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与逻各斯》与诠释学
1
作者 陈振波 梁小玲 《昆明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10-112,共3页
诠释学从本体论和生存论的高度探讨理解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张隆溪《道与逻各斯》正是在诠释学理论背景下,探讨合理理解的可能,其以诠释学为其理论基础,通过探讨东西方文学作品里以"契合"现象出现的语言的复杂内涵,旨在加深... 诠释学从本体论和生存论的高度探讨理解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张隆溪《道与逻各斯》正是在诠释学理论背景下,探讨合理理解的可能,其以诠释学为其理论基础,通过探讨东西方文学作品里以"契合"现象出现的语言的复杂内涵,旨在加深东西方文学的交流与互通。以之为例,从诠释之所以必要、如何诠释、诠释的趋归三个方面进行一番梳理,诠释学的基本脉络便可以得到一个整体的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各斯 诠释学 张隆溪 诗人 诗歌 想象
下载PDF
从逻各斯到逻辑再到指反断非逻各斯 被引量:1
2
作者 罗翊重 《昆明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59-70,共12页
以2500多年前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和老子的"道论"及与其相对立的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为起始,回顾了从自然语言形态的"逻各斯-道"到数理语言形态的"逻辑",再回归于自然语言形态(内含... 以2500多年前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和老子的"道论"及与其相对立的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为起始,回顾了从自然语言形态的"逻各斯-道"到数理语言形态的"逻辑",再回归于自然语言形态(内含数理语言形态)的"逻各斯-道"之"否定之否定"的大致历程。说明西方形式逻辑的一致性根源于"存在或非在",东方辩证逻辑的完全性根源于"正者且反者",从而孕育出了断无矛盾的形式逻辑和指有矛盾的辩证逻辑,可以将这两种逻辑的"一致性"和"完全性"互补结合起来,以形成"指有辩证矛盾"与"断无逻辑矛盾"的新形态的哲学逻辑理论——这就为哲学逻辑之进化历程,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各斯- 逻辑 哲学对象论 哲学判断论 哲学逻辑论
下载PDF
文学理论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隆溪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8-210,共3页
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如何充分利用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资源,在全球化语境中,勇于开拓而不失去自己精神的家园,成为一个知古知今、知中知外的学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古典文学研究与国际汉... 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如何充分利用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资源,在全球化语境中,勇于开拓而不失去自己精神的家园,成为一个知古知今、知中知外的学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古典文学研究与国际汉学研究,而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共同课题。有感于此,本刊邀集活跃于相关领域的当代学人,以“中国古典文学资源的当代益用”为题发表笔谈。本期推出的一组文章中,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张隆溪先生的《文学理论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意在结合自己的《道与逻各斯》一书,就当前国际汉学与西方理论成果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其重点在于如何正确运用中国与西方阐释学理论与方法。苏州大学教授方汉文先生将视域集中于当前讨论的焦点之一,即如何建立中国文学史新模式的目标上。南开大学教授宁稼雨先生则就当今古代文学研究中跨文化的主题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主题学方法近年来在中国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均相当流行,如何看待其得失,并使其本土化,如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文化学,是本文所提出的重要问题。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从广义的国学研究角度进行的反思,会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本组文章与一般流行的笔谈不同之处在于:作者以各自的实际研究成果来展示自己的观念,并不停留于空泛地谈论应当如何,或是就某一个观点展开激烈争论。这未必不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文学研究界相当重要的一种理论话语模式。归根结底,并不在于提倡“问题”还是“主义”,而是研究的实绩能说明一切。当然,我们仍继续推出多种形式、多种看法的文章,其中也可能包括有争议的观点,目的在于促进古典文学研究的跨学科与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 文学资源 逻各斯 美国哈佛大学 大学教授 古代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下载PDF
超越差异:张隆溪与赵毅衡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人锋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2期25-29,共5页
关键词 中西比较 诗学研究 赵毅衡 文化相对主义 逻各斯 西方中心主义 海外华人学者 《诗神远游》 比较诗学 非西方
下载PDF
从文化求同到自我建构
5
作者 王晓东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41-243,共3页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比较文学,作为一种跨越性的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本组笔谈即致力于探讨全球化与比较文学的关系,分上下两篇.上篇中,何云波的的文章探讨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的选择与出路;李兰生...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比较文学,作为一种跨越性的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本组笔谈即致力于探讨全球化与比较文学的关系,分上下两篇.上篇中,何云波的的文章探讨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的选择与出路;李兰生则试图通过对中外文化关键词的清理寻求跨文化阐释的途径;王晓东以<道与逻各斯>和<中国阐析学>两本书为例谈如何寻找中国文论自己的声音;周春通过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小说<所罗门之歌>谈民族身份的失落与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求同 自我建构 全球化 阐释学 逻各斯 《中国阐释学》 中华文化 西方文化 文化交流
下载PDF
言不满为诗 言满难为诗
6
作者 张美伦 张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9-61,共3页
中国诗歌短小精悍却意境幽远。虽然很多诗歌都有了英译文,但由于中西方的美学基础和传统不同,所以并非至善至美。从“道”及“逻各斯”的角度谈汉诗英译,可以为汉诗英译提供一种新的认识。
关键词 诗歌 逻各斯 诗言空白 不定点
下载PDF
思维方式差异与中西文化的不同特性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建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世界上多种文化体系基本可以划分为开放的和封闭的两大类型。思维模式作为文化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其不同的思维出发点和运行方式,是决定其文化体系不同的根本所在。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关系本质论和方法论(道)为思维模式出发点,在各种对立... 世界上多种文化体系基本可以划分为开放的和封闭的两大类型。思维模式作为文化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其不同的思维出发点和运行方式,是决定其文化体系不同的根本所在。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关系本质论和方法论(道)为思维模式出发点,在各种对立关系的联系、转化与相互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体系;而西方文化则是以概念本质论(逻各斯)为思维前提、以严密的逻辑自洽论证为特点所构成的文化现象。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说,以关系本质和方法论为思维出发点及其所形成的运作方式,决定着中国文化体系具有吸纳性和开放性的功能;而以概念本体论和逻辑自洽演绎为思维方式的西方文化,则暗隐着排他性和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逻各斯 两种思维差异 中国文化开放性 西方文化封闭性
下载PDF
中国诗学传统与西方诗学传统——从刘勰的《文心雕龙》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看中西古代人文思维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骆榕蓉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4期I0134-I0134,共1页
本文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入手,对这两本经典文论在其社会功用、关注对象、审美标准及知识概念的质态等方面作了一简要的梳理及对比。通过对比,归纳分析出了中西古代人文思维的几点特点。
关键词 中国诗学传统 西方诗学传统 逻各斯 继承与创新 内向与外向
下载PDF
著名学者张隆溪先生简介
9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张隆溪,四川成都人,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北大、哈佛和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mia,Riverside),现任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讲座教授,兼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长江讲座教授... 张隆溪,四川成都人,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北大、哈佛和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mia,Riverside),现任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讲座教授,兼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长江讲座教授。他受聘担任多所大学客座教授或荣誉教授,任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指导委员和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国际评鉴委员。张隆溪的研究兴趣在中西文学和文化的比较研究,曾用中英文发表论文多篇并有多种专著,其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英文专著《道与逻各斯》(The Tao and the Logos)于1994年获美国亚洲研究学会颁发的列文森书奖之荣誉奖;曾应邀担任2004年台湾大学法鼓人文讲座和200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亚历山大讲座的演讲人。主要著作有以下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名学者 美国哈佛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逻各斯 国际学术界 人文讲座 简介 先生
下载PDF
老子思想与斯多亚学派比较研究
10
作者 唐思浩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45-49,共5页
老子和斯多亚学派是中国和西方思想史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的思想流派,而在不同地域和时代中,两种思想都出现诸多的相似性。笔者从本体论、运动观、自然法、政治思想和其生活态度上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从两者对后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老子和斯多亚学派是中国和西方思想史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的思想流派,而在不同地域和时代中,两种思想都出现诸多的相似性。笔者从本体论、运动观、自然法、政治思想和其生活态度上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从两者对后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流派中发现其一致性的思想与中西早期社会中的文化共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思想 斯多亚学派 逻各斯道
原文传递
新书点击
11
《社科新视野》 2006年第3期44-44,共1页
《医学人文演讲录》;《无形的宗教——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社会科学的理路》;《道与逻各斯》.
关键词 逻各斯 点击 新书 宗教问题 现代社会 社会科学 人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