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之理与人的道德之需——个体道德需要论纲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明理 陈鸿秀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52-55,共4页
道德为人所独有,从本质上说,道德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生存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道德之理是研究人的道德需要的前提。探究个体道德需要益于弥补传统的单一的道德社会本质论思维模式所导致的伦理体系建构中的逻辑缺损,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道德为人所独有,从本质上说,道德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生存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道德之理是研究人的道德需要的前提。探究个体道德需要益于弥补传统的单一的道德社会本质论思维模式所导致的伦理体系建构中的逻辑缺损,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个体 价值 道德需要
下载PDF
《道德需要论》评介
2
作者 唐凯麟 《云梦学刊》 2009年第3期158-158,共1页
道德需要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涉及到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等多方面的内容,是考察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道德原则、规范得以确立的一个重要心理依据。对于如此重要的课题,国内不少学者近年来已经开始... 道德需要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涉及到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等多方面的内容,是考察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道德原则、规范得以确立的一个重要心理依据。对于如此重要的课题,国内不少学者近年来已经开始关注。陆续推出了一些成果。但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应该说还是有待深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需要 需要论 评介 道德发生 个体道德 道德原则 心理依据 伦理学
下载PDF
最真实的需要--评《道德需要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瑛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道德需要 需要论 构建和谐社会 道德发生 个体道德 道德原则 心理依据 社会和谐
下载PDF
浅论陶行知道德需要论与道德教育
4
作者 柯建壁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6-87,共2页
教育家陶行知极其重视年轻一代的品德教育和修养。他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育人思想仍有现实的借鉴价值和指导作用。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根据儿童的需要的力量为转移。"可... 教育家陶行知极其重视年轻一代的品德教育和修养。他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育人思想仍有现实的借鉴价值和指导作用。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根据儿童的需要的力量为转移。"可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是陶行知所倡导的德育教育方法。有需要才会有认识,才会有追求。因此,突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实现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必须以学生的道德需要作为切入点和立足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 道德需要 道德教育
下载PDF
善良人格与道德需要满足的关系:交叉滞后研究
5
作者 焦丽颖 郭震 +1 位作者 史慧玥 许燕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1,共8页
道德需要被认为是独立于自主、胜任和关系需要(ACR)的基本心理需要,通过对两个时间段的纵向数据分析(N=1187),使用交叉滞后模型,研究探讨了善良人格与道德需要满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善良人格与道德需要满足存在一定程度的跨时间稳定... 道德需要被认为是独立于自主、胜任和关系需要(ACR)的基本心理需要,通过对两个时间段的纵向数据分析(N=1187),使用交叉滞后模型,研究探讨了善良人格与道德需要满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善良人格与道德需要满足存在一定程度的跨时间稳定性;在控制了ACR和人口学信息后,善良人格与道德需要满足存在双向预测关系。研究在中国文化下为道德需要的存在提供了证据,扩展了基本心理需要相关理论,并为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良人格 基本心理需要 道德需要 交叉滞后 追踪研究
下载PDF
道德需要:德育的前提性承诺 被引量:9
6
作者 魏传光 曹琨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道德需要作为个体自觉履行一定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在要求 ,是德育可能性的前提。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理性自觉是德育的本质担当 ,唯有此 。
关键词 道德需要 德育工作 实效性 德育理念 激励机制
下载PDF
化解竞技体育异化的思考——基于竞技主体道德需要的视角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成 周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9-82,共4页
竞技主体的道德需要是在体育活动中建立和谐人伦关系的保障。道德需要不仅是竞技主体道德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道德态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竞技主体道德活动发生的主体动力。体育伦理教育应以竞技主体的道德需要为切入点,充分激发竞技主... 竞技主体的道德需要是在体育活动中建立和谐人伦关系的保障。道德需要不仅是竞技主体道德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道德态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竞技主体道德活动发生的主体动力。体育伦理教育应以竞技主体的道德需要为切入点,充分激发竞技主体的道德需要,从竞技主体的内心本源着手,有效化解各种体育道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需要 竞技主体 体育伦理教育
下载PDF
自我道德需要的意义及其激发 被引量:9
8
作者 段文阁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5,共4页
自我道德需要是主体基于道德良知、道德价值的吸引以及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强烈认同而产生的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热切渴望。自我道德需要的产生是社会道德需要实现的前提,是主体道德学习、道德修养与道德行为动机的心理基础,也是主体道德... 自我道德需要是主体基于道德良知、道德价值的吸引以及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强烈认同而产生的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热切渴望。自我道德需要的产生是社会道德需要实现的前提,是主体道德学习、道德修养与道德行为动机的心理基础,也是主体道德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发主体的自我道德需要不仅要确立个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性作用,而且要制定适宜目标,深入道德实践,使主体面对真实的道德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道德需要 意义 激发
下载PDF
论道德需要 被引量:8
9
作者 罗国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9期10-12,共3页
马克思在批判施蒂纳的庸俗的个人需要论时,曾经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这对施蒂纳说,就意味着这需要和它的器官就成为他的主人,正如以前他曾把满足需要的手段(参看‘政... 马克思在批判施蒂纳的庸俗的个人需要论时,曾经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这对施蒂纳说,就意味着这需要和它的器官就成为他的主人,正如以前他曾把满足需要的手段(参看‘政治自由’和‘共产主义’两节)作为自己的主人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286页)人的活动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不论是政治学、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需要 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主义 施蒂纳 满足需要 道德境界 自我实现 社会生活
下载PDF
德育基础:学生道德需要的培养与激发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忠华 姜黎红 《高校教育管理》 2008年第2期69-73,共5页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在现实的道德教育过程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一些误区,如把道德教育看成是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过分推崇"灌输...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在现实的道德教育过程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一些误区,如把道德教育看成是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过分推崇"灌输"教育方式,忽视学生的道德需要,结果导致德育收效甚微。道德心理学研究证明,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是产生动机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提高德育实效就要从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要以人为本,创设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道德教育活动场景,激发学生的道德内驱力,进而使学生产生道德诱因;通过讨论、对话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使学生主动选择、积极建构道德行为,进而达到提高德育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德育基础 道德需要 内驱力 诱因
下载PDF
道德需要与道德行为 被引量:7
11
作者 蓝维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06年第5期38-41,共4页
当代青年道德需要不足是其影响道德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这种不足导致了青年道德选择的偏差、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分离和道德行为的动摇。激烈且无序的竞争和高诱惑的社会生活环境,道德付出与道德回报的悬殊,道德信仰和道德榜样的匮乏... 当代青年道德需要不足是其影响道德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这种不足导致了青年道德选择的偏差、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分离和道德行为的动摇。激烈且无序的竞争和高诱惑的社会生活环境,道德付出与道德回报的悬殊,道德信仰和道德榜样的匮乏以及当代青年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认同不足等是他们道德需要不足的社会历史背景及主要原因。培育当代青年的道德需要,是改善他们道德行为的关键。而倡导道德信仰、树立道德榜样、改善社会道德环境和坚持社会主流道德价值引导是培育青年道德需要的基本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需要 价值认同 道德行为 当代青年 道德信仰 社会历史背景
下载PDF
道德的起源和目的:从个人道德需要看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海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15,共8页
道德起源于社会的道德需要,亦即起源于社会存在发展之需要;个人道德需要———亦即完善自我品德的需要———则起源于道德,是道德被遵守从而得到实现的途径和手段。因此,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只能是他律的,只能是为了道德之外的他物,亦即保... 道德起源于社会的道德需要,亦即起源于社会存在发展之需要;个人道德需要———亦即完善自我品德的需要———则起源于道德,是道德被遵守从而得到实现的途径和手段。因此,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只能是他律的,只能是为了道德之外的他物,亦即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增进每个人利益;而不可能是自律的,不可能是为了道德自身、为了完善每个人的品德。这就是被道德的最为深刻的本质———道德和美德是一种必要恶———所决定的道德起源和目的之客观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起源 道德目的 个人道德需要 社会利益 美德
下载PDF
论竞技体育主体的道德需要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根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3-127,共5页
竞技体育主体从广义上来说包括竞技体育所有的参与者;从狭义上来说,则主要指竞技体育的直接参与者——运动员。竞技体育主体的道德需要是其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所决定的,这种道德需要体现为主体内在的道德素养和运动外在的道德规范。竞... 竞技体育主体从广义上来说包括竞技体育所有的参与者;从狭义上来说,则主要指竞技体育的直接参与者——运动员。竞技体育主体的道德需要是其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所决定的,这种道德需要体现为主体内在的道德素养和运动外在的道德规范。竞技体育主体的道德需要对竞技体育主体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通过提高主体的道德能力和完善体育制度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主体 道德需要
下载PDF
道德需要与制度公正 被引量:9
14
作者 沈慧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67-69,共3页
 道德需要是道德行为的原动力,在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道德需要作为个体社会属性的一种应然存在,要转化为一种现实的道德力量,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社会机制即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保障。因此,要激发和提升个体的道德需要就必须加...  道德需要是道德行为的原动力,在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道德需要作为个体社会属性的一种应然存在,要转化为一种现实的道德力量,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社会机制即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保障。因此,要激发和提升个体的道德需要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有效地发挥制度在个体道德需要方面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建设 道德需要 公正 回报
下载PDF
论人类道德需要发生的心理动因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柏林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6,共4页
原始初民在与自然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恐惧感,并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对社会共同体的归属感和敬畏感乃是人类道德需要得以发生的心理动因。
关键词 人类道德需要 发生 心理动因 恐惧感 归属感 敬畏感
下载PDF
人类道德需要发生论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柏林 《求索》 CSSCI 2001年第3期80-82,共3页
道德需要作为人的一种特殊的、高级的社会需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人类长期的文明进化过程中发生的,人类祖先的动物合群性本能为其发生提供了生理前提,原始的初民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恐惧感、归属感和敬畏感是其得以发生的... 道德需要作为人的一种特殊的、高级的社会需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人类长期的文明进化过程中发生的,人类祖先的动物合群性本能为其发生提供了生理前提,原始的初民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恐惧感、归属感和敬畏感是其得以发生的心理动因,而生产劳动则是其得以发生的社会基础和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需要 生理前提 心理动因 社会基础 动物 合群性本能
下载PDF
道德需要: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的基石 被引量:9
17
作者 柳潇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9-121,共3页
道德需要对于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具有基石性作用。道德需要的功利性和超功利性分别为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提供原初生发点和升华点。道德需要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最后是自由的道德需要三阶段,为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提供了目标指导和防止矫... 道德需要对于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具有基石性作用。道德需要的功利性和超功利性分别为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提供原初生发点和升华点。道德需要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最后是自由的道德需要三阶段,为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提供了目标指导和防止矫枉过正的安全樊篱。以道德需要为基石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要求重新注解信仰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个体道德经验,并开发自我意识中的教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需要 主体性道德
下载PDF
面向道德需要的德育接受性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卫英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5-147,共3页
如何促进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中人的主体性全面发展,是学校德育的时代使命。德育的有效性提升取决于德育矛盾的解决:即传授德育内容与个体道德接受的统一,取决于德育内容是否满足、契合和引导接受主体的道德需要。个体有无积极的态度... 如何促进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中人的主体性全面发展,是学校德育的时代使命。德育的有效性提升取决于德育矛盾的解决:即传授德育内容与个体道德接受的统一,取决于德育内容是否满足、契合和引导接受主体的道德需要。个体有无积极的态度对待德育传授,是德育是否有效的关键问题。德育接受性研究从学生道德需要出发,尝试通过德育目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变革,激发、唤起和培育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进而提高德育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有效性 道德需要 德育接受性
下载PDF
论道德需要与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智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8-100,共3页
道德需要人们自觉履行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在要求,是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道德教育应以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为支点,尊重并提升大学生的道德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理解与对话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需要 道德教育
下载PDF
关注个体道德需要:提高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支点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俊 《现代大学教育》 2004年第1期68-70,共3页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有效性 个体道德需要 主体意识 道德动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