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9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重要精神及其对完善中国非遗法治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云霞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第2期6-11,共6页
对非遗保有主体权益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他基本文件中蕴含的重要精神。中国自加入公约以来,在非遗法治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对非遗保有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保障不够充分等问题,需要... 对非遗保有主体权益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他基本文件中蕴含的重要精神。中国自加入公约以来,在非遗法治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对非遗保有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保障不够充分等问题,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修订和相关法治建设中,确立保有群体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保障,关注他们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并在保有群体和外部使用者、开发者之间建立非遗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以期更好地调动各方保护利用非遗的积极性,实现非遗保护传承的共治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 权益保障 惠益分享
下载PDF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构成与中国实践(上) 被引量:1
2
作者 高丙中 《非遗传承研究》 2023年第1期18-22,共5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代表作名录的设计及其在全世界的广泛实施,第一次为人类确立了文化差异条件下文化共享的公共机制,把联合国体系内通过文化达成对人的尊重的努力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文化的不同让各种“我们”相互区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代表作名录的设计及其在全世界的广泛实施,第一次为人类确立了文化差异条件下文化共享的公共机制,把联合国体系内通过文化达成对人的尊重的努力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文化的不同让各种“我们”相互区分、区隔,但是非遗保护的代表作名录制度把这种认识推进了一大步,差异文化因为被特定民族定为自己的代表性文化而有资格成为国际社会共享的文化遗产。当全人类因文化不同而相互欣赏与共享的格局形成时,最大限度地让每个人有机会受到尊重的文化条件就出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人权 文化共享 公共政策 社会实践
下载PDF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构成与中国实践(续)
3
作者 高丙中 《非遗传承研究》 2023年第2期13-15,共3页
四、从费孝通先生的16字箴言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费先生在1990年12月提出了跨文化交流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16字箴言,其内涵与后来国际社会形成的关于非遗保护的理念是非常贴近的。费先生的概括既体现了... 四、从费孝通先生的16字箴言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费先生在1990年12月提出了跨文化交流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16字箴言,其内涵与后来国际社会形成的关于非遗保护的理念是非常贴近的。费先生的概括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智慧,也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当代问题与可能前景,其中包含的交流机制与非遗保护的人类大业是息息相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先生 交流机制 思想智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美美与共 费孝通先生 天下大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PDF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变化、对话与可持续发展——首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学术论坛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蒋钦宇 李贵清 张朝枝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1期94-98,共5页
为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来自建筑、规划、考古、生态、旅游等多个学科的学者于2022年11月26—27日召开了首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学术论坛,与会学者围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相关问题从本学科的角度分别进行了主题演... 为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来自建筑、规划、考古、生态、旅游等多个学科的学者于2022年11月26—27日召开了首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学术论坛,与会学者围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相关问题从本学科的角度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各位专家的主题演讲思想汇总发现:(1)世界遗产既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果,也是推动当今世界各国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的舞台,未来我国需要加强以世界遗产为平台的文明交流互鉴;(2)在过去50年中,世界遗产保护利用不断“由物及人”“由保护向发展”的观念转变,未来的世界遗产保护需要特别关注遗产、人与社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3)经过50年的发展,世界遗产由最初的文化与自然二分体系不断发展演变,对文化与自然的认识不断融合,并由此衍生了越来越多的世界遗产类型,未来这一趋势可能会继续加快;(4)世界遗产的认定、保护与管理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议题,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跨学科交流机制与人才培养的综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世界遗产学术论坛 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前瞻与思辨: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视角——评《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述论》 被引量:1
5
作者 白松强 李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第4期123-128,共6页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重要且影响最广泛的国际性公约,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①。...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重要且影响最广泛的国际性公约,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①。截至目前,该公约已有180个缔约国加入②,成为引领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国际准则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准则 文化发展史 UNESCO 国际视角 公约
下载PDF
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 展示非遗风采 讲述中国故事
6
作者 付冰冰 《人民周刊》 2023年第12期38-41,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文化与自然遗产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也是人类文明的珍贵结晶。持续深入保护和传承文化自然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文化与自然遗产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也是人类文明的珍贵结晶。持续深入保护和传承文化自然遗产,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本期专题报道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绽放迷人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然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专题报道 生态文明建设 传承与发展 保护和传承
下载PDF
中国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成就和展望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献溥 于顺利 陈宏伟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A期38-41,共4页
2006年是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21个年头。21年来我国在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共31项,位居世界第3,涵盖了文化、自然、文化与自然双重、文化景观等世界遗产名... 2006年是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21个年头。21年来我国在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共31项,位居世界第3,涵盖了文化、自然、文化与自然双重、文化景观等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全部种类。本文介绍了我国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完善世界遗产管理工作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展望 中国 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 保护工作 文化景观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人权保护研究——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视角 被引量:19
8
作者 郭玉军 唐海清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75,共10页
自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进入国际法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得以形成。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在人权评判标准的确立和保护机制的完善上还面临较大的困境。这些困境制约了... 自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进入国际法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得以形成。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在人权评判标准的确立和保护机制的完善上还面临较大的困境。这些困境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既有必要从理论上解决国际人权标准的分歧,采用一种以尊重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人权评判标准,也有必要从制度上完善国际人权保护的运行机制,建立对话协商和动态审查机制,采用"对情况作恰度评估"原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人权保护摆脱困境、获得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际人权保护
下载PDF
2005—2014年《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震 李仁斌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2期49-53,共5页
2005—2014年,世界遗产保护面对新挑战,世界遗产在申报、遴选和监控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动向,《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构建目标、结构框架和核心内容发生了明显转变:贯穿遗产保护全过程的监控程序日趋完善;参与保护的主体和方法更... 2005—2014年,世界遗产保护面对新挑战,世界遗产在申报、遴选和监控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动向,《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构建目标、结构框架和核心内容发生了明显转变:贯穿遗产保护全过程的监控程序日趋完善;参与保护的主体和方法更加丰富有效;申报与遴选的重点转向类型框架、时空框架和专题框架中的空白遗产种类。梳理这一趋势,将为我国世界遗产均衡、可信和更具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 申报 遴选和监控 演变与趋势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构成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40
10
作者 高丙中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63,共8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代表作名录的设计及其在全世界的广泛实施,第一次为人类确立了文化差异条件下文化共享的公共机制,把联合国体系内通过文化达成对人的尊重的努力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文化的不同让各种"我们"相...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代表作名录的设计及其在全世界的广泛实施,第一次为人类确立了文化差异条件下文化共享的公共机制,把联合国体系内通过文化达成对人的尊重的努力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文化的不同让各种"我们"相互区分、区隔,但是非遗保护的代表作名录制度把这种认识提升了一大步,差异文化因为被特定民族定为自己的代表性文化而有资格成为国际社会共享的文化遗产。当全人类因文化不同而相互欣赏与共享的格局形成时,最大限度地让每个人有机会受到尊重的文化条件就出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人权 文化共享 公共政策 社会实践
下载PDF
论中国应尽快批准《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亮 赵亚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4,共5页
业已生效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是全球首个专门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公约。公约界定了保护对象——"水下文化遗产"——的范围,指出了"保护"的内容,确立了若干保护原则,创设了多种保护模式,并规定了若干控制措施... 业已生效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是全球首个专门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公约。公约界定了保护对象——"水下文化遗产"——的范围,指出了"保护"的内容,确立了若干保护原则,创设了多种保护模式,并规定了若干控制措施以确保其规定得到有效执行。为保护中国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资源,中国应尽快批准该公约,享受公约规定的各项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文化遗产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批准
下载PDF
试论遗产的分类及其相关问题——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遗产分类为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孙华 《南方文物》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遗产保护和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起步较晚,我们的研究者希望更多地借鉴国际上现有遗产学科建设的经验,来构建我们的遗产学科。要构建一个学科,需要有系统的方法论作为基础,遗产保护学科也是如此。
关键词 遗产 人类行为 自然演变 定义 分类标准 《世界遗产公约 文化景观
下载PDF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相互尊重原则及其适用探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瑶 王薇 《文化遗产》 CSSCI 2020年第3期10-18,共9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2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用语的界定中,规定只保护符合“各社区、群体和个人之中相互尊重要求”的遗产项目,此要求在该《公约》实施过程中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逐步确立为一项基本原则,即相...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2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用语的界定中,规定只保护符合“各社区、群体和个人之中相互尊重要求”的遗产项目,此要求在该《公约》实施过程中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逐步确立为一项基本原则,即相互尊重原则。本文从《公约》的起草历史入手梳理该原则的形成过程,阐述其意涵,并从《公约》近十年的名录评审实践探讨其基本要求、考量因素和适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相互尊重原则
下载PDF
《世界遗产公约》的修订及其中国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户晓辉 《中原文化研究》 2016年第6期73-79,共7页
1972年出台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以文化为抓手开展文化目的论和普遍价值探寻的一次全球化标志事件,但它在正文及其《操作指南》的不断修订中一直没能阐明一个核心的理论问题,即它本应立足于作为... 1972年出台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以文化为抓手开展文化目的论和普遍价值探寻的一次全球化标志事件,但它在正文及其《操作指南》的不断修订中一直没能阐明一个核心的理论问题,即它本应立足于作为理想概念的文化先验立场,也才能超越作为事实概念的文化经验现象的种种差异性和多样性,达到逻辑上的可普遍化程度,也才能把不同文化及其主体置于交互主体的平等地位上,以理性的方式推论出共同的价值标准。遗憾的是,公约立场的摇摆不定使这种标准看似只是从作为事实概念的文化中总结和归纳出来的一种经验标准。这种失误不仅容易让人们对公约产生误解,也容易让各个国家在履约保护实践中忽视甚至遮蔽遗产主体的权利。中国的遗产保护工作应该认识并纠正这种失误才能回归本位并且秉持理性的目的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公约 修订 普遍价值
下载PDF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与嬗变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薇 《文化遗产》 CSSCI 2021年第2期1-9,共9页
发展问题虽是联合国的支柱性议题之一,但文化对发展的促进作用并非自始就得到认可。长期以来,肯定与否定文化多样性价值的观点同时并存、相互对立。这种转变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世界文化发展十年”(1988-1997年)为契机,文化之于发... 发展问题虽是联合国的支柱性议题之一,但文化对发展的促进作用并非自始就得到认可。长期以来,肯定与否定文化多样性价值的观点同时并存、相互对立。这种转变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世界文化发展十年”(1988-1997年)为契机,文化之于发展的重要性终得肯定。在20世纪90年代末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也要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国际政策目标影响下,“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概念被引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中。受制于“文化与发展”国际议题的讨论进程,可持续发展理念进入非遗领域后呈现出活跃、停滞、再活跃的阶段性特点。自2016年修正《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新增可持续发展专章后,该理念在近年非遗名录评审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如今,可持续发展更被认为是国际文化遗产法的一项法律原则。在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十年(2021-2030年)的国际背景下,保护非遗的意义将进一步得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持续发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
下载PDF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与中国世界遗产的持续发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侯富儒 《广西社会科学》 2002年第5期149-152,共4页
介绍《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宗旨与主要内容 ,世界遗产评选的基本情况 ,中国履行公约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分析中国世界遗产在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科学价值、人文精神、美学等许多方面对全人类具有的独特价值与... 介绍《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宗旨与主要内容 ,世界遗产评选的基本情况 ,中国履行公约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分析中国世界遗产在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科学价值、人文精神、美学等许多方面对全人类具有的独特价值与普遍意义。提出实现中国世界遗产持续发展必须在科研、教育、宣传、人才、机构、法规、国际合作等方面应采取的一些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中国世界遗产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下载PDF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评述解读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磊 《三明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9-92,共4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制定通过已有数年,但是有关该公约的争论一直存在。因此科学地对公约进行评述和解读实属必要。首先《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存在自相矛盾,症结是《公约》混淆了定义与保护范围的界限;其次《公约》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制定通过已有数年,但是有关该公约的争论一直存在。因此科学地对公约进行评述和解读实属必要。首先《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存在自相矛盾,症结是《公约》混淆了定义与保护范围的界限;其次《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积极和消极区分,值得肯定;再次,虽然《公约》对备受关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避而不谈,但事出有因;第四,《公约》提出鼓励参与的保护方式是非常明智的;最后,我们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作用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评述 解读
下载PDF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价值与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吕舟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2年第2期1-5,共5页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是一届世界遗产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会议,由于2020年突然袭击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本该在2020年召开的大会不得不暂停。2021年疫情并未结束,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不得已采用线上召开的方式,并处理2020、2021两年的世界遗...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是一届世界遗产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会议,由于2020年突然袭击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本该在2020年召开的大会不得不暂停。2021年疫情并未结束,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不得已采用线上召开的方式,并处理2020、2021两年的世界遗产事务,会期也从原来通常的10天延长到1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大会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价值与意义 疫情
下载PDF
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的五个维度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巨山 《文化遗产》 CSSCI 2017年第4期50-54,共5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的重要国际性法律文书,是缔约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协定,也是国家层面履约和落实保护责任的行动指南。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发展,在保护政策实施中,有...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的重要国际性法律文书,是缔约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协定,也是国家层面履约和落实保护责任的行动指南。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发展,在保护政策实施中,有关非遗保护理念、保护精神和保护措施等争议依然不断,因此,对于文化主管部门和广大学者,正确理解和领会《公约》精神关系着保护政策的制定、保护工作的深入和理论研究的导向。要深刻领会和理解《公约》精神和旨向,需要从五个维度入手:"文本"是根本,"文字"是重点,"文献"是基础,"文化"是前提,同时,对社会文化思潮的了解是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精神 维度
下载PDF
特色·优势·挑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实施评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海清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7-10,共4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实施七年来已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在突出保护的针对性、加强保护的完整性、发挥公众的保护作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在新形势下,公约的实施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需要在扩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实施七年来已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在突出保护的针对性、加强保护的完整性、发挥公众的保护作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在新形势下,公约的实施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需要在扩大社区保护权限、制止非物质文化遗产非法利用、强化公约执行力等方面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公众参与 多元保护方法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