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L_1范数求取道间时差技术进行地震道插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吕小伟 陈小宏 刁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8-622,共5页
本文采用L1范数求取道间时差技术求出剖面上每一样点的时间倾角,然后逐道进行倾角插值。当出现较多空道时,利用L1范数极小准则找出差值道集中绝对值最小点对应的移动时间,求出时间倾角进行插值。此法既能适应线性同相轴插值、非线性同... 本文采用L1范数求取道间时差技术求出剖面上每一样点的时间倾角,然后逐道进行倾角插值。当出现较多空道时,利用L1范数极小准则找出差值道集中绝对值最小点对应的移动时间,求出时间倾角进行插值。此法既能适应线性同相轴插值、非线性同相轴插值,又能适应等道距、非等道距插值。通过对合成记录及实际记录的处理表明,此法具有比常规道内插方法速度快、精度高、适应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范数 道间时差 非线性插值 地震插值 地震数据处理 地震勘探
下载PDF
考虑道间时差相位的瑞雷波波速成像方法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蒋忠祥 向旻 +3 位作者 孙进忠 孟盛向 姚晓勇 张旭辉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96-299,共4页
现有瑞雷波勘探数据处理方法存在道间距限制、施工量大、水平分辨率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引入道间时差相位概念,对计算出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使道间距在不受限制条件下,计算出瑞雷波相速度。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对地震原始信号进行去噪... 现有瑞雷波勘探数据处理方法存在道间距限制、施工量大、水平分辨率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引入道间时差相位概念,对计算出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使道间距在不受限制条件下,计算出瑞雷波相速度。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对地震原始信号进行去噪;然后利用道间时差相位在时间域截取瑞雷波,计算出相邻地震道的真实相位差,获取两道之间的相速度-深度频散曲线;最后结合多道瑞雷波频散曲线,得到相速度-深度成像图。将本方法应用于工程勘察中的薄板状地质体探测,能准确反映探测目标空间分布位置。相对传统瑞雷波数据处理方法,本方法可突破道间距限制,减小施工量,同时具更高的横向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雷波 小波变换 道间时差相位 波速成像
下载PDF
考虑道间时差相位的多道瞬态瑞雷波探测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磊 周富彪 +5 位作者 孙进忠 李高 祁生文 何华 陈祥 田小甫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1-341,共11页
囿于波动问题空间采样率观念的限制,现有多道瞬态瑞雷波探测方法采用小道间距、多道检波器排列方式观测同一次激发的瞬态瑞雷波,虽然解决了同时观测不同频率成分波动的问题,但一个排列的多道检波器只能得到一条瑞雷波相速度-探测深度曲... 囿于波动问题空间采样率观念的限制,现有多道瞬态瑞雷波探测方法采用小道间距、多道检波器排列方式观测同一次激发的瞬态瑞雷波,虽然解决了同时观测不同频率成分波动的问题,但一个排列的多道检波器只能得到一条瑞雷波相速度-探测深度曲线,工作效率和横向分辨力受到极大限制,同时,所能够提取的最高频率波动成分也受到了检波器排列最小道间距的限制.经分析发现,忽略两个测点之间瞬态瑞雷波到时差对不同频率波动道间相位差的影响是上述问题的根源.针对现有多道瞬态瑞雷波探测方法的弱点,本文阐明了道间时差相位(TDP)的概念和意义,提出了考虑道间时差相位的测点对间相位差分析技术,形成了一套新的多道瞬态瑞雷波探测方法——TDP法. TDP法摆脱了最小道间距的羁绊,只用两道检波器的瞬态瑞雷波记录即可提取多种频率成分波动的相速度,完成现有方法一个多道检波器排列才能完成的工作,探测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根据场地岩土体的横向变化适当调整检波器布置的测点间距,在一条测线上布置多个测点,相邻测点对两两组合获得的多条瑞雷波相速度-深度曲线可以反映岩土体横向变化,这使得探测方法的横向分辨力显著提高;另外,由于引进道间时差相位,高频成分的提取不再受道间距的控制,从而探测方法的高频分辨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原则上,激发和测试系统能够产生和记录到的高频成分新方法都可以提取到,事实上,这套方法已经成功地拓展到了超声频段的探测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瑞雷波 道间时差相位(TDP) 相速度 有效探测深度 探测方法 TDP法
原文传递
起伏地表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少勇 王华忠 张兵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F07期49-54,共6页
地表起伏、近地表速度横向变化剧烈所引起的道间时差大、数据信噪比低是中国西部和南方山前带地区地震勘探的典型问题,这2个问题都与地表高程起伏变化大密切相关。基于水平地表的地震数据处理流程不能满足此类探区地震资料处理的要求... 地表起伏、近地表速度横向变化剧烈所引起的道间时差大、数据信噪比低是中国西部和南方山前带地区地震勘探的典型问题,这2个问题都与地表高程起伏变化大密切相关。基于水平地表的地震数据处理流程不能满足此类探区地震资料处理的要求.为此、文中将三维最短旅行时计算方法推广到了起伏地表条件。通过对道间时差的高低波数分量的分析,认为选择适当光滑的成像基准面来消除或减弱高波数道间时差对叠前成像的影响,中低波数部分在后续的叠前偏移剩余速度分析中可加以控制。基于此,文中提出了一套起伏地表条件下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流程。理论模型分析和实际观测数据的处理给出了很好的偏移结果.证明了上述流程的合理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低信噪比 道间时差 叠前深度偏移
下载PDF
山前带地震成像技术需求与勘探策略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勤勇 王华忠 +1 位作者 刘少勇 方伍宝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0-573,535-536,共4页
山前带地震勘探困难的根源在于复杂地表条件。由于复杂地表导致采集数据信噪比低和道间时差变化剧烈是制约山前带探区地震成像和进一步油气预测的主要原因。目前,针对山前带地震勘探的正确的地震数据采集和成像处理理念的缺乏,以及针对... 山前带地震勘探困难的根源在于复杂地表条件。由于复杂地表导致采集数据信噪比低和道间时差变化剧烈是制约山前带探区地震成像和进一步油气预测的主要原因。目前,针对山前带地震勘探的正确的地震数据采集和成像处理理念的缺乏,以及针对山前带地震数据特点的处理流程和相应的成像处理软件系统的不成熟是山前带油气地震勘探无法取得有效突破的现实原因。从山前带存在的地震地质问题入手,分析了山前带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和成像处理的特殊之处,提出山前带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应该基于Fresnel半波带同相叠加的基本观点。在完整采集到地下任何一个绕射点(或反射点)产生的到达地表的波前面的基础上,尽可能关注高覆盖次数和低频信号(譬如小于6Hz的信号)。成像处理应该在一个贴近地表的较光滑的基准面上,把表层和中深层统一的深度域层速度估计和模型建立作为山前带成像处理的核心,把Beam波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作为主要的成像技术手段。在正确理念指导下的野外地震数据采集和针对山前带地震数据特点的成像处理流程的软件工程化是目前山前带地震勘探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地震成像 复杂地表条件 低信噪比 剧变的道间时差 速度估计与建模 射线束叠前深度偏移
下载PDF
复杂地表探区地震勘探的认识及地震数据成像处理的观点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华忠 许荣伟 +1 位作者 冯波 吴建鲁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9-805,共17页
油气地震勘探已经进入了复杂地表、复杂构造、复杂储层和深层目标勘探的阶段,“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也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我国西部各油气盆地的山前带/前山带探区已经成为我国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区域,并取得了不错的勘探效果。但是... 油气地震勘探已经进入了复杂地表、复杂构造、复杂储层和深层目标勘探的阶段,“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也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我国西部各油气盆地的山前带/前山带探区已经成为我国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区域,并取得了不错的勘探效果。但是,这并不说明我们已经完全解决了“双复杂”探区地震勘探的核心技术问题。首先,界定山前带地震数据成像处理的根本问题在于基于剧变道间时差和低信噪比数据如何建立满足偏移成像要求的速度模型,从勘探地震介质系统的线性性及地震波成像本质是实现地下同一反射点处不同偏移距反射子波的同相位叠加的角度、从道间时差破坏局部线性同相轴线性相位特征的角度、从时间域成像处理与深度域成像处理的分界点在于基于风化层底面之上的速度模型进行静校正后CMP道集中同相轴是否满足双曲时距关系的假设的角度、从当前线性化的层析速度反演仅能估计背景光滑速度的角度、从线性化的偏移成像仅仅依赖于背景光滑速度模型的角度,全面分析了解决山前带地震数据成像处理问题的根本逻辑和方法技术流程,指出以道间时差消除为中心的数据预处理+小平滑基准面+全深度域地震波成像是解决山前带地震数据成像处理问题的正确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地震勘探 复杂地表 剧变道间时差 低信噪比 预处理 速度建模 叠前偏移成像 成像处理流程
下载PDF
双界面匹配一体化速度建模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天山南山前带阳霞区块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费建博 杨子川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3-539,共7页
为了消除山前带复杂地表对速度分析与建模以及偏移成像的影响,基于平滑地表面和初至波反演底界面两个关键参考面,提出了双界面匹配的一体化速度建模技术。该方法通过表层模型驱动的道间时差校正与起伏地表偏移结合,消除了复杂地表引起... 为了消除山前带复杂地表对速度分析与建模以及偏移成像的影响,基于平滑地表面和初至波反演底界面两个关键参考面,提出了双界面匹配的一体化速度建模技术。该方法通过表层模型驱动的道间时差校正与起伏地表偏移结合,消除了复杂地表引起的高低频道间时差;通过时间域浅中深层速度融合,实现深度域一体化速度初始建模;采用地质模式约束的沿层层析、网格层析修正速度模型并结合起伏地表深度偏移逐步提高速度模型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天山南山前带阳霞区块实际地震资料处理,整体上提高了偏移成像质量,尤其是阳霞构造的成像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模型驱动 道间时差校正 双界面匹配 速度建模 起伏地表偏移
下载PDF
Satellite-stat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information based real-time orbit error monitoring and correction of navigation satellite in Beidou System 被引量:4
8
作者 HE Feng ZHOU ShanShi +5 位作者 HU XiaoGong ZHOU JianHua LIU Li GUO Rui LI XiaoJie WU Sha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1395-1403,共9页
Satellite-station two-way time comparison is a typical design in Beidou System(BDS)which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other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s.As a type of two-way time comparison method,BDS time synchron... Satellite-station two-way time comparison is a typical design in Beidou System(BDS)which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other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s.As a type of two-way time comparison method,BDS time synchronization is hardly influenced by satellite orbit error,atmosphere delay,tracking station coordinate error and measurement model error.Meanwhile,single-way time comparison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method of Multi-satellite Precision Orbit Determination(MPOD)with pseudo-range and carrier phase of monitor receiver.It is proved in the constellation of 3GEO/2IGSO that the radial orbit error can be reflected 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way time comparison and single-way time comparison,and that may lead to a substitute for orbit evaluation by SLR.In this article,the relation between orbit error and difference of two-way and single-way time comparison is illustrated based on the whole constellation of BDS.Considering the all-weather and real-time operation mode of two-way time comparison,the orbit error could be quantifiably monitored in a real-time mode through comparing two-way and single-way time synchronization.In addition,the orbit error can be predicted and corrected in a short time based on its periodic characteristic.It is described in the experiments of GEO and IGSO that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space signal can be obviously improved when the prediction orbit error is sent to the users through navigation message,and then the UERE including terminal error can be reduced from 0.1 m to 0.4 m while the average accuracy can be improved more than 27%.Though it is still hard to make accuracy improvement for Precision Orbit Determination(POD)and orbit prediction because of the confined tracking net and the difficulties in dynamic model optimization,in this paper,a practical method for orbit accuracy improvement is proposed based on two-way time comparison which can result in the reflection of orbit err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ellite navigation orbital mechanics time synchronization ephemeris fitt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