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冯友兰“道中庸”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似珍 王莹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25,共6页
冯友兰的“道中庸”从在共相层面“中庸”诠释出发,获得贯通形上形下的基础,从而使其关于人生境界学说具有了不同前人的特色。他采纳将道德理念与价值观念相结合的思路,把中庸与群己之辩、义利之辩结合起来,体现出运用逻辑分析方法于中... 冯友兰的“道中庸”从在共相层面“中庸”诠释出发,获得贯通形上形下的基础,从而使其关于人生境界学说具有了不同前人的特色。他采纳将道德理念与价值观念相结合的思路,把中庸与群己之辩、义利之辩结合起来,体现出运用逻辑分析方法于中国哲学、结合中西方哲学等努力,具有方法论与理论观念方面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道中庸 时中 中和
下载PDF
“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人生哲学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孔祥宁 胡伯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7-11,共5页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冯友兰新理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其关于人生境界、理想人格的总概括,因而它构成了其人生哲学的本质特征。文章揭示了“极高明与道中庸”和新理学的最高人生境界──天地境界的内在一致性,论证了“极高明与道中庸...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冯友兰新理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其关于人生境界、理想人格的总概括,因而它构成了其人生哲学的本质特征。文章揭示了“极高明与道中庸”和新理学的最高人生境界──天地境界的内在一致性,论证了“极高明与道中庸”的统一过程即超越的过程,分析了作为其理想人格──内圣外工人格的特质及内在矛盾,并简明地指出了冯友兰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其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人生哲学 新理学 极高明 道中庸 境界 超越 内圣 外王
下载PDF
“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人生境界说”对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的价值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白炜 王金鹏 《榆林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5-58,共4页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汲取中国哲学的优秀内容。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对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具有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觉解 诚敬 极高明而道中庸
下载PDF
极高明而道中庸——论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君梅 《惠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0-54,共5页
陶渊明在对自己性分深刻体认的基础上,选择躬耕的生命实践,以儒家德性自励的工夫去实现道家玄远的本体追求,在平实的日常生活中实现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达到了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崇高境界。
关键词 陶渊明 躬耕 极高明 道中庸
下载PDF
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天地境界”——试论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之思想价值
5
作者 高原 《甘肃高师学报》 2006年第4期38-43,共6页
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所表现的诗意与襟怀现实而完美地昭示了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或者说,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可以认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代表了陶渊明站在“天地境界”对自然、功利... 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所表现的诗意与襟怀现实而完美地昭示了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或者说,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可以认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代表了陶渊明站在“天地境界”对自然、功利乃至道德境界的同时超越。这就是陶渊明选择返归田园过耕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勇气与智慧的思想资源,也是陶渊明为人为诗何以超绝凡俗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天地境界 极高明而道中庸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下载PDF
“道中庸”的陶渊明
6
作者 高原 《甘肃高师学报》 2007年第3期44-49,共6页
陶渊明最高妙处、最难以企及处是其于人生所行之中道:在人生实践中的精神追求及诗文创作的主题意蕴与艺术表现手法等许多方面他都真正做到了无过亦无不及。“乐天之诚”与“忧世之志”并行不悖,“情怀激荡忧愤”与“吐属温雅蕴藉”融然... 陶渊明最高妙处、最难以企及处是其于人生所行之中道:在人生实践中的精神追求及诗文创作的主题意蕴与艺术表现手法等许多方面他都真正做到了无过亦无不及。“乐天之诚”与“忧世之志”并行不悖,“情怀激荡忧愤”与“吐属温雅蕴藉”融然为一,“品格高迈超旷”与“性情平易慈祥”共举不二,以及“平淡朴素”与“警策绮丽”妙合一体。这也许是“定位”陶渊明其人其诗价值与意义的最关键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道中庸
下载PDF
“极高明而道中庸”:传统政治哲学的领导思维艺术
7
作者 宋惠昌 《唯实》 2013年第8期86-88,共3页
在中国古代儒家的政治哲学中",中庸之道"(或者说"中庸"),影响深远,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其核心属于哲学层次的领导思维艺术。当然,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庸之道"的理论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与对整个儒家... 在中国古代儒家的政治哲学中",中庸之道"(或者说"中庸"),影响深远,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其核心属于哲学层次的领导思维艺术。当然,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庸之道"的理论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与对整个儒家哲学思想一样,应该持批判地继承的科学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政治哲学 思维艺术 道中庸 领导 高明 中庸 哲学思想 科学态度
下载PDF
极高明而道中庸--谈提高都市报人的新闻把握能力
8
作者 郝克远 《青年记者》 2008年第11期27-30,共4页
新闻,集纳舆论又引领舆论。何谓舆论?民众的言论,体现民众的意见和态度。当此国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社会矛盾进入多发期、民众情绪进入躁动期的时候,舆论引领更是不可不慎。既要有大作为又要慎重,考验的就是新闻人的新闻把握能力。郝... 新闻,集纳舆论又引领舆论。何谓舆论?民众的言论,体现民众的意见和态度。当此国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社会矛盾进入多发期、民众情绪进入躁动期的时候,舆论引领更是不可不慎。既要有大作为又要慎重,考验的就是新闻人的新闻把握能力。郝克远先生此文,剖解了都市报在新闻把握能力上普遍存在的欠缺,提出了能力提高之策,并介绍了齐鲁晚报近年来的能力提升之道。耿言诤语,发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提升 新闻人 都市报 道中庸 报人 高明 国家改革 社会矛盾
下载PDF
极高明而道中庸——《合同法》解析
9
作者 韩世远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1999年第6期18-21,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于1999年3月1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并定于同年10月1日施行.《合同法》是由立法机关、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者三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成果,历经五年始成一剑,既继承了我国原有立法的成功之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于1999年3月1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并定于同年10月1日施行.《合同法》是由立法机关、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者三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成果,历经五年始成一剑,既继承了我国原有立法的成功之处、吸收了司法实践的丰富经验,又广泛参考了国外立法、判例与学说的先进之处,是一部成功的立法.对其特色,可用一句话概括:极高明而道中庸.换言之,《合同法》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既要促进交易,又要担当道义;既追求交易便捷,又保障交易安全;既接轨于国际惯例,又注重了中国国情;既借鉴了大陆法系,也参考了英美法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法》 合同当事人 道中庸 极高明 交易安全 大陆法系 订立合同 不履行合同义务 书面形式 诚实信用
下载PDF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缅怀先师冯友兰先生
10
作者 钱耕森 《江淮文史》 1997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关键词 人生哲学 冯友兰先生 中国哲学史新编 道中庸 极高明 哲学体系 新理学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现代哲学 金岳霖
下载PDF
道中庸而极高明
11
作者 谢丽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7年第4期35-35,共1页
校长和中层管理者:您是否经常为管理中"人文管理"和"制度管理"之间的平衡和把握而苦恼?例如,看到一个迟到的老师,你是很"人文"的视而不见,甚至是热情地招呼一下,还是很"制度"的"该怎么办... 校长和中层管理者:您是否经常为管理中"人文管理"和"制度管理"之间的平衡和把握而苦恼?例如,看到一个迟到的老师,你是很"人文"的视而不见,甚至是热情地招呼一下,还是很"制度"的"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抑或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亲爱的老师们:当您偶尔迟到、犯小"错误"时,如何对待校长或其他领导的或"人文"或"制度"的处理?您更希望遇到怎样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中庸 多媒体教室 高明 数码相机 政治学习 教师 拍摄 班级
下载PDF
“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学
12
作者 宋云芳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2-14,17,共4页
冯友兰是程朱理学一脉是现代新儒学者,但对非儒学尤其是道家思想也很重视,提出了自己完整的道家观。冯友兰评判哲学在哲学史上中的地位,他用的评判标准为"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是讲一种真正的形而上学必须经虚涉旷,超乎形象,... 冯友兰是程朱理学一脉是现代新儒学者,但对非儒学尤其是道家思想也很重视,提出了自己完整的道家观。冯友兰评判哲学在哲学史上中的地位,他用的评判标准为"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是讲一种真正的形而上学必须经虚涉旷,超乎形象,也就是说必须超出经验世界之上,对真际有所了解。"道中庸"则是讲必须把高明所得最后落实到人伦日用之中,因而不离世间。冯友兰认识到了儒道两家的优点和不足,在新理学中就有可能把"极高明"和"道中庸"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最哲学的哲学或真正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既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超越,又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最好成果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高明 道中庸 儒家 人生哲学
下载PDF
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中的理想人生
13
作者 陶晓燕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2-14,共3页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冯友兰先生理想人生的最高境界。"极高明"是就人的境界说的;"道中庸"是就人的行为说的。就境界说,由于人对人生觉解的程度不同,可有四种不同的境界,天地境界是人的最高妙的精神境界;...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冯友兰先生理想人生的最高境界。"极高明"是就人的境界说的;"道中庸"是就人的行为说的。就境界说,由于人对人生觉解的程度不同,可有四种不同的境界,天地境界是人的最高妙的精神境界;就行为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不必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只是一种平凡而自然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境界 极高明而道中庸 精神境界 生活方式
下载PDF
极高明而道中庸——访画家徐庆平
14
作者 艺宾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8-30,共3页
徐庆平是美术大师徐悲鸿四个子女中唯一继承了父业的,现任中央美院副教授、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 1993年4月9日,他的个人画展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行。在此期间,他和母亲廖静文女士受到了新加坡总统黄金辉和夫人的亲切接见。总统说:他... 徐庆平是美术大师徐悲鸿四个子女中唯一继承了父业的,现任中央美院副教授、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 1993年4月9日,他的个人画展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行。在此期间,他和母亲廖静文女士受到了新加坡总统黄金辉和夫人的亲切接见。总统说:他很高兴看到徐悲鸿的后代来到新加坡办画展。他赞许说:这是一次受人欢迎的成功的画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中庸 极高明 徐悲鸿 新加坡 画家 中国画 艺术创作 画马 呼伦贝尔草原 人工繁殖
下载PDF
阐旧邦以辅新命 极高明而道中庸
15
《领导科学论坛》 2019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四库书房”是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之际率先垂范的文化品牌项目:◆是典型性中国式书房,以经、史、子、集之华夏典籍传统分类方法命名以我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线装本《四库全书》为依托◆以各式古朴典雅的书... “四库书房”是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之际率先垂范的文化品牌项目:◆是典型性中国式书房,以经、史、子、集之华夏典籍传统分类方法命名以我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线装本《四库全书》为依托◆以各式古朴典雅的书房为场所◆以传统文化界诸位大师、学者、专家以及社会各界精英人群为主要结集对象,惠及民众、启蒙幼童◆以读书会友、名家讲演、雅集清谈、体验参与书房雅事为主要形式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古籍专项基金将其列为重点支持项目,并授牌为传统文化传习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中庸 高明 《四库全书》 传统文化 文化品牌 率先垂范 分类方法 专项基金
下载PDF
厚积薄发 大道中庸
16
作者 许向群 《中国艺术》 2013年第3期22-25,共4页
张道兴属于和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一辈画家。这一辈画家的特殊经历和生成环境.承载着不可复制的历史坎坷和难再体验的文化激荡,时代赋予他们非同寻常的阅历和机遇。他们经历了中国画在新时代为适应新型审美形态而进行的选择(改造)与转... 张道兴属于和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一辈画家。这一辈画家的特殊经历和生成环境.承载着不可复制的历史坎坷和难再体验的文化激荡,时代赋予他们非同寻常的阅历和机遇。他们经历了中国画在新时代为适应新型审美形态而进行的选择(改造)与转型.并从接受这种思维模式和训练方式开始走上艺术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积薄发 道中庸 生成环境 艺术 训练方式 审美形态 新中国 中国画
下载PDF
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访画家王清江
17
《管理与财富》 2007年第5期78-79,共2页
中华传统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各个时代由于背景不同,造就出风格各异的书画家,象天上的银河,群星璀璨。在当今提倡精神文明的大环境中,书画事业更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关键词 书画家 道中庸 清江 高明 书画艺术 精神文明 百花齐放 传统
下载PDF
以书为骨道中庸——与画家冯羽白言情论道
18
作者 刘文科 《黄河之声》 2011年第17期107-107,共1页
浓墨重彩解风情 描摹人生 一肌一容 花鸟抖擞精神
关键词 道中庸 言情 画家
下载PDF
以书为骨道中庸——与画家冯羽白言情论道
19
作者 刘文科 《黄河之声》 2010年第19期9-11,共3页
关键词 道中庸 名家作品 书画作品 北京市 工作室 黄河 艺术工作 朝阳区 收藏 中国书画
下载PDF
孔孟林彪道中庸 革命人民反中庸
20
作者 吴于盧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4年第1期74-81,共8页
叛徒、卖国贼、反革命野心家林彪,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极端仇恨。他和他的死党在阴暗角落里吹嘘中庸之道,对抗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妄图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把历史拉向倒退。由林彪挑起的这场斗争,是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为了捍卫... 叛徒、卖国贼、反革命野心家林彪,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极端仇恨。他和他的死党在阴暗角落里吹嘘中庸之道,对抗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妄图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把历史拉向倒退。由林彪挑起的这场斗争,是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为了捍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粉碎地主、资产阶级的复辟阴谋,必须彻底批判林彪的中庸谬论,挖掉它的祖坟,肃清它的流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制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农民起义 批林批孔 封建制度 至德 中庸 地主 道中庸 政治社会秩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