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家人格结构的构建 被引量:5
1
作者 涂阳军 郭永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4,共7页
从文化影响人格的视角出发,对道家之"道"的特征及道家思想文化对中国人特定心理行为特征的影响进行了论述与阐释,并藉由对道家人性论的分析,最终形成了道家人格结构的理论模型,包括自然本真和知-情-意-行五大领域,它们共同构... 从文化影响人格的视角出发,对道家之"道"的特征及道家思想文化对中国人特定心理行为特征的影响进行了论述与阐释,并藉由对道家人性论的分析,最终形成了道家人格结构的理论模型,包括自然本真和知-情-意-行五大领域,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以道家"道"之"自然本真"为核心且一以贯之的有层级的有机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人格 道家人格 结构 构建
下载PDF
道家人格在对抗死亡焦虑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涂阳军 郭永玉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115-123,共9页
理论分析表明道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有关生死的智慧,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因死亡带来的恐惧和焦虑。但此假设并未得到来自实证研究方面的任何证据的支持。本文通过三个实证研究对此结果进行了考察。研究一发现道家人格多个维度与... 理论分析表明道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有关生死的智慧,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因死亡带来的恐惧和焦虑。但此假设并未得到来自实证研究方面的任何证据的支持。本文通过三个实证研究对此结果进行了考察。研究一发现道家人格多个维度与死亡焦虑多个维度显著相关。研究二不但复现了上述结果,还发现:与启动死亡焦虑条件相比,在未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道家人格与死亡焦虑间相关系数显著的个数更多,绝对值更大。研究三发现:词汇性质与启动的交互作用显著。在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道家与儒家词汇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词汇。结果表明:道家人格具有对抗死亡焦虑的作用,但在应对特质与状态性质的死亡焦虑中,道家人格表现出了独特的时间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道家人格 死亡焦虑
下载PDF
道家人格的测量 被引量:4
3
作者 涂阳军 郭永玉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4年第4期296-300,共5页
以对道家人格的界定及道家人格结构理论模型为基础,从道家经典著作中收集到486个描述人的词汇,经由意义分析和初测保留了45个项目,选取了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量表作为对道家认知思维方式的测量。道家人格量表在四个不同年龄样本中的探索... 以对道家人格的界定及道家人格结构理论模型为基础,从道家经典著作中收集到486个描述人的词汇,经由意义分析和初测保留了45个项目,选取了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量表作为对道家认知思维方式的测量。道家人格量表在四个不同年龄样本中的探索及验证性因素分析均支持了一阶十维、二阶"真"、"伪"的二维结构。道家人格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和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介于0.63~0.88之间和0.66~0.89之间。各题项与其所属维度间及各维度间的相关分别介于0.48~0.89之间和-0.11~0.53之间。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究道家人格各维度的丰富内涵并编制具有针对性的道家认知思维方式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人格 道家人格 测量
下载PDF
道家人格量表题项版的编制与反思 被引量:2
4
作者 涂阳军 郭永玉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CSSCI 2016年第2期24-44,共21页
基于文化影响人格的视角,结合对道家人性论的分析,建构道家人格结构理论模型,本文将道家人格操作化界定为:道家人格指在道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下,与道家人性论之'自然本真'的内涵一致并表现在知-情-意-行层面的典型的人格特质。以... 基于文化影响人格的视角,结合对道家人性论的分析,建构道家人格结构理论模型,本文将道家人格操作化界定为:道家人格指在道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下,与道家人性论之'自然本真'的内涵一致并表现在知-情-意-行层面的典型的人格特质。以此为基础,从道家经典著作中选取486个描述人的词语,经由多次意义分析和初测,保留了37个,并最终形成了道家人格量表题项(初测)版,包括自然、本真、柔韧、谦退、超脱和寡欲6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样本2)支持了该六维结构。道家人格量表题项版内部一致性系数和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介于0.430~0.704和0.528~0.721,各题项与其所属维度间的相关(绝对值)及各维度间的相关(绝对值)分别介于0.389~0.795和0.157~0.444。研究反思认为,特质因素论与(道家)人性整合观间的矛盾影响了道家人格量表题项版的效度,这使得任何对道家人格量表题项版有效性的考查,都不能以因素分析得到的单一因子为单位,而应以整合道家人性观及道家知-情-意-行心理行为特征的层级模式为单位。情境(判断)测验能够有效契合针对中国人文化心理行为特征的测量,但情境(判断)测验的效度以及中西情境(判断)测验的比较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未来研究需要立足现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收集更多质性资料、深入探究道家人格各维度的丰富内涵并编制具有针对性的道家认知思维方式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道家 人格 道家人格 测量
下载PDF
道家人格在缓冲老年人负性情绪中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涂阳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09-2511,共3页
目的考察道家人格在缓冲老年人负性情绪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道家人格量表、特质焦虑和抑郁简式量表对23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通过路径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静、躁维及联系、矛盾维的中介效应约占总效应的50%,自然... 目的考察道家人格在缓冲老年人负性情绪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道家人格量表、特质焦虑和抑郁简式量表对23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通过路径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静、躁维及联系、矛盾维的中介效应约占总效应的50%,自然、柔韧、谦退、超脱和寡欲约占总效应的8%。道家人格多个维度对焦虑的中介作用强过对抑郁的中介作用。二阶因素"真"的各个子维度起到了正性缓冲的中介作用,二阶因素"伪"的各个子维度起到了负性加剧的中介作用。结论道家人格多个维度在生活事件与负性情绪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道家人格 特质焦虑 抑郁 负性情绪
下载PDF
李白道家文化人格的哲学意义——兼论李白生命价值观的对立统一 被引量:6
6
作者 康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3-147,共5页
人格本体与自然本体同一的宇宙本体论哲学是李白道家文化人格的思想基础。它对原始道家哲学本体论的超越在于 :使主体在和宇宙的同一性关系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李白道家文化人格的宇宙境界表明主体渴望摆脱庸常的生活模式 ,升华到一个新... 人格本体与自然本体同一的宇宙本体论哲学是李白道家文化人格的思想基础。它对原始道家哲学本体论的超越在于 :使主体在和宇宙的同一性关系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李白道家文化人格的宇宙境界表明主体渴望摆脱庸常的生活模式 ,升华到一个新的人性水平。儒道生命价值观的矛盾表现在 :儒家以精神不朽来消解死亡带给现世人生的消极意义。而道家认为只要顺应自然的循环变化 ,就无所谓生死 ,更无须被死亡所困扰。驱动儒家以进取精神介入现实人生的是对生命悲凉无奈的体验 ,促使道家以超然姿态淡出功名利禄的却是他对死亡乐观平和的领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道家文化人格 哲学意义
下载PDF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谢天 江希 俞国良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2-115,共4页
心理健康问题既受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又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这里列举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解释水平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分析了上述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理论如何应用于心理健康研究;并以躯体化... 心理健康问题既受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又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这里列举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解释水平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分析了上述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理论如何应用于心理健康研究;并以躯体化和道家人格为例,探讨了中国文化下的心理健康研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能够为心理健康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从而起到促进国民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国民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解释水平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 躯体化 道家人格
下载PDF
试论叶燮及《原诗》中的伦理道德批评 被引量:1
8
作者 殷满堂 毛慧玉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6期57-60,共4页
本文以清代文学批评家叶燮及其诗论专著《原诗》作为考察对象,意欲探求叶燮的人格构成对其批评活动的影响。笔者认为,以儒家人格为主导、道家人格为补充的人格是中国古代批评家的人格结构,而伦理道德的批评形态则是传统文学批评的一大... 本文以清代文学批评家叶燮及其诗论专著《原诗》作为考察对象,意欲探求叶燮的人格构成对其批评活动的影响。笔者认为,以儒家人格为主导、道家人格为补充的人格是中国古代批评家的人格结构,而伦理道德的批评形态则是传统文学批评的一大特色。叶燮及《原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批评 《原诗》 双重人格 伦理道德批评 批评形态 叶燮 诗学理论 儒家人格 道家人格
全文增补中
互补之儒道与大学生人生观之养成
9
作者 汪艳琴 《科技信息》 2009年第8期137-138,共2页
儒家和道家的先哲们,毕其终生,塑造着各自的理想人格,其睿智的人生哲理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具有启迪作用。本文从儒学讲道德、重进取和道学贵自然的角度来研究儒、道理想人格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以期实现传统文化和... 儒家和道家的先哲们,毕其终生,塑造着各自的理想人格,其睿智的人生哲理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具有启迪作用。本文从儒学讲道德、重进取和道学贵自然的角度来研究儒、道理想人格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以期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契合与优化,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理想人格 道家理想人格 人生观 大学生
下载PDF
汉魏士人隐逸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秋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2003年第5期50-54,共5页
两汉之际隐者不畏死亡而坚持的是志节与信义;其隐居皆因对社会现状和政权当局不满。东汉初,隐者为“志”而隐,坚持不臣不友的独立人格。东汉中后期道家型隐逸人格出现并受推崇,此时隐者表现出对社会的批判意识。建安年间人们对隐逸行为... 两汉之际隐者不畏死亡而坚持的是志节与信义;其隐居皆因对社会现状和政权当局不满。东汉初,隐者为“志”而隐,坚持不臣不友的独立人格。东汉中后期道家型隐逸人格出现并受推崇,此时隐者表现出对社会的批判意识。建安年间人们对隐逸行为多持否定态度。曹魏前期,隐逸人物风范的道家化,表明道家人格成为人们的理想人格一般都从隐者能激贪厉俗的社会功能方面肯定其存在的意义。曹魏后期,嵇康从追求精神境界和循性守志角度肯定出处两种行为。阮籍则否定超然事外而贱身的隐居方式,追求超然世外、遨游于精神之乡的高蹈行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 魏朝 道家人格 嵇康 阮籍 隐逸观 社会现状 政权 士人
原文传递
魏晋南北朝非正统的主流文人
11
作者 罗宏梅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93,共4页
言魏晋南北朝文人非正统,指其思想上由老、庄、佛占据着主导;论其主流则是对其地位和作用、规模和影响的考量。主流的非正统文人经受深刻的思想磨砺,对后世文人的思想影响甚巨;非正统的主流则构建了影响深远的道家人格和审美模式、以及... 言魏晋南北朝文人非正统,指其思想上由老、庄、佛占据着主导;论其主流则是对其地位和作用、规模和影响的考量。主流的非正统文人经受深刻的思想磨砺,对后世文人的思想影响甚巨;非正统的主流则构建了影响深远的道家人格和审美模式、以及独特的创作心态,由是可窥其时文学变异之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文人 正统 审美模式 道家人格 创作心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