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中国历史上道德治国的偏颇
1
作者 曹孟勤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76-82,共7页
本文论述了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治国的积极作用及其存在的弊端,指出封建社会道德治国颠倒了目的和手段,愿望和现实相悖,泛道德必然造成与其初意相反的结果:欲用道德治国却治不了国,反而误国。现代中国必须从中吸取教训,建立健全法制... 本文论述了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治国的积极作用及其存在的弊端,指出封建社会道德治国颠倒了目的和手段,愿望和现实相悖,泛道德必然造成与其初意相反的结果:欲用道德治国却治不了国,反而误国。现代中国必须从中吸取教训,建立健全法制,使中国走向法制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治国 中国历史 传统社会 礼治秩序 忠恕之道 道德规范 道德评价 自我评价 以德治国 目的和手段
下载PDF
儒学传家、道德治国的颜子家族——评《颜子家族的历史与文化》
2
作者 顾向明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72,共2页
家族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组织,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特殊的重要作用。家族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受到史学界的关注,有关中国古代家族史的研究,迄今已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从已发表的论著来看,... 家族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组织,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特殊的重要作用。家族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受到史学界的关注,有关中国古代家族史的研究,迄今已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从已发表的论著来看,多偏重于家族制度方面的研究,以家族主体为对象的个案考察则不多见。汲广运、高梅两位年轻学者撰写的《颜子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一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在这方面作了较成功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史 历史学 颜子 道德治国 文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吉林人民出版社 儒学 2004年版 中国古代
下载PDF
中国历史上道德治国的偏颇
3
作者 少贝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6期9-9,共1页
中国历史上道德治国的偏颇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载曹盂勤如题文章,对其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治国的积极作用及其存在的弊端,指出封建社会道德治国颠倒了目的和手段,愿望和现实相伴,使道德必... 中国历史上道德治国的偏颇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载曹盂勤如题文章,对其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治国的积极作用及其存在的弊端,指出封建社会道德治国颠倒了目的和手段,愿望和现实相伴,使道德必然造成与初意相反的结果;欲用道德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治国 中国历史 中国封建社会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自我完善 儒家文化 根本大法
下载PDF
浅论依法治国与道德的关系及其协调发展
4
作者 李淑英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5-18,共4页
从中国到世界,从古代到现代,法律和道德密不可分。依法治国与先进文化中的社会主义道德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条件和基础,社会主义道德应围绕着依法治国的先进治理国家方略,充分发掘和弘扬中华... 从中国到世界,从古代到现代,法律和道德密不可分。依法治国与先进文化中的社会主义道德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条件和基础,社会主义道德应围绕着依法治国的先进治理国家方略,充分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努力加强行政道德建设,适应依法治国要求。依法治国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应以法治方式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使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道德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道德 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协调发展
下载PDF
“以德治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国之道 被引量:2
5
作者 石晓明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1-73,共3页
“以德治国”是对我国传统道德观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对传统治国方略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辩证统一的,“以德治国”旨在全面提高全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以德治国 道德治国 治国方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试论孔子的道德教育
6
作者 杜录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39-43,共5页
孔夫子不但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而且是名副其实的伦理道德家。一部《论语》大都是关于孔子伦理道德的论述,就连《论语》的“论”,也是“道德”的意思(“论”同“伦”。朱熹曰:论,伦也,言得其伦理也。)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学术黄金... 孔夫子不但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而且是名副其实的伦理道德家。一部《论语》大都是关于孔子伦理道德的论述,就连《论语》的“论”,也是“道德”的意思(“论”同“伦”。朱熹曰:论,伦也,言得其伦理也。)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学术黄金时代,身为儒家鼻祖的孔夫子首开道德治国的先河,而作为教育家的孔夫子,又突出了道德育人的大观,成就了世界特有的东方文明。在培养“四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道德教育 孔夫子 道德 教育家 伦理道德 东方文明 道德治国 百家争鸣 以德育人
下载PDF
“一体多元”理论诠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留成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19-123,共5页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用制度管住权力,用法律捍卫权利,司法是正义的最后防线,法律权威高于其他权威。以德治国是治国理政的方式或手段之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依法治国需要道德建设先行,依...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用制度管住权力,用法律捍卫权利,司法是正义的最后防线,法律权威高于其他权威。以德治国是治国理政的方式或手段之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依法治国需要道德建设先行,依法治国的运行需要道德支撑,法治的完善离不开道德的补充。另一方面,法治对德治具有规范和促进作用,道德建设法制化是德治焕发生命力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可以相互结合,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不能相提并论。如过分强调以德治国必然影响依法治国的主体地位,"一体多元"结构的法治秩序应当坚持依法治国与道德建设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道德建设 依法治国道德建设相结合
下载PDF
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管理模式
8
作者 李志勇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0-22,共3页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管理模式是一种"数字化"管理、抑制民间力量、道德治国三者相结合的统治方略,这种模式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性更替并且不能向更高阶段发展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中国 封建社会 政治管理模式 “数字化”管理 道德治国 民间力量 社会更替
下载PDF
柏拉图伦理思想探析
9
作者 张海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34-38,共5页
在柏拉图庞大的哲学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如真善美相统一的善本体论、先天品德论,对古希腊四大德目:智慧、勇敢、节制和公正的阐释与发挥,密泉(快乐)和清凉剂(智慧)的“混合生活”的幸福论、道德治国论等。其伦理思想的实质虽... 在柏拉图庞大的哲学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如真善美相统一的善本体论、先天品德论,对古希腊四大德目:智慧、勇敢、节制和公正的阐释与发挥,密泉(快乐)和清凉剂(智慧)的“混合生活”的幸福论、道德治国论等。其伦理思想的实质虽然是为贵族奴隶主统治服务的,但许多具体的论述中,仍有不少启迪人们思考的精品,不失为一份值得探究的伦理思想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本体论 灵魂论 回忆说 先天品德论 幸福论 道德治国
下载PDF
“以德治国”进程中青少年道德教育de几点思考
10
作者 傅忠道 徐峻蔚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5,共4页
以德治国的进程要求全民重视道德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只有充分把握道德的深刻涵义,正确认识道德及道德教育的性质,才能客观面对当前青少年道德状况及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着力加强青少年“以德安身,以德立命”教育,并对青少... 以德治国的进程要求全民重视道德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只有充分把握道德的深刻涵义,正确认识道德及道德教育的性质,才能客观面对当前青少年道德状况及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着力加强青少年“以德安身,以德立命”教育,并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作深沉思考,以培养青少年正直高尚、独立健康的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德治国青少年道德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