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早期胆道感染的动态预测工具开发及验证
1
作者 李鹏 梁超 +4 位作者 颜家凤 高春辉 马志杰 谢占涛 孙明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2-699,共8页
目的开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发生早期胆道感染(PEEBI)的预测工具,以期辅助临床进行ERCP术前决策和术后早期个性化干预。方法采用观察性双向队列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接受ERCP的胆总管结石住院患者,分别采用... 目的开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发生早期胆道感染(PEEBI)的预测工具,以期辅助临床进行ERCP术前决策和术后早期个性化干预。方法采用观察性双向队列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接受ERCP的胆总管结石住院患者,分别采用有向无环图(DAGs)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法(LASSO)进行基于logistic回归的PEEBI预测,比较预测模型,并进行内外部验证。结果2020年1月1日—2023年9月30日,共纳入接受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2121例,其中77例(3.6%)发生了PEEBI,且主要集中在术后前2天(66.2%)。影响PEEBI的主要因素为非医源的患者相关因素,即糖尿病(OR=2.43,95%CI:1.14~4.85)、胆管恶性肿瘤(OR=3.95,95%CI:1.74~8.31)和十二指肠乳头憩室(OR=4.39,95%CI:1.86~9.52)。DAGs模型较LASSO模型的综合判别能力高3.0%(P=0.007),且DAGs模型外部验证中的区分性能(D=0.133,P=0.894)和校准性能(χ^(2)=5.499,P=0.703)均表现良好。结论本研究构建的DAGs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临床可在该工具的协助下采取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早期预防措施,以减少PEEB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道感染 有向无环图 预测
下载PDF
2020—2022年天津市南开医院临床常见胆道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陈明慧 张爱民 +2 位作者 薛海玲 房杰 贾晓冬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8-253,共6页
目的: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临床常见的胆道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胆道感染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672例胆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胆道感染(BTI)将患者分为BTI组(... 目的: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临床常见的胆道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胆道感染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672例胆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胆道感染(BTI)将患者分为BTI组(n=361)和非BTI组(n=311);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情况、胆结石数量、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等资料,分析胆石症患者并发BTI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征。结果:胆汁培养共分离病原菌35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75株,占67.20%;革兰阳性菌1058株,占29.94%;真菌92株,占2.60%。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有所下降(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头酶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升高(P<0.05)。屎肠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P<0.05),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和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下降(P<0.05)。年龄、胆道手术史、结石数目与胆道疾病患者并发BTI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年龄>65岁、有胆道手术史、结石数目>2个是胆石症患者并发B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胆道感染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耐药性不断变迁,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患者发生胆道感染与年龄、胆道手术史和胆结石数目有相关性,临床应增强感染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病原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钱妙芳 虞洁芳 +2 位作者 陈建尧 方煊 朱卫国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5期936-939,共4页
目的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病原菌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整理2019年2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ERCP患者296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胆道感染分为胆道感染组(50例)和无胆道感染组(246例)。通过单因素... 目的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病原菌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整理2019年2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ERCP患者296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胆道感染分为胆道感染组(50例)和无胆道感染组(246例)。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病原菌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ERCP术后胆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比67.24%,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革兰阳性菌占比32.76%,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胆道感染组糖尿病、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比例、未术前使用抗菌药物、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及手术时间≥30 min于无胆道感染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则低于无胆道感染组(P<0.05)。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糖尿病、手术时间≥30 min、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为其危险因素(P<0.05);血清ALB水平升高为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影响因素较多,糖尿病、手术时间≥30 min、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其危险因素,血清ALB水平升高为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道感染 病原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无乳链球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4
作者 何小芹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8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无乳链球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16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标本行细菌培养,确认无乳链球菌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无乳链球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16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标本行细菌培养,确认无乳链球菌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66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检出无乳链球菌104例(6.27%),其中产科、妇科、泌尿外科检出率较高。104例乳链球菌标本来源包括阴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中段尿,其中阴道分泌物检出率最高。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未出现耐药;对克林霉素、四环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34%,其中对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无乳链球菌检出率较高,常见于产科、妇科、泌尿外科,阴道分泌物采集可以作为标本采集的主要方式,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可作为治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女性 泌尿生殖道感染 耐药性
下载PDF
黄连膏预防儿童克氏针针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何霏 李涛 +3 位作者 王尧 郭永强 王文博 黄伟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黄连膏预防儿童克氏针针道感染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黄连膏预防儿童克氏针针道感染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75%医用酒精进行针道换药,治疗组患儿采用黄连膏进行针道换药。采用Checketts-Otterburn8感染分级对患儿感染情况进行评定;术后4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儿疼痛程度;比较2组患儿术后拔除克氏针的时间,以影像学形成稳定骨痂为拔针标准;观察并记录患儿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感染率(13.33%)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同时期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3、4周时,2组患儿VAS评分均低于第1周,且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患儿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不同时期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拔除克氏针时间(39.33±4.43)d,对照组拔除克氏针时间(40.60±6.36)d。2组患儿拔除克氏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发生的不良反应均未做特殊处理,自主痊愈,且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膏作为中医传统外用药物能够有效预防儿童骨折术后外置克氏针针道感染,在初期能明显降低患儿的痛觉,不影响拔除克氏针时间,且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为预防针道感染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膏 儿童骨折 克氏针针道感染 护理
下载PDF
早产及未足月胎膜早破与妊娠期生殖道感染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王春静 孟文颖 翟建军 《中国医药》 2024年第7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明确早产及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与妊娠期生殖道感染(RT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规律产前检查及分娩的早产或PPROM孕妇41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娩期间(分娩当次入院)... 目的明确早产及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与妊娠期生殖道感染(RT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规律产前检查及分娩的早产或PPROM孕妇41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娩期间(分娩当次入院)检查有无明确的RTI病原学证据分为观察组(171例,有证据)和对照组(245例,无证据)。对孕妇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孕早期患阴道炎症情况、PPROM发生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情况及不同年龄孕妇妊娠结局、相同孕周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观察组171例孕妇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前3位病原菌为解脲支原体感染14例(8.2%)、细菌性阴道病13例(7.6%)、霉菌性阴道炎10例(5.8%);细菌学培养RTI的常见病原体为无乳链球菌9例(5.3%)、白色念珠菌8例(4.7%)、大肠埃希菌6例(3.5%)。观察组孕早期患阴道炎症比例高于对照组[18.7%(32/171)比11.4%(28/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观察组与对照组PPROM发生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孕妇PPROM、RTI、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相同孕周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无乳链球菌、白色念珠菌是RTI的主要致病菌;妊娠期RTI有增加早产或PPROM发病风险的可能,同时妊娠期RTI增加妊娠期母儿的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未足月胎膜早破 生殖道感染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病与胆道感染研究现状
7
作者 于方海 张西波 缪道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98-501,共4页
近年来,随着国内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胆石症发病率逐年提高。中医对胆石症有着特殊的治疗思路和独特的临床疗效且颇为显著;西医手术联合中医药治疗综合了各方面的优势,可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率,调节患者术后胃肠状态,减少... 近年来,随着国内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胆石症发病率逐年提高。中医对胆石症有着特殊的治疗思路和独特的临床疗效且颇为显著;西医手术联合中医药治疗综合了各方面的优势,可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率,调节患者术后胃肠状态,减少术后症状。但是目前胆结石的形成机制复杂,多与生活习惯、基因、体质等因素相关,术后结石复发的情况及发病机制难以被系统研究,这是胆石症治疗研究的一大重要方向,需要各方继续努力。胆石症的中西医治疗要协调处理好治疗和后期调养,做到中西医并举,对于亟待解决的难题要积极研究进行思考与展望。本文就胆石症常见的发病原因与中医中药治疗方法的研究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道感染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8
作者 贾莉 赵华才 +1 位作者 杨兴萍 刘佳 《肝脏》 2024年第7期848-851,共4页
目的探究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选取中国十九冶集团职工医院2019年6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胆道感染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5例。根据结石的情况将患者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 目的探究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选取中国十九冶集团职工医院2019年6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胆道感染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5例。根据结石的情况将患者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使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菌种分析仪分离鉴定胆汁中的菌株。使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观察受试者的抗生素使用史,胆汁菌株培养的阳性率、分布情况,胆汁中细菌的耐药情况等。结果结石初发组55例,复发组50例。与复发组相比,初发组的抗生素使用率更高(P<0.05)。初发组和复发组的胆汁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3.6%(46/55)和94.0%(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3,P=0.001)。复发组革兰阴性菌为84.0%(36/50),大肠埃希菌为30.0%(15/50)高于初发组的63.6%(13/55)和23.6%(1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原菌分布初发组和复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初发组相比,病原菌耐药率在复发组中明显增高,耐药性明显增强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P<0.05)。结论初发和复发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相似,但复发组的病原菌耐药性高于初发组,临床医生用药应根据患者结石复发情况、耐药实验慎重选择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道感染 胆汁培养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分析
下载PDF
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插管取石后并发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孟冬冬 梁占强 +2 位作者 沈曦温 朱丙帅 段希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取石后并发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4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ERCP... 目的探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取石后并发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4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ERCP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40例接受ERCP的老年患者,138例成功插管,插管成功率为98.57%。129例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一次取净率为93.47%。术后7例患者发生胆道感染,14例发生急性胰腺炎。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位胆道梗阻、合并糖尿病是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胆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既往慢性胰腺炎史、导丝多次进入胰管、插管困难是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主要为高位胆道梗阻、合并糖尿病、既往慢性胰腺炎史、导丝多次进入胰管、困难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老年患者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道感染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生殖道感染对足月和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宫颈分泌液MMP-2、MMP-9表达及不良母婴结局的影响
10
作者 李洁 程慕墨 +3 位作者 陈玲玲 解宗霖 严欣雨 张志军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7期778-782,共5页
目的分析生殖道感染对足月和未足月胎膜早破(PROM)孕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不良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招募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的110例PRO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生殖道感染对足月和未足月胎膜早破(PROM)孕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不良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招募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的110例PRO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生殖道感染情况和孕周将其分为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感染组(34例)、pPROM非感染组(26例)、足月胎膜早破(tPROM)感染组(34例)、tPROM非感染组(16例)。比较四组一般资料、宫颈分泌液MMP-2和MMP-9表达水平以及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ROM孕妇发生不良母婴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四组年龄、孕次、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宫颈分泌液MMP-2、MMP-9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PROM感染组宫颈分泌液MMP-2、MMP-9表达水平高于pPROM非感染组和tPROM非感染组,tPROM感染组宫颈分泌液MMP-2、MMP-9表达水平高于tPROM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绒毛膜羊膜炎及不良母婴结局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PROM感染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高于tPROM感染组和tPROM非感染组,不良母婴结局总发生率高于pPROM非感染组和tPROM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殖道感染及较高的宫颈分泌液MMP-2、MMP-9表达水平是PROM孕妇发生不良母婴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可增加足月和未足月PROM孕妇宫颈分泌液MMP-2、MMP-9表达水平,生殖道感染及较高的宫颈分泌液MMP-2、MMP-9表达水平是PROM孕妇发生不良母婴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感染 足月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不良母婴结局
下载PDF
西藏某医院单中心胆道感染患者细菌谱及耐药性分析研究
11
作者 马妮 陈彪 +2 位作者 王婧怡 扎西 巴桑顿珠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 分析西藏地区胆道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2例胆道疾病胆汁培养阳性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道疾病的胆汁标本中共分离出150株... 目的 分析西藏地区胆道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2例胆道疾病胆汁培养阳性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道疾病的胆汁标本中共分离出15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9株(59.3%)、革兰阳性菌53株(35.3%)、真菌8株(5.3%),药敏: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4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耐药率为41.2%、35.3%,两者对亚胺培南、替加环素均未发现耐药情况;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左旋氧氟沙星、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为(>50%);口腔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高达85.7%。结论 西藏地区胆道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病原菌为主,耐药菌株较多,应重视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感染 致病菌 抗菌药
下载PDF
闭合性骨折患者针道感染预防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2
作者 何果 袁飞骏 孙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1-45,共5页
目的总结闭合性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针道感染预防护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针道护理提供可靠循证依据。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普维网中关于闭合性骨折患者针道感染... 目的总结闭合性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针道感染预防护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针道护理提供可靠循证依据。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普维网中关于闭合性骨折患者针道感染预防护理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至2024年1月。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系统评价8篇、随机对照试验4篇。汇总包括环境、消毒剂、敷料选择、消毒手法、消毒频率、体位摆放、健康教育7个方面21条证据。结论总结的闭合性骨折患者外固定架针道感染预防护理的证据内容全面,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推动针道护理的循证证据向临床实践转化,降低闭合性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患者发生针道感染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骨折 外固定 护理 道感染 感染预防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GDM孕妇孕中期下生殖道感染、糖代谢指标水平变化及增重速率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程迪 李武珊 +1 位作者 朱秋玲 高凤春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中期下生殖道感染、糖代谢指标及增重速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GDM孕妇21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GDM孕妇的母婴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中期下生殖道感染、糖代谢指标及增重速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GDM孕妇21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GDM孕妇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和未发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GDM孕妇的年龄、学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孕中期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Lo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Log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等糖代谢指标及下生殖道感染情况、增重速率的差异,总结GDM孕妇发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210例GDM孕妇中发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58例,纳入发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组,未发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152例GDM孕妇纳入未发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组。发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组的FBG、HbA1c、FINS、Log HOMA-IR和增重速率分别为(6.12±0.82)mmol/L、(6.23±0.69)%、(14.43±2.28)μU/L、0.60±0.20和(0.51±0.20)kg/周,均明显高于未发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组[(4.40±0.67)mmol/L、(5.42±0.80)%、(11.43±2.03)μU/L、0.37±0.15和(0.34±0.18)kg/周],而Log HOMA-β为2.06±0.73,明显低于未发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组(2.41±0.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组伴有下生殖道感染比率为55.17%,明显高于未发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组(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生殖道感染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Log HOMA-IR、增重速率和下生殖道感染是GDM孕妇发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下生殖道感染、增重速率、FBG以及Log HOMA-IR是GDM孕妇发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加以重视,及早干预以确保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孕中期 下生殖道感染 糖代谢 增重速率 母婴结局
下载PDF
生殖免疫抗体检测在女性不孕不育生殖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段红伟 孙丽丽 +2 位作者 王晓滇 李丽娟 范红云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7-60,I0001,共5页
目的 检测血清生殖免疫抗体,分析其在不孕不育女性生殖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不孕不育症育龄期女性临床资料,其中合并生殖道感染74例(感染组),无生殖道感染62例(未感染组)。比较2组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 目的 检测血清生殖免疫抗体,分析其在不孕不育女性生殖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不孕不育症育龄期女性临床资料,其中合并生殖道感染74例(感染组),无生殖道感染62例(未感染组)。比较2组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卵巢抗体(AOAb)、抗心磷脂抗体(ACAb)水平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ASAb、EMAb、AOAb、ACAb对不孕不育症合并生殖道感染的诊断效能,并记录不同病原感染者血清ASAb、EMAb、AOAb、ACAb检测结果。结果 感染组血清ASAb、EMAb、AOAb、ACAb阳性率及血清含量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SAb、EMAb、AOAb、ACAb诊断不孕不育症合并生殖道感染的AUC值分别为0.972、0.945、0.968、0.862(P<0.05)。感染组中,不同病原感染者血清ASAb、EMAb、AOAb、AC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Ab、EMAb、AOAb、ACAb对女性不孕不育症合并生殖道感染具有较高诊断效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不育症 生殖道感染 生殖免疫抗体 血清抗精子抗体 抗子宫内膜抗体 抗卵巢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下载PDF
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状态下微生物紊乱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15
作者 张金辉 张溪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状态下微生物紊乱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西安高新医院就诊的96例孕妇,根据生殖道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结果阳性,n=44)和对照组(结果阴性,n=52),比较... 【目的】探讨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状态下微生物紊乱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西安高新医院就诊的96例孕妇,根据生殖道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结果阳性,n=44)和对照组(结果阴性,n=52),比较两组孕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不良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96例孕妇中下生殖道感染44例(45.83%),感染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滴虫。细菌感染率为38.64%,真菌感染率为13.64%,衣原体感染率为15.91%,支原体感染率为18.18%,解脲脲原体感染率为2.27%,滴虫感染率为11.36%。观察组孕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褥期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2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败血症、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肺炎等不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滴虫,孕妇下生殖道感染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不良并发症总发生率,发现感染后应及时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感染/微生物学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不同清洁剂预防骨科外固定术后针道感染的网状Meta分析
16
作者 常芝晨 金芳旭 宋向阳 《循证护理》 2024年第7期1149-1159,共11页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清洁剂预防骨科外固定术后针道感染发生的概率。方法:采用循证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发表的有关清洁剂...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清洁剂预防骨科外固定术后针道感染发生的概率。方法:采用循证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发表的有关清洁剂预防骨科外固定术后发生针道感染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为针道感染发生率和针道感染阳性率。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30日。所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文献数据后,应用RevMan 5.4、Stata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RCT,涉及骨科外固定术病人439例,4435个针道口;其中1项为低风险研究,5项为中风险研究。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感染发生率方面,生理盐水+1.5%过氧化氢+Xeroform(93.6%)、生理盐水+Xeroform(70.6%)优于生理盐水(62.0%)。在感染阳性率方面,生理盐水+1.5%过氧化氢+Xeroform(91.2%)、生理盐水+0.2%聚亚己基双胍(85.8%)、生理盐水+Xeroform(53.2%)均优于生理盐水(52.7%)。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在诸多清洁剂中生理盐水+1.5%过氧化氢+Xeroform在预防骨科外固定术后针道感染发生率和感染阳性率方面,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可能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剂 骨科外固定术 道感染 网状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循证护理
下载PDF
消化不良相关性胃肠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研究
17
作者 余明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49-0053,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消化不良相关性胃肠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96例胃肠道相关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特定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胃肠... 本研究旨在探讨消化不良相关性胃肠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96例胃肠道相关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特定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胃肠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效果上均有显著改善。然而,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胃肠功能指标上表现出明显优势,且其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8%。结论 对照组和观察组均能有效改善胃肠道相关性消化不良的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和提高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效果更显著。建议将观察组所采取的治疗方法用于临床,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胃肠道感染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某院胆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
18
作者 尧应才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胆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征,为临床此类患者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95例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胆汁或胆囊组织标本... 目的:分析医院胆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征,为临床此类患者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95例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胆汁或胆囊组织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点。结果:95例患者胆汁或胆囊组织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7株(占68.75%,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28株(占25.00%,主要为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真菌7株(占6.25%,均为白假丝酵母);药敏结果回报主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均>8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仍达100.00%;主要革兰阳性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75%,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仍达100.00%。结论:胆结石患者合并胆道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且病原菌呈现多重耐药现象,临床应结合药敏结果针对性用药,以促进感染早日消退,确保其疗效与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感染的流行特征与耐药性探究
19
作者 郑晓伟 臧岱 李晓鸣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273-1275,1388,共4页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淋球菌感染流行特征与耐药性特点。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收集生殖道分泌物对淋球菌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标本开展药敏试验。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淋球菌感染流行...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淋球菌感染流行特征与耐药性特点。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收集生殖道分泌物对淋球菌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标本开展药敏试验。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淋球菌感染流行特征与耐药性特点。结果:82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有35例淋球菌检出结果为阳性,感染率为42.68%。男性患者中淋球菌感染率为56.60%(30/53),女性为17.24%(5/29)。不同性别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0岁的淋球菌感染率最高,为53.85%,其次为31~40岁、41~50岁,淋球菌感染率分别为47.05%、33.33%,不同年龄阶段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感染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1年(32.14%)、2022年(44.19%)、2023年(63.64%)淋球菌感染率逐年升高,但不同年份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淋球菌对青霉素(65.71%)、四环素(91.43%)、环丙沙星(97.14%)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头孢呋肟的敏感性最佳,均为100%,其次为大观霉素(94.29%)、阿奇霉素(91.43%)、头孢曲松钠(77.14%)。结论: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感染率较高且逐年上升,男性、21~40岁是感染高危人群,淋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感染 淋球菌 流行特征 耐药性
下载PDF
围生期保健计划联合心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伴下生殖道感染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20
作者 王薇 谭丽君 +1 位作者 牟媛媛 钟向真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6期140-142,146,共4页
目的基于母婴结局分析对胎膜早破伴下生殖道感染产妇应用围生期保健计划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胎膜早破伴下生殖道感染患者10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在... 目的基于母婴结局分析对胎膜早破伴下生殖道感染产妇应用围生期保健计划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胎膜早破伴下生殖道感染患者10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围生期保健计划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分析两组患者关键指标参数,明确围生期保健计划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各类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更低,保胎时间和孕周更长,新生儿健康状况和产妇心理状况更好(P<0.05)。结论针对胎膜早破伴下生殖道感染产妇开展围生期保健支持以及心理干预有助于优化母婴结局,使新生儿分娩更为顺利,不利问题更少,且产妇心理状况更好,为后续恢复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下生殖道感染 围生期保健计划 心理干预 母婴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