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意志——康德道德宗教的核心观念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玄毅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74,共6页
意志的绝对自由对于康德哲学是一个根本性的前提,也是使其得以从纯粹理性进展到实践理性的关键概念。通过剥离人类自由意志中的经验性成分,区分只对特定主体的意志有效的主观"准则"和对所有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的客观"... 意志的绝对自由对于康德哲学是一个根本性的前提,也是使其得以从纯粹理性进展到实践理性的关键概念。通过剥离人类自由意志中的经验性成分,区分只对特定主体的意志有效的主观"准则"和对所有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的客观"法则",康德对实践理性、道德与宗教的论述,得以超越近代以前的神学与哲学在自由意志问题上的争论,并将基督教神学所倡导的罪感意识改造成了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由道德宗教所倡导的有尊严的谦卑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自由意志 道德宗教 实践理性
下载PDF
道德人性论:康德从道德宗教进展到道德神学的枢纽 被引量:1
2
作者 闻骏 《理论月刊》 2007年第12期60-63,共4页
本文认为康德的宗教思想应该基本区分为道德宗教与道德神学这样两个基本阶段。康德对于宗教问题的思考有着明显的由道德宗教进展到道德神学的理论走向,而道德人性论正是康德从道德宗教进展到道德神学的枢纽与关键一环。康德的这一做法... 本文认为康德的宗教思想应该基本区分为道德宗教与道德神学这样两个基本阶段。康德对于宗教问题的思考有着明显的由道德宗教进展到道德神学的理论走向,而道德人性论正是康德从道德宗教进展到道德神学的枢纽与关键一环。康德的这一做法一方面体现了其宗教思想发展的基本一致性,即宗教的道德化与神学的人学化趋向;而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康德在对宗教问题的思考与清理上从批判哲学的立场进展到人类学的立场的理论视域上的基本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宗教 道德神学 枢纽 理论视域
下载PDF
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与康德的道德宗教之比较及其融合——兼论斯宾诺莎的泛神论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晓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8,30,共9页
爱因斯坦把“上帝”等同于“宇宙”,称之为“宇宙宗教”,并宣称那正是斯宾诺莎的泛神论;然而,爱因斯坦却把对社会道德的关注从宇宙宗教中剥离出来。与之相反,康德则把“上帝”与“宇宙”分离开来,站在反自然神论或反宇宙宗教的立场上,... 爱因斯坦把“上帝”等同于“宇宙”,称之为“宇宙宗教”,并宣称那正是斯宾诺莎的泛神论;然而,爱因斯坦却把对社会道德的关注从宇宙宗教中剥离出来。与之相反,康德则把“上帝”与“宇宙”分离开来,站在反自然神论或反宇宙宗教的立场上,仅仅主张道德神论或道德宗教。我们将爱因斯坦和康德的理论加以融合,形成广义的宇宙宗教。广义宇宙宗教把狭义宇宙宗教和道德宗教包括在内,这是对斯宾诺莎之泛神论的回归和升华,不仅与科学并行不悖甚至相互促进,而且对人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宗教 道德宗教 泛神论 爱因斯坦 康德 斯宾诺莎
下载PDF
论宗教中的“道德信仰”——以康德的“道德宗教”为例
4
作者 石敏杰 《宁夏党校学报》 2013年第5期54-57,共4页
康德的宗教理想是一种理性的道德宗教,"道德信仰"是道德宗教的基础,是以道德为基础的理性的信仰。在宗教中树立"道德信仰",就是在对终极存在者的虔诚信仰之中突出道德的地位,强调终极存在者的道德位格,并把对道德... 康德的宗教理想是一种理性的道德宗教,"道德信仰"是道德宗教的基础,是以道德为基础的理性的信仰。在宗教中树立"道德信仰",就是在对终极存在者的虔诚信仰之中突出道德的地位,强调终极存在者的道德位格,并把对道德情感、道德法则乃至道德行为本身的信仰作为宗教的核心要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信仰 道德宗教 宗教 道德
下载PDF
道德学社与道德宗教
5
作者 韩星 《宗教与哲学》 2013年第1期229-252,共24页
段正元是一位现代民间大儒,从小就有济世安民之志。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北京创办道德学社,其宗旨为"阐扬孔子大道,实行人道贞义,提倡世界大同,希望天下太平"。后来以北京为中心全国各地有道德学社分社,段正元在各地讲学传道,在民间... 段正元是一位现代民间大儒,从小就有济世安民之志。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北京创办道德学社,其宗旨为"阐扬孔子大道,实行人道贞义,提倡世界大同,希望天下太平"。后来以北京为中心全国各地有道德学社分社,段正元在各地讲学传道,在民间形成一股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成为战乱中保一方平安、挽世道人心的力量。道德不仅是段正元学说思想的主干,也是其一生实践实行的中心。他区分真假道德,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统就是道德思想,肯定中华传统道德是实现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并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获得了道德学社成员的普遍认同,对于我们今天道德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需要澄清的是段正元讲的道德包含了现代学科体系中哲学、伦理、宗教三个层面的内容。道德学社本质上不以宗教立教而以"道德"立教,可以说是一种道德宗教。段正元特别强调道德实践,其实行途径就是三教合一,万教归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正元 道德 道德学社 道德宗教 万教归儒
下载PDF
欲成义人,先做善人——康德对道德与宗教关系的处理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华甫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86,共7页
本文首先对"单纯理性界限内的宗教"这一说法进行了辨析,认为康德把宗教看作由两个部分的内容构成——理性的内容和经验性的内容;前者是宗教的道德内核,后者是用于承载或表现这个道德内核的宗教性外衣。康德强调真宗教必须是... 本文首先对"单纯理性界限内的宗教"这一说法进行了辨析,认为康德把宗教看作由两个部分的内容构成——理性的内容和经验性的内容;前者是宗教的道德内核,后者是用于承载或表现这个道德内核的宗教性外衣。康德强调真宗教必须是此二者的结合;对于人来说,道德与宗教都不可或缺:离开道德的内核,只把宗教的外衣当作宗教的全部内容,会走向宗教妄想;而离开宗教的表现、以为道德能够提供实践理性的终极目的的全部条件,这是道德狂热。康德对这两种思想倾向及实践都进行了批判。基于对康德宗教思想的这种认识,本文重新审视了把康德看作取消宗教的独立地位、将其化约为道德的看法,认为此种看法不符合康德对于道德与宗教关系的观点,因而是错误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实践理性 至善 称义 道德宗教
下载PDF
康德哲学中的道德与宗教之辩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会永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5,共5页
对于康德哲学中道德和宗教的关系,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康德对"道德必然导向宗教"的论述,破坏了道德法则的自主性和纯粹性,也与他的"道德不需要宗教"的命题相冲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康德把... 对于康德哲学中道德和宗教的关系,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康德对"道德必然导向宗教"的论述,破坏了道德法则的自主性和纯粹性,也与他的"道德不需要宗教"的命题相冲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康德把宗教奠基在道德之上,是在以道德解构宗教,最终的结果使宗教成为了道德的附录,从而损害了宗教的自主性。然而,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对康德来说,道德和宗教既各自独立,又互相需要,康德的目标是实现二者的共契而非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道德 宗教 道德宗教
下载PDF
儒学二重性:既是哲学又是道德宗教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吉惠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9-99,共11页
儒学是孔子在继承殷周文化基础上所创立的人文道德学说 ,以探讨人生哲理、政治道德为主要内容。但是 ,儒学一开始就包含神秘色彩 ,孔子既讲“天”、“天命” ,又言“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 ,具有思想上的二重性、矛盾... 儒学是孔子在继承殷周文化基础上所创立的人文道德学说 ,以探讨人生哲理、政治道德为主要内容。但是 ,儒学一开始就包含神秘色彩 ,孔子既讲“天”、“天命” ,又言“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 ,具有思想上的二重性、矛盾性。孔子死后 ,社会统治阶级自鲁哀公、汉高祖开始修建孔庙、神化孔子。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之后 ,崇拜、祭祀孔子成为定制 ,历代统治阶级都通过神化孔子 ,推行教化、普及伦理纲常。久而久之 ,深入民心 ,使平民百姓以宗教感情顶礼膜拜孔子 ,使儒学事实上演化成为道德宗教。全面而论 ,儒学仍具有思想上的二重性 :既是哲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儒教 天命 道德宗教 终极关怀 祭孔 信仰
原文传递
康德对“基督教”的“道德建构”——对《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梁卫霞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2,126,共4页
康德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对宗教进行了道德的诠释和建构,然而,他对宗教的道德诠释不是指向所有的宗教,而只是特别指向基督教;他对基督教的道德诠释不是为了消解基督教,而是为了重新建构基督教。康德对基督教的道德诠释奠定了... 康德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对宗教进行了道德的诠释和建构,然而,他对宗教的道德诠释不是指向所有的宗教,而只是特别指向基督教;他对基督教的道德诠释不是为了消解基督教,而是为了重新建构基督教。康德对基督教的道德诠释奠定了对现代神学进行道德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对现代哲学和现代神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丰富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基督教 道德宗教
下载PDF
儒学之为“道德的宗教”——析牟宗三对宗教问题的论述
10
作者 程志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46,共6页
哲学应担负起"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两种使命,这两种使命为哲学之两"极"。然而,传统儒学推开了"终极关怀"这一"极"。面对西学的大规模东渐,这一问题成为现代儒学不可回避的问题。... 哲学应担负起"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两种使命,这两种使命为哲学之两"极"。然而,传统儒学推开了"终极关怀"这一"极"。面对西学的大规模东渐,这一问题成为现代儒学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此方面,牟宗三对"终极关怀"这一"极"进行了有益探讨:其一,无论就宗教之"理"来看,还是就宗教之责任来看,儒学就是宗教。其二,由于儒学不具有一般宗教之形式,且它所强调的是"天道"、"超越而内在"等,故其为一种特殊的宗教。其三,儒教将重点放在道德之本心与道德之创造上,故是一种"道德的宗教",亦是一种"人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宗教 儒教 道德宗教 人文教
下载PDF
恩典与自由——康德道德宗教与人文主体性的现代困境
11
作者 尤西林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9-58,共10页
康德在人文主体性极限处所陷入的“恩典-自由”矛盾,以及康德将神性的无限性时间意义人文化为向善的“历史”的人文主义立场,深远地制约着现代性思想。这一矛盾标示着人文主体性与基督教神学有其现代性源初关联。两者必须相互关联地... 康德在人文主体性极限处所陷入的“恩典-自由”矛盾,以及康德将神性的无限性时间意义人文化为向善的“历史”的人文主义立场,深远地制约着现代性思想。这一矛盾标示着人文主体性与基督教神学有其现代性源初关联。两者必须相互关联地成为反思对象。这一结论对于批判人文中心主义这一当代重大课题具有方法论意义。巴特危机期以神反人却难免人文主体性定势的困境表明,在近代主一客二元论或人-神矛盾格局内颠倒立场不是出路。现代三位一体神学与海德格尔式多重关系多重角度的非中心新格局,以及非自我单极主体的受动——能动——对话性意向言行方式,才有助于开启21世纪可能的新人文主义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道德宗教 人文主体性 恩曲-自由 现代性 受动性 基督信仰 施莱尔马赫 道德神学 人文自由 历史理性 海德格尔
原文传递
从道德走向人性——康德、赫尔德与施莱尔马赫宗教思想路向的形成
12
作者 闻骏 《德国哲学》 2013年第1期191-199,共9页
对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宗教哲学的发展来说,康德和赫尔德扮演了十分重要的理论角色。然而,这二人的宗教思想的理论趋向却又有天壤之别。康德的道德宗教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同时又代表着启蒙运动发展的更高层次。这体现在康德一方... 对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宗教哲学的发展来说,康德和赫尔德扮演了十分重要的理论角色。然而,这二人的宗教思想的理论趋向却又有天壤之别。康德的道德宗教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同时又代表着启蒙运动发展的更高层次。这体现在康德一方面深刻批判了旧有的建立在自然理性基础上的近代理性主义宗教,同时又把宗教信仰的根基牢固树立在道德实践理性的基础上。而对于赫尔德来说,他的宗教思想关注的核心点从一开始就不是理性,而是人性,是作为活生生的信仰个体的生命感受和生活经验。正是这一差异使得赫尔德的宗教思想构成了对康德道德宗教的反动,同时也为施莱尔马赫宗教思想路向的形成奠定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赫尔德 启蒙运动 道德宗教 施莱尔马赫
下载PDF
宗教道德的社会功能二重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邱正文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49,共4页
宗教道德是宗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于宗教教义、教规、仪式、制度等等之中,与宗教发展共生共存。宗教道德为宗教信众信仰和遵循,成为宗教信众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对人类的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与功能作用。本文通过对宗... 宗教道德是宗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于宗教教义、教规、仪式、制度等等之中,与宗教发展共生共存。宗教道德为宗教信众信仰和遵循,成为宗教信众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对人类的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与功能作用。本文通过对宗教道德仪规及宗教道德思想的陈述,指出宗教道德社会功能具有二重性,对信众和社会既具有积极性的社会功能,也存在消极性的社会功能,并由此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必须正确对待宗教道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正确利用宗教道德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道德 宗教道德二重性 积极性社会功能 消极性社会功能
下载PDF
论宗教道德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婉璞 李士菊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7,共3页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是有区别的,但从一定意义上说,宗教道德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体现着人类某种共通的精神追求,是现代伦理构建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只要正确对待和合理利用,仍然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伦理道德建设有一定...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是有区别的,但从一定意义上说,宗教道德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体现着人类某种共通的精神追求,是现代伦理构建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只要正确对待和合理利用,仍然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伦理道德建设有一定积极作用。其当代意义在于:第一,宗教道德中属于人神关系的道德层次,实质上是人对自身神圣意义的追求,应该努力挖掘;第二,宗教伦理中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层次,大都与世俗道德内容交叉,它可以强化世俗道德信仰的力量,发挥世俗道德的功能;第三,宗教伦理中属于人与自身关系的道德,强调的是人的自律,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规范人对自身责任和义务的认同与履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道德 人与神 宗教信仰
下载PDF
略论宗教道德问题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昂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1-176,共6页
宗教道德是对世俗道德进行异化和圣化后的一种伦理道德,包括"人神之道"、"人际之道"和"自然之道"三个层次。宗教道德的归宿是信仰,宗教道德以信仰的方式对道德进行着担当和作为并体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
关键词 宗教道德 世俗道德 信仰
下载PDF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倬 韦正翔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33,共5页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存在着本质区别。宗教道德是调整人与神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道德则是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属于世俗道德 ;宗教道德体现的是神道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则是一种人道主义 ;宗教道...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存在着本质区别。宗教道德是调整人与神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道德则是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属于世俗道德 ;宗教道德体现的是神道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则是一种人道主义 ;宗教道德通过神的力量发挥其社会作用 ,社会主义道德则通过社会舆论和人的良心发挥其社会作用。在理论上明确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伦理 宗教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
下载PDF
宗教道德·道德·人性刍议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恒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1-124,共4页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经产生就以自己特有的社会功能对社会施加影响;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性是人之为人的特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属性。宗教道德、道德与人性的内容因社会关系的不同而...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经产生就以自己特有的社会功能对社会施加影响;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性是人之为人的特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属性。宗教道德、道德与人性的内容因社会关系的不同而不同,又在社会关系进步的基础上进行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道德 人性 道德 社会进步 生产关系
下载PDF
“全球伦理”与“道德宗教”
18
作者 辛之声 《科学与无神论》 2004年第4期5-6,共2页
  1993年9月,65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士和一些非宗教组织的代表,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宗教议会"上通过了一份《全球伦理宣言》.《宣言》认为,各种宗教之间已经有一种共同之处,它可以成为一种全球伦理的基...   1993年9月,65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士和一些非宗教组织的代表,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宗教议会"上通过了一份《全球伦理宣言》.《宣言》认为,各种宗教之间已经有一种共同之处,它可以成为一种全球伦理的基础;这种"全球伦理","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①;《宣言》指出:"没有新的全球伦理,便没有新的全球秩序"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伦理 道德宗教 信仰者
原文传递
转型时期俄罗斯的宗教道德及其教育的复归 被引量:6
19
作者 武卉昕 《西伯利亚研究》 2006年第2期63-65,共3页
转型时期俄罗斯的宗教社会道德及其教育迅速复归,并发挥着特殊的功能。道德教育功能的提升有特殊的社会背景。宗教道德教育在目标、形式和内容方面与十月革命之前的宗教教育以及与苏联时期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也发挥... 转型时期俄罗斯的宗教社会道德及其教育迅速复归,并发挥着特殊的功能。道德教育功能的提升有特殊的社会背景。宗教道德教育在目标、形式和内容方面与十月革命之前的宗教教育以及与苏联时期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也发挥着特殊的社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宗教道德 道德教育
下载PDF
浅谈乔治·艾略特文学作品中的宗教道德观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谡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7,共4页
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女性小说家,她一生创作了多部具有深刻影响力的文学作品,而宗教道德的探讨和诠释一直贯穿作品始终。从艾略特的生活背景、宗教道德观形成过程以及对宗教的认知形式等方面,探讨艾略特文学作品中的宗... 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女性小说家,她一生创作了多部具有深刻影响力的文学作品,而宗教道德的探讨和诠释一直贯穿作品始终。从艾略特的生活背景、宗教道德观形成过程以及对宗教的认知形式等方面,探讨艾略特文学作品中的宗教道德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艾略特 文学作品 宗教道德 人本宗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