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地方改写及其实践逻辑限度——以Z省A地州某石漠化地区整体搬迁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文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62,共12页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是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以来对贫困地区尤其是生态脆弱、基础条件困难地区的民众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在实际推进中,不同施政理念的地方政府对于易地扶贫搬迁有不同的政策安排、搬迁方案和安...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是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以来对贫困地区尤其是生态脆弱、基础条件困难地区的民众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在实际推进中,不同施政理念的地方政府对于易地扶贫搬迁有不同的政策安排、搬迁方案和安置方式,不同条件地方的民众对不同的易地搬迁政策也反应不一。以中国西部Z省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整体跨区域搬迁政策为研究对象,以该地区核心腹地A村的整体搬迁情况为调研重点,结合抽样问卷调查和随机入户深度访谈,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地方改写、实践逻辑限度与治理困境进行研究。基于调研情况初步发现,该地"整体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存在对中央易地搬迁政策精准取向和价值基础一定程度上的替代,政策变通在决策层面也存在合法性挑战,造成政策执行亏损与层级性治理困境,不仅在一些关键利益上存在政策要求与政策对象期望相悖之处,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村民当下的生活造成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易地扶贫搬迁 政策变通 实践逻辑限度 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下载PDF
我们必须捍卫“劳动价值论”吗?─—浅析发展“劳动价值论”的逻辑限度 被引量:8
2
作者 陆家骝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1995年第1期15-21,共7页
我们必须捍卫“劳动价值论”吗?─—浅析发展“劳动价值论”的逻辑限度陆家骝一、引言从马歇尔的新古典到凯恩斯的就业论,本世纪以来的现代经济学问古典经济思想之间的一个显著的区别即在于经济分析的重心由经济体系的供给方面转移到... 我们必须捍卫“劳动价值论”吗?─—浅析发展“劳动价值论”的逻辑限度陆家骝一、引言从马歇尔的新古典到凯恩斯的就业论,本世纪以来的现代经济学问古典经济思想之间的一个显著的区别即在于经济分析的重心由经济体系的供给方面转移到需求方面。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劳动经济 逻辑限度 发展
下载PDF
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重建理论范式及其逻辑限度
3
作者 王增芬 刘希刚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5-28,共4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探讨了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重建的理论范式,坚持社会劳动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核心地位,并把自然、文化和技术纳入其中;倡导整体人类中心观,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主张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和谐价值观,真正实现人的...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探讨了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生态重建的理论范式,坚持社会劳动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核心地位,并把自然、文化和技术纳入其中;倡导整体人类中心观,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主张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和谐价值观,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主张生态原则优先的实践观,强调建立一个"可以承受的社会"。这对当代全球问题和人类如何走出发展困境问题进行了哲学思索和探讨,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提供了新视角。但同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没有彻底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导致了其在逻辑上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重建 逻辑限度
下载PDF
试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继承及逻辑限度为研究视角
4
作者 王增芬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0年第2期13-15,共3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辩证、系统的分析方法,把生态问题放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考察、放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中认识,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仅偏重于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其目标...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辩证、系统的分析方法,把生态问题放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考察、放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中认识,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仅偏重于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其目标是激进的,然而其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却是改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逻辑限度
下载PDF
“项目治教”的逻辑限度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宋婷 刘红霞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9,共5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一种与单位制、科层制逻辑相区别的治理机制,项目制依凭其自身优势特点与制度抱负开始担任构筑一流高等教育的历史职责,从而累积"项目治教"的"绩效合法性"。然而,项目制实践中遵循的一事一议、... 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一种与单位制、科层制逻辑相区别的治理机制,项目制依凭其自身优势特点与制度抱负开始担任构筑一流高等教育的历史职责,从而累积"项目治教"的"绩效合法性"。然而,项目制实践中遵循的一事一议、择优、技术理性、规划控制等独特逻辑,似乎悬置了高等教育中的"地方性知识"这一本体性命题,因而不得不承受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治理碎片化、马太效应、价值理性的失落、被规划的高等教育等逻辑限度,使"项目治教"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面临正当性与合理性的质疑与拷问。因此,当我们通过"项目治教"获取高等教育效率与技术收益时,更应不断检省"项目治教"这一治理行动本身是否正当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治国 项目治教 项目逻辑 逻辑限度
下载PDF
关于“全球伦理的终身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路宝利 吴遵民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2022年第7期39-49,共11页
终身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挖掘人的潜力、提升人对世界的认识水平和推动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伴随新冠疫情的泛滥及其暴露出的“社会学”本质,尤其是罗马俱乐部和全球学派等机构的持续警示,其忧患意识甚至使得现代人在朝向未来发展... 终身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是挖掘人的潜力、提升人对世界的认识水平和推动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伴随新冠疫情的泛滥及其暴露出的“社会学”本质,尤其是罗马俱乐部和全球学派等机构的持续警示,其忧患意识甚至使得现代人在朝向未来发展的进程中就“人类是否还有未来”产生了怀疑。据此,一个融合并超越以往个人私德、族群道德而产生的“全球伦理”问题,遂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重要课题而呈现在世人面前。由于“全球伦理”涉及所有人和人生的所有阶段,故也应成为终身教育学的重要考察对象。本文在厘清“全球伦理的终身教育”的合理性及其困境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可教性”的深度剖析,探寻破解这一困局的有效机制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社会学本质 终身教育学 全球化 限度逻辑 伦理可教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伦理的终身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