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学生体育课中道德美感培育探微——以身体美与道德善的结合为线索
被引量:
2
1
作者
何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7-119,共3页
当前大学生道德状况令人堪忧,普遍缺少道德美感,大学生体育课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的资源,是高校德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本文将以身体美与道德善的结合为线索,以审美情感为切入点,试图选取健美操训练法和体育舞蹈训练法来探索体育与德...
当前大学生道德状况令人堪忧,普遍缺少道德美感,大学生体育课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的资源,是高校德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本文将以身体美与道德善的结合为线索,以审美情感为切入点,试图选取健美操训练法和体育舞蹈训练法来探索体育与德育结合的途径,从而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
道德美感
身体美
道德
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由“道德束缚”到“道德美感”——乐道而自得的“孔颜之乐”境界
2
作者
申冰冰
《管子学刊》
CSSCI
2014年第3期90-93,128,共5页
"孔颜之乐"的体验由"道德束缚"转变为"道德美感",是源于这种美是生命主体在悟道、得道、践道的过程中,消融了道德在人生命中的紧张感、异质感,在美之陶冶中自然而然检点身心,从而自觉追求道,自觉运用礼...
"孔颜之乐"的体验由"道德束缚"转变为"道德美感",是源于这种美是生命主体在悟道、得道、践道的过程中,消融了道德在人生命中的紧张感、异质感,在美之陶冶中自然而然检点身心,从而自觉追求道,自觉运用礼。这种"乐在其中"体验是在道与人之生命相统一后的精神和谐。作为儒家传统命题的"孔颜之乐"在宋代以后多次被理论阐述,宋明理学家对"孔颜之乐"的诠释虽然见仁见智,但相互之间亦存在着共同点,他们在获取"乐"时重视对超越物质基础之上的内在涵养工夫,使"乐"没有摆脱儒家伦理道德成分,指向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颜之乐
道德
束缚
道德美感
乐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卡连柯道德美感教育对新时期德育的启示
3
作者
杜金华
《基础教育研究》
2012年第4期12-13,共2页
马卡连柯曾创造了苏联教育史上的奇迹。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道德美感教育,也就是通过美并利用美进行的道德教育。这启示我们,要把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要把重视集体主义教育和尊重个性结合起来,要把理想教育中的"远景"和"...
马卡连柯曾创造了苏联教育史上的奇迹。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道德美感教育,也就是通过美并利用美进行的道德教育。这启示我们,要把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要把重视集体主义教育和尊重个性结合起来,要把理想教育中的"远景"和"近景"结合起来,要把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美感
教育创造德育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学德育应重视培养学生异性交往的道德美感
4
作者
张丹枫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2011年第7期47-48,共2页
中学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定型,还不稳定。如何引导中学生理性地异性交往,进而体验人生宝贵的道德美感,是中学德育必须要高度重视并有所作为的事情。
关键词
中学德育
异性交往
道德美感
原文传递
都市时代的乡村记忆──从王安忆近作再看知青文学
被引量:
3
5
作者
张雅秋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王安忆
知青文学
道德美感
乡村生活
农业社会
文学创作
道德
价值感
商业都市
商业时代
审美方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体育课中道德美感培育探微——以身体美与道德善的结合为线索
被引量:
2
1
作者
何伟
机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体育教研究室
出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7-119,共3页
基金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项目"体育课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研究"(项目编号11YY02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当前大学生道德状况令人堪忧,普遍缺少道德美感,大学生体育课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的资源,是高校德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本文将以身体美与道德善的结合为线索,以审美情感为切入点,试图选取健美操训练法和体育舞蹈训练法来探索体育与德育结合的途径,从而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体育课
道德美感
身体美
道德
善
Key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moral sense of esthetics
beauty of body
morally good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由“道德束缚”到“道德美感”——乐道而自得的“孔颜之乐”境界
2
作者
申冰冰
机构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14年第3期90-93,128,共5页
文摘
"孔颜之乐"的体验由"道德束缚"转变为"道德美感",是源于这种美是生命主体在悟道、得道、践道的过程中,消融了道德在人生命中的紧张感、异质感,在美之陶冶中自然而然检点身心,从而自觉追求道,自觉运用礼。这种"乐在其中"体验是在道与人之生命相统一后的精神和谐。作为儒家传统命题的"孔颜之乐"在宋代以后多次被理论阐述,宋明理学家对"孔颜之乐"的诠释虽然见仁见智,但相互之间亦存在着共同点,他们在获取"乐"时重视对超越物质基础之上的内在涵养工夫,使"乐"没有摆脱儒家伦理道德成分,指向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和谐。
关键词
孔颜之乐
道德
束缚
道德美感
乐道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卡连柯道德美感教育对新时期德育的启示
3
作者
杜金华
机构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出处
《基础教育研究》
2012年第4期12-13,共2页
文摘
马卡连柯曾创造了苏联教育史上的奇迹。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道德美感教育,也就是通过美并利用美进行的道德教育。这启示我们,要把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要把重视集体主义教育和尊重个性结合起来,要把理想教育中的"远景"和"近景"结合起来,要把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结合起来。
关键词
道德美感
教育创造德育启示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学德育应重视培养学生异性交往的道德美感
4
作者
张丹枫
机构
江苏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出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2011年第7期47-48,共2页
文摘
中学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定型,还不稳定。如何引导中学生理性地异性交往,进而体验人生宝贵的道德美感,是中学德育必须要高度重视并有所作为的事情。
关键词
中学德育
异性交往
道德美感
分类号
G6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都市时代的乡村记忆──从王安忆近作再看知青文学
被引量:
3
5
作者
张雅秋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王安忆
知青文学
道德美感
乡村生活
农业社会
文学创作
道德
价值感
商业都市
商业时代
审美方式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学生体育课中道德美感培育探微——以身体美与道德善的结合为线索
何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由“道德束缚”到“道德美感”——乐道而自得的“孔颜之乐”境界
申冰冰
《管子学刊》
CSSCI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卡连柯道德美感教育对新时期德育的启示
杜金华
《基础教育研究》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学德育应重视培养学生异性交往的道德美感
张丹枫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2011
0
原文传递
5
都市时代的乡村记忆──从王安忆近作再看知青文学
张雅秋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