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5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神经科学如何言说儒道佛
1
作者 蒋柯 邱惠林 《心理研究》 2024年第3期286-288,共3页
2021年12月,由刘昌教授、罗劲教授和郭斯萍教授等人共同撰写的《儒道佛与认知神经科学》一书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猜想,刚拿到这本书时,很多读者会有和我类似的好奇与疑问:如何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技术来言说儒道佛呢?或者,儒道佛为何... 2021年12月,由刘昌教授、罗劲教授和郭斯萍教授等人共同撰写的《儒道佛与认知神经科学》一书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猜想,刚拿到这本书时,很多读者会有和我类似的好奇与疑问:如何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技术来言说儒道佛呢?或者,儒道佛为何可能与认知神经科学发生勾连呢?毕竟,儒道佛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存在如此巨大的系统性话语反差。当我们试图用一种文化体系的话语范畴去言说另一种文化体系时,必然会遭遇文化的解释悖论。因为,人们无法给文化做出一个“属+种差”式的逻辑定义。然而,当我们用一种文化去言说另一种文化时,必然要对所言说的“他种文化”做出适当的逻辑定义,两种话语体系之间是否具有意义同一性以及可转译性等问题就成为了文化之间的言说障碍(管素叶等,2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科学 道佛 文化的解释 同一性 言说 话语范畴 系统性
下载PDF
蝉纹:儒道佛文化下“蜕变”意象的展开——以汉朝至北朝为例
2
作者 吕猛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3年第6期16-19,共4页
蝉从蛰伏泥土至脱壳成虫,其历程被古人意象化为“蜕变”之象征。在巫术文化影响渐渐剥离、儒道佛系统化的汉朝至北朝阶段,蝉纹在多者间交融互渗,于不同的概念中在造物上装饰与耦合,完善了本身的意象特征表述。在蝉纹造型后,隐藏着深层... 蝉从蛰伏泥土至脱壳成虫,其历程被古人意象化为“蜕变”之象征。在巫术文化影响渐渐剥离、儒道佛系统化的汉朝至北朝阶段,蝉纹在多者间交融互渗,于不同的概念中在造物上装饰与耦合,完善了本身的意象特征表述。在蝉纹造型后,隐藏着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从玉蝉至蝉冠菩萨佛,蝉纹不同应用的流行均受到了上层社会自上而下、社会现实由表及里的影响。在大潮流之下,这种影响体现上下层社会对蝉纹不同的精神需求,也显现了历史演变过程中蝉纹与不同文化交织形成的丰富内涵,隐藏着古人对于死后世界认识的系统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纹 玉蝉 蝉冠 陶树
下载PDF
《黄帝内经》生命哲学与儒道佛思想的共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璇 马玉侠 +1 位作者 韩兴军 张其成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59-163,共5页
中医学理论有着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色彩,中华民族的“贵生”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其思想内涵有诸多相通之处。从“生生之道”“生生之气”“生生之具”“生生之效”四个层面比较分析《黄帝内经》与儒道佛思想对生... 中医学理论有着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色彩,中华民族的“贵生”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其思想内涵有诸多相通之处。从“生生之道”“生生之气”“生生之具”“生生之效”四个层面比较分析《黄帝内经》与儒道佛思想对生命哲学的认识,发现其思想内涵之间有着极大的相关性与统一性。四者都提出要尊重天地规律与秩序地“循生生之道”,以“气”为生命基础,“培生生之气”,并且以平衡观作为方法论,运用“生生之具”最后达到“收生生之效”,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理想追求。比较分析《黄帝内经》生命哲学与儒道佛思想共性,对于促进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加快实现“以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生命哲学 道佛思想 和谐 共性分析
下载PDF
人神遇合:魏晋六朝道佛争锋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熊永翔 阳清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3-145,149,共4页
魏晋六朝之际,道教和佛教互相争夺生存空间,使得人为宗教背景下的造神运动蓬勃兴起。道佛伪托以人神遇合为主题内容的神异叙事,或以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或以攻讦和打击对方,或以压制地方崇拜,或向儒家精神积极靠拢,并在很大程度上呈现... 魏晋六朝之际,道教和佛教互相争夺生存空间,使得人为宗教背景下的造神运动蓬勃兴起。道佛伪托以人神遇合为主题内容的神异叙事,或以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或以攻讦和打击对方,或以压制地方崇拜,或向儒家精神积极靠拢,并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浓郁的宗教氛围。从某种意义来说,人神遇合成为魏晋六朝道佛争锋主要的叙事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神遇合 道佛争锋 叙事策略
下载PDF
论白居易的人生态度及与儒道佛的交融 被引量:8
5
作者 马现诚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白居易以其独特的人生思考和实践行为范式对后世产生广泛影响。文章从论述白居易人生态度的成因及特点入手,指出非功利的审美化是白居易人生态度的显著特征。白居易形成的非功利审美化态度,对他思想行为中所用以联结并融合儒道佛三教,... 白居易以其独特的人生思考和实践行为范式对后世产生广泛影响。文章从论述白居易人生态度的成因及特点入手,指出非功利的审美化是白居易人生态度的显著特征。白居易形成的非功利审美化态度,对他思想行为中所用以联结并融合儒道佛三教,最终使三教思想在其身上合为一体的影响效果产生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人生态度 道佛 交融
下载PDF
儒道佛文化对于常家庄园三雕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卓 刘小旦 《文物世界》 2012年第2期41-43,共3页
一、常家庄园的文化背景常家庄园建造于清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较活跃,手工业以及民间美术发展迅速,佛教雕刻日趋衰危,民居建筑雕刻呈现繁荣之势。特别是山西晋中地区,晋商们为了显示经济实力,纷纷回家大兴土木,争相比阔。这一... 一、常家庄园的文化背景常家庄园建造于清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较活跃,手工业以及民间美术发展迅速,佛教雕刻日趋衰危,民居建筑雕刻呈现繁荣之势。特别是山西晋中地区,晋商们为了显示经济实力,纷纷回家大兴土木,争相比阔。这一时期儒道佛(释)思想已经深深地埋人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里,关于儒道佛的各种纹样在民居建筑装饰中大量应用,晋商大院中木雕、砖雕、石雕艺术十分精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雕艺术 道佛 庄园 文化 民居建筑 晋商大院 文化背景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儒道佛思想对日本“幽玄”范畴形成之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建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25-128,共4页
中国的儒道佛三家思想对日本审美意识产生了很大影响。"幽玄"作为日本审美意识中最重要的审美范畴,充分显现了日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和欣赏的审美情态。而儒道佛思想在其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渗透到诸多艺术... 中国的儒道佛三家思想对日本审美意识产生了很大影响。"幽玄"作为日本审美意识中最重要的审美范畴,充分显现了日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和欣赏的审美情态。而儒道佛思想在其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渗透到诸多艺术领域,且在本民族的土壤上,创造了在借鉴中国儒、道、佛思想基础上的独特审美传统和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佛 幽玄 审美
下载PDF
儒道佛人生境界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万志全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70,共5页
在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上,儒家、道家、佛家有着许多高远的目标。儒家追求超我,道家追求唯我,佛家追求无我。在难易度与吸引力方面,儒家占据优势,道家、佛家处于劣势。而三者的价值难分高下,都为当代人生境界的构建提供着有益的启迪。
关键词 人生境界 道佛比较 超我 唯我 无我 价值
下载PDF
苏轼“寓意于物”论与儒道佛思想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世德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1-55,共5页
关键词 寓意于物 苏武 道佛思想 苏轼 意物 随缘自适 天地 审美领域 庄子 审美态度
下载PDF
儒道佛伦理关系述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耿敬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48-52,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伦理关系 道佛 儒家伦理 伦理文化 教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 宗教 伦理思想 教伦理
下载PDF
《文心雕龙》:综合儒道佛的美学建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惟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3-88,共6页
本文认为,从《原道》篇开始的一部《文心雕龙》,力图通过美学来贯通儒、道、佛,或者说使儒、道、佛三家在审美层面上统一起来,在审美活动中沟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多重关系。因此,刘勰之道,不仅综合儒、道、佛之道,而且这... 本文认为,从《原道》篇开始的一部《文心雕龙》,力图通过美学来贯通儒、道、佛,或者说使儒、道、佛三家在审美层面上统一起来,在审美活动中沟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多重关系。因此,刘勰之道,不仅综合儒、道、佛之道,而且这种道是通过审美——文学艺术之道映射出来的。换言之,表层的审美——艺术之道整合着深层的文化哲学之道。这样,原道有两层含义,表层是原文学艺术之道,深层是原文艺之道所包含的文化哲学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美学建构 道佛 《原 美学理论 席勒 审美创作 文学艺术
下载PDF
儒道佛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立天 《中国哲学史》 1996年第Z1期15-24,共10页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究竟怎样,这是我国八十年代以来全国性的持久的热门话题.我认为传统文化对现代化最具积极意义的内容是人生价值观,传统文化对现代化最直接的作用是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素质包括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艺术素质...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究竟怎样,这是我国八十年代以来全国性的持久的热门话题.我认为传统文化对现代化最具积极意义的内容是人生价值观,传统文化对现代化最直接的作用是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素质包括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艺术素质等内涵,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资源,也是一个国家强弱的主要标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从流派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文化.本文拟简要地叙述儒道佛人生价值观的基本要点,进而揭示其现代意义,尤其是对提高国民道德素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价值观 道佛 儒家 长生不死 庄子 理想境界 德价值
下载PDF
浅谈茶与儒道佛思想文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竹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35-336,共2页
茶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茶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综合演变的成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儒道佛思想主要引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与茶道思想的碰撞影响中,丰富了彼此的内... 茶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茶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综合演变的成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儒道佛思想主要引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与茶道思想的碰撞影响中,丰富了彼此的内容,赋予了彼此独特的含义,更进一步加强了各自存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道佛思想
下载PDF
儒道佛生死观的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淑媛 《理论建设》 2011年第6期96-100,共5页
生死问题是儒释道生命哲学的核心问题,儒家、道家、佛家也都以不同的视野,在不同的层次上探讨生死之本源、生死之关系、生死之价值。儒道佛三家以三种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纬度的生死观,为人们超越生死、追求生命的超越意象,提供了不同的... 生死问题是儒释道生命哲学的核心问题,儒家、道家、佛家也都以不同的视野,在不同的层次上探讨生死之本源、生死之关系、生死之价值。儒道佛三家以三种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纬度的生死观,为人们超越生死、追求生命的超越意象,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路径,对儒释道生命哲学的价值趋向和生命境界有着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佛 生死观 比较
下载PDF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新创获──评《儒道佛美学的融合──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文放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1-92,共2页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新创获──评《儒道佛美学的融合──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研究》姚文放中国美学研究在前几年曾好好地“热”过一阵子,曾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实绩,于是我们有了一批纵论两、三千年中国美学史的宏篇巨制,其理论贡献和学术价...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新创获──评《儒道佛美学的融合──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研究》姚文放中国美学研究在前几年曾好好地“热”过一阵子,曾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实绩,于是我们有了一批纵论两、三千年中国美学史的宏篇巨制,其理论贡献和学术价值不可低估。然而与这种通史著作的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研究 文艺美学 思想研究 道佛思想 美学思想 苏轼 审美态度 寓意于物 中国美学研究 审美意识
下载PDF
儒道佛思想对废名的影响综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年辉 《长沙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21-24,共4页
废名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 ,形成了以儒为主 ,佛道为补的人格精神结构。儒道佛思想影响他对人生状态的感知和对人生意义的慧悟 ;造成他既厌世又恋世的奇特入生观 ;导致了他为摆脱生存困境而设定的诗意生命理想与现世精神的矛盾 ;同时也是... 废名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 ,形成了以儒为主 ,佛道为补的人格精神结构。儒道佛思想影响他对人生状态的感知和对人生意义的慧悟 ;造成他既厌世又恋世的奇特入生观 ;导致了他为摆脱生存困境而设定的诗意生命理想与现世精神的矛盾 ;同时也是他作品平和冲淡中央杂着哀愁的风格的成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佛 废名 生命 平和冲淡
下载PDF
陇南石窟与儒道佛三教合一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百岁 《甘肃高师学报》 2021年第6期24-29,共6页
陇南石窟和中国古代历史三教合一包含三教形成、三教一致、三教鼎立、三教合一等阶段。陇南石窟包括五种情况:佛教;道教;佛教为主,佛道兼容;道教为主,道佛兼容;儒、道、佛兼容。陇南石窟三教合一有五重涵义:从三教各自角度观察之三教合... 陇南石窟和中国古代历史三教合一包含三教形成、三教一致、三教鼎立、三教合一等阶段。陇南石窟包括五种情况:佛教;道教;佛教为主,佛道兼容;道教为主,道佛兼容;儒、道、佛兼容。陇南石窟三教合一有五重涵义:从三教各自角度观察之三教合一;从三教融合整体角度观察之三教合一;三教各自独立、和而不同;三教亦此亦彼;三教之中儒家一统。三教合一反映陇南宗教文化演变历程。陇南石窟为我们研究儒、道、佛三教和三教合一提供了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石窟 道佛三教 三教合一
下载PDF
中华儒道佛文化对国民人格涵养的审美观照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鹏飞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9-92,共4页
中国古代社会贤哲对"理想人格"建构体例皆有颇为系统规范的迥异诠释,盖乎儒家推崇入世有为、道家崇奉无为而治、佛家尊崇遁世圆融。为此,现代国人理应弘扬爱国敬业的责任、忧患、使命意识且自觉抵制享乐、拜金、利己主义等生... 中国古代社会贤哲对"理想人格"建构体例皆有颇为系统规范的迥异诠释,盖乎儒家推崇入世有为、道家崇奉无为而治、佛家尊崇遁世圆融。为此,现代国人理应弘扬爱国敬业的责任、忧患、使命意识且自觉抵制享乐、拜金、利己主义等生命戕害而在日趋机变的演绎趋势中奉献自己的心力才智,从而建构出契合贯通着华夏传统文化精髓旨归的人格情韵。中国古代社会贤哲对"理想人格"建构体例皆有颇为系统规范的诠释,儒家文化推崇"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模式;道家文化崇尚以游入"逍遥无待"境界的"真人"为其理想人格形象;佛家文化信奉"众生度尽方成正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菩萨慈悲般的理想人格典范。为此,中华儒道释文化在国人的人格涵养苑囿的意蕴营造概不雷同,即儒家推崇入世有为、道家崇奉无为而治、佛家尊崇遁世圆融而各自富含着韵味隽永的生命情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儒道佛文化 国民人格涵养 审美观照
下载PDF
儒道佛三家生命观一致性诠释 被引量:1
19
作者 赖琼 《黑河学刊》 2014年第2期45-47,49,共4页
以儒道佛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色是对生命学问的反思与诠释。从本质上说,尽管儒道佛三家对于人类生命和生死等问题的解读由于视野与侧重点的差异而呈现出各自的特质,但其道德意志和内在精神则具有一致性。其核心内涵都强调对生... 以儒道佛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色是对生命学问的反思与诠释。从本质上说,尽管儒道佛三家对于人类生命和生死等问题的解读由于视野与侧重点的差异而呈现出各自的特质,但其道德意志和内在精神则具有一致性。其核心内涵都强调对生命的关怀和珍视、重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积极主动追求生命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佛 生命观 一致性
下载PDF
珠联璧合及其他──读《儒道佛美学的融合》
20
作者 吴光正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道佛 美学思想 珠联璧合 文艺美学 中国美学 乌台诗案 东坡 中国古代 苏武 内在系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