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教育中道德图式的建构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航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63,共6页
道德图式是个体对知识、经验等加工而建构起来的道德知识结构,在儿童的道德发展中起着过滤、解释、定向、整合作用。基于现代图式理论,在道德教育中,教师了解儿童原有的道德图式及其发展水平、关注儿童的道德经验和生活环境、重视意... 道德图式是个体对知识、经验等加工而建构起来的道德知识结构,在儿童的道德发展中起着过滤、解释、定向、整合作用。基于现代图式理论,在道德教育中,教师了解儿童原有的道德图式及其发展水平、关注儿童的道德经验和生活环境、重视意识与无意识的交互作用、引导多维度的道德学习,并通过激活道德叙事、引发道德对话、增进道德体验等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促进道德图式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 道德图式 图式理论 道德教育
下载PDF
道德图式初论 被引量:5
2
作者 易法建 《武陵学刊》 1998年第4期25-29,共5页
图式及图式理论有其完整的发生、发展历史。道德图式是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所累积的、经由整理、类化、加工而形成的、组织化了的道德经验知识结构,其种类既可分为个人道德图式、自我道德图式、角色道德图式和事件道德图式,也可分为... 图式及图式理论有其完整的发生、发展历史。道德图式是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所累积的、经由整理、类化、加工而形成的、组织化了的道德经验知识结构,其种类既可分为个人道德图式、自我道德图式、角色道德图式和事件道德图式,也可分为事件道德图式、场景道德图式、角色道德图式和故事道德图式,并表现出组成的单元性、结构的层次性、表征的广泛性、内容的价值性、加工的类比性、活动的主动性、外化的工具性、内在的组织性八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 图式理论 道德图式 道德变量
全文增补中
论道德图式 被引量:2
3
作者 吕耀怀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86-90,共5页
本文认为,道德图式是个体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内在制约机制,研究道德图式能揭示个体领悟道德内涵的心理基础和升华道德境界的运行轨迹。本文把道德图式界定为若干具有价值向性的道德意识单元的有机组合,各个道德意识单元以一个统一的整... 本文认为,道德图式是个体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内在制约机制,研究道德图式能揭示个体领悟道德内涵的心理基础和升华道德境界的运行轨迹。本文把道德图式界定为若干具有价值向性的道德意识单元的有机组合,各个道德意识单元以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于人的意识中,道德图式具有过滤功能、解释功能和定向功能。道德图式的演化有历时性和共时性两种类型,从历时性角度看,道德图式的发展要经历完全他律、低级自律和高级自律三个阶段。从共时性角度看,道德图式的转换可以是部分的、非根本性的、也可以是整体的、根本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图式 道德意识 三个阶段 根本性 历时性 价值观念 道德活动 解释功能 基本内核 价值关系
下载PDF
道德图式:基于道德创伤发生机制的整合 被引量:1
4
作者 冯紫雯 郭倩汝 黄强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7期736-740,共5页
道德创伤是基于外部的不道德事件对个体或群体内心道德价值体系造成的冲击,引发的创伤症状。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个体内在的道德图式与外在的道德情景相背离。道德图式作为个体在道德环境里规律性的活动中价值取向性的道德意识单元的集合体... 道德创伤是基于外部的不道德事件对个体或群体内心道德价值体系造成的冲击,引发的创伤症状。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个体内在的道德图式与外在的道德情景相背离。道德图式作为个体在道德环境里规律性的活动中价值取向性的道德意识单元的集合体,由外周和内核共同构成。道德图式通过监督个体的言语和行为,基于道德实践情形对个体进行适度控制、以自我罪恶感作为裁定的工具来审视个体行为来实现道德自我的支配。道德图式对于发生的事件具有选择性,是创伤事件的过滤器。个体基于此,对道德事件进行解释或者被道德事件所颠覆,进而发挥对道德创伤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图式 道德创伤 心理学基础 创伤事件 道德自我
下载PDF
论道德图式 被引量:1
5
作者 吕耀怀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3-34,共2页
吕耀怀:论道德图式道德图式是个体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内在制约机制。不同的社会个体,对于道德现象的内涵会有不同的领悟,会作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善恶评定.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不同的道德图式。道德图式是若干具有价值导向性的道德... 吕耀怀:论道德图式道德图式是个体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内在制约机制。不同的社会个体,对于道德现象的内涵会有不同的领悟,会作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善恶评定.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不同的道德图式。道德图式是若干具有价值导向性的道德意识单元的则L组合。各个道德意识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图式 道德意识 性转换 论道 道德现象 历时性 社会变革 道德行为 生产关系 制约机制
原文传递
道德认同概念辨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仁贵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0,共6页
当前社会,道德问题日显突出,道德认同因其关涉道德如何深入人心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但当前学界对道德认同的概念尚未十分明晰,我们在对人格说、图式说、社会化说、内化说四种视角的道德认同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对道德认同概念... 当前社会,道德问题日显突出,道德认同因其关涉道德如何深入人心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但当前学界对道德认同的概念尚未十分明晰,我们在对人格说、图式说、社会化说、内化说四种视角的道德认同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对道德认同概念进行了新的厘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认同 道德人格 道德图式 道德社会化 道德内化
下载PDF
和谐社会的“好生活”与道德理性的生长 被引量:6
7
作者 郑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33,共7页
道德理性内在于“好生活”并有利于促进“好生活”。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和谐社会的“好生活”是基于完整的人的完整生活,是一种追问着、构建着、追求着的自主生活,它内含道德理性并藉由道德理性不断得以实现。道德理性是在生活实践中生... 道德理性内在于“好生活”并有利于促进“好生活”。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和谐社会的“好生活”是基于完整的人的完整生活,是一种追问着、构建着、追求着的自主生活,它内含道德理性并藉由道德理性不断得以实现。道德理性是在生活实践中生长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专门化的生活实践,通过发展道德判断能力、建构道德图式、发展道德自我、促成道德反思等,可以促进道德理性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好生活” 道德理性 生活实践 道德判断能力 道德图式
下载PDF
论社会转型期的道德认同 被引量:13
8
作者 何建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10,共4页
所谓道德认同是指道德主体在原有道德图式的基础上不断同化社会道德规范于自身的道德结构,同时又不断改变自身的道德结构以顺应社会道德发展的过程.它是社会成员对社会道德所采取的自觉接受,自愿遵循的态度.道德认同是社会与个体互动的... 所谓道德认同是指道德主体在原有道德图式的基础上不断同化社会道德规范于自身的道德结构,同时又不断改变自身的道德结构以顺应社会道德发展的过程.它是社会成员对社会道德所采取的自觉接受,自愿遵循的态度.道德认同是社会与个体互动的道德交流和深层次的精神渗透.作为一种道德互动,道德认同的实现,取决于道德主体、道德客体(社会道德)、道德环境的有机互动.道德认同的发生和实现,首先依赖于道德主体即认同者的主观条件.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认同者内在的道德图式.所谓道德图式,是指个体意识中具有稳定性的道德观念结构和道德信念系统.它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道德图式一旦确立,就不仅对个体的道德认知发生影响,也对个体的道德行为发生影响.道德图式往往作为一种主观的内在尺度,引导个体对周围的道德现象进行感知、评价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社会道德规范 道德图式 道德认同 个体道德主体 价值目标 道德环境 道德结构 道德观念 道德价值取向
下载PDF
大学生道德敏感性影响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韦耀阳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125,共3页
道德敏感性是指个体对情境道德含意的领悟和解释能力,是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逻辑上的初始心理成分。它与个体对情境的自动化加工及在加工过程中所伴随的直觉情绪有紧密的联系。研究发现背景因素(包括社会背景和情境背景)个体对情境的自... 道德敏感性是指个体对情境道德含意的领悟和解释能力,是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逻辑上的初始心理成分。它与个体对情境的自动化加工及在加工过程中所伴随的直觉情绪有紧密的联系。研究发现背景因素(包括社会背景和情境背景)个体对情境的自动化加工、个体的道德图式、角色卷入及大学生人格特点都可能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因此,改善社会背景和教育干预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敏感性 道德图式 角色卷入 对策
下载PDF
文化视域下学校立德树人路径探赜
10
作者 严海 汪丽华 《中小学德育》 2024年第4期34-38,共5页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之一,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指向。文化是人类追求自我完善、自由活动的内在精神的一种自我确证,人是一种文化存在。以文化的“外铄性”与“内生性”化育学生道德人格,提高其精神修养是丰富...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之一,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指向。文化是人类追求自我完善、自由活动的内在精神的一种自我确证,人是一种文化存在。以文化的“外铄性”与“内生性”化育学生道德人格,提高其精神修养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方略,也是引导学生中华民族“类身份”文化认同的应然路径。置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与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双重场域之中,学校德育应保持文化定力、形成文化合力、增强文化引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学生道德价值引领,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红色文化固化学生道德发展根基,依托校园文化促进学生道德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立德树人 道德图式 核心价值观 精神谱系
下载PDF
崇高美的道德感染生成及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11
作者 邓小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60-65,共6页
崇高美是道德感染生成的决定性因子 ,崇高美教育是在德育基础上增加了美育功能的道德教育。在当今高校人文教育相对较弱的态势下 ,我们应力倡崇高美等人文精神教育 ,并注重教育过程中道德感染情景与个体道德图式之间的双向互动 。
关键词 道德感染 崇高美 感染情景 道德图式
下载PDF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新进展及其启示
12
作者 李军 《基础教育论坛(乐山)》 2012年第2期9-12,共4页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新成果,将图式、意会知识和内隐加工运用于理论的方法和思想阐述中,并结合确定问题测验(DIT)方法的改进和实证研究成果的积累,建构了道德认知发展的图式论和类型论,这对推进道德心理学的研究...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新成果,将图式、意会知识和内隐加工运用于理论的方法和思想阐述中,并结合确定问题测验(DIT)方法的改进和实证研究成果的积累,建构了道德认知发展的图式论和类型论,这对推进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和促进德育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确定问题测验(DIT) 道德图式 道德类型
下载PDF
论道德感染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耀怀 涂争鸣 曾钊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4-28,共5页
道德感染是社会互动中的道德交流和深层次的精神渗透,是在无说教、无压力的情境中互动双方心理上滋生的道德认同。因为有道德感染,才使互动的节奏更为合拍,互动效益得以更好地维系和发展,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社会风气日趋淳善。研究道... 道德感染是社会互动中的道德交流和深层次的精神渗透,是在无说教、无压力的情境中互动双方心理上滋生的道德认同。因为有道德感染,才使互动的节奏更为合拍,互动效益得以更好地维系和发展,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社会风气日趋淳善。研究道德感染,就是要探索社会互动现象中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沟通桥梁,和道德输出与输入的机制,并力图借助于这些桥梁和机制,让道德灌注人心,滋润灵魂,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互动双方的继续道德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感染 道德图式 社会互动 道德品质 道德精神 社会个体 情境 道德认同 道德社会化 感染过程
下载PDF
道德敏感性的综述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敬爽 徐一心 《心理学进展》 2018年第11期1701-1706,共6页
道德敏感性是指由于个体经验、已有的道德观等认知因素所决定的个体在情景中能否察觉道德线索、意识到某个行为是不道德行为的能力,在逻辑上作为道德行为发生的心理成分的初始地位,在道德行为的产生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受到性别... 道德敏感性是指由于个体经验、已有的道德观等认知因素所决定的个体在情景中能否察觉道德线索、意识到某个行为是不道德行为的能力,在逻辑上作为道德行为发生的心理成分的初始地位,在道德行为的产生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受到性别、道德图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道德敏感性的测量方式也逐渐趋于多样化,包含访谈、问卷、FMRI等方式,并且在不同的领域也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但道德发展这条主干道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敏感性 道德行为 道德图式
下载PDF
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伦理维度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丹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104,共11页
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道德意涵在历史和实践的双重促动中发展,表征为政府治理主客体的协同性、内容的时代性、过程的渐进性、实践的人民性。集体主义的道德恪守、法治与共治的道德样式、人的现代化的道德理想汇聚的道德意识单元为内核... 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道德意涵在历史和实践的双重促动中发展,表征为政府治理主客体的协同性、内容的时代性、过程的渐进性、实践的人民性。集体主义的道德恪守、法治与共治的道德样式、人的现代化的道德理想汇聚的道德意识单元为内核结构要素,有力地发挥着道德净化、道德阐释、道德定向的功能,同构政府治理现代化建设道德图式的有机整体。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道德实践,指涉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与政治民主最大程度的实现。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定盘之星、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至善之境、数字赋能政府治理凸显效率之美共同组成政府治理现代化所恪守的伦理原则。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过程所形成的道德图式将是中国式现代化伦理维度的生动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道德图式 伦理维度
下载PDF
新科尔伯格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6-47,共2页
新科尔伯格理论继承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原则,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道德认知发展的图式论和类型论。这对推进道德心理学的发展和指导我国学校德育实践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 新科尔伯格理论 确定问题测验 道德图式 道德类型
下载PDF
荆浩山水画比德观
17
作者 焦文倩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72-74,84,共4页
"比德"作为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对中国绘画具有很大的影响。"比德"即人们以自然物所具有的某些特性来隐喻、象征人的品格。荆浩的山水画深受儒家比德思想的影响,在结构布局、骨法气势方面,及其审美价值... "比德"作为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对中国绘画具有很大的影响。"比德"即人们以自然物所具有的某些特性来隐喻、象征人的品格。荆浩的山水画深受儒家比德思想的影响,在结构布局、骨法气势方面,及其审美价值取向与审美形态上,形成其独特的比德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浩 比德 道德图式 阳刚之气 君子人格
下载PDF
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图式的解读
18
作者 龚群 《伦理学术》 2019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于哈贝马斯的交往伦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哈贝马斯认为人的道德资质需要一个道德发展心理学的证明,而这正是科尔伯格提供给他的。但哈贝马斯并非完全搬用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个发展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首先...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于哈贝马斯的交往伦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哈贝马斯认为人的道德资质需要一个道德发展心理学的证明,而这正是科尔伯格提供给他的。但哈贝马斯并非完全搬用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个发展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首先,他承认科尔伯格的三个水平六个发展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的有效性,其次,他用他的交往理论重新解释了这个发展理论。尤其重要的是,哈贝马斯还在第六阶段论之后,提出了第七阶段论。从话语伦理学的话语交往视域重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使哈贝马斯得出话语交往是合乎逻辑地建构在反思性的第六阶段之上,交往主体的普遍呈现以及话语伦理交往的新阶段,使哈贝马斯的伦理学超越了科尔伯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伯格 哈贝马斯 道德发展阶段图式 话语伦理学
原文传递
理性德育:引导美好生活建构
19
作者 郑航 《中国德育》 2024年第5期37-42,共6页
美好生活是完整人的完整生活,是有意义、有价值、“值得一过”的生活,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由实然走向应然的生活。理性内在于生活之中,美好生活经由理性而达成。理性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道德理性生长,核心在于培养道德思维、提高道... 美好生活是完整人的完整生活,是有意义、有价值、“值得一过”的生活,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由实然走向应然的生活。理性内在于生活之中,美好生活经由理性而达成。理性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道德理性生长,核心在于培养道德思维、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建构道德图式、发展道德自我则是其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 理性德育 道德理性 道德图式 道德自我
原文传递
Motifs of Revulsion in George Eliot's Middlemarch and Induction of Moral Conflicts
20
作者 Sze M Suze Ceaminia Lau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9期1091-1102,共12页
This paper selects revulsion and its networking emotion: resentment and disgust as a generic form of novel studies and the subject of moral investigation. Motifs of revulsion create complex bedding texture of the plo... This paper selects revulsion and its networking emotion: resentment and disgust as a generic form of novel studies and the subject of moral investigation. Motifs of revulsion create complex bedding texture of the plot, which introduces personality and inner visions of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It unifies the binding power of narrative history and informs readers various aspects of morality in the Victorian era, in addition, to present a lyrical tone of social ethics. The following analysis takes Eliot's Middlemarch as the base text. I shall explain the lexical meaning and textual discussion of revulsion, resentment and disgust spirally within its context, then illustrate with paranthetical examples and different idioms. Later arguments turn to what Eliot defines as faction of human duty in life, which is the nuanced requirement of a subject stands against himself or herself through the disposition of conscience as verdict. This disposition provides unlimited parallels for instinctive presence of internal feelings and thresholds that are constantly affecting moral understa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IFS revulsion MIDDLEMARCH moral conflicts texts and emotio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