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锐 丁晨 +4 位作者 刘晓丽 熊波 周吉 孙晓松 石洪波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对合并逼尿肌功能障碍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存在逼尿肌功能障碍的74例BPH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尿流动力学检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并分析结果。结果:94.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对合并逼尿肌功能障碍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存在逼尿肌功能障碍的74例BPH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尿流动力学检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并分析结果。结果:94.6%的患者术后逼尿肌功能逐渐得到恢复,膀胱逼尿肌收缩力较术前增强,其中最大尿流率(Qmax)(12.4±3.5)ml/s,较手术前的(5.6±2.7)ml/s明显提高(P<0.05);剩余尿量(PVR)术前(261±59)ml,术后(47±32)ml,明显降低(P<0.05),术前IPSS为(25.2±7.9)分,术后下降至(9.6±5.1)分,PKRP术后仅4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患者总体临床症状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于术前行尿流动力学检测发现的合并有逼尿肌功能障碍的BPH患者,如果进一步检查未发现外周神经病变,行PKRP手术在解除梗阻的同时有利于逼尿肌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逼尿肌功能障碍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引起逼尿肌功能障碍药物治疗进展
2
作者 吴镇印 周寒冰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6期393-395,共3页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逼尿肌功能障碍 药物 综述
下载PDF
雄性兔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所致逼尿肌功能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国民 王杭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 探讨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所致逼尿肌功能改变。方法 取新西兰雄性白兔 14只 ,梗阻组和对照组各 7只。梗阻组行手术人为造成膀胱出口部分梗阻 ,饲养 5周后解剖膀胱 ,测定膀胱重量、容量 ;检测逼尿肌功能 ;对膀胱逼尿肌细胞超微结构... 目的 探讨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所致逼尿肌功能改变。方法 取新西兰雄性白兔 14只 ,梗阻组和对照组各 7只。梗阻组行手术人为造成膀胱出口部分梗阻 ,饲养 5周后解剖膀胱 ,测定膀胱重量、容量 ;检测逼尿肌功能 ;对膀胱逼尿肌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梗阻组膀胱重量为 ( 12 .12 9± 1.62 7) g ,对照组膀胱重量为 ( 3.762± 1.0 67) g ( P <0 .0 5 ) ;梗阻组膀胱容量为( 64 .0 0 0± 6.2 72 )ml,对照组膀胱容量为 ( 94.432± 12 .85 0 )ml (P <0 .0 5 ) ;单位重量膀胱逼尿肌对各种刺激反应性均明显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梗阻膀胱逼尿肌细胞中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 ,线粒体水肿。结论 通过手术可人为建立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动物模型 ;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将导致逼尿肌功能障碍 ;逼尿肌功能变化与其形态学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出口梗阻 逼尿肌功能障碍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良性前列腺增生并逼尿肌功能障碍的尿动力学检查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清树 吴银锁 +3 位作者 刘英发 张益明 林元田 邹智聪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 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术前逼尿肌功能及术后恢复情况 ,指导术后药物治疗。 方法 对存在逼尿肌功能障碍的 114例BPH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详细的尿动力学检查并分析结果。 结果 术前存在逼尿肌功能障碍者术后多数逼尿肌... 目的 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术前逼尿肌功能及术后恢复情况 ,指导术后药物治疗。 方法 对存在逼尿肌功能障碍的 114例BPH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详细的尿动力学检查并分析结果。 结果 术前存在逼尿肌功能障碍者术后多数逼尿肌功能逐渐恢复 ,最大尿流率 (10 .2±2 .8)ml/s ,较手术前的 (5 .5± 2 .1)ml/s明显提高 (P <0 .0 5 )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明显降低(术后 18.1± 3.2 ,术前 2 7.1± 4 .9,P <0 .0 5 )。针对术后功能障碍类型进行药物治疗 ,临床症状逐渐改善。 结论 详细的尿动力学检测可明确患者逼尿肌功能障碍的类型 ,对合理选择病例、指导术后治疗、提高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尿动力学 逼尿肌功能障碍 膀胱出口梗阻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兔膀胱出口不同梗阻时间对逼尿肌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杭 王国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 观察兔膀胱出口部分梗阻不同时间后逼尿肌功能改变及其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新西兰雄性白兔 2 4只 ,分为A组 (对照组 ) ,B组 (梗阻 5周组 )和C组 (梗阻 2周组 ) ,各 8只。梗阻组手术建成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兔模型 ,分别饲养 5周和 ... 目的 观察兔膀胱出口部分梗阻不同时间后逼尿肌功能改变及其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新西兰雄性白兔 2 4只 ,分为A组 (对照组 ) ,B组 (梗阻 5周组 )和C组 (梗阻 2周组 ) ,各 8只。梗阻组手术建成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兔模型 ,分别饲养 5周和 2周后解剖膀胱。①测定膀胱重量、容量 ;②检测逼尿肌功能 ;③观察膀胱逼尿肌细胞超微结构。对照组仅行下腹部切口而不建成梗阻模型。结果  (1 )A、B、C组膀胱重量分别为 (3.83±0 .71 )、(1 2 .6 5± 4 .0 1 )、(1 5 .6 3± 4 .0 0 ) g。A、B、C组膀胱容量分别为 (98.1 3± 1 8.1 1 )、(6 9.5 0± 1 0 .2 1 )、(48.1 3± 1 7.1 5 )mL ;(2 )A组单位重量逼尿肌最大张力及最大收缩速度均明显大于B组及C组 (P <0 .0 5或 0 .0 1 ) ;C组单位重量逼尿肌最大张力及最大收缩速度 (除高K+ 液外 )均大于B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3)B组和C组兔逼尿肌细胞中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 ,线粒体水肿。结论 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可引起逼尿肌功能障碍并在短时间内进入失代偿期 ,这一变化有其超微结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时间 膀胱出口部分梗阻 逼尿肌功能障碍 超微结构变化 细胞超微结构 膀胱重量 膀胱尿 下腹部切口 粗面内质网 尿细胞 功能改变 不同时间 膀胱容量 0.05 失代偿期 对照组 C组 B组 新西兰 兔模型 K^+ 显著性 线粒体 形态学 速度 收缩 张力
下载PDF
尿动力学检查在经尿道前列腺四区分割剜切术治疗BPH中的意义
6
作者 吴越 邓玮 张国飞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793-1795,1799,共4页
目的探讨并评估经尿道低压灌注下四区分割法等离子体前列腺剜切术(FPKRP)患者术前选择性实施尿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拟手术前列腺增生(BPH)患者31例,平均年龄69.5岁,平均病程5a。31例患者术前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截石位插管测... 目的探讨并评估经尿道低压灌注下四区分割法等离子体前列腺剜切术(FPKRP)患者术前选择性实施尿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拟手术前列腺增生(BPH)患者31例,平均年龄69.5岁,平均病程5a。31例患者术前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截石位插管测定膀胱最大容量、膀胱稳定性和顺应性、逼尿肌压力等。按四区分割法实施前列腺剜切术,术后加强盆底肌功能锻炼,低顺应性膀胱术后加强膀胱容量训练,高顺应性膀胱加用α受体阻滞剂。结果术前27例I、Ⅱ度增生和4例III度增生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提示中、重度膀胱出口梗阻(BOO),最大尿流率(Qmax)均<15(11±3.6)mL/s,平均尿量>160mL,平均尿流率<10mL/s。不稳定膀胱(DI)7例(23%),低顺应性膀胱4例(13%),高顺应性膀胱2例(7%),无明显逼尿肌异常18例。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Qmax达17.3mL/s。6例膀胱测压未达到40cmH2O,且充盈过程中无DI发生,保留膀胱造瘘出院,半年后再次尿动力学检查,其中4例膀胱逼尿肌收缩部分恢复,2例功能无改善,则长期留置造瘘管。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具有直观、准确、量化、比较值高等优点,对BPH的手术方案、治疗时机选择和疗效预测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检查 膀胱出口梗阻 不稳定膀胱 逼尿肌功能障碍 四区分割法 前列腺剜切术
下载PDF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
7
作者 白志功 宋中建 侯国保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6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发生的原因。方法:对收治的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18例患者中发生尿道狭窄9例,其中前尿道狭窄5例,后尿道狭窄4例;残留腺体5例,逼尿肌功能障碍4例。结论:前... 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发生的原因。方法:对收治的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18例患者中发生尿道狭窄9例,其中前尿道狭窄5例,后尿道狭窄4例;残留腺体5例,逼尿肌功能障碍4例。结论: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原因主要是尿道狭窄、腺体残留和逼尿肌功能障碍。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提高技术熟炼程度是预防发生上述原因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尿困难 前列腺汽化电切 术后排尿困难 逼尿肌功能障碍 尿道狭窄 腺体残留 尿道狭窄 临床资料 手术指征
下载PDF
肾上腺素能β受体在人膀胱逼尿肌中作用的年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刚 郑晓华 +4 位作者 李凯 李振华 罗小东 刘屹立 王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26-529,共4页
目的 研究肾上腺素能 β受体与人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的年龄相关性。  方法 采用细胞功能试验、放射性配基结合及RT PCR法检测肾上腺素能 β受体在老年人逼尿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对逼尿肌收缩的影响 ,并以青年人的膀胱逼尿肌标本作... 目的 研究肾上腺素能 β受体与人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的年龄相关性。  方法 采用细胞功能试验、放射性配基结合及RT PCR法检测肾上腺素能 β受体在老年人逼尿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对逼尿肌收缩的影响 ,并以青年人的膀胱逼尿肌标本作为对照。 结果 对照组和老年组之间KCl诱导的逼尿肌收缩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与对照组相比 ,老年组对异丙肾上腺素、BRL37344(选择性β3受体激动剂 )和forskolin(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 )的反应性分别下降了 1 5 0 %、1 7 6 %和 1 2 6 % ,异丙肾上腺素和BRL37344的pD2 ( lgEC50 )值也显著降低 ;随年龄增加逼尿肌细胞的肾上腺素能 β受体的最大结合部位显著下降 ,但平衡解离常数却无明显差别。 结论 老年人膀胱平滑肌存在对肾上腺素能 β受体的反应性下降 ,这可能是造成老年人膀胱顺应性减退的原因。受体密度的降低和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下降导致的cAMP合成减少可能是造成肾上腺素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能Β受体 年龄 相关性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膀胱疾病 人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肾上腺素能β受体与逼尿肌老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罗小冬 李刚 王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55-457,共3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能β受体与老年人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老年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63~68岁。对照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24~32岁。2组膀胱功能均正常,男性无前列腺病变。膀胱全切术后分离膀胱逼尿肌。采用细胞功能实验,以40...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能β受体与老年人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老年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63~68岁。对照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24~32岁。2组膀胱功能均正常,男性无前列腺病变。膀胱全切术后分离膀胱逼尿肌。采用细胞功能实验,以40mmol/LKCl溶液收缩细胞,检测异丙肾上腺素、BRL37344(选择性β3受体激动剂)、Forskolin(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和DBcAMP(二丁基环腺苷酸)对2组逼尿肌细胞的松弛效应。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检测2组逼尿肌细胞β受体的最大结合部位(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Kd)。结果老年组和对照组KCl诱导逼尿肌细胞缩短17.4%和18.6%,P>0.05。老年组膀胱逼尿肌细胞对异丙肾上腺素、BRL347344和Forskolin的反应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但对DBcAMP的反应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逼尿肌细胞β受体的Bmax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9和32.4fmol/mg蛋白,P<0.01),但K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7和0.18nmol/L,P>0.05)。结论膀胱逼尿肌对肾上腺素能β受体的反应性下降可能是造成老年人膀胱顺应性减退的原因。β受体密度降低和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下降导致的cAMP合成减少可能是造成肾上腺素能β受体反应性下降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能Β受体 人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 Forskolin 尿细胞 Β3受体激动剂 放射性配基结合 对异丙肾上腺素 mol/L 反应性下降 老化 膀胱全切术后 环化酶激活剂 平衡解离常数 P>0.05 DBCAMP 对照组 前列腺病变 膀胱顺应性
原文传递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改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宁 张进生 渠渊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3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尿流动力学特点。方法选取有下尿路症状的BPH患者96例,按其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40例(A组)和单纯BPH组56例(B组),均按世界尿控协会推荐的标准方法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2...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尿流动力学特点。方法选取有下尿路症状的BPH患者96例,按其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40例(A组)和单纯BPH组56例(B组),均按世界尿控协会推荐的标准方法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2组在年龄[分别为(70.0±10.3)岁和(73.0±9.6)岁],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21.1±3.3和20.0±2.9),排尿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QOL)评分(4.7±0.3和4.6±0.5),以及最大尿流率[(10.7±2.4)ml/s和(9.6±2.0)ml/s]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25±13)cmH2O和(704-23)cmH2O],膀胱顺应性[(41.6±45.7)ml/cmH2O和(26.3±31.2)ml/cmH2O],梗阻系数(AG)(21.2±14.6和53.7±33.2),残余尿[(1934-210)ml]和(1014±78)ml],以及膀胱最大容量[(3304±225)ml和(1804±73)ml]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BPH患者逼尿肌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故临床应注意对此类患者逼尿肌功能的评估,以避免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尿流动力学 逼尿肌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