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第三章中试图从自由概念演绎出道德法则,然而他却同时指出,从自由到道德法则的推论中存在着一个“隐蔽的”循环,并花了不少篇幅来消除这个循环。本文指出,以卡尔,阿默里克斯(Karl Ameriks)和邓晓芒为代表的...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第三章中试图从自由概念演绎出道德法则,然而他却同时指出,从自由到道德法则的推论中存在着一个“隐蔽的”循环,并花了不少篇幅来消除这个循环。本文指出,以卡尔,阿默里克斯(Karl Ameriks)和邓晓芒为代表的许多学者对这个循环的理解存在问题。实际上,康德这里并没有严格的循环,而仅仅由于在用自由说明道德法则的过程中,自由仅仅只是一个预设,而没有获得现实性,因此整个推论建立在并不可靠的基础上,由此出现所谓的“乞题错误”(begging the question),这与严格的循环论证是有区别的。按照这种对循环的理解,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康德所做的“两个世界-三种观点”的区分是如何消除这个循环的。展开更多
文摘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第三章中试图从自由概念演绎出道德法则,然而他却同时指出,从自由到道德法则的推论中存在着一个“隐蔽的”循环,并花了不少篇幅来消除这个循环。本文指出,以卡尔,阿默里克斯(Karl Ameriks)和邓晓芒为代表的许多学者对这个循环的理解存在问题。实际上,康德这里并没有严格的循环,而仅仅由于在用自由说明道德法则的过程中,自由仅仅只是一个预设,而没有获得现实性,因此整个推论建立在并不可靠的基础上,由此出现所谓的“乞题错误”(begging the question),这与严格的循环论证是有区别的。按照这种对循环的理解,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康德所做的“两个世界-三种观点”的区分是如何消除这个循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