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7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地农民市民化困境的逻辑归因
1
作者 吕同舟 《未来与发展》 2014年第5期98-102,共5页
失地农民市民化包含职业市民化和身份市民化两个维度。在此基础上,尝试架构"三层次说"分析框架来对失地农民市民化困境进行逻辑归因:资源置换导致的能力贫困是直接原因;新旧社会结构交替带来的混乱是主要原因;失地农民市民化... 失地农民市民化包含职业市民化和身份市民化两个维度。在此基础上,尝试架构"三层次说"分析框架来对失地农民市民化困境进行逻辑归因:资源置换导致的能力贫困是直接原因;新旧社会结构交替带来的混乱是主要原因;失地农民市民化滞后于农地空间城市化是根本原因。三层次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失地农民市民化陷入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市民化困境 逻辑归因
下载PDF
利益剥夺:国家能矿基地演化成“问题区域”的逻辑归因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绪清 《开发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100,共4页
历经"三线建设"、西部开发40多年的剥夺型发展,贵州乌蒙山国家能矿基地演化成"问题区域"脱贫发展陷入困境。特殊的工业化路径,制度设计、体制障碍及调控失效形成剥夺惯性,与市场趋利行为耦合形成剥夺动力。矿区遭... 历经"三线建设"、西部开发40多年的剥夺型发展,贵州乌蒙山国家能矿基地演化成"问题区域"脱贫发展陷入困境。特殊的工业化路径,制度设计、体制障碍及调控失效形成剥夺惯性,与市场趋利行为耦合形成剥夺动力。矿区遭遇强势群体不同程度、不同尺度、不同主体的绝对、相对及多阶利益剥夺,绝对剥夺构成"贫困问题"的历史起点,相对剥夺实现问题逻辑生成,多阶剥夺则是矿区问题综合集成的现实归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剥夺 能矿基地 问题区域 逻辑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内涵意蕴、逻辑归因及实践进路 被引量:2
3
作者 肖志远 朱也也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动认识历史规律的理念体现,是在实践中对其使命任务作出正确回应的凝练总结。在立论之基上,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在文化基因上,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粹;在实践积淀上,植根于中国共...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动认识历史规律的理念体现,是在实践中对其使命任务作出正确回应的凝练总结。在立论之基上,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在文化基因上,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粹;在实践积淀上,植根于中国共产党的生动实践。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价值理念,在新时代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缔造美好世界为价值理想,坚持胸怀天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发挥自身优势为典型示范,承继天下之文化,勇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推动国际社会各领域合作为生动实践,追求天下之情怀,始终坚持和平稳定的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胸怀天下 内涵意蕴 发展逻辑
下载PDF
ChatGPT影响民主的技术逻辑、研判分析及应对策略
4
作者 王宝贵 范鹏 施韶亭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6-85,共10页
ChatGPT的持续爆火再次引起人们对人工智能影响问题的普遍关注。系统研究和评估ChatGPT对民主的影响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新的里程碑,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其技术扩散嵌入政治领域是影响民主的逻辑起点。Ch... ChatGPT的持续爆火再次引起人们对人工智能影响问题的普遍关注。系统研究和评估ChatGPT对民主的影响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新的里程碑,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其技术扩散嵌入政治领域是影响民主的逻辑起点。ChatGPT既有民主共治、共享、共商、共建的机遇和潜能,也有民主困境、失效、危机、异化、治理和话语权的挑战与风险。ChatGPT通过技术操控侵蚀民主、影响西方民主实施过程,通过话术游说影响民主决策及立法公正性,通过加深数字鸿沟削弱民主治理能力,通过话语权垄断维护西式民主话语霸权。我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价值设计、政党治理、社会治理、技术治理、素养提升等多个层面,建立和完善针对性的新型多元民主治理体系,用最新科技武装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民主 人工智能技术 逻辑
下载PDF
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与研究框架 被引量:35
5
作者 黄震方 张子昂 +3 位作者 李涛 侯国林 靳诚 张郴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既是数字经济时代文旅发展的重要方式,又是文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阐述文旅深度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基本逻辑,认为数字技术嵌入支撑文旅数字化,促进文旅信息融合化,带来文旅产业新变... 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既是数字经济时代文旅发展的重要方式,又是文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阐述文旅深度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基本逻辑,认为数字技术嵌入支撑文旅数字化,促进文旅信息融合化,带来文旅产业新变革,形成文旅共生体和数字文旅新形态。从理论研究、数字赋能和融合实践3个维度,初步构建了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研究框架,强调要创新性地运用文旅IP理论、融合共生理论、文旅场景理论、产业演化理论、系统动力学等理论,阐释文旅融合学理及其内在逻辑、演化过程和动力机制,深化文旅深度融合主要科学问题研究。文章提出要把握数字赋能文旅融合的关键技术、文旅资源普查与评价、文旅融合场景建构、文旅产业融合创新生态体系、国家文化公园与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科技创新与数字文旅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推动文旅融合应用实践和学术研究持续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文旅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文旅融合 理论逻辑 研究框架 科学问题
下载PDF
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志杰 马岚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0,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新质劳动力、新质生产工具和新质劳动对象为构成要素,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新质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育通过人才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创新分别作用于... 新质生产力是以新质劳动力、新质生产工具和新质劳动对象为构成要素,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新质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育通过人才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创新分别作用于新质生产力三要素,从而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形成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因此,在微观层面,以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劳动力基础;在中观层面,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集聚;在宏观层面,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外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新质生产力 理论逻辑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五重逻辑与重要议题 被引量:11
7
作者 宋瑞 宋昌耀 胥英伟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3,共15页
文化和旅游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现阶段建设文化强国和旅游强国的重要任务。要解决当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价值导向不突出、推进方式碎片化、市场体系不健全、治理水平不高、学理支撑不强... 文化和旅游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现阶段建设文化强国和旅游强国的重要任务。要解决当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价值导向不突出、推进方式碎片化、市场体系不健全、治理水平不高、学理支撑不强等问题,须将文化和旅游及其融合发展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格局和历史进程中加以理解、审视和推进。文章在扼要梳理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文化和旅游融合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历史逻辑、系统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亟须重点关注的8个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和旅游融合 逻辑体系 重要议题
下载PDF
场景理论视域下乡村体育旅游融合的理论逻辑、发展困境与纾解路径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峰 温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乡村体育旅游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乡村文化、生态、产业等发展的主要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场景理论的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维度探究乡村、体育、旅游三要素融合的理论逻辑、发展... 乡村体育旅游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乡村文化、生态、产业等发展的主要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场景理论的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维度探究乡村、体育、旅游三要素融合的理论逻辑、发展困境与纾解路径。构建“新场景—新行为—新价值”乡村体育旅游融合的理论逻辑,阐释乡村体育旅游融合的乡村表达性、符号感知性、融合生产性等多维度困境,并提出场景理论视域下乡村体育旅游融合的纾解路径:深挖文化内涵与乡土特色,感知乡村体育空间;提升具身体验与品牌设计,彰显乡村体育价值;强化创新意识与产业实力,完善乡村体育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乡村振兴 体育旅游 乡村旅游 融合逻辑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再思考:逻辑主线、规律趋势和推进方略 被引量:6
9
作者 廖茂林 彭浩瀚 贾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实施已经5年多,亟待从政策逻辑、任务逻辑和理论逻辑对乡村振兴实践进行再审视和再梳理,立足规律和趋势对乡村发展历程进行再探究和再研判,以期对未来乡村振兴方略进行再思考和再谋划。研究认为:①政策逻辑层面,乡村振...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实施已经5年多,亟待从政策逻辑、任务逻辑和理论逻辑对乡村振兴实践进行再审视和再梳理,立足规律和趋势对乡村发展历程进行再探究和再研判,以期对未来乡村振兴方略进行再思考和再谋划。研究认为:①政策逻辑层面,乡村振兴顶层设计已经完善,其系统架构、政策主线和关键问题日渐清晰。任务逻辑层面,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围绕“二十字”方针和五大振兴领域全面铺开,政策精度和实践准度亟待提高。理论逻辑层面,乡村振兴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探索,对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性、学理化的阐释和架构还有待进一步突破。②规律趋势方面,在农业产业份额和就业份额逐年降低的背景下,乡村产业发展出现“超预期裂变”趋势,主要体现为产业容量逐年扩张、产业效率快速提升以及产业形态加快重塑。随着城乡互动发展迈入新阶段、乡村内部演化出现新特征、乡村治理建设涌现新动能,乡村空间经济社会呈现“分类转型发展”的趋势,其功能形态、特征表现与路径模式逐渐特色化、多元化。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已突破空间约束,由单向互斥性流动过渡为双向协同耦合性流动,呈现“双向跨界窗口”趋势。2020—2035年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③结合乡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围绕极端问题构建战略底线保障体系;坚持融合思维,培育城乡融合区域协同发展新活力;坚持转型思维,探索未来乡村建设实践进路;坚持窗口思维,抢抓数字化、生态化发展机遇;坚持改革思维,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逻辑主线 规律趋势 发展战略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特质与内在逻辑 被引量:14
10
作者 冯刚 王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中国共产党最新的文化思想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性,为新形势...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中国共产党最新的文化思想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性,为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指明和标注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行动指南并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现出了时代特质,坚守人民立场和政治底色、坚持宏微结合和体用贯通,并彰显了民族特性与世界眼光。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实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文化本体与文化形态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内在发展和外在保障的统一。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有利于深刻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存在和发展的内外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的文化使命 “第二个结合” 时代特质 内在逻辑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郑敬斌 陈艺璇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持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文...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持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坚守“根”“魂”,又兼容并包,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精神品格,而且汲取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要义,同时,吸收了世界其他文化的有益成果。从历史逻辑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一脉相承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百年历史沿革,接续发展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创新形成于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思想观点与战略部署的双项提升。从实践逻辑看,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的原理指引,聚焦首要政治任务、锚定文化建设新方向、牢牢遵循基本原则、系统把握重点内容、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为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科学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理论逻辑 历史逻辑 实践逻辑
下载PDF
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逻辑解构与政策启示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明喜 苏牧 +1 位作者 张俊芳 周代数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7,共11页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在梳理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理论源流和研究文献基础上,基于创新经济学基本原理,对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在理论逻辑层面,研究科技...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在梳理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理论源流和研究文献基础上,基于创新经济学基本原理,对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在理论逻辑层面,研究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基本范畴和核心要义。在历史逻辑层面,从国际实践中提炼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价值匹配与互动规律,总结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关系的新变化。在现实逻辑层面,挖掘制约我国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主要堵点与原因。基于此,面向建设金融强国,从深化改革、制度设计、资源支持、平台建设、创新服务、全球生态等方面提出启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产业—金融 逻辑解构 创新经济学 经济循环
下载PDF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运行的具象表征、实践逻辑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1
13
作者 胡新岗 黄银云 李莹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84,共7页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促进产教布局高度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撑全行业发展的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形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具有运行方式合作化、团体属性多重化、建设任务具体化的特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运行应基于人才培养逻辑...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促进产教布局高度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撑全行业发展的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形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具有运行方式合作化、团体属性多重化、建设任务具体化的特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运行应基于人才培养逻辑、产业发展逻辑和教育内生逻辑。通过规范搭建产教融合共同体领导架构,夯实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运行决策基础;合理设置产教融合共同体工作组织,保证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运行有序开展;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共同体运行机制,保障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运行规范有序;科学设计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任务,奠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运行工作目标;全面优化产教融合共同体运行环境,加固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运行社会支撑等策略提升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实体化运行 具象表征 实践逻辑 提升策略
下载PDF
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64
14
作者 姜朝晖 金紫薇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基石形成的高效能、高质量生产力,具有更显创新性、更具数字化、更富跨越性、更重高质量等时代特征。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基石形成的高效能、高质量生产力,具有更显创新性、更具数字化、更富跨越性、更重高质量等时代特征。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发展有着双向驱动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引发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方式、体系和治理的系统性变革;另一方面,教育通过促进劳动力再生产提升新质生产力、促进科技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促进知识再生产升级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要素和积极变量。随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亟待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培养模式的升级、供需匹配的优化以及国际链接的畅通。基于问题提出四个方面建议:一要坚持系统观念,树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的“大教育观”;二要坚持协同创新,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三要坚持动态调整,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协同发展;四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快建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教育 理论逻辑 现实挑战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纵向叙事逻辑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志刚 张书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3,共16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逻辑阐释上,目前学界呈现一种“重横向逻辑,轻纵向逻辑”的不均衡态势,“逻辑起点—逻辑中介—逻辑终点”的纵向叙事逻辑屈指可数。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纵向叙事逻辑在于:现实的人是中国式现代...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逻辑阐释上,目前学界呈现一种“重横向逻辑,轻纵向逻辑”的不均衡态势,“逻辑起点—逻辑中介—逻辑终点”的纵向叙事逻辑屈指可数。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纵向叙事逻辑在于:现实的人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形成的最大可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中介作为连接逻辑起点(最大可能)和逻辑终点(最大结果)的中间枢纽,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中介、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的组织中介、以高质量发展为任务的主题中介、以国家制度体系为架构的基础中介、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导向的目标中介、以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为形势的条件中介。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实现的最大结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终点,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合理地精准定位并论证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纵向叙事逻辑,对于新时代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意义重大,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发展的时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纵向叙事逻辑 逻辑起点 逻辑中介 逻辑终点 现实的人 人的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县域城镇化的困境、实现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加来 张晓凡 周慧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0,共12页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深入剖析县域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县域城镇化的困境、实现逻辑和路径选择是探索城镇化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工作重点。研究显示:第一,县域城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深入剖析县域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县域城镇化的困境、实现逻辑和路径选择是探索城镇化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工作重点。研究显示:第一,县域城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历程中演进,其演进过程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第二,新时期推进县域城镇化发展需要认清理论误区、破除现实困境。认清理论误区在于既要更新县域城镇化概念,辨析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城镇化和县域城镇化的区别与联系,也要坚持县域工业化发展,避免县域工业化与发展特色经济混淆。破除现实困境在于,一是破除县域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困境,收敛区域差异;二是破除中西部县域产业承接能力不强,产业结构趋同困境;三是破除县域人口结构失衡、教育养老资源供需失衡困境。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特征决定了县域城镇化的实现逻辑,体现在人口规模巨大化意味着县域城镇化面临人口优势和结构失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求县域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要求县域城镇化重视物质和精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县域城镇化坚持绿色发展。第四,县域城镇化的实现路径包括制度保障、新型工业化发展、人口和服务供需均衡、文化传承和绿色发展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中国式现代化 县域经济 实现逻辑
下载PDF
城乡等值化视角下旅游驱动乡村治理的理论逻辑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民坤 邓小桂 +1 位作者 任莉莉 梁连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而乡村治理又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通过旅游驱动乡村治理已在实践层面和理论研究中受到持续关注,但是对其理论逻辑和作用机制的探究还有待深化.该文基于城乡等值化视角,分析旅游驱动城乡要素流动改善乡...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而乡村治理又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通过旅游驱动乡村治理已在实践层面和理论研究中受到持续关注,但是对其理论逻辑和作用机制的探究还有待深化.该文基于城乡等值化视角,分析旅游驱动城乡要素流动改善乡村治理的理论逻辑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能够打破乡村治理的边界,桥接城乡要素的流动,通过促进城乡要素的双向循环流动来推动乡村治理;2)在城乡等值化背景下,乡村旅游通过调整土地、人才、资本、文化、生态、技术等城乡要素的流动状态,在乡村治理层面形成响应,进而助推达成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等多元治理目标;3)应根据乡村旅游发展实际,将其置于城乡协调发展的整体框架下,旅游驱动乡村治理的积极贡献才能最大地发挥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等值 乡村旅游 乡村治理 理论逻辑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四链”融合视角下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景师 徐兰 郭高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3,共9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对生产要素进行重塑。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应聚焦生产力基本要素的数智化发展趋势,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推进科技创新和服务区域发展。职业教育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对生产要素进行重塑。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应聚焦生产力基本要素的数智化发展趋势,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推进科技创新和服务区域发展。职业教育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教育链的融合,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基于“四链”融合的视角,职业教育可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体实践路径如下:一是精准对接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链需求,瞄准新质生产力的产业主阵地,增强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适应性;二是紧抓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的核心引擎,聚焦新质生产力数智化发展的趋势,加强职业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导向;三是围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链发展的需要,紧扣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多样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四链融合 逻辑机理
下载PDF
跨境电商赋能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遵循与实践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方皓 郑厚天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4,共3页
跨境电商是利用平台拓宽农产品销路、壮大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驱动农业产业数字转型的动力载体。智慧农业时代,为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需要依托跨境电商的平台优势、载体优势,不断集聚先进技术、乡村数字人才和金融力量等优质要素... 跨境电商是利用平台拓宽农产品销路、壮大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驱动农业产业数字转型的动力载体。智慧农业时代,为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需要依托跨境电商的平台优势、载体优势,不断集聚先进技术、乡村数字人才和金融力量等优质要素,通过培育新业态,拓宽农业产业边界,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农业产业 数字化 逻辑遵循 实践机制
下载PDF
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的视觉化研究:文化逻辑与运营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红艳 胡安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80,共13页
中国网络文学的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是当下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也是当代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话语形态。本研究认为,网络文学要实现精准有效传播,成为“注意力经济”秩序下深入人心的中国文化符号,令知识经验谱系不同的海外受众产生... 中国网络文学的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是当下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也是当代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话语形态。本研究认为,网络文学要实现精准有效传播,成为“注意力经济”秩序下深入人心的中国文化符号,令知识经验谱系不同的海外受众产生价值认同和文化共情,有关各方需要从认识论上高度重视并充分考量全球文化的视觉修辞与图像叙事的审美逻辑;在方法论上则要努力构建网络文学海外题材布局的多元样态,积极营造“文影漫音游”全IP联动的海外运营生态,充分探索多元译者主体协同翻译的机制,自主搭建线上翻译作品、影视改编、动漫改编、短视频改编、有声书音频改编、游戏改编等外文网站及APP协同联运的国际传播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国际传播 视觉化 文化逻辑 运营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