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尊德性而道问学”:传统儒学知识伦理论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万求 刘志军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47,共3页
中国古代知识伦理学相当发达,突出表现在对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研究和把握上。儒家对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探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尊德性而道问学"是儒家关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最为全面的阐释。总体上讲,儒家关于知识与道德关系... 中国古代知识伦理学相当发达,突出表现在对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研究和把握上。儒家对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探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尊德性而道问学"是儒家关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最为全面的阐释。总体上讲,儒家关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回答是:知识与道德是统一的。这对于我们当今处理好科学技术与道德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与 尊德性而问学 知识伦理论
下载PDF
《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本土生命教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6,共5页
当前我国流行的生命教学理论大多是西方的舶来品,移植照搬色彩浓厚,缺乏对本土生命教学思想的关注。《中庸》作为儒家表达性命之学的经典著作,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生命教学思想,具有本土生长性,适应本土性,实践操作性等本土教学论的典型特... 当前我国流行的生命教学理论大多是西方的舶来品,移植照搬色彩浓厚,缺乏对本土生命教学思想的关注。《中庸》作为儒家表达性命之学的经典著作,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生命教学思想,具有本土生长性,适应本土性,实践操作性等本土教学论的典型特性。《中庸》的生命教学思想精辟地表达为"尊德性而道问学",从方法和内容层面简练地展现了儒家生命教学思想的精髓。深入挖掘《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的生命教学思想,对构建我国本土特色的生命教学理论和解决当下我国生命教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尊德性 问学 生命教学
下载PDF
尊德性而道问学:21世纪医学教育的价值走向 被引量:1
3
作者 殷小平 苏博 +1 位作者 刘鉴汶 郭照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2年第5期36-37,共2页
分析了高等医学教育存在着的“重授技轻育德”问题 ,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 ,论述了医学教育应坚持“尊德性而道问学”的必要性 ,并提出“尊德性而道问学”就是 2
关键词 “尊德性而问学” 医学教育 21世纪 价值取向
下载PDF
《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章疏解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星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08,115,共7页
本文在经学的视野下以思想史发展为线索,对《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章做了疏解,指出《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正式形成了儒家内部德性与学问的二元张力,延续至今。"尊德性"与"道问学"原本是... 本文在经学的视野下以思想史发展为线索,对《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章做了疏解,指出《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正式形成了儒家内部德性与学问的二元张力,延续至今。"尊德性"与"道问学"原本是统一的,可是后儒在不同时代的诠释中各有创建,也各有偏向,到南宋鹅湖之会达到了高峰,后来一分为二。宋代"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明代以"尊德性"为主导,清代是"道问学"为主流,百多年来"尊德性"与"道问学"断裂,今日中国学界总体上是偏于"道问学"。笔者注重思想史上整合"尊德性"与"道问学"的理路,认为应该以中和之道来化解"尊德性"与"道问学"张力,寻求二者的整合,为今天一些歧异提供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哲学智慧。并提出了精英与大众结合、官方与民间结合、体制内与体制外结合来复兴中国文化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尊德性 问学 张力 整合
下载PDF
阳明学的道问学开展途径——论蕺山学派格物思想的哲学义蕴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畅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5-132,共8页
学界向来视阳明学为尊德性之学、朱子学为道问学之学。但其实在阳明学派内部也有独特的道问学开展途径,蕺山学派刘宗周、黄宗羲师徒即为其中代表人物。其理论开展途径有三个步骤:(1)针对江右王门与王畿的辩论困境,刘宗周提出物至善无恶... 学界向来视阳明学为尊德性之学、朱子学为道问学之学。但其实在阳明学派内部也有独特的道问学开展途径,蕺山学派刘宗周、黄宗羲师徒即为其中代表人物。其理论开展途径有三个步骤:(1)针对江右王门与王畿的辩论困境,刘宗周提出物至善无恶说,确立物的本体论地位,以保障心体的真正安立;(2)刘宗周提出气一元论和诚意说,把人引向更为广大的天地自然秩序,为物至善说奠定哲学基础;(3)黄宗羲通过诠释其师门学术,实现从性命之学向经史之学的学术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 问学 格物
下载PDF
“道问学”处多了些子?——朱熹教育思想新论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长春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90,共8页
宋代以来,学者普遍认为朱熹的教育思想重在"道问学"而陆九渊的教育思想重在"尊德性"。这是混淆朱熹的哲学建构与教育实践而导致的误解。朱熹哲学固然以强调客观知识的探索为理论特征,但其教育思想却始终坚持知识和... 宋代以来,学者普遍认为朱熹的教育思想重在"道问学"而陆九渊的教育思想重在"尊德性"。这是混淆朱熹的哲学建构与教育实践而导致的误解。朱熹哲学固然以强调客观知识的探索为理论特征,但其教育思想却始终坚持知识和德性的内在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尊德性 问学
下载PDF
内在理路:从尊德性到道问学——余英时与清代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勇才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4-89,共6页
余英时反对用"反满"和"反理学"来概括清代学术思想,主张从学术思想演变的"内在理路"考察清代学术思想。同时,余英时也不赞同钱穆只关注其"续"而忽视其"变"的"续宋"说。宋... 余英时反对用"反满"和"反理学"来概括清代学术思想,主张从学术思想演变的"内在理路"考察清代学术思想。同时,余英时也不赞同钱穆只关注其"续"而忽视其"变"的"续宋"说。宋明理学与清代思想之间就其"变"的一面来说,在于成就"内圣"的途径有异:前者主"尊德性",后者主"道问学";就其"不变(续)"的一面说,则是"用"的精神在宋明与清代的绵延相续。清儒的"明道救世"理想与传统儒家的"内圣外王"、宋明儒家的"内圣外王连续体"是一脉相承的。"经世致用"观念是宋明理学和清代学术思想的共同生命所在,更是中国学术发展的生命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理路 尊德性 问学 清代学术思想 余英时
下载PDF
“道问学”:王国维“学术独立”论与儒家心性传统的知识学关联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宏香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107,158-159,共7页
王国维的乾嘉考据造诣为世所公认,但一般用来指称其考古学、历史学诸领域取得的成就,至于此知识背景和治学方法与他从事美学研究有何干系,似毋庸置喙。实则正是与儒家心性传统的密切知识学关联,才促发王氏接受西学过程中,进一步锻造了... 王国维的乾嘉考据造诣为世所公认,但一般用来指称其考古学、历史学诸领域取得的成就,至于此知识背景和治学方法与他从事美学研究有何干系,似毋庸置喙。实则正是与儒家心性传统的密切知识学关联,才促发王氏接受西学过程中,进一步锻造了与当时维新派截然不同的学术判断力,以"学术独立"论的卓然远见,划定了现代美学不同于西方亦有别于中国传统的知识性陈述。就其知识学路径的拓展方式和深层思维结构而言,是对儒家心性传统的曲折延续和迂回发展。其间令人深思处在于中西学术沟通过程中发生了断裂和转变,由此产生的不同学术范式融合问题实则相当深刻而复杂,如何塑造作为"方法"的中国美学,现代美学可启来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学 学术独立 乾嘉汉学 美学 王国维
下载PDF
儒家“道问学”精神的延续——兼论戴震对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继承超越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松美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8-110,共3页
由朱熹的“格物致知”,到陆九渊和王阳明的“返身内求”,再到戴震的“察分理”,儒家的求知理论在发展中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朱熹试图努力将原始儒家的“道问学”精神以及“格物”之路推延下去,但结果却是陆九渊、王阳明“尊德... 由朱熹的“格物致知”,到陆九渊和王阳明的“返身内求”,再到戴震的“察分理”,儒家的求知理论在发展中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朱熹试图努力将原始儒家的“道问学”精神以及“格物”之路推延下去,但结果却是陆九渊、王阳明“尊德性”精神及“内求”功夫的崛起。明清之际,戴震对宋明理学进行了猛烈批判,但在批判之下却恰恰接续了朱熹的“格物”理论,并由此推动了中国近代科技思想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问学 朱熹 格物致知 戴震 察分理
下载PDF
吴澄论“尊德性”与“道问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立群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8,共7页
“尊德性”与“道问学”是儒家道德修养的两条路线。元代理学家吴澄认为,朱熹与陆九渊在这一问题上虽有分歧,但仍有共同之处。在为学次第上,吴澄以“尊德性”为先,并认为“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基础。吴澄提出“尊德性”与“道问学”... “尊德性”与“道问学”是儒家道德修养的两条路线。元代理学家吴澄认为,朱熹与陆九渊在这一问题上虽有分歧,但仍有共同之处。在为学次第上,吴澄以“尊德性”为先,并认为“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基础。吴澄提出“尊德性”与“道问学”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的中庸之道。他以“发见本心”为“知”,以“固守本心”为“行”,若“知而不行”则不可谓真知,视“尊德性”高于“道问学”。吴澄认为,为学应以“进德”为本,才能回到儒家“一以贯之”的轨道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澄 尊德性 问学 进德
下载PDF
“尊德性而道问学”——朱、陆修养工夫论的思想渊源及其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连凡 《武陵学刊》 2017年第5期1-14,共14页
朱、陆修养工夫论与先秦思孟学派及理学奠基人周敦颐、张载、二程等之间存在渊源关系。朱熹在继承程颐理一分殊与居敬穷理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庸》《易传》《大学》《孟子》及周敦颐、张载思想的阐发,从理事并进、知行互发的立场出... 朱、陆修养工夫论与先秦思孟学派及理学奠基人周敦颐、张载、二程等之间存在渊源关系。朱熹在继承程颐理一分殊与居敬穷理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庸》《易传》《大学》《孟子》及周敦颐、张载思想的阐发,从理事并进、知行互发的立场出发,确立了尊德性与道问学并行的修养论。陆九渊远承孟子大体说,近承程颢识仁说,从心即理的立场出发,确立了以发明本心的尊德性为宗旨统摄道问学的修养论。由此朱陆思想体系中尊德性与道问学的修养论来源、内涵及地位存在差异,并直接导致朱陆易简与支离的教育方法、践履与讲学的教育内容,以及禅学与俗学的门户之争。其实儒释之辨只在于是否承认天理,陆王心学只是将天理收归道德本心,并未丧失儒家的道德本位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德性 问学 朱熹 陆九渊 修养工夫论
下载PDF
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耿静波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67-171,共5页
自朱陆"鹅湖之争"以来,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的争论一直未间断过,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此问题的争论,之所以备受关注,并成为"千古不可和之异"(王阳明语),究其原因,主要因为这次论争,既是... 自朱陆"鹅湖之争"以来,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的争论一直未间断过,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此问题的争论,之所以备受关注,并成为"千古不可和之异"(王阳明语),究其原因,主要因为这次论争,既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较为完整的方法论的理论自觉论争,也是第一次比较成熟和理性的思想和方法的论争,而对于此问题的回答又关涉到为人及为学的问题;因此,无论是从"尊德性"还是从"道问学"出发,都将面临一个二者都无法统一的悖论。有鉴于此,笔者想在探析此问题渊源的基础上,对历代学者与此争论有关的认识与看法进行客观的分析,以期找出古人在此方面的某些可借鉴性因素,从而为当今社会风气建设及为学次第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德性 问学 渊源 启示
下载PDF
道问学与尊德性折衷于孔子之道--论孙奇逢解决朱陆五百年聚讼的理路
13
作者 程志华 王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7,共12页
自从“鹅湖之辩”后,“道问学”与“尊德性”之争便一直延续下来。对于这长达五百年之“聚讼”,孙奇逢解决的理路是,既承认二者之别,又阐释二者之同,最终超越出“门户”之争,将二者“折衷”于“孔子之道”。“孔子之道”虽为“本于天”... 自从“鹅湖之辩”后,“道问学”与“尊德性”之争便一直延续下来。对于这长达五百年之“聚讼”,孙奇逢解决的理路是,既承认二者之别,又阐释二者之同,最终超越出“门户”之争,将二者“折衷”于“孔子之道”。“孔子之道”虽为“本于天”的“天理”,但它不离人伦日用,故“体贴天理”只需“操功于日用食息间”。实际上,这种解决“门户”聚讼的理路可具有普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奇逢 问学 尊德性 折衷 孔子之
下载PDF
从“道问学”与“尊德性”之辩看理学对自然科学的态度
14
作者 陈荣庆 何良凤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14-18,共5页
无论是“道问学”还是“尊德性”,都只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注重客观事物的伦理意旨,因为儒学的本质是修身为本的为政之学,其主旨是不可能重视自然科学研究的,所以儒学的盛行尤其是理学在明代的一统天下,严重影响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 理学 儒学 问学 尊德性 自然科学研究
下载PDF
朱熹道德伦理学说建构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成权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3-27,87,共6页
通过对朱熹伦理学说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几个环节的分析 (如从学李侗、《近思录》编纂、鹅湖之会、《四书章句集注》完成等),阐发朱熹道德伦理学说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框架,即:朱熹道德伦理学说的出发点是解决求为圣贤与做圣贤难之间... 通过对朱熹伦理学说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几个环节的分析 (如从学李侗、《近思录》编纂、鹅湖之会、《四书章句集注》完成等),阐发朱熹道德伦理学说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框架,即:朱熹道德伦理学说的出发点是解决求为圣贤与做圣贤难之间的矛盾;其道德伦理学说建构的起点是对“未发已发”问题的探索;其伦理学说的基本框架是:围绕“成德目标”(理想人格)对“成德工夫”作重点阐发,形成以解决本体论问题为前提、突出道德认知、致知与力行并重的道德伦理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德目标 成德工夫 未发 尊德性 问学 圣贤气象 朱熹 德伦理学说
下载PDF
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及其思想史意义
16
作者 贾未舟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80,81-83,共5页
《中庸》中的"尊德性而道问学"是中国哲学"为学之方"的经典表述,以后的朱陆之辩在语言学上实际上是出于对"而"字解读的不同。从义理上看,则是自孟子、荀子以来在认识论上"先验论"和"经验... 《中庸》中的"尊德性而道问学"是中国哲学"为学之方"的经典表述,以后的朱陆之辩在语言学上实际上是出于对"而"字解读的不同。从义理上看,则是自孟子、荀子以来在认识论上"先验论"和"经验论"的分野,也和自张载以来知识论上的"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相关,这种为学工夫论之争也是以朱熹和陆九渊为代表的哲学本体论分歧在方法论上的反映。但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本质上讲是一致的,不是本末之争而是孰先孰后孰重孰轻之争。关键在于二者所理解的知识仍是"道德知识",最终都仍是落在修身成圣这一目标上,这也和中国哲学德性至上的大传统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德性 问学 为学之方 知识 认识 思想史
下载PDF
以“尊德性而道问学”论认识活动中的认知与评价
17
作者 吴立群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1-34,共4页
传统知识论把认知活动与评价活动割裂开来,然而,认识活动总是包含着认知活动与评价活动这两个方面。儒家之"知"既包括客体事实更包涵价值事实。在儒家传统中,尊德与重知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认识活动中的认知和评价的有机... 传统知识论把认知活动与评价活动割裂开来,然而,认识活动总是包含着认知活动与评价活动这两个方面。儒家之"知"既包括客体事实更包涵价值事实。在儒家传统中,尊德与重知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认识活动中的认知和评价的有机统一可以用儒家"尊德性而道问学"一语来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评价 尊德性 问学
下载PDF
“尊德性与道问学:纪念朱陆鹅湖之会84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苏敏 《管子学刊》 CSSCI 2015年第3期124-128,共5页
“尊德性与道问学:纪念朱陆鹅湖之会84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7月21日至22日在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召开,此次会议由江西省2011朱子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中共上饶市委宣传部、中国书院学会及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联合举办。来自海... “尊德性与道问学:纪念朱陆鹅湖之会84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7月21日至22日在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召开,此次会议由江西省2011朱子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中共上饶市委宣传部、中国书院学会及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联合举办。来自海内外1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朱陆之学与书院文化两大主题开展相关学术交流。学者们尝试打破陈规,扩宽视野,交叉融合,拓广中国哲学乃至传统文化研究新领域。此次会议除采取传统的论文发表与讨论外,还创新性地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就朱陆之学与书院文化进行了两场次学术会讲辩论,使学术研讨更加活跃、论题更加集中。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湖之会 问学 朱子学 尊德性 上饶师范学院 书院教育 传统文化研究 中国书院 学术交流 白鹿洞书院讲义
下载PDF
以爱国和担当为己任——来自长沙市一中的报道
19
作者 何宗焕 刘秋泉 阳锡叶 《湖南教育(上旬)(A)》 2012年第11期12-17,共6页
晚秋时节,湘江两岸,层林尽染,万山红遍。走进长沙市一中,看丹枫翠竹辉映红墙碧瓦,一派雍容严肃的气氛,树丛间偶尔可见耸立的巨石,如古代大贤在论道问学。“长沙市一中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办学历程,一百年间,有坎坷,有风雨,有... 晚秋时节,湘江两岸,层林尽染,万山红遍。走进长沙市一中,看丹枫翠竹辉映红墙碧瓦,一派雍容严肃的气氛,树丛间偶尔可见耸立的巨石,如古代大贤在论道问学。“长沙市一中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办学历程,一百年间,有坎坷,有风雨,有奋斗,有创新,有光荣,有梦想。让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的是,爱国主义传统和家国天下情怀,在一代又一代师生中传承和接续,激励着每一个一中人勇敢地担当,激情地奉献。”在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校园里,赵雅茜校长侃侃而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传统 长沙市 办学历程 问学 坎坷 奋斗 梦想 骄傲
下载PDF
“道问学”的认知精神:乘舆者,抑或舆隶——余英时清代学术史观的几点疑问
20
作者 周恩荣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5-21,共7页
余英时在清代学术研究中提出的"内在理路"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思想,但这一思想在《论戴震与章学诚》中被过分强调了,虽有所见,然亦有所失。余英时在分析戴震与章学诚的思想,处理"尊德性"与"义理之学"、... 余英时在清代学术研究中提出的"内在理路"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思想,但这一思想在《论戴震与章学诚》中被过分强调了,虽有所见,然亦有所失。余英时在分析戴震与章学诚的思想,处理"尊德性"与"义理之学"、"道问学"与"考据之学"的复杂关系时,纠结缴绕,《论戴震与章学诚》一书的主要价值诉求亦未能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英时 清代学术史观 问学 尊德性 认知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