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直觉到自觉——梁漱溟道德功夫的演进轨迹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若曦
-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29-33,共5页
-
基金
贵州省高校社科基地贵阳学院阳明学与地方文化研究中心招标项目"王阳明‘治世’‘治心’‘治天’思想及其逻辑统一"(2015JD101)
-
文摘
早期与后期思想之异同、对儒家与佛家思想之认识变化是探讨梁漱溟道德功夫的演进轨迹的两个基本视域。早期,梁漱溟的道德功夫以一任直觉为主,辅以对意欲的调和。后期,梁漱溟转而强调生命的不懈奋进与人心的良知自觉。其早期思想中的两种功夫分别对应着儒、佛两家的两种本体,内蕴着一种紧张关系。后期,梁漱溟转而开始强调儒佛两家在成德功夫上的相通,缓解了其紧张关系。这种道德功夫的转变,一方面体现了梁漱溟对传统思想资源的重新取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梁漱溟对儒佛关系的自觉调整。这种转变促使早期梁漱溟思想中的善恶二元对立的倾向发展为更加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梁漱溟先生在西方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将儒佛两家的成德功夫落实于自觉的不懈奋斗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传统道德现代转型的有益范型。
-
关键词
梁漱溟
道德功夫
直觉
意欲
儒佛
良知
-
Keywords
Liang Suming
moral efforts
moral intuition
Will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conscience
-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阳明心学视域下的身心合一论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龚晓康
-
机构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
贵州大学共产党人心学高端智库
-
出处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3-130,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阳明学知识论问题研究”(21BZX068)。
-
文摘
身心关系为中西哲学最为重要的论题之一。王阳明认为“身心意知物是一件”,身、心、意、知、物五者和合一体而不能相分离,共同构成了“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之“真己”,亦即“大我”。“大我”为前对象化、前认知化、前理论化的源初场域:其“心”为源初场域之神感神应,其“身”为源初场域的全幅显现。由于意识的自我对象化作用,人执定形体而落入“躯壳的己”亦即“小我”之中:“身”成为与心、意、知、物相对待的生理基础,“意”成为与身、心、知、物相对待的心理活动,进而两者有“非一非异”之关系。王阳明关于身心问题的讨论,重点不在于“小我”层面生理与心理交互作用下的感受与认知,而在于回归源初“大我”以实现生命的究竟安顿,这关涉宇宙论、本体论、功夫论等更为宏大的视域。就此而言,中西哲学关于身心问题的讨论有相互借鉴的可能。
-
关键词
阳明心学
身心
大我
小我
道德功夫
-
Keywords
Wang Yangming’s ideology of mind
body and mind
big self
small self
moral practice
-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