治... 范仲淹并非隐士,也从未隐居,他自称“儒隐”,在地方为官也有“吏隐”思想的流露。他无论居于朝廷还是离京外仕,无论参政还是贬谪,均有诸多诗篇表现了山水隐逸之情。宋型文化造就了士大夫在“出”与“处”之间界限的模糊感,外仕为官、治世济民亦不忘徜徉山水、寻仙访道,诗意人生似“出”又似“处”,既实现了儒家拯世济众的理想,又不忘世外山水情致的体味。宋代文士对待生命的豁达之态,尤其在面对现实、表现苦难哀伤情绪时,独具宋人特质。范仲淹表现隐逸情趣的诗,没有失意之愤,只有潇洒超逸的旷达意趣,表现出的开阔胸襟体现了他志尚高远的精神境界,是儒、道思想相融的结果,也是宋型文化影响的必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型文化 范仲淹 山水逸情 达观意趣
下载PDF
解读刘长卿诗中的隐逸
7
作者 刘万川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刘长卿 唐朝诗人 心态 寄托 归宿 思想变化
下载PDF
“画理”与“石脉”——论明清文人画与私家园林叠石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仁芳 沈永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174-178,共5页
以现存明清私家园林和相关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动态的研究方法从"道法自然"、"隐文化"和风格3方面分析并论述明清文人画理与私家园林叠石石脉的关系。
关键词 “画理” “石脉” 文人画 道法自然 明清私家园林
下载PDF
论“元四家”画理与明清私家园林叠石文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仁芳 沈永宝 《广东园林》 2015年第1期31-34,共4页
"元四家"是元代文人画的代表画家,确立了文人画在中国绘画中的主导地位。其画理对明清"南宗山水画"派影响巨大,继而也使与"南宗山水画"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明清私家园林叠石文化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文章以... "元四家"是元代文人画的代表画家,确立了文人画在中国绘画中的主导地位。其画理对明清"南宗山水画"派影响巨大,继而也使与"南宗山水画"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明清私家园林叠石文化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文章以现存明清私家园林和相关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文化学、历史学和美学等为理论指导,采用动态的研究方法,从人文画的自然精神、隐文化、画脉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四个方面分析探讨"元四家"画理及其对明清私家园林叠石文化的生成、发展方向、艺术涵养和实践操作的深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四家” 自然精神 叠石文化 画脉石脉
下载PDF
虚拟城市串串烧
10
作者 宋薇 《电脑技术——Hello-IT》 2003年第7期44-45,共2页
虚幻的世界,模拟的人生,当硬线条的城市撞上飘渺的虚拟,网络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如果你还在为“什么是虚拟城市”而苦思冥想,那么不妨光顾我们的“虚拟城市串串烧”,我们将为你全面解读特色虚拟城市。
关键词 虚拟城市 第九城市 NetNet原动力 诺亚城
下载PDF
原来早已错过你
11
作者 宫佳 《绿色中国》 2007年第9X期82-84,共3页
1他与小蝉的家只隔着一条街,但这窄窄的街道,却让他们彼此疏离了许多年。年少的时候,他在楼前的小巷里抱书走过,总能看到小蝉在后窗的阳台上咝咝地喝着牛奶,百无聊赖地看楼下穿街而过的小孩。偶尔,与他的视线相融,即刻便散漫地游移开。
关键词 致闲 在阳台上 来去匆匆 一时兴起 就这样 在城市里 一意 最后一次 上隆 英语老师
下载PDF
从《荷塘月色》看朱自清的家国情怀
12
作者 柴辉军 《高考》 2021年第5期32-33,共2页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之时所写,文章的笔触婉约清美,然而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或是赞美朱先生的文笔清丽,或是褒扬朱先生的逸致闲情,又或是透过文章看见朱先生在美丽的荷塘月色景象之下所隐含...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之时所写,文章的笔触婉约清美,然而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或是赞美朱先生的文笔清丽,或是褒扬朱先生的逸致闲情,又或是透过文章看见朱先生在美丽的荷塘月色景象之下所隐含的丝丝苦涩。每个人读来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篇文章笔触优美,平淡朴实,在简单婉约之中隐隐透露出一股清新和悲怜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家国怀 朱先生 朱自清先生 致闲 婉约
原文传递
苏圃路上的眺望者
13
作者 李晓君 《创作评谭》 2003年第3期30-32,共3页
朋友们,通常我并不喜欢夜晚出行,但近来情况似乎在发生变化。这个城市夜晚的柔软触角,正在吸附我身上冰冻在腐叶和岩层下的热情,使之焕发出某种活力的熔浆。毗邻城市广场的苏圃路,并不因为广场的拆迁、改建,而减损丝毫充分享乐和怡然自... 朋友们,通常我并不喜欢夜晚出行,但近来情况似乎在发生变化。这个城市夜晚的柔软触角,正在吸附我身上冰冻在腐叶和岩层下的热情,使之焕发出某种活力的熔浆。毗邻城市广场的苏圃路,并不因为广场的拆迁、改建,而减损丝毫充分享乐和怡然自得的逸致闲情。最有品味的咖啡店是在这里,坐在靠窗的位置,可以将东湖和百花洲收入眼底,长相靓丽的侍者、阔叶的新鲜欲滴的热带盆景、淡雅的窗帘和桌布、白钢琴和电影名曲,让人缱绻、沉入。往前走百余米,是一片价格低廉但环境尚好的排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前走 致闲 城市广场 百花洲 一个女人 不知道 声地 小资 同我 休闲裤
原文传递
卷首
14
《天下美食》 2012年第3期8-8,共1页
马彦杰:好美食者,无不以"鲜"为上流。但"鲜"为何物,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有一种说法,"鲜"应是在生死之间。以鱼为例,鱼离了水很快就死,可以无限接近这种临界线,所以经常被用来作为鲜味的代表,颇有些道理... 马彦杰:好美食者,无不以"鲜"为上流。但"鲜"为何物,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有一种说法,"鲜"应是在生死之间。以鱼为例,鱼离了水很快就死,可以无限接近这种临界线,所以经常被用来作为鲜味的代表,颇有些道理。还有一种说法,"鲜"与水密不可分。无论是刚拔出来的蔬菜,还是刚网上来的鱼,共性就是含水分多。日本学者则认为,鲜味物质是形成蛋白质的成分。所以,富含蛋白质的植物都被认为有鲜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线 人能 无限接近 吃春 致闲 食用色素 食材 春天来了 温祈福 设计事务所
原文传递
行走在雨中
15
作者 刘云霞 《中国铁路文艺》 2013年第1期77-77,共1页
饭后出去散步,看到地上湿湿的,才知道下了雨。听不见这雨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下的雨,把手伸出去,雨在细细地飘着,只觉得静静的空气中渗进了泥土的潮香。迎面飘来丝丝的凉意,空气异常清新,路边的树木、花草,都因这细雨的滋润展现出... 饭后出去散步,看到地上湿湿的,才知道下了雨。听不见这雨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下的雨,把手伸出去,雨在细细地飘着,只觉得静静的空气中渗进了泥土的潮香。迎面飘来丝丝的凉意,空气异常清新,路边的树木、花草,都因这细雨的滋润展现出充沛的生机。路上的行人很少,心中无端的飘来几分喜悦,"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需归"(唐,张志和),一顶竹笠,一件草衣,逸致闲情,悠闲暇豫,无拘无束,随遇而安,真是一种境界。不必去拿一把伞,很想在雨中走走。南方的雨下得缠绵,温柔,纤细,像南方的少女,多情,含羞。使我想起了洞箫牧歌,春花秋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把伞 致闲 春花秋月 张志和 渗进 斜风 游来游去 听雨 乌云密布 在北方
原文传递
须根
16
作者 邱国焕 《杉乡文学》 2010年第4期77-77,共1页
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靠的是阳光和养分,而养分的吸取靠的是扎根于地底下的须根,它们在泥土深处、砂砾缝中寻觅养分,汇集点点滴滴,供着棵棵参天大树,滋养片片绿茵。
关键词 税务工作 税务文化 执法风险 致闲 村村通 奋斗终身 挤时间 角分 铁龙 万金
原文传递
再尝一口秋天的酒
17
作者 海欣 《齐鲁周刊》 2015年第42期56-,共1页
千年来,古人把秋天的食用花朵或与粮、果同酿,造出秋花酒,又选在清秋时节饮用:鲜花美酒,成为谁也拆不掉的佳偶,更是一场穿越千年的秋意。如果没有文人的逸致闲情,挑选几款适合的鸡尾酒,与朋友们秋日微醺,也是妙事。一场花酒里的"... 千年来,古人把秋天的食用花朵或与粮、果同酿,造出秋花酒,又选在清秋时节饮用:鲜花美酒,成为谁也拆不掉的佳偶,更是一场穿越千年的秋意。如果没有文人的逸致闲情,挑选几款适合的鸡尾酒,与朋友们秋日微醺,也是妙事。一场花酒里的"千年秋意""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服食菊花瓣的记载。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我国酿制菊花酒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闲 《西京杂记》 秋花 甜葡萄酒 汉魏时期 桂酒颂 陶渊明诗 葡萄果实 菊花饮 玫瑰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