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髓是基质要素传承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魁立 《民间文化论坛》 2024年第1期5-7,共3页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工作,正如裴亚军主任所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①过去我们有一位姜椿芳老先生,也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文革”期间他在狱中就已开始构想《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在此这之前是没有《中国大百科全书...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工作,正如裴亚军主任所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①过去我们有一位姜椿芳老先生,也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文革”期间他在狱中就已开始构想《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在此这之前是没有《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目前不少参与其事的老先生虽已相继过世,但在当时筹划并付诸实践此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大百科全书》 姜椿芳 了不起 名词审定工作 文革
下载PDF
湖南省梅山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新 尹琦 叶卫文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条件和结构也在改变,各民族赖以生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壤已变,一些通过口耳相传和行为相传的无形文化遗产正在慢慢消失。梅山武术是中国民间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蚩尤文化为主要内容,有着明显的民...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条件和结构也在改变,各民族赖以生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壤已变,一些通过口耳相传和行为相传的无形文化遗产正在慢慢消失。梅山武术是中国民间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蚩尤文化为主要内容,有着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但是现阶段的梅山武术已处于消失的边缘,迫切需要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该文将重点对湖南省梅山武术文化保护现状进行研究,以期为湖南省武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梅山武术 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武术 武术文化
下载PDF
“活态”与“非物质”:对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性的认知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晓帆 全轶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也是在这一时期,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提出了“活态遗产”的理念,并率先开展讨论与探索。从“活态”与“非物质”的角度,二者同样关注到与遗... 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也是在这一时期,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提出了“活态遗产”的理念,并率先开展讨论与探索。从“活态”与“非物质”的角度,二者同样关注到与遗产紧密关联的社区、群体甚至个人,也同样重视基于这种关联性所形成的世代相传的特征以及遗产功能、价值的延续和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文化遗产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活态遗产 文化财产保护 关联性 整体性 修复研究
下载PDF
中国林业遗产保护开启新篇章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枫 铁铮 《绿色中国》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2023年12月11日,《中国林业遗产认定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至此,经过4年多的反复修改完善,我国首个林业遗产标准终于问世。该标准首次提出了中国林业遗产的定义,科学划分了林业遗产的类型,从林业遗产的核心特征出发,规定了中国林业... 2023年12月11日,《中国林业遗产认定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至此,经过4年多的反复修改完善,我国首个林业遗产标准终于问世。该标准首次提出了中国林业遗产的定义,科学划分了林业遗产的类型,从林业遗产的核心特征出发,规定了中国林业遗产的认定标准,规范了林业遗产的认定程序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标准 中国林业 遗产保护 科学划分 认定标准 核心特征 认定程序 反复修改
下载PDF
区域视角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考
5
作者 王凯 王军 周亚杰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3,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城镇布局建设忽视地域文化特色、文化遗产保护缺乏区域视角和系统观念等问题,导致地域文化特色消退、区域文化体系和脉络遭到破坏。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延续至今的灿烂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城镇布局建设忽视地域文化特色、文化遗产保护缺乏区域视角和系统观念等问题,导致地域文化特色消退、区域文化体系和脉络遭到破坏。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延续至今的灿烂文明,中华文明“九州共贯、多元一体”,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统一性特征,从区域视角开展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弘扬中华文明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树立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和大区域观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针对我国自然地理和地域文化多元的特征,提出以“精准适配”为核心思想、以“精准分析-适应布局-动态评估”为方法框架的区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并应用于全国总体层面、跨区域跨流域文化廊道和典型文化片区等不同空间维度的保护实践,探索构建了我国区域城乡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适配 区域视角 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创新——基于区块链的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魏建中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面临传承主体断层、传承载体成本高、保护经费不足等困境。数字技术尤其是区块链能全面有效赋能新时期非遗保护路径的创新。从传承主体突破,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遗传承人数据库;从产业生态突破,建立基于...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面临传承主体断层、传承载体成本高、保护经费不足等困境。数字技术尤其是区块链能全面有效赋能新时期非遗保护路径的创新。从传承主体突破,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遗传承人数据库;从产业生态突破,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遗宣传和交易平台;从经费短缺突破,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动“非遗+金融”的深入发展。我国极其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在近年的实践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存在着一些需要突破的困境,传统的保护方法和技术已相对落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非遗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路径创新 产业生态 交易平台 传承载体 经费短缺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绩效审计框架构建研究
7
作者 张蓉莉 王海兵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5-30,共6页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民性的文化事业,其在振兴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家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将审计引入文化领域将有力助推国家治理和文化建设。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审计实践分析,...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民性的文化事业,其在振兴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家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将审计引入文化领域将有力助推国家治理和文化建设。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审计实践分析,指出缺乏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研究是非遗保护绩效审计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以传统审计理论为基础,分析非遗保护绩效审计的基础性问题,探究审计机制构建,完善审计框架研究,旨在为非遗保护绩效审计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促进非遗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审计框架构建 文化审计 绩效审计
下载PDF
“文—旅”空间耦合协同度对游客文化遗产保护行为影响研究——以徽州传统村落为例
8
作者 顾大治 吴金辉 杨震雯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8,共8页
文章基于空间三元论对文、旅空间维度进行划分,并结合耦合协同理论提出文、旅空间在文化信息、物质载体、社会行为3个维度的相互耦合协同。选取5个文化旅游型徽州传统村落(宏村、西递、龙川、唐模、呈坎)为案例研究样地,运用“刺激—有... 文章基于空间三元论对文、旅空间维度进行划分,并结合耦合协同理论提出文、旅空间在文化信息、物质载体、社会行为3个维度的相互耦合协同。选取5个文化旅游型徽州传统村落(宏村、西递、龙川、唐模、呈坎)为案例研究样地,运用“刺激—有机体—反应”(S-O-R)理论,构建“文—旅”空间耦合协同度感知、地方依恋以及文化遗产保护行为三者影响关系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1)“文—旅”空间耦合协同度感知3个维度均对文化遗产保护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为“社会行为层>物质载体层>文化信息层”,其中文化信息层对文化遗产保护行为无直接显著影响但可通过中介产生正向影响;(2)地方依恋在“文—旅”空间耦合协同度感知与文化遗产保护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文—旅”空间耦合协同度感知3个维度正向影响地方依恋,地方依恋双维度均正向影响游客文化遗产保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 “文—旅”空间耦合协同度感知 地方依恋 文化遗产保护行为
下载PDF
图书馆参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
9
作者 徐彤阳 韩学思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07-115,共9页
我国图书馆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我国图书馆近年来开展的相关工作为基础,对其所属路径进行挖掘研究,并梳理不同路径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而发现我国图书馆在其固有职能的驱动下已形成了社会推广、社会参与、... 我国图书馆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我国图书馆近年来开展的相关工作为基础,对其所属路径进行挖掘研究,并梳理不同路径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而发现我国图书馆在其固有职能的驱动下已形成了社会推广、社会参与、古籍保护、新媒体应用、人才培养等五条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路径。同时,研究认为我国图书馆应通过转变思想认知、提升活动影响力、培养新时代人才等措施来完善图书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文化遗产保护 工作路径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城市时代的遗产保护:北京三条文化带的历史、现实与展望
10
作者 晏晨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6-44,共9页
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城市时代不仅对遗产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超越保护与发展之争,将历史城市视为动态发展过程探讨城市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生态、人居之间的互动关系。大运河、长城和西山永定河构成北京具有突出价值... 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城市时代不仅对遗产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超越保护与发展之争,将历史城市视为动态发展过程探讨城市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生态、人居之间的互动关系。大运河、长城和西山永定河构成北京具有突出价值和意义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体现为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传统的山水观念并承担着相应的都城职能。作为现代城市遗产的三条文化带突出了线性遗产理念、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城市空间,也是体现文化认同和集体记忆的精神性景观。在对三条文化带的历史和现实梳理的基础上,以国际遗产保护的新近理论城市历史景观理论对三条文化带保护及未来发展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时代 遗产保护 北京三条文化带 线性遗产 城市历史景观
下载PDF
坚持与拓展《威尼斯宪章》开辟的文化遗产保护道路
11
作者 朱光亚 《中国文化遗产》 2024年第5期6-9,共4页
本文简要概括了《威尼斯宪章》的意义及对中国的影响,明确了需坚持《威尼斯宪章》精神,指出中国虽然提出了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宏观定位,然而仅仅宏观定位远不能保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一帆风顺,需重视和认真借鉴以《威尼斯宪章》为... 本文简要概括了《威尼斯宪章》的意义及对中国的影响,明确了需坚持《威尼斯宪章》精神,指出中国虽然提出了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宏观定位,然而仅仅宏观定位远不能保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一帆风顺,需重视和认真借鉴以《威尼斯宪章》为代表的国际文献所显示的基本工作路线并应该注意其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所起到的互补和警醒作用,不能仅依靠普遍性原则就作出处置决策,指出对个案具体分析置之不论就去贯彻原则是对原则的亵渎和无知。《威尼斯宪章》通过之后的六十年,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已从以西方为中心转变为面向包含大量第三世界国家参与的全球性运动。本文基于中国经验一方面指出东方文化对世界遗产保护运动所作出的若干贡献,另一方面也指出快速城镇化对遗产保护带来的深刻影响,明确了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课题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并进一步指出当代学者要站在文明互鉴和保护全人类文明见证的立场上梳理经验和理论积累并思考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威尼斯宪章 可持续保护 文明互鉴
下载PDF
中华传统摔跤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12
作者 徐泉森 徐帆 张鑫杰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5期124-126,共3页
中华传统摔跤术是我国各民族同胞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以摔柔技法为主的格斗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中最具中华民族文化识别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对各类传统摔跤术的保护情况进行... 中华传统摔跤术是我国各民族同胞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以摔柔技法为主的格斗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中最具中华民族文化识别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对各类传统摔跤术的保护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现今多个跤种入选了国家、省级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跤种主要分为竞技与展演两大类,各类摔跤术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于其跤种的发展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根据当前传统文化发展的时代需求,提出在中华传统摔跤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要进行数字化保护建设、重视活态传承、对实体文化进行保护、做好档案建设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摔跤术 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
下载PDF
非遗知识与中国实践的系统阐释——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
13
作者 王敏 魏怡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引言在当前世界文明交汇相融之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族性与地域性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 引言在当前世界文明交汇相融之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族性与地域性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正出版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影响力 中华民族凝聚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走向世界 不可替代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现状、现实挑战与未来路向
14
作者 张蓓蓓 刘晏祯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5-40,共6页
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智慧,是塑造社会集体记忆、加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和桥梁。信息技术时代如何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传播发展中发挥数字化赋能已成为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围绕数字化赋能... 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智慧,是塑造社会集体记忆、加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和桥梁。信息技术时代如何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传播发展中发挥数字化赋能已成为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围绕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主题,从数字技术赋能提升、“本体”与“环境”全面覆盖式保护、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城市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等方面,剖析我国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从文化遗产高质量保护的创新路径、全面覆盖式的保护方法、文化遗产个性化与自适应式的存续与传播等三个主要方向,探讨了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路向,并探索构建以多元数字化赋能为核心的文化遗产保护创新体系,以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赋能 数字技术 文化遗产保护 方法路径
下载PDF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的融合研究
15
作者 郭琳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的融合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寻求有效途径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原则,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关联性,通过对比国内外多个典型案... 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的融合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寻求有效途径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原则,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关联性,通过对比国内外多个典型案例,总结在融合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与面临的挑战,探讨跨学科融合理论与方法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领域的应用,提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设计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地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旅游融合发展初探——以河北省为例
16
作者 李红梅 刘宁 《城市与减灾》 2024年第3期22-26,共5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发掘特色文化资源,是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有效路径。独特的地震文化遗产,也是宝贵的地震旅游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地震旅游市场开发潜力。大力发扬和传承地震文化遗... 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发掘特色文化资源,是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有效路径。独特的地震文化遗产,也是宝贵的地震旅游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地震旅游市场开发潜力。大力发扬和传承地震文化遗产,对于提升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升公众防震减灾能力、增强防震减灾软实力、减轻震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发展 市场开发潜力 文化遗产保护 特色文化资源 防震减灾 文化自信 软实力 震害损失
下载PDF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研究
17
作者 李闯 林雨明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7期127-129,共3页
阐述风景园林遗产的保护现状,分析增强现实技术的先进性和优势,提出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设计过程中与增强现实技术进行结合,会大幅度提升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设计效果的观点,强调增强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潜在价值,列举基于增... 阐述风景园林遗产的保护现状,分析增强现实技术的先进性和优势,提出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设计过程中与增强现实技术进行结合,会大幅度提升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设计效果的观点,强调增强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潜在价值,列举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的关键技术,分析其在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中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风景园林 遗产保护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
18
作者 倪菁 赵罡 《天工》 2024年第6期12-14,共3页
在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提出明确多元治理主体权责关系,搭建合作、互动、协商的行动网络,增加资源、制度保障,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构建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生态,助推... 在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提出明确多元治理主体权责关系,搭建合作、互动、协商的行动网络,增加资源、制度保障,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构建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生态,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走深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协同治理
下载PDF
非典型历史街区遗产保护的社区参与策略研究——以重庆水土老街陵江社区为例
19
作者 田琦 王显维 雷涛铖 《中国名城》 2024年第10期31-38,共8页
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价值已得到普遍认同,并通过“精英式”“重投入”的方式被率先保护。而相较于历史文化街区,非典型历史街区面临社会关注度低、企业和政府投入不足、社区参与程度低下等一系列保护困境。基于此,建构了社区参与内生性... 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价值已得到普遍认同,并通过“精英式”“重投入”的方式被率先保护。而相较于历史文化街区,非典型历史街区面临社会关注度低、企业和政府投入不足、社区参与程度低下等一系列保护困境。基于此,建构了社区参与内生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相结合的遗产保护策略。以重庆市北碚区水土老街陵江社区为实证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提出内生性因素“需求匹配”“能力输出”“价值认同”刺激居民自发参与,外源性因素“赋利”“赋能”“赋智”引导居民主动参与。进一步总结为“激励”“实施”“保障”层面的社区参与策略,以期为此类型历史街区的遗产保护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历史街区 遗产保护 社区参与 多元主体 自发参与 重庆
下载PDF
非遗跨界视域下粤绣服饰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研究
20
作者 邹岚 黄心怡 +2 位作者 吴浩 古丽珠 梁秋华 《辽宁丝绸》 2024年第4期3-4,6,共3页
探索了粤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关系,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和案例研究法剖析粤绣的历史背景、技艺特征以及现代时尚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产业扶持与品牌推广、数字化非遗保护方式和跨界合作与创新设计三个方面的创新策略,以拓展粤... 探索了粤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关系,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和案例研究法剖析粤绣的历史背景、技艺特征以及现代时尚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产业扶持与品牌推广、数字化非遗保护方式和跨界合作与创新设计三个方面的创新策略,以拓展粤绣服饰文化数字化传播,构建“非遗——设计——经济——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推动服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跨界 粤绣 文化遗产保护 创新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