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与美德辨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唐代兴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2,共7页
功利与道义、责任与义务、规范与自由、必须与应该、他律与自律等等,一直是伦理学难以达成共识的根本性问题,追溯其根源,却缘于道德与美德相混淆。因而,辨析道德与美德而使之各归本位,这是推进伦理学前进的认知前提。客观论之,道德属于... 功利与道义、责任与义务、规范与自由、必须与应该、他律与自律等等,一直是伦理学难以达成共识的根本性问题,追溯其根源,却缘于道德与美德相混淆。因而,辨析道德与美德而使之各归本位,这是推进伦理学前进的认知前提。客观论之,道德属于他律,是人人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所以,道德是功利的,它以自我利益持守为出发点,以权利与责任对等为基本原则,以实现个人利益为直接目的。道德是美德的基础,因而,美德属于自律,是对道德的卓越,是人人应该响应的社会倡导,所以,美德是道义的,它以自我利益放弃或超越为起步,以无私利他为基本准则,以履行责任之外的义务来增进他者利益为展开方式,以实现个性张扬和精神自由为直接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美德 以理统情 以神融情 道德他律 美德自律
下载PDF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一体化研究
2
作者 李寒梅 陈晓姝 《福建教育》 2024年第24期21-26,共6页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突出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求。以一体化建设为引领,完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设计与内容安排,转变育人方式,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提升传统美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推进传統美德教育一...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突出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求。以一体化建设为引领,完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设计与内容安排,转变育人方式,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提升传统美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推进传統美德教育一体化进程,要突出育人目标指向的连续性,逐步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增进商人内容的结构化,强化学习主题的整体性;推动育人方式的进阶式实施,重视学生道德自我构建过程,完善育人评价体系,落实学业质量标准的不同水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 传统美德教育 一体化
下载PDF
论道德理想与道德义务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红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84-89,共6页
现代西方伦理学过度关注道德义务而忽略了道德理想在理论建构与实践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道德理想作为个人的可选择性行为,常常表现为超义务行为和份外行善,但它并非与道德义务毫无关联,从严格义务到最高的道德理想之间存在着一个... 现代西方伦理学过度关注道德义务而忽略了道德理想在理论建构与实践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道德理想作为个人的可选择性行为,常常表现为超义务行为和份外行善,但它并非与道德义务毫无关联,从严格义务到最高的道德理想之间存在着一个连续性的谱系。站在美德伦理学的角度,一个行动者毫无道德理想、从不做出任何超义务行为,其道德动机和品格至少是有缺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理想 道德义务 分外行善 道德美德 道德卓越
下载PDF
论奖惩 被引量:4
4
作者 孙英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奖惩使受教育者有德行善便有福,而缺德作恶便有祸,无疑符合同等利害相交换——等利交换与等害交换——的公正原则,因而是公正的、道德的、应该的、善的。诚然,奖惩的直接作用是使受教育者为了得到奖赏而遵守道德和欲求美德,是为了利己... 奖惩使受教育者有德行善便有福,而缺德作恶便有祸,无疑符合同等利害相交换——等利交换与等害交换——的公正原则,因而是公正的、道德的、应该的、善的。诚然,奖惩的直接作用是使受教育者为了得到奖赏而遵守道德和欲求美德,是为了利己而求美德;但奖惩的最终作用却能够使受教育者为了美德而求美德:奖惩甚至是使受教育者达到为美德而求美德的崇高道德境界的唯一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利害交换 美德为目的的道德需要 美德为手段的道德需要
下载PDF
《论语》中的三德论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建萍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5,共4页
《论语》含有丰富而深邃的道德哲学,其中以“仁”、“义”、“礼”为核心的社会公德;以“忠”为基础的职业道德;以“孝”为起点的家庭美德。这在当今落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 《论语》含有丰富而深邃的道德哲学,其中以“仁”、“义”、“礼”为核心的社会公德;以“忠”为基础的职业道德;以“孝”为起点的家庭美德。这在当今落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道德建设
下载PDF
同情——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6
作者 唐惠忠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新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关于“同情”,著名作家茨威格有两句名言:一是“通过同情去理解并且经受别人的痛苦,自己也会内心丰富”;二是。同情是把双刃剑,不会使用的人最好别动手”。
关键词 中学 优秀作文 《同情——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唐惠忠
原文传递
Honour, Virtue and Oppression in Ann Radcliffe's The Castles of Athlin and Dunbayne
7
作者 Shailaja Kedia Aparajita Hazra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6年第12期737-742,共6页
Georgian historiography being an attempt to create a shared and self-congratulatory impression of the past serves as verbal equivalent of a national monument. Ann Radcliffe's Castles of Athlin and Dunbayne was writte... Georgian historiography being an attempt to create a shared and self-congratulatory impression of the past serves as verbal equivalent of a national monument. Ann Radcliffe's Castles of Athlin and Dunbayne was written during the acme of popularity of gothified histories. This makes the novel a high drama of murder and revenge, usurpation and restoration, love and abduction, cruelty and virtue upholding common people's vow of joining hands to fight for ethical cause of avenging oppression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Scottish highlands. On the one hand, the novel helps in perpetuating nationalist identity among English citizens by acclaiming virtuous, just, and moral act of the rightful feudal Chief Osbert and declaiming in contrast the avarice, oppression and lust of the usurper Malcolm. On the other hand, the self-devastating pride and calm resignation of the highborn women such as Mary and Louisa portrayed in the novel conform and thereby contribute to the notion of the "Angel in the House". The paper, thus, will examine the role of prevalent sense of honour and values imbibed in the major characters of the novel in bringing justice to the oppressed charac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PRESSION gothified histories the Angel in the House the Gothic as the political Vindicta mihi
下载PDF
教育文萃
8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4-144,F003,共2页
关键词 《论教师个体的生存方式》 《儿童美德的形成与道德发展》 《大学在科学观念与功利意识间的态度》 《建构与整合:论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 《思想品德教育接受的障碍、成因及理想状态》
下载PDF
对《自然正当与历史》中的古典自然正当的辨析和阐明
9
作者 刘洋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6-45,共10页
《自然正当与历史》中的古典自然正当(natural right)是施特劳斯政治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主题,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古今之争”的关键问题。然而,学界迄今仍缺少对此主题的深入研究,甚至未清晰地理解自然正当的含义。本文围绕此主题,通过... 《自然正当与历史》中的古典自然正当(natural right)是施特劳斯政治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主题,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古今之争”的关键问题。然而,学界迄今仍缺少对此主题的深入研究,甚至未清晰地理解自然正当的含义。本文围绕此主题,通过辨析、阐明相关联的几个重要问题来深化、推进我们对古典自然正当的理解和研究。这些问题包括自然正当学说与习俗主义的争论、自然正当的三层含义、正义及道德是否在自然中有其根基、三种意义上的道德、各类型的古典自然正当学说的特征。本文反对这样一种较常见的观点:在施特劳斯和他所阐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看来,正义及道德仅仅是习俗的、约定的,在自然中没有根基、根据,实践道德美德不是人的一个自然目的。并且,本文质疑、批判古典自然正当学说中认为哲学或爱智慧高于正义或爱他人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正当 施特劳斯 善好 正义 道德美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