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与道家艺术精神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国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0-115,共6页
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浸透了道家艺术精神。这体现在他的想像方式、自然观、命运观以及所展示的自然人性系统中 ,也包含在他的艺术观中三个极重要的范畴“童心”、“生命”和“神性”中。沈从文的道家观点 ,主要不是他潜心研究所得 ,而... 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浸透了道家艺术精神。这体现在他的想像方式、自然观、命运观以及所展示的自然人性系统中 ,也包含在他的艺术观中三个极重要的范畴“童心”、“生命”和“神性”中。沈从文的道家观点 ,主要不是他潜心研究所得 ,而是他受大自然熏陶所涵养成的一种气质禀赋 ,从自然中悟得而应用于人事方面的一种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湘西题材小说 道家艺术精神
下载PDF
由忘到适——道家艺术心理思想的基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先霈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41,共4页
《 庄 子 》一 书 中 ,关 于“ 忘 ”的 论 述 极 多 ,主 要 是 表 达 一 种 避 世 的 人 生 观 、世 界 观 ,同 时 ,也 包 含 有 心 理学 思 想 的 内 容 。 甚 至 可 以 说 ,庄 子 的 艺 术 心 理 学 思 想 ,是 围 绕 着“ 忘 ”而 展... 《 庄 子 》一 书 中 ,关 于“ 忘 ”的 论 述 极 多 ,主 要 是 表 达 一 种 避 世 的 人 生 观 、世 界 观 ,同 时 ,也 包 含 有 心 理学 思 想 的 内 容 。 甚 至 可 以 说 ,庄 子 的 艺 术 心 理 学 思 想 ,是 围 绕 着“ 忘 ”而 展 开 的 ,它 告 诉 人 们 忘 的 必 要 、忘 的 难 以实 现 以 及 如 何 努 力 向 忘 的 境 界 靠 拢 的 路 径 ,最 后 ,由 忘 而 达 到 适 ,达 到 主 体 感 觉 最 自 如 、也 是 思 维 活 动 效 率 最 高的 境 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道家艺术
下载PDF
道家艺术与现代文学的诗化美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保昌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道家经典富于诗化美。这种诗化美不仅表现在语言层面上的押韵(如《老子》),而且表现在关于"道"的思想本身即是诗性的,也表现在老庄人生风采的诗化之上。中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诗化美,不仅是对以老庄道家为起源的意境理论的借... 道家经典富于诗化美。这种诗化美不仅表现在语言层面上的押韵(如《老子》),而且表现在关于"道"的思想本身即是诗性的,也表现在老庄人生风采的诗化之上。中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诗化美,不仅是对以老庄道家为起源的意境理论的借鉴与利用,而且是通过道家式的情感内敛、寄意自然山水的方式来实现的。中国现代文学的诗化美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正日益受到文学史家的重视与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艺术 现代文学 诗化美
下载PDF
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方东美论道家艺术精神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毅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0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有着“诗哲”之称的方东美极为重视道家的艺术精神。在他看来,道家感受到世间 存在的大量相对价值及由此产生的纷争、动荡,选择了一条艺术化的精神超越之路。道家之艺术 精神经历了人间世的种种层面,却不沾滞,“提其神于太虚而俯之... 有着“诗哲”之称的方东美极为重视道家的艺术精神。在他看来,道家感受到世间 存在的大量相对价值及由此产生的纷争、动荡,选择了一条艺术化的精神超越之路。道家之艺术 精神经历了人间世的种种层面,却不沾滞,“提其神于太虚而俯之”,使精神上达“寥天一”高处而与 大道契合、与真宰契会、与宇宙生命脉动相连。然后将“天地之大美”、宇宙之盎然生意向下流注, 投放回人间世,将人世间点化为艺术天地;艺术精神更将宇宙的生香活意透过自己注入中国的艺 术作品之中,深远地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美 道家艺术精神 精神超越
下载PDF
道家艺术与现代文学的逍遥美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保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6-173,共8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借鉴老庄道家艺术而成就的逍遥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飞扬、浪漫的精神逍遥;一种是顺任自然、乐天安命的现世逍遥。二者虽然在表现形态、艺术具象、审美效果等方面与西方文学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然而究其本源,...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借鉴老庄道家艺术而成就的逍遥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飞扬、浪漫的精神逍遥;一种是顺任自然、乐天安命的现世逍遥。二者虽然在表现形态、艺术具象、审美效果等方面与西方文学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然而究其本源,却来自于老庄道家的主体艺术精神。追崇老庄道家逍遥美的审美诉求,在中国文学史上存在着一条明晰的发展线索。在这一意义上讲,中国现代文学的逍遥美是对传统审美取向、美学精神的继承,它是一棵生长在传统土壤中的根深叶茂的大树,而非一株随波逐流的浮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艺术 现代文学 逍遥美
下载PDF
道家艺术精神影响下的京派小说之“意境”
6
作者 冯晖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58,共4页
中国山水画的本质是"意境中的山水",且其对绘画主体的要求是"虚以静心",而意境及虚静理论的滥觞都是道家。京派小说是诗化小说,其中最主要的"诗性"表现就是"意境"。京派小说的这一美学特质与... 中国山水画的本质是"意境中的山水",且其对绘画主体的要求是"虚以静心",而意境及虚静理论的滥觞都是道家。京派小说是诗化小说,其中最主要的"诗性"表现就是"意境"。京派小说的这一美学特质与其创造者的画家身份是分不开的,主要是一种由"画的意境"所形成的"文(小说)的意境",秉承老庄及其影响下的中国古典艺术精神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小说 意境 道家艺术精神
下载PDF
道家艺术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自然之美
7
作者 刘保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7-151,共5页
道家艺术对自然无为的崇尚是沈从文边城世界的主题 ,道家人格风致的美在林语堂笔下的道家人物中经常可见。道家尤其是庄子的诗化叙事艺术开启了整个中国文学的诗化叙事传统 ,营造出优雅的诗化美 (“情调美”)。道家艺术让中国现代文学... 道家艺术对自然无为的崇尚是沈从文边城世界的主题 ,道家人格风致的美在林语堂笔下的道家人物中经常可见。道家尤其是庄子的诗化叙事艺术开启了整个中国文学的诗化叙事传统 ,营造出优雅的诗化美 (“情调美”)。道家艺术让中国现代文学具备了逍遥美和对大自然 (山水、民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艺术 中国现当代文学 自然美
下载PDF
南泉普愿与道家艺术人生的回归
8
作者 苏志宏 《池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6期41-47,共7页
中国文化固有弥合主客分离、主张绝对实在与尘世生活毫无阻碍的同一性,这样一种源自“轴民期”的诗性智慧。以此为背景,文章梳理了源自先秦道家艺术生活、发扬光大于中国禅宗思想的中国文化的内在资源,并强调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大碰撞... 中国文化固有弥合主客分离、主张绝对实在与尘世生活毫无阻碍的同一性,这样一种源自“轴民期”的诗性智慧。以此为背景,文章梳理了源自先秦道家艺术生活、发扬光大于中国禅宗思想的中国文化的内在资源,并强调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大碰撞中所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重大理论问题。文章认为,南太普愿在中唐以后于中国文化回归传统道家艺术人生境界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并通过对普愿相关叙说的理路的梳理,论证了这一作用的所以然及兵客观结果,进而提出了禅宗文化在当前中西文化碰撞和文化转型中的价值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艺术 中唐 回归 禅宗思想 中国文化 诗性智慧 文章 重大 文化转型 阻碍
下载PDF
道乐:道家艺术精神在音乐中的显现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红 罗天全副(指导教师) 《音乐探索》 CSSCI 2008年第2期101-104,共4页
艺术精神蕴涵在哲学精神里,是民族精神在艺术中的一般表现,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哲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产物。在道家哲学中,"道"是宇宙之本体,是宇宙运行的根本规律,它创造了人的精神生活,决定着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艺术的... 艺术精神蕴涵在哲学精神里,是民族精神在艺术中的一般表现,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哲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产物。在道家哲学中,"道"是宇宙之本体,是宇宙运行的根本规律,它创造了人的精神生活,决定着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艺术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道"的精神就是艺术的精神。同时,哲学里"道"的精神又被艺术化了,通过艺术的形式而得以表达。在中国文化史上,道教哲学本就来自于道家哲学,而道乐的构成形式、内容、风格和本质都深受道家艺术精神的影响,因此,道教音乐也就必然是道家艺术精神在音乐艺术中的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乐 道家艺术精神 自由性特征 浪漫主义特征 审美特征 道乐本质
下载PDF
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作品选
10
《中国道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由中国道教界联合组织发起,收集当代艺术名家代表性艺术精品400余幅,充分体现了道文化与艺术创作的密切联系和当代书画艺术发展的辉煌成就。书画展同时还通过当代书画名家作品的义卖而募集善款,从而为贫... 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由中国道教界联合组织发起,收集当代艺术名家代表性艺术精品400余幅,充分体现了道文化与艺术创作的密切联系和当代书画艺术发展的辉煌成就。书画展同时还通过当代书画名家作品的义卖而募集善款,从而为贫困家庭的眼疾患儿提供治疗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教 道家艺术 书画展 名人 作品选 当代艺术 名家作品 艺术精品
原文传递
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开幕式 暨“善行河北、点亮心灯”光明助医行动启动仪式举行
11
作者 侯玉霞 《中国道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8-28,共1页
12月11日,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在河北省美术馆拉开帷幕。此展由中国道教协会、北京市道教协会、河北省道教协会共同主办。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原河北省政协主席赵金铎,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学院院长、省民进主委王刚,原... 12月11日,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在河北省美术馆拉开帷幕。此展由中国道教协会、北京市道教协会、河北省道教协会共同主办。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原河北省政协主席赵金铎,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学院院长、省民进主委王刚,原河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政协副主席陈秀芳,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中国道教协会秘书长王哲一等出席开幕式。黄信阳道长在开幕式上致词,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缘起、宗旨和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教协会 道家艺术 河北省 开幕式 书画展 名人 善行 仪式
原文传递
历史文化视域下的学术研究——读《道家文化及其艺术精神》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文禾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8-59,32,共3页
道家文化作为近年来民族文化研究的热点,正在不断地朝着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近日读了《遭家文化及其艺术精神》,更增强了这种感受。
关键词 道家文化及其艺术精神》 历史文化 学术研究 民族文化
下载PDF
沈从文小说的道家文化意蕴 被引量:2
13
作者 龙永干 《贵州文史丛刊》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沈从文对"湘西"自然生命的追求和对"都市"人性萎缩的批判从正反两方面契合了道家文化的内涵与本质,其具体表现也是深合道家艺术的审美神韵。同时,沈从文对道家文化的认同与亲和也给其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矛盾。
关键词 沈从文 道家文化 道家艺术 亲和 小说 意蕴 具体表现 批判 自然生命 本质
下载PDF
艺术中的道家虚静隐逸之美
14
作者 窦一琼 《荣宝斋》 2023年第10期214-215,共2页
道家文化博大精深,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作为一种思想流派,道家思想更是一直深入人心。道家艺术所流露出来的逍遥隐逸之美,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气质。“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道家艺术追求自然无为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道家文化博大精深,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作为一种思想流派,道家思想更是一直深入人心。道家艺术所流露出来的逍遥隐逸之美,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气质。“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道家艺术追求自然无为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 虚静 道家艺术 道家文化 自然无为 道法自然 思想流派 道家思想
原文传递
庄子的文艺否定论及其意义
15
作者 梁亚林 《中学教学参考》 2010年第18期12-12,共1页
一 道家艺术的主旨在于“消解一切,消解尺度”,如此之“世界的空场(无道)”和“人的空场(无言)”正是道家艺术的诗意极限……于是看道家之天下,“好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
关键词 否定论 意义 文艺 庄子 道家艺术 消解 空场 无道
下载PDF
探古求创见 治学戒浅薄——就萍踪先生《商榷》一文的答复
16
作者 王渊清 《书法艺术》 1996年第2期15-17,共3页
朋友告知我,《书法艺术》1995年第四期发表了萍踪先生的一篇文章,针对我在《书法研究》1993年第一期发表的《生命的祭祀——从【鹤铭】的艺术特色谈中国道家艺术精神》(以下简称《祭祀》),要与我商榷商榷,我很乐意。朋友寄来了该文的复... 朋友告知我,《书法艺术》1995年第四期发表了萍踪先生的一篇文章,针对我在《书法研究》1993年第一期发表的《生命的祭祀——从【鹤铭】的艺术特色谈中国道家艺术精神》(以下简称《祭祀》),要与我商榷商榷,我很乐意。朋友寄来了该文的复印件,萍踪先生的文章是《探古求源本治学戒奢华——与王渊清先生商榷》(以下简称《商榷》),题目倒也很有学者风度。可拜读之下觉得此文很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榷 道家艺术精神 艺术特色 书法艺术 陶弘景 祭祀 书法研究 治学 复印件 梁武帝
下载PDF
探古求源本 治学戒奢华——与王渊清先生商榷
17
作者 萍踪 《书法艺术》 1995年第4期21-24,共4页
上海《书法研究》1993年第一期发表了王渊清先生的《生命的祭祀——从(瘗鹤铭)的艺术特色谈中国道家艺术精神》。该文逻辑混乱,缺少严密的论证,引用史料随便,文辞虚饰浮夸。《祭祀》一文开篇就引用了《荒漠、甘泉》中的两段话,如“好的... 上海《书法研究》1993年第一期发表了王渊清先生的《生命的祭祀——从(瘗鹤铭)的艺术特色谈中国道家艺术精神》。该文逻辑混乱,缺少严密的论证,引用史料随便,文辞虚饰浮夸。《祭祀》一文开篇就引用了《荒漠、甘泉》中的两段话,如“好的艺术不仅是供人娱乐的艺术,也是要使人牺牲的艺术,宇宙间最大的艺术,就是转换生命力量的艺术。”又如:“人们爱艺术,是因为它吞食了生命,又把生命的遗骸作为壮观的纪念品——高贵的人在这儿安息,低劣的人找到勇气。生命逝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艺术精神 艺术特色 祭祀 书法艺术 艺术人生 陶弘景 作者 书法研究 陶渊明 道家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