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老子宇宙生成论的实质内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新解
1
作者 冯国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4,167,168,共11页
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最有代表性的表述,便是《老子》第四十二章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而,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确切含义,特别是其中的“一”“二”“三”之所指,却一直众说纷纭。如对于其中的“一... 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最有代表性的表述,便是《老子》第四十二章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而,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确切含义,特别是其中的“一”“二”“三”之所指,却一直众说纷纭。如对于其中的“一”,或认为指元气,或认为指“道”,或认为指“有”;对于其中的“二”,或认为指阴阳,或认为指天地,或认为指“一”与对“一”的言说之和;对于其中的“三”,或认为指天、地、人,或认为指阴气、阳气与和气;等等。有的学者则认为,这里的“一”“二”“三”,只是老子对“道”生万物的模式的一种表述,并无具体所指。经过深入考察,在此提出的新的观点是:“道生一”,指“道”即宇宙万物本原之本体显现其作用,因此,“一”指的是包含本体和作用的宇宙万物的本原;“一生二”,指有了“一”即宇宙万物的本原,从而有了天地二者,因此,“二”指的是天地;“二生三”,指的是有了天地,“一”存在于其间,从而有了“三”,因此,“三”指的是“一”加上天地二者之和;“三生万物”,指的是“一”在天地之间发挥作用,从而创生了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万物
下载PDF
试析帛书《黄帝四经》“道生法”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荆雨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4-90,共7页
帛书《黄帝四经》作者提出“道生法”的观念,为其案法而治的主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帛书“道生法”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而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提出“执道者生法”的主张,对立法之君进行限制。帛书“道生法”思想的理论归趋则是实... 帛书《黄帝四经》作者提出“道生法”的观念,为其案法而治的主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帛书“道生法”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而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提出“执道者生法”的主张,对立法之君进行限制。帛书“道生法”思想的理论归趋则是实现法制下的自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 《黄帝四经》 政治主张
下载PDF
试论道生的般若实相学说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云明 高颖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9-62,共4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道生般若实相学说的理论渊源;其次分析了道生般若实相学说的主要内容;第三分析的是般若实相学说在道生佛学体系中的地位。
关键词 佛教 佛性 般若实相
下载PDF
从“道生”与“神说”看中西经典诠释思想之异同——以《道德经》和《圣经》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骏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285-288,共4页
在西方诠释传统中,《圣经》作为一种神圣文本是中世纪诠释学的焦点所在,对神圣文本的理解与解释具有代表性意义;而中国古代《道德经》中的诠释思想则是中国诠释传统的典型。以《圣经》中的"神说"与《道德经》中的"道生&q... 在西方诠释传统中,《圣经》作为一种神圣文本是中世纪诠释学的焦点所在,对神圣文本的理解与解释具有代表性意义;而中国古代《道德经》中的诠释思想则是中国诠释传统的典型。以《圣经》中的"神说"与《道德经》中的"道生"作为两部经典中的核心线索,对比分析两者的相通性和差异性,进而揭示中西经典诠释思想的异同,有助于厘清中西诠释思想不同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经 圣经 神说 经典文本 诠释思想
下载PDF
道生炉和道生加热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汪琦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01年第5期1-5,共5页
介绍了道生的组成和性能 ,道生炉的类型和结构 。
关键词 加热系统 联苯 联苯醚
下载PDF
从“道法自然”到“道生法”——论黄老对道家的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霞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97-101,共5页
老庄有倡导无为而轻视法律的倾向,这就使得"无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落实。黄老将道家的哲理同法家的政治主张结合,形成了以道论法的特征。黄老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提出了"道生法",特别强调立法的重要性,以便更有效地运... 老庄有倡导无为而轻视法律的倾向,这就使得"无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落实。黄老将道家的哲理同法家的政治主张结合,形成了以道论法的特征。黄老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提出了"道生法",特别强调立法的重要性,以便更有效地运用于现实政治。黄老对法的强调对老庄是一种发展和重要的补充。这与老庄对法的批判和不信任形成重大区别,而与法治有相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 法自然
下载PDF
论“道生法”的法哲学内涵 被引量:1
7
作者 关志国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2-15,共4页
道与法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重要范畴,二者在战国中期的黄老学那里结合起来,出现了以道论法的思潮,集中表现为"道生法"命题的提出。在"道生法"命题中,道为法的本体,是法产生、存在的依据;法是道的显现,必须在道... 道与法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重要范畴,二者在战国中期的黄老学那里结合起来,出现了以道论法的思潮,集中表现为"道生法"命题的提出。在"道生法"命题中,道为法的本体,是法产生、存在的依据;法是道的显现,必须在道的原则下运行,法目的是使人与万物归于道,道和法之间是体与用的关系。作为执道者的圣王是道与法的中介,是现实的立法者,必须受到道和法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人
下载PDF
“道生”:中国生态智慧的哲性基础 被引量:1
8
作者 盖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8-48,共11页
"道生"极具"生态"智慧。这不仅是老子及道家思想的基础,也是成就中国智慧中"生态"蕴含的主要条件。"道生"禀天地阴阳之气,其节奏及韵律性的生成与转换旨在促生万物生命的生态共荣。"道生&... "道生"极具"生态"智慧。这不仅是老子及道家思想的基础,也是成就中国智慧中"生态"蕴含的主要条件。"道生"禀天地阴阳之气,其节奏及韵律性的生成与转换旨在促生万物生命的生态共荣。"道生"与"道法"二义,从"生"之本根缘发,凸显其智慧性,继而悟解人何以由天地自然道化而成。这使得人的发展、人的社会运行机制及精神文化存在,既是生态转换及"道法"的延伸,也积聚着"道生"的生态智慧。这不但有对"和"的生成及运演逻辑等多层面给予有机体验、深度阐释及哲性辩证,而且是对宇宙自然、生命生成、人生构建的智慧聚合,这必然含蕴社会把控及精神平衡性。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之论与老子"道生"论的关系紧密。"太一生水"较之"道生",或许更加直观、形象、实在,其节律性表述也更形象,且有着"成"与"辅"的双向、交叉及循环,因而对生命生成展示的节律状态不但更加直观明晰,而且直接显化"道法";"道生"与"太一"之生,乃至"太极"之生相互联系。这些作为智慧性的表达,内在一致且同一,其区别或许主要在于话语表达及述者的不同。我们释解乃至体验"道生"智慧,不仅需生命肌体活动的整体参与,更含蕴精神体验性,或其本身即表征精神生态特性。而这其中,不仅蕴含丰富的精神生态资源,还呈现中国古代人生命活动及精神体验的本来状态;对精神活动与自然之道和人的躯体存在的生态有机性,有着精到的哲性显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 态智慧 中国智慧 “太一水” 精神
下载PDF
道家哲学的生态思想与当代生态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津津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4期4-7,共4页
"道"是老庄哲学生态取向的根源和逻辑起点。天地万物根源于道,物在大道之中生息衍育,道物关系衍生出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道出人与自然相融和谐的生态意蕴,道生万物的有机整体自然观和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所指向的具体生态智慧... "道"是老庄哲学生态取向的根源和逻辑起点。天地万物根源于道,物在大道之中生息衍育,道物关系衍生出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道出人与自然相融和谐的生态意蕴,道生万物的有机整体自然观和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所指向的具体生态智慧主要有"知和知常的平衡论,顺物自然、无为以对的基本法则以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慈俭态度"。在绿色文明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有机整体和生态平衡思想的现代性转化,对天人合一、顺物自然的批判性承继,以及对淡泊寡欲、清虚自守的慈俭之道的重新倡导的方式,挖掘道家传统的生态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生态制度的建构、生态道德的培育和生态实践行为的规范有积极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物 天人合一 自然
下载PDF
《淮南子》与《老子》“道生万物”模式之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存娟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6-18,共3页
《淮南子》对《老子》“道生万物”模式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一方面扩展了“道”的过程,使模式更加清晰;另一方面又将“道生一”改造为“道始于一”,使该模式更加完善。
关键词 《淮南子》 《老子》 万物
下载PDF
从和生、道生到大道和生——兼评钱耕森教授“大道和生学”的理论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季林 《衡水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8-60,共3页
就万物的起源、宇宙生成这一传统的哲学命题,安徽大学哲学系钱耕森教授从先秦诸子的和生、道生思想中体悟、发现、总结出"大道和生学",打通了"道生"与"和生"的巷道,形成了完整的宇宙生成论,融和了道家的... 就万物的起源、宇宙生成这一传统的哲学命题,安徽大学哲学系钱耕森教授从先秦诸子的和生、道生思想中体悟、发现、总结出"大道和生学",打通了"道生"与"和生"的巷道,形成了完整的宇宙生成论,融和了道家的自然主义文化与儒家人文的和文化,揭示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理论渊源,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耕森
下载PDF
道家的生命观略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项运良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6-18,共3页
道家有关生命的思想是道学理论中具有很高价值的重要部分。道家所谓“生命”是指人体的生命,认为生命的本原是“道”所派生之“元气”,是形(精)、气、神三者和谐统一体。道家提倡“我命在我,不属天地”,主张通过“性命双修”来达到“生... 道家有关生命的思想是道学理论中具有很高价值的重要部分。道家所谓“生命”是指人体的生命,认为生命的本原是“道”所派生之“元气”,是形(精)、气、神三者和谐统一体。道家提倡“我命在我,不属天地”,主张通过“性命双修”来达到“生道合一”,表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观 性命双修 合一
下载PDF
生熟之道——螺旋攀升式的音乐民族志书写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桂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68,107,165,共12页
民族志宏观上的拓荒时代已成过去时,就此而言,我们可能又要从“扶手椅”出发,在前辈的民族志书写中去寻找田野线索、灵感和方向。不同的是,书斋不再是终点而是节点;从“由生而熟”的案头工作到“由熟而生”的实地调查、再回到“由生而... 民族志宏观上的拓荒时代已成过去时,就此而言,我们可能又要从“扶手椅”出发,在前辈的民族志书写中去寻找田野线索、灵感和方向。不同的是,书斋不再是终点而是节点;从“由生而熟”的案头工作到“由熟而生”的实地调查、再回到“由生而熟”的案头工作才算完成了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并无终点,每个循环的结束都是下个循环的起点。生熟关系不断转换的学术历程,构成了一部以实地调查为主轴的个人田野史。作者在一个“三段式”研究框架中论述了音乐民族志书写的“生熟之道”,并就“做田野”与“做案头”的一些基本问题分享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之 “双位”陈述 “两度”田野 “三证”互释 音乐民族志书写
下载PDF
《大道和生学研究》前言、序言及后记
14
作者 钱耕森 张世英 +2 位作者 成中英 张新民 吴根友 《衡水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4-71,77,共9页
2018年12月14-16日,2018·全国“大道和生学”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大学馨苑校区召开,本次会议是继2013年12月28日“黄山文化书院成立25周年暨钱耕森先生‘大道和生学’研讨会”5年之后召开的又一次“大道和生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收... 2018年12月14-16日,2018·全国“大道和生学”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大学馨苑校区召开,本次会议是继2013年12月28日“黄山文化书院成立25周年暨钱耕森先生‘大道和生学’研讨会”5年之后召开的又一次“大道和生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收获颇丰,除收到高质量会议论文50多篇外,还举行了钱耕森先生《大道和生学研究》新书发布会。该书选收了钱耕森先生多年来所写的“大道和生学”的主要论文,同时也选收了其他学者所写的对“大道和生学”评论的重要文章,基本上反映了多年来钱耕森先生及其他学者对“大道和生学”理论的研究现状,富有学术性和启发性,值得一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多是刊登在《衡水学院学报》“大道和生学研究”栏目。由此可见,一种学说或一种理论的传播,需要载体,需要一个稳定而持续关注的平台。鉴于此,本刊将给予持续关注。本期刊出钱耕森、张世英、成中英等名家学者为新书所撰前言、序言及后记,可一览新书概貌。另外,本期还刊登耿春红的《2018?全国“大道和生学”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该文对本次会议提交的论文给予了较为详尽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耕森 《大学研究》 前言 序言 后记
下载PDF
本立而道生——日本京瓷公司会计学及其启示
15
作者 甘永生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125-128,共4页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是中华圣贤对我们的教诲。"本立"就是修身,培养自己的德性。从事一切事业均以立本为先,企业经营、会计工作亦不例外。日本京瓷公司在其创始人稻盛和夫正确的哲学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提出和实...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是中华圣贤对我们的教诲。"本立"就是修身,培养自己的德性。从事一切事业均以立本为先,企业经营、会计工作亦不例外。日本京瓷公司在其创始人稻盛和夫正确的哲学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七项会计学基本原则,为京瓷公司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是圣贤"本立而道生"思想在企业会计实践中成功应用的宝贵案例,给予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非常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立而 稻盛和夫 京瓷公司 会计
下载PDF
本立而道生——期刊编辑之“本”
16
作者 刘燕 杨燕萍 《凯里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88-190,共3页
通过对编辑之本———社会责任、以质取稿、服务读者、提高自身素质等进行分析与阐述,提出编辑只有务好编辑之"本",才能够做好编辑事业。
关键词 本立而 编辑之本 期刊编辑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非淋菌性生殖道感染82例
17
作者 黄清春 王俊杰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非淋菌性感染 中西医结合疗法 阿奇霉素 清精汤 治疗方法 疗效
下载PDF
僧肇道生《维摩诘经》注比较研究
18
作者 李宜静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48-49,共2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以僧肇和道生对《维摩诘经·弟子品》的注解为例,探讨他们在这部经典中的解释模式、对待小乘态度和阐发义理上的差异。并力求从历史情境景和二者的理论背景上对此差异进行解释。
关键词 僧肇 《维摩诘经》 比较 佛性
下载PDF
墓葬里的“民主”与“科学”——《黄帝四经》“道生法”命题的潜在理论表达
19
作者 岳涛 《管子学刊》 2017年第1期34-40,共7页
《黄帝四经》"道生法"命题以"自然法"开出"世间法",这一方法论指向一方面使得黄老之"法"向上获得道家学统渊源及形而上学依据,从而沟通天人。另一方面,在向下的落实上,"道生法"命题... 《黄帝四经》"道生法"命题以"自然法"开出"世间法",这一方法论指向一方面使得黄老之"法"向上获得道家学统渊源及形而上学依据,从而沟通天人。另一方面,在向下的落实上,"道生法"命题表现出道家"因循"自然万物所呈现的法度来指导人事的特征,而此"法"又分开两个相互关联的维度:一是隐性的作为处理人与自然万物关系之法,该"法"表现出因物制度、因形建名的标准理性思维特征,追求测度计量的精确可量化,强调名实的精准,蕴藏着走向"科学"的趋势。二是显性的作为一种宪条律令之法,体现"道"至公无私的特性,取法自然物性为人事衡量评判的依据,强调对于法令的理性利用和对最高权的限制,从而在根源上弱化和消解君侯个人意志及强权对于国家治理的干预,有开出民主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四经 民主 科学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道生万物”的生态美学观
20
作者 高倩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312-313,共2页
老子"道生万物"的生态美学思想蕴含了诸多的生态审美原则。它融合了"美在关系"的美学观念,和谐美的观念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天成的美学精神。老庄在社会生态美学思想里,表达出对生态理想国的展望,其生... 老子"道生万物"的生态美学思想蕴含了诸多的生态审美原则。它融合了"美在关系"的美学观念,和谐美的观念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天成的美学精神。老庄在社会生态美学思想里,表达出对生态理想国的展望,其生态美学思想的自然取向是中华生态园中的一朵奇艳。我国当代生态美学观的提出正是对于道家生态智慧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物 天人合一 关联 和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