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谓词是否描述了实在的属性,这是元伦理学中一个颇具争议性的难题。如果从吉奇关于表语形容词和定语形容词的区分出发,首先绕开实在性难题,仅从认知经验(现象学)的角度作出分析,那么,在熟练的道德判断者那里,包含道德算子的道德谓词...道德谓词是否描述了实在的属性,这是元伦理学中一个颇具争议性的难题。如果从吉奇关于表语形容词和定语形容词的区分出发,首先绕开实在性难题,仅从认知经验(现象学)的角度作出分析,那么,在熟练的道德判断者那里,包含道德算子的道德谓词具有领受度(quanta)经验,虽然它们不描述实质的(real or substantial)属性,也没有明晰的内容,但可以是一种直接的和自发的经验。作为非推论性的或非派生性的经验,领受度经验完全不同于且不可还原为感受质(qualia)经验。因此,即使不存在实在的道德属性,也会有相关的道德经验;而如果承认这种经验就是一类心灵属性,那么它们在一种弱的意义上也可以具有实在性。展开更多
文摘道德谓词是否描述了实在的属性,这是元伦理学中一个颇具争议性的难题。如果从吉奇关于表语形容词和定语形容词的区分出发,首先绕开实在性难题,仅从认知经验(现象学)的角度作出分析,那么,在熟练的道德判断者那里,包含道德算子的道德谓词具有领受度(quanta)经验,虽然它们不描述实质的(real or substantial)属性,也没有明晰的内容,但可以是一种直接的和自发的经验。作为非推论性的或非派生性的经验,领受度经验完全不同于且不可还原为感受质(qualia)经验。因此,即使不存在实在的道德属性,也会有相关的道德经验;而如果承认这种经验就是一类心灵属性,那么它们在一种弱的意义上也可以具有实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