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家观念与中国山水艺术
1
作者 刘李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14-16,共3页
中国山水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具有浓厚的形而上的哲学意味,它与道家意识观念有着内在的深切的渊源关系.在中国山水艺术的浪漫精神中,艺术、人生、宇宙是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这是一种人对自身的超越的自由渴望和对无限之美的追求,就其... 中国山水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具有浓厚的形而上的哲学意味,它与道家意识观念有着内在的深切的渊源关系.在中国山水艺术的浪漫精神中,艺术、人生、宇宙是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这是一种人对自身的超越的自由渴望和对无限之美的追求,就其体验人生,把握世界的方式而言,两者都是本能直觉整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山水艺术 道家观念 直觉 整体空间 浪漫精神
下载PDF
汉乐府中所见的道家思想和道家审美观念
2
作者 曾祥旭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8-41,50,共5页
汉乐府诗中所见的道家思想包括以下数端:(一)游仙长生;(二)福祸无常;(三)死亡意识;(四)针砭现实。道家审美思想包括:(一)以自然为美;(二)以奇谲为美;(三)以形写神。这些思想在魏晋南北朝和初盛唐时期对诗人创作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汉乐府 道家思想 道家审美观念 文体意识 诗歌创作
下载PDF
谫论《瘗鹤铭》的行款方式与道家观念
3
作者 吴顺 《宏德学刊》 2022年第1期165-177,共13页
《瘗鹤铭》的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学术界至今未能确定《瘗鹤铭》的时代和作者身份,既有人认为其是南梁隐士、道士陶弘景所作,又有人认为其是晚唐皮日休等人所作,彼此之间的时间跨度竟达300年以上,亟须断代。从张弨的《〈瘗鹤铭〉复原... 《瘗鹤铭》的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学术界至今未能确定《瘗鹤铭》的时代和作者身份,既有人认为其是南梁隐士、道士陶弘景所作,又有人认为其是晚唐皮日休等人所作,彼此之间的时间跨度竟达300年以上,亟须断代。从张弨的《〈瘗鹤铭〉复原图》以及现存原石的状况来看,其行款方式属于罕见的左起行序,这种宗教属性的行款能为《瘗鹤铭》的年代提供参照,进而补充陶弘景说。此外,人们多聚焦于该石刻在书法艺术层面的价值,很少去关注葬鹤立铭事件背后的道家思想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瘗鹤铭》 陶弘景 左起行序 道家观念 道教金石碑刻
原文传递
于丹的养生观
4
作者 周鹤 《人生与伴侣(新养生)》 2009年第4期52-53,共2页
道家养生:顺应自然的调理最智慧 从道家观念讲,健康就是人与自然的匹配和顺应。按照道家观点,世界上有四样东西为“大”,天大,地大,人大,道也大。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入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是指人要以大... 道家养生:顺应自然的调理最智慧 从道家观念讲,健康就是人与自然的匹配和顺应。按照道家观点,世界上有四样东西为“大”,天大,地大,人大,道也大。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入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是指人要以大地为法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健康就是顺应这个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观 顺应自然 于丹 道家观念 人与自然 道法自然
下载PDF
论李白功成身退思想及其成因
5
作者 余锋 《九江师专学报》 1993年第2期38-41,共4页
怀才不遇与功成身退是李白诗中的两大主题,而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理想和抱负。立功建业与避世归隐,本来是两个相互矛盾的人生目标,但这二者都在李白身上统一了起来,这也是李白性格独特的一方面。 首先,李白的思想特征是有着强烈的功名心... 怀才不遇与功成身退是李白诗中的两大主题,而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理想和抱负。立功建业与避世归隐,本来是两个相互矛盾的人生目标,但这二者都在李白身上统一了起来,这也是李白性格独特的一方面。 首先,李白的思想特征是有着强烈的功名心,有着执着的济世志向。 李白流露出这种抱负的诗文很多,著名的是《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虽然他在寿山能过着“弄之以绿绮,卧之以碧云,嗽之以琼液,饵之以金砂,既而童颜益春,真气愈茂”那样高雅舒适的生活,但这些并不是他内心的抱负与志愿。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人生目标 思想特征 道家观念 生活经验 世界观
全文增补中
The "Mother Complex" of Martha Quest 被引量:1
6
作者 Rukhsana Rahim Chowdhury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4年第10期810-816,共7页
Human experience can best be understood in the framework of collective social relations. Like any other tie, th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is forged not in isolation but informed by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social... Human experience can best be understood in the framework of collective social relations. Like any other tie, th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is forged not in isolation but informed by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social values, circumstances, and practices.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s witnessed the greatest changes in world history. As an outcome of the noticeable shift in gender ideologies in the last half of that century, modern mothers and daughters struggled to experience a union, a bon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mselves and the world around them. Clash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 ideals and mores can be held accountable for the consequential neurotic development of the psyche in twentieth century mothers and daughters. Doris Lessing's writings reflect the way in which these complex changes in society affect family relationships. Her first novel of the Children of Violence series, Martha Quest, is an apt study of a mother and her daughter's struggle with their newly defined roles in society. This paper will seek to examine the conflicts that are encountered in the wake of such adjustments by contemporary mothers and daughters. In order to do so, the study will focus on an exploration of the kind of issues that Martha Quest and May Quest experience in Lessing's Martha Quest through approaches available in works by Carl Jung on his theory of the "mother compl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der roles "mother complex" RESISTANCE psychic dilemmas Matrophobia MOTHERHOOD
下载PDF
汉画像中莲花的象征意义
7
作者 李臣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52-56,共5页
史前泛神论对远古人有重要影响,他们认为万物有灵,不少地区有植物崇拜的观念。莲花也被认为是有灵的植物,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赋予莲花的生殖、高洁、生生不息、吉祥等意义,这些意义已经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史前泛神论对远古人有重要影响,他们认为万物有灵,不少地区有植物崇拜的观念。莲花也被认为是有灵的植物,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赋予莲花的生殖、高洁、生生不息、吉祥等意义,这些意义已经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汉画像石可以发现莲花的身影,莲花纹出现的位置固定,并且莲花本身又承载丰富内涵。本文试从莲花与莲花崇拜、莲花与道家审美观念、莲花与汉代的宇宙观三个角度,对汉画像石中莲花的象征意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莲花崇拜 道家审美观念 宇宙观
下载PDF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老妪观念
8
作者 王艳丽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6-180,共5页
中国传统老妪观念主要由儒、道、法三家的老妪观念构成。儒家老妪观念重伦理性,表现出在男权前提下对老妪老年身份的尊重;道家老妪观念重理论性,继承了远古母系氏族社会尊重老年女性的遗风;法家老妪观念重实用性,全面否定老妪的价值。... 中国传统老妪观念主要由儒、道、法三家的老妪观念构成。儒家老妪观念重伦理性,表现出在男权前提下对老妪老年身份的尊重;道家老妪观念重理论性,继承了远古母系氏族社会尊重老年女性的遗风;法家老妪观念重实用性,全面否定老妪的价值。考察我国古代老妪观念对于解读古代文学中的老妪形象和健全古代妇女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老妪观念 道家老妪观念 法家老妪观念
原文传递
于丹论养生
9
作者 周鹤 《山东人大工作》 2009年第8期64-64,共1页
道家养生:顺应自然的调理最智慧 从道家观念讲,健康就是人与自然的匹配和顺应。按照道家观点,世界上有四样东西为“大”:天大,地大,人大,道大。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关键词 养生 于丹 道家观念 顺应自然 人与自然 道法自然 “大” 智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