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廖仲恺遇刺案对中共情报保卫工作萌芽的影响
1
作者 秦正 《党史文苑》 2023年第4期36-39,共4页
如果说中国共产党诞生伊始就面临的凶险严酷的生存环境,让共产党人对隐蔽斗争的重要性有了与生俱来的深刻认识,从而使党的情报保卫工作的产生成为历史的必然,那么1925年8月发生的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遇刺案,则如他山之石,更进一步警醒... 如果说中国共产党诞生伊始就面临的凶险严酷的生存环境,让共产党人对隐蔽斗争的重要性有了与生俱来的深刻认识,从而使党的情报保卫工作的产生成为历史的必然,那么1925年8月发生的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遇刺案,则如他山之石,更进一步警醒了共产党人,对党的早期情报保卫工作在广东地区萌芽产生了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仲恺 保卫工作 深刻认识 共产党人 国民党左派 中共情报 隐蔽斗争 遇刺
下载PDF
哈里里遇刺与中东地缘政治生态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蒲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94-97,共4页
2005年2月14日,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袭身亡,引发了黎巴嫩政局动荡和叙黎“特殊关系”的危机。黎巴嫩的教派权力之争,阿以冲突引发的矛盾,外部势力的插手、干预是其动荡的根源。围绕黎巴嫩动荡局势而展开的国际关系博弈正在中东上演:举... 2005年2月14日,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袭身亡,引发了黎巴嫩政局动荡和叙黎“特殊关系”的危机。黎巴嫩的教派权力之争,阿以冲突引发的矛盾,外部势力的插手、干预是其动荡的根源。围绕黎巴嫩动荡局势而展开的国际关系博弈正在中东上演:举步维艰的叙利亚使出浑身解数进行“绝地反击”;乘胜追击的美国拔钉子、促变革;渔翁得利的以色列除隐患、扩优势。展望黎巴嫩未来局势,叙黎关系、黎巴嫩教派分权制仍是两个不容忽视的主要症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里里遇刺 黎巴嫩 中东 地缘政治生态
下载PDF
周作人遇刺案新探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善庆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2期82-87,共6页
1939年元旦发生的周作人遇刺事件,在当时和后世皆引起强烈反响,并成为聚讼纷纭的焦点。当时的亲历者亦对此事加以申说,然囿于时间和视野的局限,相互间多有歧异和抵牾之处。利用周作人遇刺案的档案卷宗,推知当时参与刺杀者实有三人,并对... 1939年元旦发生的周作人遇刺事件,在当时和后世皆引起强烈反响,并成为聚讼纷纭的焦点。当时的亲历者亦对此事加以申说,然囿于时间和视野的局限,相互间多有歧异和抵牾之处。利用周作人遇刺案的档案卷宗,推知当时参与刺杀者实有三人,并对刺杀的过程重新加以梳理和还原,以求对此桩公案的认知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遇刺 1939年 真相
下载PDF
辛亥革命烈士吴禄贞遇刺照片档案
4
作者 周怀东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87,共3页
文章对南京博物院院藏辛亥革命期间吴禄贞遇刺经过旧照进行说明和分析,阐释这批照片档案价值,有助于了解辛亥革命期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关键词 吴禄贞 遇刺 辛亥革命 照片 档案
下载PDF
白凡金九遇刺事件真相探秘
5
作者 宋健 《韩国研究论丛》 2013年第2期147-161,共15页
韩国反目独立运动家金九1949年遇刺身亡后,韩国有关方面曾进行过数次调查,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1992年,事件真相调查工作重新启动,在政府部门和国会主导下,按照司法程序正式展开调查。但限于诸多因素,此事件真相迄今尚不能说已完全揭开... 韩国反目独立运动家金九1949年遇刺身亡后,韩国有关方面曾进行过数次调查,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1992年,事件真相调查工作重新启动,在政府部门和国会主导下,按照司法程序正式展开调查。但限于诸多因素,此事件真相迄今尚不能说已完全揭开,某些深层内幕仍为韩国民众及世人所关注,成为韩国现代史遗留至今的未解疑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九 遇刺 真相 调查
下载PDF
宋教仁遇刺案中的“哿电”考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成方晓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23,共4页
关于宋教仁遇刺案的许多著述均认为,宋教仁遇刺后即口授"哿电"并由黄兴发给袁世凯,望其开诚布公,保障民权,确定宪法;"哿电"表明了宋教仁临终时的政治立场,因此对后世研究宋教仁遇刺案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通过对《... 关于宋教仁遇刺案的许多著述均认为,宋教仁遇刺后即口授"哿电"并由黄兴发给袁世凯,望其开诚布公,保障民权,确定宪法;"哿电"表明了宋教仁临终时的政治立场,因此对后世研究宋教仁遇刺案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通过对《民立报》当时的报道等原始资料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哿电"的形成时间和过程存在颇多疑点,值得深入考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 宋教仁遇刺 哿电 民立报 黄兴
下载PDF
美国突发事件档案体系建设策略研究——以“肯尼迪遇刺档案群”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祁天娇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6,共5页
基于对"1992法案"和"ARRB报告"等的文本分析,研究"肯尼迪遇刺档案群"的来源及其建立、管理与开放的基本过程,以发现美国突发事件档案体系建设的一般策略,包括开放的档案来源识别、严谨的档案管理与开放... 基于对"1992法案"和"ARRB报告"等的文本分析,研究"肯尼迪遇刺档案群"的来源及其建立、管理与开放的基本过程,以发现美国突发事件档案体系建设的一般策略,包括开放的档案来源识别、严谨的档案管理与开放、灵活的多元主体协调等,希望对我国突发事件档案体系的建设起到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迪遇刺档案群 突发事件 档案体系 策略研究
下载PDF
《旧唐书》武元衡遇刺时间之勘误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秦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10年第4期39-40,共2页
武元衡是唐代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唐宪宗元和(806—820)年间两次出任宰相,在第二次宰相任上为藩镇王承宗、李师道所遣的刺客刺杀。关于武元衡遇刺的时间,《旧唐书》记载有抵牾。以武元衡遇刺的历史背景、遇刺经过及史料记载为考察对... 武元衡是唐代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唐宪宗元和(806—820)年间两次出任宰相,在第二次宰相任上为藩镇王承宗、李师道所遣的刺客刺杀。关于武元衡遇刺的时间,《旧唐书》记载有抵牾。以武元衡遇刺的历史背景、遇刺经过及史料记载为考察对象,考证出其遇刺时间为元和十年六月初三,即西历815年7月13日,从而纠正了《旧唐书》所载之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唐书》 勘误 武元衡 遇刺 时间
下载PDF
从“约翰·F·肯尼迪遇刺档案肯尼迪遇刺档案”看美国档案解密与开放 被引量:2
9
作者 祁天娇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4,共4页
NARA从2017年7月开始分六批集中开放了肯尼迪遇刺档案,以响应美国法律对该档案解密最后期限的规定。自"1992法案"颁布以来,NARA连同其他肯尼迪遇刺档案生成和审查机构,为推动档案的解密与开放做出了长期且重大的努力。本文以&... NARA从2017年7月开始分六批集中开放了肯尼迪遇刺档案,以响应美国法律对该档案解密最后期限的规定。自"1992法案"颁布以来,NARA连同其他肯尼迪遇刺档案生成和审查机构,为推动档案的解密与开放做出了长期且重大的努力。本文以"约翰·F·肯尼迪总统遇刺档案"开放为案例,介绍了"约翰·F·肯尼迪总统遇刺档案集"解密与开发的基本过程,旨在探析美国历史档案解密和开放的法律环境、机构职责与社会背景,尤其关注美国国家档案馆在档案解密与开放方面的历史使命、法定职责与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F·肯尼迪 遇刺档案 NARA 档案解密 档案开放
下载PDF
嘉庆皇帝神武门遇刺案
10
作者 刘燕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雍正皇帝 嘉庆 清代 神武门 遇刺
下载PDF
伊朗首席核科学家遇刺案例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吉相虎 《武警学院学报》 2021年第9期27-31,共5页
2020年11月27日,伊朗国防部研究和创新机构负责人、首席核物理学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在首都德黑兰附近遇刺身亡。袭击者采用卫星遥控、人脸识别和人工智能等高技术武器对其实施刺杀,现场未发现犯罪分子。法赫里扎德遇刺暴露出伊朗... 2020年11月27日,伊朗国防部研究和创新机构负责人、首席核物理学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在首都德黑兰附近遇刺身亡。袭击者采用卫星遥控、人脸识别和人工智能等高技术武器对其实施刺杀,现场未发现犯罪分子。法赫里扎德遇刺暴露出伊朗警卫工作的诸多安保漏洞。结合法赫里扎德遇刺案例,分析伊朗警卫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严格警卫人员选拔、加强安保人员管理、严密路线警卫措施、完善警卫情报机制、灵活运用路线警卫战术、加强警卫力量建设等加强和改进要人警卫工作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 法赫里扎德 遇刺 警卫
下载PDF
基洛夫遇刺事件探究
12
作者 谭天宇 《济宁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61-64,共4页
苏联1934年发生的基洛夫遇刺事件的直接凶手是尼古拉耶夫,幕后凶手是亚戈达,斯大林的反对派和德国间谍参与了此案。
关键词 基洛夫遇刺事件 斯大林 亚戈达
下载PDF
陆建章遇刺前后
13
作者 韩福东 《同舟共进》 2018年第8期85-88,共4页
陆建章穿着马褂,戴着礼帽,走下火车,徐树铮已在月台等候.陆满面笑容,伸手打了个招呼:“树铮!”然后哈哈笑了起来.徐回应:“陆将军!”两人的手握在一起.“一向可好啊?”陆问候道.徐回:“还行还行,一路辛苦啊!”两人向前走去,陆说:... 陆建章穿着马褂,戴着礼帽,走下火车,徐树铮已在月台等候.陆满面笑容,伸手打了个招呼:“树铮!”然后哈哈笑了起来.徐回应:“陆将军!”两人的手握在一起.“一向可好啊?”陆问候道.徐回:“还行还行,一路辛苦啊!”两人向前走去,陆说:“到你这了,你说了算.有你在,什么都摆平了.”话音刚落,身后的徐树铮警卫对准他的枪就响了起来,陆建章前扑倒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建章遇刺前后》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
下载PDF
陈其美遇刺后的社会舆论反应
14
作者 吴延钊 《上海地方志》 2021年第3期83-93,96,共12页
1916年5月18日,陈其美在上海法租界萨坡赛路14号遇刺身亡。消息传出,社会各界均表示震动,报界反响非常激烈。报界先后关注陈其美案的具体情形、凶手身份等问题。国民党人强调"陈案"的政治主谋即袁世凯,综览当时中国南北的舆... 1916年5月18日,陈其美在上海法租界萨坡赛路14号遇刺身亡。消息传出,社会各界均表示震动,报界反响非常激烈。报界先后关注陈其美案的具体情形、凶手身份等问题。国民党人强调"陈案"的政治主谋即袁世凯,综览当时中国南北的舆论大报后可从侧面观察到袁世凯、冯国璋在陈其美遇刺案中的政治关联。此后,国民党极力将舆论对于陈氏的赞誉同"反袁"这一政治目标相绑定,进而实现抨击袁世凯政府的舆论效果。其中,对陈氏作出积极评价的多为国民党系的报人群体和国民党要人,而其他新闻媒体对其反应较为冷淡,且多为负面否定的评价。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又使陈其美纪念绵延二十余年。此后,报界舆论将其塑造为"革命先烈",把国葬陈其美作为该案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其美遇刺 国民党 社会舆论反应 袁世凯
下载PDF
美国:“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部分档案解密
15
《陕西档案》 2018年第1期11-11,共1页
日前,((1992年肯尼迪总统遇刺档案收集法案》(简称((1992年法案》)生效25年后。肯尼迪遇刺档案到了规定开放的最后期限。
关键词 档案解密 肯尼迪 遇刺事件 总统 美国 档案收集 法案
下载PDF
总统魂断阅兵台: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始末
16
作者 马明 《跨世纪》 2000年第2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史传文学 短篇 埃及 萨达特 总统遇刺事件
下载PDF
亲历刚果(金)总统卡比拉遇刺
17
作者 孙昆山 《亚非纵横》 2005年第2期75-78,共4页
2001年1月16日,刚果(金)总统洛朗·德西雷·卡比拉在金沙萨遭暗杀身亡。这一震惊非洲甚至世界的事件发生时,我恰好在金沙萨任中国驻刚果(金)大使。从1月16日卡比拉总统被暗杀到1月26日其子约瑟夫·卡比拉继任总统,前后... 2001年1月16日,刚果(金)总统洛朗·德西雷·卡比拉在金沙萨遭暗杀身亡。这一震惊非洲甚至世界的事件发生时,我恰好在金沙萨任中国驻刚果(金)大使。从1月16日卡比拉总统被暗杀到1月26日其子约瑟夫·卡比拉继任总统,前后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期间发生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甚至是惊心动魄的事情。四年已经过去了,往事犹历历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果 洛朗·德西雷·卡比拉 总统遇刺事件 政治矛盾
下载PDF
黄祖炎将军遇刺事件
18
作者 林桥 《档案天地》 2007年第3期18-20,1,共3页
建国初期,在山东省济南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事件: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遇刺。黄祖炎曾任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及毛泽东的秘书,同时又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他没有牺牲在敌人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却倒在暗藏在内部的敌人手中... 建国初期,在山东省济南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事件: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遇刺。黄祖炎曾任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及毛泽东的秘书,同时又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他没有牺牲在敌人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却倒在暗藏在内部的敌人手中。毛主席对此事高度重视,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作出批示,并曾亲往墓地吊唁,这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黄祖炎将军遇刺事件》将告诉你事件的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遇刺事件 将军 建国初期 高级将领 山东省 副主任 政治部 济南市
下载PDF
扑朔迷离的宋子文遇刺案
19
作者 韩文宁 《名人传记》 2023年第1期56-60,共5页
1931年7月24日的上海《申报》登载了一条重要新闻:“财政部长宋子文偕机要秘书唐等咋日早7时在沪候车室门前,突有暴徒多名抽出手枪等向宋猛射,宋的卫士亦拔枪射击,一时子弹横飞,烟雾弥漫,秩序大乱。结果宋的秘书身中三弹,于昨日死亡。”
关键词 宋子文 机要秘书 《申报》 候车室 遇刺 财政部长
原文传递
高澄遇刺事件再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韦琦辉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33-135,共3页
关于高澄遇刺,史书记载是一次意外事故,但何德章先生等却认为这是一场由高澄的弟弟高洋组织的有预谋的政变。高澄之死肯定不是一场意外事故,而是一场有预谋的刺杀事件,但是各种资料表明高洋并不是背后的主谋。结合动机和条件两方面的因... 关于高澄遇刺,史书记载是一次意外事故,但何德章先生等却认为这是一场由高澄的弟弟高洋组织的有预谋的政变。高澄之死肯定不是一场意外事故,而是一场有预谋的刺杀事件,但是各种资料表明高洋并不是背后的主谋。结合动机和条件两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侯景策划这次事件的可能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魏 高澄遇刺 高洋 侯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