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伦理学中的道德客体与正义取向 被引量:4
1
作者 佘正荣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54,共8页
本文尝试通过分析现今较为流行的几种环境伦理观倡导的环境义务对象及其理论根据,指出其合理因素和缺陷所在,进而提出价值共同体的概念,以此阐明人类在环境义务对象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提出一种兼顾多层次对象的环境正义观。
关键词 道德客体 环境义务 价值共同体 环境正义
下载PDF
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辨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冯芸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90,共6页
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人类实践活动,而在这一过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同时也是我们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之逻辑起点的是道德教育主客体间的关系问题。面对当前道德教育实践中主客体间现实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从哲学视角对主体与客体、主... 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人类实践活动,而在这一过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同时也是我们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之逻辑起点的是道德教育主客体间的关系问题。面对当前道德教育实践中主客体间现实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从哲学视角对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性、客体与客体性及道德教育过程的阶段性进行深入分析,应是对两者关系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以和谐性、平等性和双向性为原则的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必将极大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促进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主体 道德教育客体 客体关系
下载PDF
道德信仰的实践性本质 被引量:3
3
作者 任建东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2期8-12,共5页
道德信仰在其实践活动中具有神圣化、一元化和整体化的特征。在社会实践上,其本质呈现为道德主体通过自我设定自身、创造自身的对象化活动形成道德客体,并在道德客体的对象化过程中创造道德主体的双向互动性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形成其独... 道德信仰在其实践活动中具有神圣化、一元化和整体化的特征。在社会实践上,其本质呈现为道德主体通过自我设定自身、创造自身的对象化活动形成道德客体,并在道德客体的对象化过程中创造道德主体的双向互动性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形成其独立于社会政治、民族、阶级、国家和社会日常生活而存在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信仰 道德主体 道德客体 对象化 实践
下载PDF
论道德的本质属性 被引量:4
4
作者 唐永泽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59-163,183,共6页
道德的本质是自主自觉行为对人对己的利害性 ;目前通行的道德定义没有摆脱使道德完全主观化的倾向 ,未能准确简明地揭示道德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 道德 本质 自主自学行为 道德主体 定义 道德客体 道德关系 道德行为 道德意识 道德事实 道德评价
下载PDF
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榜样示范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秀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1-15,共5页
榜样是道德主体(榜样)对道德客体的影响和教化——示范,也是道德客体对道德主体的(榜样)模仿和学习——接受示范。榜样示范的基本条件有四:榜样本身必须具有真实性的特质;榜样与模仿者在德性方面存在位势差;榜样与模仿者人格的同质性;... 榜样是道德主体(榜样)对道德客体的影响和教化——示范,也是道德客体对道德主体的(榜样)模仿和学习——接受示范。榜样示范的基本条件有四:榜样本身必须具有真实性的特质;榜样与模仿者在德性方面存在位势差;榜样与模仿者人格的同质性;模仿者对榜样的心理认同。榜样示范遵循着外→内→外的逻辑理路,促使模仿者道德水平的提高,是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榜样 传统道德文化 践行 道德主体 道德客体
下载PDF
论道德模仿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建华 胡知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69-73,共5页
人生伊始,本是道德的无知者。但人的存在本质规定了人必须走上社会化的旅程。人的道德社会化就是从道德模仿起步的.人们在道德模仿的过程中,分辨善恶,体认高尚与卑劣,实现道德认同,养成道德习惯。道德模仿是道德学习的“启蒙课”,道德... 人生伊始,本是道德的无知者。但人的存在本质规定了人必须走上社会化的旅程。人的道德社会化就是从道德模仿起步的.人们在道德模仿的过程中,分辨善恶,体认高尚与卑劣,实现道德认同,养成道德习惯。道德模仿是道德学习的“启蒙课”,道德传递的“通道”,道德内化的“入口”,道德整合的“立交桥”。我们研究它,旨在提高人们的道德适应力,树立道德榜样,淳化道德传播,从而使社会道德水平在相互仿效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行为 道德社会化 道德榜样 道德主体 道德客体 道德认同 道德内化 道德传递 道德形象 道德整合
下载PDF
论道德主体及主体性
7
作者 汪向东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道德主体性 道德规范 道德范式 行为方式 道德建设 邓小平 群体道德主体 客体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形态 道德客体
下载PDF
论道德与真善美的统一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卓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道德认识 伦理关系 道德理想 道德观念 道德客体 善恶评价 道德生活 道德规范 道德主体 经济结构
下载PDF
论道德价值
9
作者 孔润年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0-34,共5页
道德有无价值,如果有,表现在哪些方面?道德价值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特点是什么?道德价值与道德评价是什么关系?本文拟对这几个问题作些探讨。 一要谈道德价值,先要对“价值”概念的由来及内涵作一点考察。自古希腊时期起,西方哲学家就开... 道德有无价值,如果有,表现在哪些方面?道德价值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特点是什么?道德价值与道德评价是什么关系?本文拟对这几个问题作些探讨。 一要谈道德价值,先要对“价值”概念的由来及内涵作一点考察。自古希腊时期起,西方哲学家就开始探讨价值问题。随着哲学的发展,他们逐渐意识到真、善、美、正当、责任等一系列问题区别于纯粹的事实描述,而与“应当如何”的问题紧密相关。19世纪末,一些哲学家提出,如果把经济学、伦理学、美学、法学、教育学、逻辑学和识识论中所有这类问题分离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价值 道德评价 论道 客体关系 道德客体 道德现象 主观性 价值关系 客观性 超功利性
下载PDF
浅析道德主体性原则
10
作者 林心雨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9-22,共4页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地提高,道德生活却没有同步发展,相当一部分人的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严重弱化甚至丧失,在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浊浪中随波逐流,原有的道德规范体系苍白...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地提高,道德生活却没有同步发展,相当一部分人的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严重弱化甚至丧失,在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浊浪中随波逐流,原有的道德规范体系苍白无力,人们在道德活动中无所适从,转型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建构过程步履维艰.面对道德生活的无序状况,理论界和大众层面的困惑和迷惘,我认为反思前几年的道德主体热是很有必要的,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对主体性的正确理解,有赖于主体的自觉和主体性的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主体性原则 人的主体性 道德规范体系 客观约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道德价值 道德选择能力 价值取向 道德客体 道德实践
下载PDF
中外青年道德价值观之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琳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7-50,共4页
由于形成和发展轨迹不同,不同的社会,形成的道德规范以及由此构建的道德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对不同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中的道德教育客体进行透彻、深入分析基础上的比较,能够在借鉴国外道德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我国道德教育建设步伐。
关键词 中外 道德教育客体 比较
下载PDF
“善”之逻辑分析
12
作者 雷敏 颜峰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56-259,共4页
道德基本概念的“善”是一个二元谓词 ,即当且仅当X满足了Y的道德需要或者X履行了Y制定的道德规范时 ,X才是善的。由于道德关系的客体X、主体Y自身也是含有空位的命题函项 (谓词 ) ,这表明“善”同时还是一个二阶或高阶谓词 ,当X、Y取... 道德基本概念的“善”是一个二元谓词 ,即当且仅当X满足了Y的道德需要或者X履行了Y制定的道德规范时 ,X才是善的。由于道德关系的客体X、主体Y自身也是含有空位的命题函项 (谓词 ) ,这表明“善”同时还是一个二阶或高阶谓词 ,当X、Y取不同值时 ,“善”也具有不同的值 ,这就导致了“善”“恶”不确定性的困惑。运用现代逻辑的谓词理论 ,找到消解“善”的困惑的方法并得出“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谓词 函项 道德客体 道德主体 道德规范 逻辑
下载PDF
认识论归类三层次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小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29,25,共5页
一 以西方传统认识论为代表,以自然界客体为对象的自然认识论发展至今已具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和逻辑体系。作为西方哲学发轫的古希腊哲学,其认识论是典型的自然认识论,它将统一的自然界作为唯一的研究对象并力图探寻自然的本原和规律性。... 一 以西方传统认识论为代表,以自然界客体为对象的自然认识论发展至今已具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和逻辑体系。作为西方哲学发轫的古希腊哲学,其认识论是典型的自然认识论,它将统一的自然界作为唯一的研究对象并力图探寻自然的本原和规律性。从而达到对整个世界的最高认识。当时不论是唯物还是唯心的哲学,都作如是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识论 社会科学 道德需要 人与自然关系 道德主体 规律性 自然客体 经济关系 道德关系 道德客体
下载PDF
论伦理理论的操作方式
14
作者 胡成广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6期37-42,共6页
伦理理论如何走向并服务于伦理实践,这是困扰当代世界的一个急待解决、但却一直没有解决的重大课题。我认为,伦理理论走向并服务于伦理实践,必须要经过一个能动的中介或转换之桥,即把理论变成实用的可操作技术、技巧的机制;道德系统工... 伦理理论如何走向并服务于伦理实践,这是困扰当代世界的一个急待解决、但却一直没有解决的重大课题。我认为,伦理理论走向并服务于伦理实践,必须要经过一个能动的中介或转换之桥,即把理论变成实用的可操作技术、技巧的机制;道德系统工程就是这样一种操作艺术。 然而,理论的操作所涵盖的范围是十分广阔的,它至少应包括如下三个层次:理性操作、实践操作和价值操作。本文试就此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理性操作方式 一种伦理理论若走向、并服务于实践,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传播,即使理论转化成文字符号或语言等信息载体,让广大社会成员接受。在思想家表述其思想和接受者接受其思想的过程中,语言或文字符号的传达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或思维方式出现的。思想被思维形式组织化的过程,就是被理性思维方式操作的过程。思想家的思想由从头脑中发生到被形式化操作,从而为社会成员接受这一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实践 操作方式 伦理思想 道德系统 道德价值判断 客体 道德客体 伦理生活 理解和认识 系统工程
下载PDF
努力强化公民主体性素质的培养
15
作者 阎育新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730-731,共2页
关键词 公民 道德客体 主体性素质
下载PDF
论如何避免道德判断中的误判
16
作者 强以华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9年第1期202-202,共1页
在道德净化社会风气的过程中,道德主体在对道德客体的道德判断中常常会出现误判现象,从而严重地妨碍着道德净化社会风气作用的有效发挥。在道德判断中,道德主体能否在情感与理性之间先行调整好自身的态度,以及在此基础上能否通过事实认... 在道德净化社会风气的过程中,道德主体在对道德客体的道德判断中常常会出现误判现象,从而严重地妨碍着道德净化社会风气作用的有效发挥。在道德判断中,道德主体能否在情感与理性之间先行调整好自身的态度,以及在此基础上能否通过事实认知和道德认知正确处理道德主体与道德客体之间的关系,能否在不同甚至矛盾的道德知识之间进行合理地权衡,乃至能否在处理复杂情况下道德当事人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之关系时正确地选择关注的重点,都应该是如何避免道德误判从而提升道德判断准确性的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误判 社会风气 道德客体 道德主体 道德认知 事实认知 道德知识
原文传递
从利益视角管窥道德价值
17
作者 郑永奎 《东北史地》 1996年第1期55-56,共2页
谋取利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天性。人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其行为上拉开的距离或差异往往是一目了然的。观念的进步与落后、奉献意识的强与弱,潜移默化地对行为主体产生影响。利益驱动力产生的结果,象一把无情的标尺,在... 谋取利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天性。人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其行为上拉开的距离或差异往往是一目了然的。观念的进步与落后、奉献意识的强与弱,潜移默化地对行为主体产生影响。利益驱动力产生的结果,象一把无情的标尺,在准确地测量着人们的道德水准;同时,人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也在潜意识地为自我"拍照",通过利益"焦距"的确立、调整,使社会成员的不同形象得到客观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价值 物质利益关系 利益驱动 个人利益 行为主体 道德行为 道德客体 社会成员 行为价值 道德主体
原文传递
论道德价值
18
作者 孔润年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7-37,共1页
论道德价值孔润年:道德价值是价值现象的一部分,它既体现着主体与主体之间道德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又体现着一定的社会道德现象(客体)对于个入、群体和社会(主体)的意义。对个人来说,道德是自我肯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 论道德价值孔润年:道德价值是价值现象的一部分,它既体现着主体与主体之间道德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又体现着一定的社会道德现象(客体)对于个入、群体和社会(主体)的意义。对个人来说,道德是自我肯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要形式。从根本上说,道德对个人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价值 价值关系 道德评价 评价关系 客观性 道德主体的能动性 道德客体 人的价值 权利与义务 功利价值
原文传递
试论“道德主体”能否作为道德范畴
19
作者 陈金和 《道德与文明》 1987年第4期31-33,共3页
《道德与文明》1987年第一期登载了“‘道德与人的主体性理论’观点综述”。在“观点综述”中一共综述了四篇文章的观点。通过阅读这几篇文章,感到文章的作者们主要是强调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自觉的人应该“发挥自己... 《道德与文明》1987年第一期登载了“‘道德与人的主体性理论’观点综述”。在“观点综述”中一共综述了四篇文章的观点。通过阅读这几篇文章,感到文章的作者们主要是强调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自觉的人应该“发挥自己作为道德活动的主体的创造性”,个人“既对集体负有社会义务,又享有集体中的个人权利”。这个基本思想是对的,但对有的文章中出现的“道德主体”的提法,我认为值得讨论。 第一,“道德主体”要作为伦理学范畴有点不妥,因为“道德客体”不好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主体 道德客体 道德范畴 主体和客体 道德行为 道德活动 道德关系 个人和集体 道德主体性 观点综述
原文传递
文稿撷英
20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33-35,共3页
苏联人学四题 1、吴宗英:人学存在乎? 进入八十年代后,虽然苏联对人的问题极为重视,但对于有无人学,是否能建立一个有别于其他各门具体科学的新学科——人学,仍然存在着重大的理论分歧。在对于人的学科的看法上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上的... 苏联人学四题 1、吴宗英:人学存在乎? 进入八十年代后,虽然苏联对人的问题极为重视,但对于有无人学,是否能建立一个有别于其他各门具体科学的新学科——人学,仍然存在着重大的理论分歧。在对于人的学科的看法上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上的见解。一、主张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问题。认为人的哲学应当是关于人的创造的和革命能动性学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认为,由于马列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的学说,因而无须另辟蹊径,建立人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学 八十年代 苏联哲学家 具体科学 道德主体 能动性 道德客体 新学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