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式的特别 表现的深切——《道士塔》艺术魅力探微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军 《宜宾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26-28,40,共4页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代表作《道士塔》,打破了中国散文传统的结构布局和叙述轨迹,以貌似独立成节而又存在情感逻辑关联的单元故事结构全篇,开创了散文形式上的新格局。同时,诗意化的语言表达和虚构想象等技法的灵活运用,使作品蕴含着咀嚼...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代表作《道士塔》,打破了中国散文传统的结构布局和叙述轨迹,以貌似独立成节而又存在情感逻辑关联的单元故事结构全篇,开创了散文形式上的新格局。同时,诗意化的语言表达和虚构想象等技法的灵活运用,使作品蕴含着咀嚼不尽的艺术魅力,并以"格式的特别"深刻表现了他对文物被肆意"破坏"和"出卖"的强烈愤慨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道士塔 结构 虚构 文体学意义
下载PDF
《道士塔》三问——面对《道士塔》的灵魂拷问
2
作者 史绍典 刘谦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6年第11期29-31,共3页
本文是从文本解读的角度,对《道士塔》作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 道士塔 灵魂 文本解读 教学设计
下载PDF
悲剧是怎样造成的?——读余秋雨的《道士塔》
3
作者 吴三冬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7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道士塔 余秋雨 悲剧 敦煌文书 莫高窟 感悟 历史 文章
下载PDF
轻松中是重负 闲笔后有沉思——余秋雨《道士塔》赏析
4
作者 余雨阳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43-47,共5页
《道士塔》是一篇在平和中显现愤怒,在轻松中融入思考的散文。文章把贬词褒用和褒词贬用融近平缓的语调中,用正反互说显现出看似轻松但却是有力的讽刺,把心境与物境交融使情绪得到流露,在惯常的结构中作出不惯常的安排,在柔和的语言美... 《道士塔》是一篇在平和中显现愤怒,在轻松中融入思考的散文。文章把贬词褒用和褒词贬用融近平缓的语调中,用正反互说显现出看似轻松但却是有力的讽刺,把心境与物境交融使情绪得到流露,在惯常的结构中作出不惯常的安排,在柔和的语言美和无言的结构美中显现出轻松中的重负和闲笔后的沉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道士塔 散文 文化情结 贬词褒用 褒词贬用 正反互说 文化美文
下载PDF
《道士塔》两人教
5
作者 赵杰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19,共2页
1.自主学习,围绕“敦煌艺术”研读文本,勾画出文中涉及到的人物面对“敦煌艺术”的不同态度的句段,理清全文的写作脉络。
关键词 道士塔 敦煌艺术 自主学习 研读 句段 写作
下载PDF
《道士塔》两人教
6
作者 景影 孙礼亮 杨桦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道士塔 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 高中 散文
下载PDF
《道士塔》教学设计
7
作者 杨凤珍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2-32,46,共2页
教学过程:一、学法指导性导入文章的题目不是作者随意写的。它对文章有重要作用,或是中心,或是线索,或是双关。当我们对一篇文章不知从何处分析时,不妨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提出问题,而后从文章中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我们也许会在... 教学过程:一、学法指导性导入文章的题目不是作者随意写的。它对文章有重要作用,或是中心,或是线索,或是双关。当我们对一篇文章不知从何处分析时,不妨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提出问题,而后从文章中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我们也许会在寻求问题答案的同时更深地了解文章,理解文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士塔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 提出问题
下载PDF
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旁出——以教学《道士塔》为例
8
作者 卢惠红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道士塔 课堂教学 文化悲剧 民族文化 文化散文 语文教学 高中 预设生成
下载PDF
多元解读应契合学情和文本价值取向——以《道士塔》的失败教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水娥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第10期36-37,共2页
了解学情,尊重学生阅读感受,从文体、作家风格、文章独特性等角度解读文本,以价值取向为规范,才可能达到对文本理性的、合符学生学情的个性化解读。
关键词 多元解读 学情 文本 价值取向 道士塔
下载PDF
《道士塔》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柯妮 《学语文》 2019年第3期27-29,共3页
[设计思路]《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散文,也是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篇目之一。笔者在备课过程中查阅资料时却心生疑惑:课本照片中的王道士形象,与文本中余秋雨对王道士这一人物形象的描绘与定位,存在着较大的反差,而这一... [设计思路]《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散文,也是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篇目之一。笔者在备课过程中查阅资料时却心生疑惑:课本照片中的王道士形象,与文本中余秋雨对王道士这一人物形象的描绘与定位,存在着较大的反差,而这一反差在笔者可以搜集到的教参或论文中却几乎无人提及。不少教师都是选择直接默认余秋雨对王道士的形象定位,按照教参中既有的解读思路去讲述文本。而笔者则选择从课本中王道士的照片出发,以这一人物形象的矛盾点作为切入口,通过质疑法、讨论点拨法等来逆向解读文本传递给读者的讯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士塔 教学设计 解读文本 《文化苦旅》 高中语文教材 人物形象 道士 余秋雨
下载PDF
《道士塔》实录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瑞芬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2期26-28,共3页
【导入】 师: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众多贪婪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用短短的10年,就成了中国人永久的痛……这,就是敦煌文化。为什么敦煌文化会成为我们永... 【导入】 师: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众多贪婪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用短短的10年,就成了中国人永久的痛……这,就是敦煌文化。为什么敦煌文化会成为我们永久的痛?今天,让我们一起踏上《文化苦旅》,走进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道士塔》去寻找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士塔 敦煌文化 实录 《文化苦旅》 中国人 余秋雨 永久
下载PDF
是“苦”还是“恨”——《道士塔》里的情感体悟
12
作者 白福伟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9年第9期102-103,共2页
不少教师上课总结出余秋雨《道士塔》中主要情感是“恨”。引经据典分析“恨”,据说是忠实于文本的解读。根据多年上课经验,又翻阅了余秋雨作品集,笔者认为如果忠实于文本,《道士塔》情感最主要应该是“苦”。
关键词 道士塔 “恨” 情感 体悟 余秋雨 作品集 上课 文本
下载PDF
《道士塔》新教
13
作者 唐家龙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0期55-56,共2页
余秋雨先生在《道士塔》中,不厌其详地列举了许多年代,如:20世纪初年、1900年5月26日、1905年10月、1907年5月、1908年7月、1911年10月、1914年等。作者大写特写这些年代在敦煌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除了了解敦煌... 余秋雨先生在《道士塔》中,不厌其详地列举了许多年代,如:20世纪初年、1900年5月26日、1905年10月、1907年5月、1908年7月、1911年10月、1914年等。作者大写特写这些年代在敦煌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除了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发现及被掠夺这些事实,感受一下作者的愤慨之情外,是否还能够有更深的思考,进而承担更重的责任呢?于是,我先于学生们开始了苦苦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士塔 敦煌莫高窟 敦煌历史 余秋雨 学生 作者
下载PDF
带着眼泪的笑——谈《道士塔》的煽情艺术
14
作者 蔡桂忠 王芳 《语文教学之友》 2008年第2期34-35,共2页
一篇《道士塔》,一个王道士,唤起了人们尘封已久的记忆;一支车队,一把铁锁,浓缩着民族历史文化的悲剧!作者用幽默的语言作外衣,包裹着“良知”和“道德”,对一个民族坚守不了自己的文化财产的悲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朝廷和官... 一篇《道士塔》,一个王道士,唤起了人们尘封已久的记忆;一支车队,一把铁锁,浓缩着民族历史文化的悲剧!作者用幽默的语言作外衣,包裹着“良知”和“道德”,对一个民族坚守不了自己的文化财产的悲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朝廷和官员鲸吞文物的现象进行了抨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士塔 民族历史文化 艺术 煽情 眼泪 文化财产 道士 悲剧
下载PDF
四“煮”《道士塔》
15
作者 章平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6年第7期30-31,共2页
王冶秋先生“煮”《阿Q正传》的体会,最是精妙不过。王先生认为,要读懂《阿Q正传》,至少要读14遍以上: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十四遍,也... 王冶秋先生“煮”《阿Q正传》的体会,最是精妙不过。王先生认为,要读懂《阿Q正传》,至少要读14遍以上: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十四遍,也许是报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士塔 《阿Q正传》 报警器 先生
下载PDF
讲述故事 探究笔法——《道士塔》教学实录
16
作者 徐雪莉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9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道士塔 教学实录 《中国现代文学史》 浙江籍作家 故事 讲述 笔法 当代文坛 文化名人
下载PDF
《道士塔》的语言表达特色
17
作者 李华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1年第1期44-45,共2页
《道士塔》是余秋雨散文《文化苫旅》的卷首名篇,于2003年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语文课本。这是一篇戏剧式地记叙敦煌文化惨遭出卖.民族尊严丧失殆尽的随笔性散文。全文用语凝练.却给了读者思考的空间,使凝练的散文有了厚重的... 《道士塔》是余秋雨散文《文化苫旅》的卷首名篇,于2003年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语文课本。这是一篇戏剧式地记叙敦煌文化惨遭出卖.民族尊严丧失殆尽的随笔性散文。全文用语凝练.却给了读者思考的空间,使凝练的散文有了厚重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士塔 语言表达 余秋雨散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敦煌文化 语文课本 民族尊严 戏剧式
下载PDF
着一“恨”字,境界全出——《道士塔》教学实录片段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湛江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1期20-21,共2页
师:读了《道士塔》,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出一个贯穿全文感情的词语。生:“恨”。师:哦,“恨”。作者都恨哪些人?
关键词 道士塔 “恨” 教学实录
下载PDF
用关键词还原法解读文本——《道士塔》文本细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云英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9年第6期62-64,共3页
关键词还原法是孙绍振先生提出的解读文本的一种方法。对《道士塔》一文的解读,通过还原“认真”“塔”“达观”“遗憾”等关键词的内涵,可以深入探究文本,分析作者在遣词时的深意。
关键词 文本解读:关键词还原法 道士塔
下载PDF
《道士塔》备教策略
20
作者 朱焕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7-39,共3页
我所带的班级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各占一半。来自城市的学生阅都读面相对宽一些,有不少学生读过余秋雨的散文;来自农村的学生读的课外书则要少得多,多数学生仅知道有余秋雨这个人,但从没有读过他的散文。
关键词 道士塔 余秋雨 学生 课外书 农村 城市 散文 班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