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夸诞之言·似道之言·两行之言——《庄子》“寓言”含义词源学考辨
1
作者 于雪棠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170-175,250,共7页
本文从词源学角度,运用因声以求义的训诂方法,并结合《庄子》一书的语境,考辨'寓言'一词的含义。'禺'、'寓'、'颙'、'愚'、'喁'、'遇'、'偶'、'耦'为同源字。... 本文从词源学角度,运用因声以求义的训诂方法,并结合《庄子》一书的语境,考辨'寓言'一词的含义。'禺'、'寓'、'颙'、'愚'、'喁'、'遇'、'偶'、'耦'为同源字。'寓'在古音侯部,侯部的字有厚、大之义。'禺'有相似义,'寓'也有相似义。'寓'通'耦'(偶),有二物相并、相对义。'寓'之厚大、相似、相对三个义项,都可以从其声音的来源上找到根据,三者统一于'寓'的词源意义之中。在《庄子》中,'寓言'的本义是大言,亦即夸诞之言,兼具似道之言(与道相似的言说)和两行之言(不执着于是非之争的言说)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寓言 夸诞之言 之言 两行之言
原文传递
“有若似孔子”辨析
2
作者 周东娜 裴传永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5-84,共10页
《孟子·滕文公上》"有若似圣人"的记载,是后世广为流传的"有若似孔子"之说的初源。历代关于有若之"似"的具体阐释,大致可归纳为"状似"、"貌似"、"言似"和"道似&... 《孟子·滕文公上》"有若似圣人"的记载,是后世广为流传的"有若似孔子"之说的初源。历代关于有若之"似"的具体阐释,大致可归纳为"状似"、"貌似"、"言似"和"道似"等四种意见。相对于胶柱、拘泥于外在体貌特征的牵强附会的"状似"、"貌似"二说,有着经典文献依据的"言似"说显然要更为客观、合理,因而也更加可信。不过,在有若与孔子"言似"的表象背后,更根本的还在于彼此思想的相似亦即"道似"。因此,关于"有若似孔子",最可取的解释应是有若"道似"孔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有若 道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