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理解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中的四种感性的先行概念?——基于范畴表与动机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列举了四种感性的先行概念,它们是道德形而上学的感性论。但康德没有直接说明这四种概念的排列原则,以及为何是这四种概念。借助范畴表以及《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感性论,可以对理解这两个问题提供一些启发。四...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列举了四种感性的先行概念,它们是道德形而上学的感性论。但康德没有直接说明这四种概念的排列原则,以及为何是这四种概念。借助范畴表以及《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感性论,可以对理解这两个问题提供一些启发。四种概念的逻辑关系呈现出范畴的秩序:道德情感、良知、人类之爱和敬重分别是从量、质、关系和模态的范畴来展示人在意识到道德法则之后的心灵活动。同时,《道德形而上学》中的感性论与《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感性论在内容与论述的逻辑顺序上都是一致的。后者的论述提示了康德为何在《道德形而上学》中恰好提出这四种概念。不过,《道德形而上学》是从道德禀赋的角度论述这些心灵活动,《实践理性批判》是从动机的角度论述这些心灵活动。然而,由于敬重体现了理性与意志本质的关系,因而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诸动机”中实际上只强调了敬重这一种动机。这种理解也对敬重能否直接驱动道德行动的问题带来新的审视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道德感性论 感性的先行概念 范畴表 敬重
下载PDF
情感性道德教育在中职学校实施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罗英 卢昊 黄乐辉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24,共4页
德育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而道德情感教育在其中又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中职学校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道德情感培育,导致学生道德行为缺失。文章在... 德育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而道德情感教育在其中又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中职学校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道德情感培育,导致学生道德行为缺失。文章在简要阐述情感性道德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职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重视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养学生自信心与自我教育能力等有利于中职学校实施情感性道德教育的建议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道德教育 感性道德教育
下载PDF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性道德教育的阙失及对策
3
作者 薛秀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93-95,100,共4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和塑造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就要从日常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原则、信仰价值追求三个层面对大学生予以教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注重信仰价值追求,情感性道德教育强调日常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和塑造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就要从日常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原则、信仰价值追求三个层面对大学生予以教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注重信仰价值追求,情感性道德教育强调日常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原则。纵观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情感性道德教育的阙失。通过解析情感性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呈现出的情感性道德教育阙失的现象,积极探求二者的内在契合,就能顺利地实现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内在契合
下载PDF
孔子情感性道德教育理论的拓展性认识
4
作者 高忠文 王维燕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04年第5期124-126,共3页
情感性道德教育是孔子道德教育实践的重要特征。孔子的情感性道德教育体现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目标、作用机制、教学过程和方法等各个方面 ,这些理论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 孔子 感性道德教育 拓展性认识
下载PDF
大学生情感性道德教育模式的探究
5
作者 林楠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接受效果不好,原因之一在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理念和操作方法上存在着情感的缺失,因此有必要建立大学生情感性道德教育模式,以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 感性道德教育 教育模式 道德价值 人格 情境教育
下载PDF
情感滋养德性德育抵达心灵--朱小蔓情感性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6
作者 崔宇玮 马多秀 王雅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6-80,124,共6页
朱小蔓是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者和实践者,是成就斐然、个性鲜明的教育学家,其情感性道德教育思想散发着人文的淡雅魅力。她认为情绪情感是道德发展的重要表征,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相滋相长、互促共生,情感是魅力德育的关键所在,... 朱小蔓是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者和实践者,是成就斐然、个性鲜明的教育学家,其情感性道德教育思想散发着人文的淡雅魅力。她认为情绪情感是道德发展的重要表征,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相滋相长、互促共生,情感是魅力德育的关键所在,诉诸情感,德育会更好抵达学生心灵深处。因此,为了培养内在饱满、精神发育的完整的人,要注意增强人的情感体验,播种依恋感、同情心、羞耻感等根基性种子,创设无形温暖可升华的情感场,促进和发展人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教育 道德教育 感性道德教育
下载PDF
情感性道德教育在中职学校实施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7
作者 王孝强 黄利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10期259-260,共2页
中职学校一向以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常常忽略了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导致一些中职学生在校和就业过程中因道德感不足、缺少自我约束受到许多挫折,错失了很多机会。中职学校需要将道德教育重新重视起来,并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 中职学校一向以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常常忽略了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导致一些中职学生在校和就业过程中因道德感不足、缺少自我约束受到许多挫折,错失了很多机会。中职学校需要将道德教育重新重视起来,并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当前的道德教育总结与分析,找到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道德教育 中职学校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大学生道德教育接受心理研究—兼论大学生情感性道德教育模式
8
作者 王乙力 《读与写(上旬)》 2018年第1期227-227,共1页
大学生道德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因此必须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断进行道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本文主要阐述大学生道德教育接受心理的重要性,以及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性道德教育模式的具体方法,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 大学生道德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因此必须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断进行道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本文主要阐述大学生道德教育接受心理的重要性,以及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性道德教育模式的具体方法,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教育 接受心理 感性道德教育模式
下载PDF
情感性道德教育在中职学校实施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9
作者 丁炜 《品位·经典》 2021年第3期127-128,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愈加认识到道德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新课改之后,各类院校更是加强了教学中对于学生道德教育的渗透,更加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培养。本文围绕中职学校当前道德教育进行分析,并为中职学校道德教育效果的提升提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愈加认识到道德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新课改之后,各类院校更是加强了教学中对于学生道德教育的渗透,更加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培养。本文围绕中职学校当前道德教育进行分析,并为中职学校道德教育效果的提升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道德教育 中职学校 平等对话
下载PDF
大学生道德教育接受心理研究—兼论大学生情感性道德教育模式
10
作者 王乙力 《女报》 2019年第9期18-18,共1页
大学生道德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因此必须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断进行道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本文主要阐述大学生道德教育接受心理的重要性,以及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性道德教育模式的具体方法,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 大学生道德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因此必须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断进行道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本文主要阐述大学生道德教育接受心理的重要性,以及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性道德教育模式的具体方法,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教育 接受心理 感性道德教育模式
下载PDF
幼儿道德启蒙教育五要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永刚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4年第4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幼儿 道德启蒙教育 主体意识 感性道德 养成性道德 行为习惯 协调性道德 活动性道德
下载PDF
彰显国家意志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想刍议 被引量:44
12
作者 杨一鸣 王磊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7,共6页
进入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发展性人格教育。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价值追求体现在国家意志的实现、文化基因的传承和个体完整人格的塑造三个方面。为了实现这一价值追求,统编教材的编写贯穿... 进入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发展性人格教育。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价值追求体现在国家意志的实现、文化基因的传承和个体完整人格的塑造三个方面。为了实现这一价值追求,统编教材的编写贯穿了三条逻辑线索:一是学生成长的生命逻辑,二是日益扩展的生活逻辑,三是相伴而生的知识逻辑。文章从实施发展性人格教育、促进情感性道德学习和教材编写的自我要求三个方面分析如何实现教材编写思想,实现育人、育德、育心的人格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 发展性人格教育 感性道德学习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大学生的道德理性研究
13
作者 张素子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3-45,共3页
践行道德,是出于感性还是理性使然?有人说,讲了道德,既不能用来加薪,也不能用来升职。但讲道德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没有心灵,肉体只是一个躯壳。别人的一声谢谢与领导的赞许,给你带来的内心感受是妙不而言的,这是油然而生的道德理性自... 践行道德,是出于感性还是理性使然?有人说,讲了道德,既不能用来加薪,也不能用来升职。但讲道德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没有心灵,肉体只是一个躯壳。别人的一声谢谢与领导的赞许,给你带来的内心感受是妙不而言的,这是油然而生的道德理性自豪感。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仅秉承着经济发展与复兴中华的重任,亦担负着正道德之路。因为让大学生成为哪种人的,并不取决于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这就是道德理性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感性 道德理性 破旧与立新 大学生成长
下载PDF
大学生道德理性的培养路径研究
14
作者 王敏 《海外文摘》 2021年第22期90-91,共2页
随着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现代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与挑战,其中,活跃在时代和网络前沿的大学生群体首先受到冲击,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道德理性的作用,大学生的特殊... 随着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现代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与挑战,其中,活跃在时代和网络前沿的大学生群体首先受到冲击,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道德理性的作用,大学生的特殊地位都要求高校加强对其道德理性的培养。而根据道德的心理结构和道德的四个“发端”理论,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可以从“知、情、意、行”这四条路径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感性 道德理性 培养路径
下载PDF
和谐社会与现代道德感性缺失问题
15
作者 刘强 《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21,共4页
现代社会由于道德缺乏美的感性基础致使道德意志脆弱,欺诈与失德增多。按物质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使各种社会主体间矛盾对立,人的命运被蒙蔽在盲目的劳顿和物质的追寻中。美感导引着人的心意的理想方向,指引着人的生命超越升华过程。审... 现代社会由于道德缺乏美的感性基础致使道德意志脆弱,欺诈与失德增多。按物质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使各种社会主体间矛盾对立,人的命运被蒙蔽在盲目的劳顿和物质的追寻中。美感导引着人的心意的理想方向,指引着人的生命超越升华过程。审美境界与道德境界在高层次上的同一是培养理想社会主体的最佳途径。美感生成过程中主体与对象的相融相悦能校正生命的对立意识,这种相融意识是改变现代观念影响下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相对抗,构建各种社会主体间和谐相契关系的最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 审美境界 道德境界 和谐社会 道德感性缺失
下载PDF
法制新闻报道中的非规范化语言谈片
16
作者 沈正赋 《学语文》 2002年第1期46-47,共2页
在当今的新闻传媒上,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涉案新闻报道中的语言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有的还带有较为明显的违法性或歧视性,其结果不仅损害了新闻报道主体或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同时也损害了新闻传媒的社会形象和信誉。 用道德化感性语言... 在当今的新闻传媒上,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涉案新闻报道中的语言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有的还带有较为明显的违法性或歧视性,其结果不仅损害了新闻报道主体或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同时也损害了新闻传媒的社会形象和信誉。 用道德化感性语言代替法律化理性语言 一般来说,新闻传媒与司法所秉持的话语立场是有区别的,有时甚至是相对立的。因为司法秉持的往往是法律立场,在司法过程中强调技术性、程序化和理性化的运作方式。而新闻传媒追求和实现的大多为道德化话语立场,习惯沉湎于情感性判断的“漩涡”。当这种建立在情感性判断基础上的道德结论一旦形成,新闻传媒便尽情地利用道德优势,去表达自己对司法审判不容置疑的要求和倾向,其结果要么引起法律的妥协,要么引起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新闻报道 非规范化语言 道德感性语言 法律化理性语言 歧视性语言
下载PDF
经济学意义上情感性道德教育的学理分析
17
作者 钟晓琳 《中国德育》 2009年第5期31-33,共3页
(一)道德教育的效率问题与经济学思考的必要性目前,情感性道德教育的价值在我国日益受到关注。这一方面源于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心理学等相关研究的推进,另一方面则来自道德教育工作者对当前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的反思。现阶段,我... (一)道德教育的效率问题与经济学思考的必要性目前,情感性道德教育的价值在我国日益受到关注。这一方面源于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心理学等相关研究的推进,另一方面则来自道德教育工作者对当前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的反思。现阶段,我国道德教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差距较大,其正向潜在功能不能转化为正向显在功能:道德教育的投入与实际收效之比不协调;受教育者身上出现的种种非道德行为等使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凸现出来。剖析这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道德教育 经济学意义 学理分析 实效性问题 道德教育理论 经济学思考 教育工作者 道德行为
原文传递
反思判断力与道德的感性学--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之感性学理论的解读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永庆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109,共9页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由于康德认为纯粹理性单凭自身就是实践的,因此无论是从道德性的起源、意志的规定、道德行为的动机以及道德判断力的活动的角度来看,道德判断都排斥感性的作用,从而也就不存在本真意义上的道德的感性学。但《判断...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由于康德认为纯粹理性单凭自身就是实践的,因此无论是从道德性的起源、意志的规定、道德行为的动机以及道德判断力的活动的角度来看,道德判断都排斥感性的作用,从而也就不存在本真意义上的道德的感性学。但《判断力批判》表明,反思判断力作为判断力本身的深层活动,与其感性条件即先验想象力的自由的合法则性是分不开的。虽然在道德判断中判断力作为规定性的判断力起作用,反思判断力的作用因此被遮蔽了,但道德判断仍然包含了判断力的反思作用,因此道德的判断力之运用需要某些感性条件。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再次提出了道德的感性学,并列举了感性学的四种道德性状。道德的感性学的意义在于,它是道德形而上学的主观展示与道德判断力之运用的主观条件,道德形而上学由此才能实现向伦理学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定性判断力 反思判断力 先验想象力 道德的判断力 道德感性
原文传递
情感性德育:关注德性成长的情感之基
19
作者 钟晓琳 《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第9期20-22,共3页
关注人的德性成长,是朱小蔓教授德育思想的起点,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为其情感教育思想的起点。早在1973年,她在工作实践中发问:'个体的品德形成虽然需要社会环境、舆论、规则、法律等外部力量的支持,但究竟是什么东西在人的内心持续、... 关注人的德性成长,是朱小蔓教授德育思想的起点,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为其情感教育思想的起点。早在1973年,她在工作实践中发问:'个体的品德形成虽然需要社会环境、舆论、规则、法律等外部力量的支持,但究竟是什么东西在人的内心持续、内发、内控地生长、壮大着品性,从而使一个人成为善人、好人、有德之人呢?'回到'人'、关注鲜活的生命个体,从此她开始进一步思考德育中更为内在性的东西,发掘出人的情感层面对于德性生长的重要价值,进而以'情感之眼'观教育,形成并不断丰富情感性德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过程 感性 情绪情感 感性道德教育
原文传递
《神圣家族》中道德观念的三重维度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晨昊 任帅军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43,139,共8页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虽没对道德领域进行专门论述,却通过批判鲍威尔等人的道德说教,揭露资产阶级社会的不道德现象,呈现出自己的道德观念和立场。马克思认为鲍威尔等人达不到对世界进行唯物的、历史的解读高度,只能用抽象观念道德进...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虽没对道德领域进行专门论述,却通过批判鲍威尔等人的道德说教,揭露资产阶级社会的不道德现象,呈现出自己的道德观念和立场。马克思认为鲍威尔等人达不到对世界进行唯物的、历史的解读高度,只能用抽象观念道德进行说教。他否定鲍威尔等人把社会道德建设寄托在脱离底层群众的社会少数精英身上,而无视底层群众渴望改变自身生活条件的做法。他在一定程度上肯定爱尔维修的感性道德主张,认为后者已经从人的利益角度考察道德的起源问题。但遗憾的是,爱尔维修感性道德局限在个人主义层面止步不前,最终又沦为为资产阶级利益进行辩护的理论。马克思从无产阶级普遍贫困的生活条件出发,指出道德的生活起源问题,用历史批判超越单纯的、抽象的道德批判,不仅为实现无产阶级现实利益做了道德观念的思想准备,还为历史唯物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道德 感性道德 生活道德 历史唯物主义伦理思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