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空间智慧探论
1
作者 龚天平 胡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2,共9页
道德空间是指个体以道德规范来调节自我身心,自我与他人、社会,以及自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建构起来的价值空间。它体现为个体在道德关系场域中的得居其位和与外界的共生、共处状态。在以往伦理学理论体系中,道德空间并非显性范畴,但这... 道德空间是指个体以道德规范来调节自我身心,自我与他人、社会,以及自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建构起来的价值空间。它体现为个体在道德关系场域中的得居其位和与外界的共生、共处状态。在以往伦理学理论体系中,道德空间并非显性范畴,但这并不能表明传统伦理思想体系中就没有这方面的思想智慧。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就隐藏着丰富的个体道德空间智慧:一是“养浩然之气”和“慎独”学说蕴含的个体身心维度的道德空间智慧,养浩然之气意味着个体恰当安置身心于身心关系场域,慎独意味着个体自我内求道德并以合德方式谨慎把握身心关系,因此它们都是个体身心维度的道德空间建构;二是“仁”“礼”统一学说蕴含的个体与他人、社会维度的道德空间智慧,仁指爱人利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以形成相互仁爱的人际关系,礼乃仁之具体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以及人们循礼而为所形成的礼和秩序,仁爱关系、礼和秩序都是个体人际维度的道德空间架构;三是“天人合一”学说蕴含的个体与自然维度的道德空间智慧,其中天即自然界,人是作为主体的存在,天人合一意味着天人合德,而天人合德即意味着人以道德规范来协调自我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共生、共处,从而展现出人与自然维度的道德空间意蕴。这些道德空间思想智慧对于人们协调自我身心关系,平衡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调节自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和启迪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儒家伦理 道德空间 身心关系 人际关系 天人关系
下载PDF
道德教育:如何重建道德空间 被引量:2
2
作者 宋晔 刘博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9-129,207,共12页
道德空间作为一种亚空间存在,既是人为的空间,也是为人的空间,包括个体道德空间与社会伦理空间两个向度。在道德空间语境下,道德教育即道德空间建构、凝聚及流动的过程,是明晰个体道德空间界限、凝聚社会伦理空间共识、强化个体道德空... 道德空间作为一种亚空间存在,既是人为的空间,也是为人的空间,包括个体道德空间与社会伦理空间两个向度。在道德空间语境下,道德教育即道德空间建构、凝聚及流动的过程,是明晰个体道德空间界限、凝聚社会伦理空间共识、强化个体道德空间与社会伦理空间双向流动的中坚力量。在当下道德教育中,个体道德空间的错位、社会伦理空间的肢解及个体道德空间与社会伦理空间的静态悬置等道德空间危机频仍,以致其建构受阻、凝聚受限、流动受堵。道德教育理应对此作出回应,借由观照生命整全、构筑信任社会及塑造公共道德的实现进路,重建令人心之所向、行之所往的道德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空间 个体道德空间 社会伦理空间
下载PDF
道德空间的价值之维
3
作者 龚天平 赵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7-34,146,共9页
道德空间对于个体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这些价值按照个体由内向外的扩展思路主要表现为:由于道德空间是心灵空间与行为空间的统一,弥漫着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品性,代表着道德人格,道德人格又体现着道德境界,因而道德空间具有彰显个... 道德空间对于个体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这些价值按照个体由内向外的扩展思路主要表现为:由于道德空间是心灵空间与行为空间的统一,弥漫着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品性,代表着道德人格,道德人格又体现着道德境界,因而道德空间具有彰显个体道德境界的价值;由于个体以友善待人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对待他人的行为,也是在建构人际维度的道德空间,因而道德空间具有助益个体人际交往的价值;由于个体和群体以相互顾及、相互服务的道德规范约束各自行为,就是在建构群己维度的道德空间,因而道德空间具有融洽群己关系的价值;由于人以善待自然的道德规则来约束自己对待自然的行为,就是在建构天地人维度的道德空间,因而道德空间具有和谐天地人关系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空间 道德境界 人际关系 群己关系 天地人关系
下载PDF
路遥小说的道德空间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鹏程 唐明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5,共6页
路遥是文学上的道德主义者。他的小说叙事,不追求建造美学的大厦,而是竭力构建道德的理想国。他以虔诚的道德热情、诚挚的生活关怀、深沉的苦难思考,以及史诗式的写作追求,形成了朗润和畅而又浩荡澎湃的艺术世界。他的小说,灌注着其道... 路遥是文学上的道德主义者。他的小说叙事,不追求建造美学的大厦,而是竭力构建道德的理想国。他以虔诚的道德热情、诚挚的生活关怀、深沉的苦难思考,以及史诗式的写作追求,形成了朗润和畅而又浩荡澎湃的艺术世界。他的小说,灌注着其道德信念、道德激情和道德理想,是"以道德完善为目的"的关爱人、教诲人、鼓励人、重塑人的布道式文学。因此,如何定位路遥小说的道德书写,阐释其道德空间,成为路遥研究中至为关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小说 道德理想国 道德书写 道德空间
下载PDF
道德空间的拆除与重建——鲍曼后现代道德社会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龚长宇 郑杭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鲍曼是继迪尔凯姆之后道德社会学研究的一位里程碑式人物,道德空间是其后现代道德社会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一方面他看到了现代社会道德空间被拆除的事实,原于人为建造的认知、美学和道德三个空间的矛盾与冲突、理性化模式使得人类的道德... 鲍曼是继迪尔凯姆之后道德社会学研究的一位里程碑式人物,道德空间是其后现代道德社会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一方面他看到了现代社会道德空间被拆除的事实,原于人为建造的认知、美学和道德三个空间的矛盾与冲突、理性化模式使得人类的道德本性让位于遵守规则、知识分子由立法者变为阐释者致使道德权威旁落,由此造成了伦理时代走向终结;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返魅"带来了重新面对人类道德能力的机会,对他者负责、走向无伦理的道德自治才是重建后现代道德空间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空间 拆除与重建 后现代道德社会学
下载PDF
在面向他者的道德空间中重拾责任 被引量:4
6
作者 严学钧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如果现代人在其心灵中开启道德空间,则应当容纳自我与他人的共在,通过他者的形构而置放信任、友善、责任一类价值。一个开放的道德空间,为自我主体判断与料理自我与善、正当与利益关系提供一种背景框架。责任是营建道德空间的重要资源,... 如果现代人在其心灵中开启道德空间,则应当容纳自我与他人的共在,通过他者的形构而置放信任、友善、责任一类价值。一个开放的道德空间,为自我主体判断与料理自我与善、正当与利益关系提供一种背景框架。责任是营建道德空间的重要资源,而现代异质性社会关系中的责任建立在差异之上。他者的相异性、脆弱性不能成为湮没他者的理由,惟有责任才能重铸他者。社会需要发展也需要责任。只有缓和效率与责任的紧张,使集体选择回归责任,以集体选择引导个人选择,才能在民众中塑造品格、尊重他者、建立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空间 社会空间 自我与他者 效率与责任 集体选择
下载PDF
查尔斯·泰勒的社群主义整体本体论评析——基于道德空间的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宁乐锋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45,共4页
在查尔斯·泰勒看来,道德空间是自我无法逃避的一个框架。道德空间内的强势评价或性质差别提供着个体行为选择的标准,道德空间内在的善构成了人们生活的方向性框架。居于道德空间内的任何人都需要拥有趋向善的确切方向感,都应过趋... 在查尔斯·泰勒看来,道德空间是自我无法逃避的一个框架。道德空间内的强势评价或性质差别提供着个体行为选择的标准,道德空间内在的善构成了人们生活的方向性框架。居于道德空间内的任何人都需要拥有趋向善的确切方向感,都应过趋向善的生活,方向感的迷失将导致认同危机。不同的道德空间具有不同的超善,任何个体都受其所处道德空间的超善的引导并趋向于这个超善,这是任何人的认同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应当平等地承认与尊重每一个道德空间中的超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斯·泰勒 自我道德空间
下载PDF
齐格蒙特·鲍曼道德空间思想的后现代之维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建华 刘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41,共10页
道德空间是鲍曼后现代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学界多半是基于鲍曼的道德责任概念来理解其后现代伦理学思想的。根据这一思路,鲍曼的后现代伦理学也就沦为了一种概念游戏的自我证成。如果从道德空间出发解读鲍曼的后现代伦理学,那... 道德空间是鲍曼后现代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学界多半是基于鲍曼的道德责任概念来理解其后现代伦理学思想的。根据这一思路,鲍曼的后现代伦理学也就沦为了一种概念游戏的自我证成。如果从道德空间出发解读鲍曼的后现代伦理学,那么将彰显出他思想中对道德空间作为后现代“道德乌托邦”理想的追寻:他不仅是通过强调对他者的道德责任来证明其后现代伦理学的必要性,而且通过揭示个体道德冲动的自发性与日常生活空间重新道德化之可能性作为其现代性批判以及伦理思想构建的价值基础。他的道德空间思想是沿着对西方现代伦理困境的批判展开的,并阐明了现代社会的首要任务不是构建一种无所不包的伦理法典,而是思考个体是否具有道德能动性的问题。这一思考深入到了个体本能、情感的心理维度,而且严格说来已不是论证,而是通过对他者的道德冲动的现象学描述来表明后现代道德空间之可能性就在于突出、肯定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鲍曼的道德空间思想是对其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与修正,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既有助于深入、全面地理解鲍曼伦理学所主张的“无伦理的道德自治”,也提示了从社会伦理、政治层面来建构一种空间道德文化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道德空间 道德责任 道德冲动 道德自治
下载PDF
责任关怀的浮现与道德空间的应许之地 被引量:2
9
作者 严学钧 《理论建设》 2014年第2期44-48,共5页
尽管"集体诸善"价值序列中自由、自主选择貌似获得天然合理性,但其公共性不足、逃避义务局限随"个人主义的绽放"渐次暴露,因而需在权利的排他性与包容性之间作出某种调停。"对自由课以责任"开启善观念的... 尽管"集体诸善"价值序列中自由、自主选择貌似获得天然合理性,但其公共性不足、逃避义务局限随"个人主义的绽放"渐次暴露,因而需在权利的排他性与包容性之间作出某种调停。"对自由课以责任"开启善观念的审思,在自由与责任之间,责任及其公共善的诉求具有不可置疑的优先性。鉴于现代性中矛盾性、不确定性及公共选择中"集体虚弱",需要重建政治与道德的联系。共同善的危机与共契责任的浮现促使"社会自律"的来临,指引我们的"道德之手"借助于事实性与规范、亲近性与相异性的张力而获得生长,它所担当之沉重足以压倒自我主体的内在性与封闭性,通过延伸责任的边界使之包容外在、相异的存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善 责任关怀 自由与责任 道德空间 道德合理性
下载PDF
道德空间的伦理学内涵与特征新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天平 胡莹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33-41,共9页
道德空间既是一个由空间社会学中社会空间概念延伸而来的范畴,也是伦理学的一个新范畴。它指个体与自身、与外界之间的一种道德关系,是个体的道德气度,是个体在道德关系场域中的得居其位和与外界的共生、共处,也是个体与外界道德关系的... 道德空间既是一个由空间社会学中社会空间概念延伸而来的范畴,也是伦理学的一个新范畴。它指个体与自身、与外界之间的一种道德关系,是个体的道德气度,是个体在道德关系场域中的得居其位和与外界的共生、共处,也是个体与外界道德关系的充实、充足的展开。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表象空间等相较,道德空间是人的空间,具有属人性;是心理空间,具有内隐性;是精神空间与行为空间的统一,具有内外融贯一致性;是价值空间,是一种道德价值;是个体独立空间与关系空间的统一,具有独享分享并存性。就道德空间与生活的关系来看,道德空间依赖但赋能生活,生活承载并展开道德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空间 道德关系 心灵空间
下载PDF
“三分伦理”下的“德性观”分析——兼论建构“公共道德空间”的可能性
11
作者 车凤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86-91,共6页
立足"伦理三分"并在辩证分析康德"德性论"的基础上,超越康德"两个世界"论的局限和麦金泰尔观点的西方想象,以"公共道德空间"的开拓为目标,以"实践与三个世界"的形成为旨归并在建构&q... 立足"伦理三分"并在辩证分析康德"德性论"的基础上,超越康德"两个世界"论的局限和麦金泰尔观点的西方想象,以"公共道德空间"的开拓为目标,以"实践与三个世界"的形成为旨归并在建构"新德性论"的过程中人类完全有可能推进自身的道德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伦理” 德性观 实践论 公共道德空间 三个世界
下载PDF
论伦理学视域下的学校道德空间重构
12
作者 程淑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16-119,共4页
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伦理部分失序,学校的认知空间和审美空间扩张,而道德空间弱化。学校道德空间的重构,应坚持以正义和责任作为其基础性价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促使学生以道德主体的姿态积极参与。
关键词 学校 德育 道德空间 正义 责任
下载PDF
论《火车司机》中鲁道夫的道德空间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丹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3期45-45,共1页
《火车司机》是南非戏剧家阿索尔·富加德的后期作品,该剧里面所蕴含的道德问题经常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剧作家并非单纯地通过剧中人物的活动来进行道德批判,而是通过阐述剧中主人公鲁道夫道德空间的变化,点明自我救赎是如何通过《... 《火车司机》是南非戏剧家阿索尔·富加德的后期作品,该剧里面所蕴含的道德问题经常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剧作家并非单纯地通过剧中人物的活动来进行道德批判,而是通过阐述剧中主人公鲁道夫道德空间的变化,点明自我救赎是如何通过《火车司机》给读者带来深入思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车司机》 道德空间 变化
下载PDF
数字社会中的道德空间:图景、拆解与重构
14
作者 杨慧 王艺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5,共13页
数字社会中技术操纵道德主体的负面倾向渐显,个体主观性层面通过感受到的责任意识建构出的道德空间呈现为碎片化的图景。究其原因,数字社会中以程序理性、微型理性以及工具理性为表现形式的技术理性,通过限制个体道德本真情感生发、否... 数字社会中技术操纵道德主体的负面倾向渐显,个体主观性层面通过感受到的责任意识建构出的道德空间呈现为碎片化的图景。究其原因,数字社会中以程序理性、微型理性以及工具理性为表现形式的技术理性,通过限制个体道德本真情感生发、否定人际关联的道德意义直至形成普遍化的道德漠视三个维度对道德空间进行着拆解。对数字社会中的道德空间进行重构需要沿循自我至他者并通过交互关系引向集体选择的方向拓展边界,在自觉体认与行动践履道德责任以构建道德自我的基础上,经由人与技术共生共在之关系的再建,倡导道德与技术相向而行的集体道德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会 道德空间 碎片化图景 技术理性 集体道德行动
下载PDF
道德空间观照下的博物馆文本英译研究——以湖南博物院为例
15
作者 高青龙 李睿 《交叉科学快报》 2024年第2期117-125,共9页
博物馆作为收藏、陈列、宣传以及研究民族灿烂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窗口,是面向公众展示国家和地区文化,发挥人文交流功能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媒介之一,对公众在道德文化素养方面的教化作用不容小觑。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 博物馆作为收藏、陈列、宣传以及研究民族灿烂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窗口,是面向公众展示国家和地区文化,发挥人文交流功能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媒介之一,对公众在道德文化素养方面的教化作用不容小觑。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承担了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任务。基于道德空间的三个特点边界性、制约性和相对稳定性对湖南博物院的文化遗产英译本进行分析,探讨湖南博物院所代表的传统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的翻译策略,进而构建湖湘文化对外交流的道德空间,让更多西方人感受湖湘文化中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空间 湖南博物院 翻译与传播
下载PDF
道德教育:如何重建道德空间
16
作者 宋晔 刘博文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3年第5期216-216,共1页
道德空间作为一种亚空间存在,既是人为的空间,也是为人的空间,包括个体道德空间与社会伦理空间两个向度。在道德空间语境下,道德教育即道德空间建构、凝聚及流动的过程,是明晰个体道德空间界限、凝聚社会伦理空间共识。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空间 个体道德 空间建构 空间界限 凝聚 空间语境 两个向度
原文传递
道德空间界说 被引量:9
17
作者 龚长宇 晁乐红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36,共5页
按照心理场论的解释范式,道德空间就是道德主体置身其中的社会价值场域,道德空间是靠道德规范功能的有效发挥来维系的。道德空间具有边界性、制约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通过个体道德空间的建构与护持,使个体的生命意义变得丰满,不断实... 按照心理场论的解释范式,道德空间就是道德主体置身其中的社会价值场域,道德空间是靠道德规范功能的有效发挥来维系的。道德空间具有边界性、制约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通过个体道德空间的建构与护持,使个体的生命意义变得丰满,不断实现主体心灵的自由与全面发展;通过社会伦理空间的建构,维系伦理秩序,形成心理认同,实现社会的价值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空间 内部结构 边界性
下载PDF
道德空间:内涵、维度与建构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建华 刘畅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6,共16页
空间生产的资本化、碎片化、均质化加剧了城市空间中个体道德生活的失落,只有重新开启对空间生活向度的道德审视--即构建基于个体自我认同与实践的"道德空间",才有可能走出城市空间中人际关系所面临的伦理和价值断裂的问题。... 空间生产的资本化、碎片化、均质化加剧了城市空间中个体道德生活的失落,只有重新开启对空间生活向度的道德审视--即构建基于个体自我认同与实践的"道德空间",才有可能走出城市空间中人际关系所面临的伦理和价值断裂的问题。借助近年来城市空间正义理论研究的学理启示,道德空间旨在通过对空间结构、价值形态的剖析来阐明个体维度的道德善恶问题,提出以道德空间的概念关联道德学与空间理论的跨学科研究。具体来说,道德空间是指个体道德观念形成的原初场所,它具有主体间的互惠性、空间结构上的开放性以及主体价值判断与选择上的独立性三种特性。从空间中的道德发生机制、社会关系、组织形式等方面来看,道德空间又分为身体性与心理性、私人性与公共性、实体性与虚拟性六个维度。澄清道德空间的内涵,把握其特征及维度,理解其建构的必要性,对于构建富有道德人文关怀的现代都市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空间 后现代 空间转向 价值认同 道德实践
原文传递
“流动的生活”中道德空间的拆除与重建——齐格蒙特·鲍曼的道德哲学思想及其教育内涵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慧敏 曹辉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6,共6页
在后现代社会里,人类存在于流动的生活中,道德本身、道德主体破碎化严重,道德碎片化的必然结果就是他者自治的毁灭。道德空间在后现代社会发展中,变得支离破碎,但是人类的生存、成长离不开道德支持,道德空间必须重新建立。齐格蒙特·... 在后现代社会里,人类存在于流动的生活中,道德本身、道德主体破碎化严重,道德碎片化的必然结果就是他者自治的毁灭。道德空间在后现代社会发展中,变得支离破碎,但是人类的生存、成长离不开道德支持,道德空间必须重新建立。齐格蒙特·鲍曼的道德哲学思想,蕴含了丰富的教育内涵。道德教育应当在拆除道德碎片和重建道德空间的过程中,倾力营造人类流动的道德生活环境。在流动的道德空间里,教育应尊重个体自身道德选择,激发个体在群体中的道德自觉;强调非同一的、普遍的、模式化的道德自治;着力培养利他者的道德意识以及为他人负责的道德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的生活 道德空间 鲍曼 道德哲学
原文传递
数字化生存场域下网络空间道德教育话语构建的基本原则
20
作者 崔诚亮 《南方论刊》 2023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建构离不开话语的有效表达。网络空间道德教育话语的建构既要把握时代特征,也要遵循基本原则。在数字化生存场域下,网络空间道德教育话语构建要坚持主导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时代原则;遵循人文性与价值性相融合的理论原... 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建构离不开话语的有效表达。网络空间道德教育话语的建构既要把握时代特征,也要遵循基本原则。在数字化生存场域下,网络空间道德教育话语构建要坚持主导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时代原则;遵循人文性与价值性相融合的理论原则;增强实效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方法原则;推动生活化与科学性相协调的实践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生存 网络空间道德教育话语 基本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