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学术道德腐败问题的思考
1
作者 徐可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50-52,共3页
学术道德的腐败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给学术界带来负面影响。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一是学术工作者要“以德治学”;二是对现在的职称评定政策进行改革;三是确定违规界限,坚持常抓不懈。
关键词 学术道德腐败 学术评价 道德评价
下载PDF
文明失范、道德腐败与常德缺位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曾宪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7-61,共5页
近20年来,关于道德滑坡问题一直论争不休。我们认为,笼统谈论道德滑坡并不准确,譬如在政治道德领域中便有大的进步。但社会公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却是不争的事实,否则,我们便无法解释各类腐败现象正向纵深蔓延的现实。当下紧迫的问题已... 近20年来,关于道德滑坡问题一直论争不休。我们认为,笼统谈论道德滑坡并不准确,譬如在政治道德领域中便有大的进步。但社会公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却是不争的事实,否则,我们便无法解释各类腐败现象正向纵深蔓延的现实。当下紧迫的问题已不是如何描述评价这一道德危机现状,而是探寻造成文明失范、道德腐败的根源,寻求有效的道德药方。恰恰在这一点上,既往伦理学由于其自身理论黑洞或盲区,难以对症下药,而以倡导传统美德为旨归的道德建设努力更是归于无效,这些客观上都加剧了道德失范的局面。因此,尽快填补"黑洞",走出"盲区",寻求公德建设的合理路径,是当前伦理学面临的迫切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失范 道德腐败 常德缺位
下载PDF
道德文化、腐败与经济转型——对中国转型期一个基于道德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36
3
作者 刘文革 张广中 曲振涛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6-33,共8页
在现有的经济学文献中 ,对腐败问题的讨论 ,规避道德文化的思路并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道德腐败的模型解释腐败活动猖獗的原因 ,并根据历史上成功经验和教训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 ,个体的社... 在现有的经济学文献中 ,对腐败问题的讨论 ,规避道德文化的思路并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道德腐败的模型解释腐败活动猖獗的原因 ,并根据历史上成功经验和教训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 ,个体的社会道德观念、行为在社会中相互影响。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动态的模型解释基于道德导致腐败规模变化的原因。本文最主要的结论是 :存在着一个“道德腐败陷阱”。从这一点出发 ,本文认为 ,从根本上有效抑制腐败单靠加强执法、加大对腐败的惩罚力度等传统的、事后的打击腐败措施是不够的 ,要制定和实施综合的反腐战略 ,其中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事前监督、检举腐败的从国家到公民的“信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道德文化 道德腐败 经济转型 官员 行贿受贿
原文传递
从道德约束到权力制衡——运用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分析中国反腐败 被引量:1
4
作者 成亮 任中平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2-45,共4页
腐败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伤痛,不但损害了党在人民心中形象,导致人民群众的信任度有所下降,更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监督和纠正腐败行为是单纯依靠道德所不能实现的,马克思唯物主义观尤其揭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腐败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伤痛,不但损害了党在人民心中形象,导致人民群众的信任度有所下降,更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监督和纠正腐败行为是单纯依靠道德所不能实现的,马克思唯物主义观尤其揭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依靠物质力量去摧毁。既然权力是一种具有强烈扩张性和排他性的物质力量,那么,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不能祈望精神或道德的力量,而必须依靠与之相对应的同样具有强制性的物质力量,"以权制权"成为防止腐败的最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腐败道德约束 权力制衡 制约路径
下载PDF
如何走出道德低谷
5
作者 臧乐源 姜克俭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6期96-99,共4页
一十年改革,留给人们最深刻、最值得反思的问题之一,是精神世界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不管人们愿意承认与否,在我国当代道德生活中确是出现了严重的滑坡,道德腐败已经成了各界人士十分关心、深感忧虑的问题之一.其表现如下:1.自私自利.过去... 一十年改革,留给人们最深刻、最值得反思的问题之一,是精神世界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不管人们愿意承认与否,在我国当代道德生活中确是出现了严重的滑坡,道德腐败已经成了各界人士十分关心、深感忧虑的问题之一.其表现如下:1.自私自利.过去十年,在一些人的心灵深处发生了深刻的变奏,这首先表现在与道德基本问题相关的公与私、他与己的关系上.他们在"合理利己主义"的保护伞下,道德情感发生了严重的倾斜.昔日的"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精神衰退或归隐了,代之而起的便是自私利己的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腐败 道德新人 个人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马克思主义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党政干部 精神世界 腐败现象 集体主义原则
下载PDF
媒体公信力缺失和新闻道德建设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威 《青年记者》 2010年第8期28-28,共1页
一 近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中央传媒还是地方传媒,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媒体公信力的缺失,直接反映出媒体工作者的道德素质,因此,人们又把道德失范现象叫做"道德腐败"。
关键词 媒体公信力 新闻道德建设 道德失范现象 地方传媒 媒体工作者 道德素质 道德腐败
下载PDF
试论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之途径 被引量:6
7
作者 夏松竹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1-54,共4页
研究生学术道德腐败问题在近几年日益严重。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原因。因此,要规避研究生学术道德腐败,实现学术的创新繁荣和健康发展,就必须扭转社会不正之风,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完善研究生评估机制,加强学风建设和规范化教育。研... 研究生学术道德腐败问题在近几年日益严重。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原因。因此,要规避研究生学术道德腐败,实现学术的创新繁荣和健康发展,就必须扭转社会不正之风,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完善研究生评估机制,加强学风建设和规范化教育。研究生更要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学术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规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道德腐败 规范化教育
下载PDF
论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
8
作者 姜永廷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2-13,共2页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制定的重要的治国方略。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的进步 ,因此 ,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道德建设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制定的重要的治国方略。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的进步 ,因此 ,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道德建设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成为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模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道德建设 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 道德腐败现象
下载PDF
法人腐败现象透视
9
作者 陈海秋 杨受林 《改革与开放》 1996年第5期22-24,29,共4页
小引腐败一词,原指物质的一种化学运动状态,即事物由原初的纯粹状态而蜕变和腐烂。现今人们所说的腐败乃腐败的演变之义,泛指人类的道德行为或社会风气的败坏和堕落。更进一步讲,人类的道德腐败的极端行为,除表现为以权谋私、贪桩枉法... 小引腐败一词,原指物质的一种化学运动状态,即事物由原初的纯粹状态而蜕变和腐烂。现今人们所说的腐败乃腐败的演变之义,泛指人类的道德行为或社会风气的败坏和堕落。更进一步讲,人类的道德腐败的极端行为,除表现为以权谋私、贪桩枉法、敲诈勒索,个人行贿受贿、走私贩私以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人腐败 腐败现象 有期徒刑 丹东市 道德腐败 走私罪 社会风气 检察院 汝阳县 行贿
下载PDF
揭露出表皮下的“痈疽”——老悟“反思教育三部曲”综论
10
作者 石杰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52-56,86,共6页
"反思教育三部曲"包括《招生办主任》《教授变形记》和《大学校长》。三部长篇小说均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对当下高等教育界普遍存在的学术腐败、道德堕落进行了揭露和抨击,表现出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直面现实的勇气。"大... "反思教育三部曲"包括《招生办主任》《教授变形记》和《大学校长》。三部长篇小说均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对当下高等教育界普遍存在的学术腐败、道德堕落进行了揭露和抨击,表现出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直面现实的勇气。"大团圆"结局使得作品的批判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小说在艺术上存在着情节曲折、线索清晰、结构严谨,感性与理性的并存、文史哲交融的特点,为作品添加了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社会 学术腐败 道德腐败 知识分子 批判
下载PDF
亚当·斯密晚年对自由放任思想的反思——基于《道德情操论》版本的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卫东 《经济思想史学刊》 2023年第2期30-61,共32页
本文考察了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初版到第六版之间的若干重大修改,发现斯密对待自由放任的认识发生了较为重大的变化。在《道德情操论》初版中,斯密对自然自由体系抱有强烈信念,而晚年斯密则对此心存疑虑。与此相应,晚年斯密对... 本文考察了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初版到第六版之间的若干重大修改,发现斯密对待自由放任的认识发生了较为重大的变化。在《道德情操论》初版中,斯密对自然自由体系抱有强烈信念,而晚年斯密则对此心存疑虑。与此相应,晚年斯密对基于自然自由体系的商业社会能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也产生了深刻的怀疑。由于人类对快乐的同情共感天然要强于痛苦,被人羡慕和称赞带来的快乐引导一个人热衷于追逐财富和地位,而不是追求真正的德性。在自然自由的商业体系中,人类天性具有产生道德腐败的内在可能性。斯密由此对自由放任的经济体系能自然而然地造就好社会抱有悲观的态度。晚年斯密从社会精英阶层的道德建设寻求抑制商业社会道德情感腐败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 自由放任 道德情感腐败
原文传递
不讲真话也是腐败
12
作者 李秋生 邝飙 《人民之声》 2005年第11期45-45,共1页
干部腐败与不讲真话看起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实际上两者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因为腐败,才不讲真话。而且严格地讲,不讲真话也是一种腐败。从精神范畴上看,它是一种思想腐败,道德腐败和信仰腐败;从物质范畴看,不讲真话,弄虚作假。
关键词 干部任用 精神范畴 道德腐败 干部政绩 物质利益 制度建设 撤销职务 实际生活水平 一切从实际出发 工作方针
原文传递
道德调节的特征、界限和可能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В.В.鲍尔仁赫 傅国强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前,苏联社会中存在的道德腐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前些年由于多种原因,背离社会主义道德评价、脱离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最高原则的完整的社会体系已经形成。相互纵容。
关键词 道德调节 道德腐败 社会主义道德 道德意识 道德评价 价值目标 赞许 个人兴趣 德制 辩证法
原文传递
论腐败与非正式规则——正式规则是如何被替代的
14
作者 于安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7,共7页
腐败成为许多领域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显示出非正式规则排挤和替代正式规则已经达到极端严重的程度,这对政治安全和法律权威构成极大的威胁。腐败性非正式规则具有反道德性。非道德的市场机制对主流公共伦理产生侵蚀和解体作用,它的... 腐败成为许多领域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显示出非正式规则排挤和替代正式规则已经达到极端严重的程度,这对政治安全和法律权威构成极大的威胁。腐败性非正式规则具有反道德性。非道德的市场机制对主流公共伦理产生侵蚀和解体作用,它的渗透构成了对观念性正式规则的替代过程。转型类政策措施的失误与制度性正式规则被替代之间存在着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 非正式规则 腐败的反道德 源于转型的规则替换
原文传递
应更多地注意反经济领域的腐败
15
作者 胡为雄 《党校科研信息》 1989年第79期6-8,共3页
腐败现象已滥觞全社会,它不仅表现为政府部分权力失控,政策法令难行,而且表现 为贿赂贪污成风,社会道德微丧,以及人心失衡变态。故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反腐败、求廉政的及时措施举国瞩目,大快人心。 既然腐败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那么在制... 腐败现象已滥觞全社会,它不仅表现为政府部分权力失控,政策法令难行,而且表现 为贿赂贪污成风,社会道德微丧,以及人心失衡变态。故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反腐败、求廉政的及时措施举国瞩目,大快人心。 既然腐败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那么在制定反腐败对策之时,首先宜区分腐败的种种不同类型,如政治腐败(官僚主义、玩忽职守、草菅人命、有法不依、滥用权力等)、经济腐败(贿赂、贪污、“官倒”等)、思想腐败(恋钱恋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问题 反经济 滥用权力 有法不依 腐败对策 政治腐败 经济腐败 腐败现象 道德腐败 社会道德
原文传递
完善“显规则” 防止“潜规则”
16
作者 张锋 《党政干部文摘》 2008年第8期36-36,共1页
“潜规则”是指与明文规定相对的,不成文、不公开、心照不宣、得到人们相当程度的默认和遵守的规矩,有时甚至是排斥相关正式制度而真正产生作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有隐蔽性、实用性、功利性等特点。在个别地方、个别单位存在的“潜... “潜规则”是指与明文规定相对的,不成文、不公开、心照不宣、得到人们相当程度的默认和遵守的规矩,有时甚至是排斥相关正式制度而真正产生作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有隐蔽性、实用性、功利性等特点。在个别地方、个别单位存在的“潜规则”,归根到底是权力意志规则,表现为各种不正之风,实质上是权力和道德腐败。党内“潜规则”违背了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破坏了党内的制度性规则,尤其是选人用人上的“潜规则”,对党员干部思想行为的负面影响极大,对党的肌体和党的事业危害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规则” 显规则 政治生活准则 权力意志 行为规范 不正之风 道德腐败 负面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