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道德教育的突围:从道德旁观者到道德参与者 被引量:2
1
作者 游海疆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10-12,共3页
道德旁观者是在道德场所选择不作为,以旁观者的身份置身事外的道德主体。模拟情境下认识与行为在时空上的分离,模拟情境与真实情境的脱节,电视等媒体产生的旁观效应,是形成道德旁观者的主要原因。要促使道德旁观者向道德参与者转变,教... 道德旁观者是在道德场所选择不作为,以旁观者的身份置身事外的道德主体。模拟情境下认识与行为在时空上的分离,模拟情境与真实情境的脱节,电视等媒体产生的旁观效应,是形成道德旁观者的主要原因。要促使道德旁观者向道德参与者转变,教育部门既要挖掘模拟情境的闪光点,加强对行动型道德主体的培养,又要具有积极的"媒体意识",形成道德教育合理利用媒体的良好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旁观 道德参与者 道德教育 道德主体 “媒体意识”
下载PDF
道德旁观与道德消费——关于孟子“推扩”心理的再反思 被引量:2
2
作者 蓝法典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55,共12页
与现代社会的道德旁观现象类似,《孟子》中的"见牛未见羊"现象揭示出:虽然人皆有不忍之心,但却不是人人皆能将其有所推扩。要解读这一现象,必须撇开孟子性善立场的先入为主,回到齐宣王本人的语境中审视其心理状态的变化过程... 与现代社会的道德旁观现象类似,《孟子》中的"见牛未见羊"现象揭示出:虽然人皆有不忍之心,但却不是人人皆能将其有所推扩。要解读这一现象,必须撇开孟子性善立场的先入为主,回到齐宣王本人的语境中审视其心理状态的变化过程。总体而言,孟子强调的不忍之心对齐宣王而言主要意味着一种心理平复所带来的道德欲求的满足。这种满足感对应于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乃是一种原始意味的被动道德欲求,而孟子希冀齐宣王具备的却是一种"不谓命"式的君子道德意志。两者在外向推扩方面的动力差别造就了"见牛未见羊"现象的出现。引申而言,促使齐宣王做出行为反应的被动道德欲求更普遍地以一种旨在使行为主体获得道德满足感的消费形式存在。这致使人们往往将道德等同为一种道德消费,并因满足感获得途径的便宜而过高估计了自己践履道德的真实能力。故而每当身临困境时便习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色介入其中,拒绝或不能担负相应的道德责任,于此就出现了常见的道德旁观现象。因而"推扩"的心理基础或更应被理解为一种不得满足的负疚感,以及由此激发的使他人从中获得解脱的决心,而不能简单架构于恻隐之心的"人皆有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旁观 道德消费 道德责任 孟子 见牛未见羊 推扩
原文传递
探析旁观者现象的道德困境及消解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情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34-37,共4页
冷漠的旁观者行为是社会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折射出许多道德问题:人性的异化、主体责任意识的缺失、社会道德关系的疏离。这种现象使得公民道德建设处在一个尴尬的境遇。基于此,从社会环境的制约和个体道德的缺失分析旁观者现象产生的根... 冷漠的旁观者行为是社会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折射出许多道德问题:人性的异化、主体责任意识的缺失、社会道德关系的疏离。这种现象使得公民道德建设处在一个尴尬的境遇。基于此,从社会环境的制约和个体道德的缺失分析旁观者现象产生的根源,可通过把握公民道德教育规律、扩宽公民道德教育的场域、发挥关键对象的榜样作用来推动道德旁观者向行动者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旁观 道德困境 道德教育
下载PDF
谈当代艺术的道德消费问题——观陈文令作品所想
4
作者 高翔 《美术大观》 2012年第9期51-51,共1页
本文分析在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中国艺术道德消费的一些现象、特征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道德标准指向,提出艺术道德应该是开放式的,外向的。
关键词 道德消费 当代艺术 社会镜像 道德旁观 艺术审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