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6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传播策略研究——以宁夏麻编文化传播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世举 马凡丁 《传媒论坛》 2024年第7期92-94,共3页
在不断迭代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如何优化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凸显非遗文化的赋能作用是当前传承非遗文化亟待思考的问题。基于我国非遗文化传播现状,以宁夏麻编文化的传播作为分析案例,试图在对其传播模式的分析中探寻非遗文化传播的经... 在不断迭代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如何优化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凸显非遗文化的赋能作用是当前传承非遗文化亟待思考的问题。基于我国非遗文化传播现状,以宁夏麻编文化的传播作为分析案例,试图在对其传播模式的分析中探寻非遗文化传播的经验规律,以期为我国其他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思路借鉴。研究认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应兼顾大战略与小故事,多层次丰富非遗故事;借力各种媒体,实现全方位立体化覆盖;秉持守正创新理念,打造特色非遗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文化传播 宁夏麻编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转译模型构建与数字化传播——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徐进波 朱怡洁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4-120,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明成果的标志。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少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自身的限制和束缚,不可避免地遭到其他文明的冲击,正逐步趋于消亡。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介高效、便捷的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明成果的标志。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少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自身的限制和束缚,不可避免地遭到其他文明的冲击,正逐步趋于消亡。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介高效、便捷的传播特点,可对文化传承效果带来直接的影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基于文化论引入文化转译的概念和方法,根据文化中物质层、行为层、哲学层三个层次,逐一推演出每个层次与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内容的关联性,结合符号学与情感化理论构建文化转译模型,以此为基础深化数字媒介的传播功能,探索数字化创新传播策略。此研究有助于保留朱仙镇木版年画完整的文化结构,并且由浅入深地将其核心文化符号转译进数字媒介中,以一个更适配于现代社会的全新形象重新被大众所认可,以此来提升朱仙镇木版年画在当代的传播效果,对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朱仙镇木版年画 文化转译模型 数字媒介 数字化传播
下载PDF
非物质遗产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的实践探索——以泉州台商投资区湖东实验幼儿园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嫣红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117-119,共3页
非物质遗产文化是各地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以泉州台商投资区湖东实验幼儿园美育实践探索为例,建议应坚持审美素养发展导向,突出文化理解核心素养要求,明确“以文化童、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深入挖掘本土“... 非物质遗产文化是各地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以泉州台商投资区湖东实验幼儿园美育实践探索为例,建议应坚持审美素养发展导向,突出文化理解核心素养要求,明确“以文化童、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深入挖掘本土“非遗”文化元素,探索优化融入策略,通过全面营造幼儿园美育环境、精心设计实施幼儿园美育活动、协同提升幼儿综合性审美素养、重视开展美育质量评价等关键举措,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大美育活动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美育 非物质遗产文化 美育课程
下载PDF
用户体验理论下工业遗产文化网站设计
4
作者 苏航 王健 《丝网印刷》 2023年第22期90-92,共3页
基于用户体验视角,提出对工业遗产文化网站设计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网站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根据用户体验层次从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提出设计建议,提出工业遗产文化网站设计框架,拓宽了工业遗产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探索工业遗产文化传播... 基于用户体验视角,提出对工业遗产文化网站设计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网站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根据用户体验层次从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提出设计建议,提出工业遗产文化网站设计框架,拓宽了工业遗产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探索工业遗产文化传播的数字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理论 工业遗产文化 网站设计
下载PDF
遗产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意象表达——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游客服务中心设计为例
5
作者 武宏伟 《城市建筑》 2023年第6期127-130,共4页
文章以重庆市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游客服务中心为例,分析相应的地域特征与石刻艺术文化,运用归纳分类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分别从意象表达的五个类型、意象表达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来探讨建筑意象表达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以期突破建筑设... 文章以重庆市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游客服务中心为例,分析相应的地域特征与石刻艺术文化,运用归纳分类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分别从意象表达的五个类型、意象表达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来探讨建筑意象表达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以期突破建筑设计单纯建筑表皮和符号模仿的方式,为建筑设计如何通过意象表达来体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石刻 遗产文化 建筑设计 意象表达
下载PDF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系统挖掘与保护利用研究
6
作者 郭艳娜 《新西部》 2023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西安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现实表现形态为非遗种类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基因。但在传承过程中,存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传承认识和理解不到位、保护机制不... 西安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现实表现形态为非遗种类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基因。但在传承过程中,存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传承认识和理解不到位、保护机制不完善、文化空间载体破坏、行政干预过度等问题。应系统梳理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情况,反思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传承的现实困境,探索新时代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传承与延续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行政干预 基因传承 现实表现 保护机制 挖掘与保护 传承与延续 空间载体
下载PDF
神庙剧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 被引量:2
7
作者 赖伟鸿 《民间文化论坛》 2023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作为专门性的演艺空间,神庙剧场不仅为民众提供了观演戏曲的场所,还承载了传统戏剧、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而言,神庙及其戏台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建筑意义上的保护,传统戏剧及信仰民俗则被当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保护,... 作为专门性的演艺空间,神庙剧场不仅为民众提供了观演戏曲的场所,还承载了传统戏剧、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而言,神庙及其戏台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建筑意义上的保护,传统戏剧及信仰民俗则被当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保护,这容易忽视非遗项目与文化空间的整体性。在神庙剧场中,地方神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空间,神庙演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形式,信仰民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动力,三者在观演的互动实践中实现非遗的再生产。从整体性视角上看,神庙剧场的保护与传承是多方协商的过程,既要注重“剧”的传承,也要注重“场”的保护。神庙剧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以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为行动目标,以多元行动者作为异质节点,他们相互作用、彼此建构,形成神庙剧场的传承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庙剧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 整体性保护 行动者网络
下载PDF
产业融合视角下陕西旅游遗产文化业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薛华菊 方成江 马耀峰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年第6期52-54,共3页
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陕西作为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和旅游大省,文化遗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并形成新业态具有天性性和必然性。研究认为旅游遗产文化业的融合机制有产业的高度关联性、消费需求与技术进步、竞争... 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陕西作为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和旅游大省,文化遗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并形成新业态具有天性性和必然性。研究认为旅游遗产文化业的融合机制有产业的高度关联性、消费需求与技术进步、竞争和政策制度,通过渗透型、延伸型、重组型三种融合模式,立足于陕西实际,采取理顺管理体制、文化遗产活化、延长产业链、提升遗产资源的吸引力、打造陕西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园区等路径来促进旅游遗产文化业发展,实现陕西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旅游遗产文化 陕西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途径研究
9
作者 吴健衡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3期141-143,共3页
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应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使文创产品承载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同时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和审美需求。本文将从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展开,着重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 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应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使文创产品承载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同时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和审美需求。本文将从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展开,着重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现状,进而探讨如何优化文化创意产品,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创意产品 产品设计 实践途径
下载PDF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类型发展趋势前瞻及其动因解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晓黎 韩锋 《中国城市林业》 2015年第6期27-31,共5页
针对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类别设立到2013年间登录的全球88处文化景观遗产,从登录时间与类型间的对应关系解读文化景观遗产类型的发展趋势,对未来发展动向做出前瞻性的预判,剖析文化景观类型发展转变的背景和动因,将对未来我国文化景观遗... 针对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类别设立到2013年间登录的全球88处文化景观遗产,从登录时间与类型间的对应关系解读文化景观遗产类型的发展趋势,对未来发展动向做出前瞻性的预判,剖析文化景观类型发展转变的背景和动因,将对未来我国文化景观遗产类型发掘、价值鉴别和提名申报提供重要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 类型 发展趋势 发展背景 动因
下载PDF
遗产文化型风景道节事活动设计及启示——以美国66号历史公路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海沐 余青 《旅游论坛》 CSSCI 2011年第3期107-112,共6页
遗产文化型风景道在风景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沿线节事活动的开展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遗产文化型风景道节事活动的设计进行了探析,并借鉴典型案例的经验,获得了有益的启示;从概念、特征、地位和作用等角度对遗产文... 遗产文化型风景道在风景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沿线节事活动的开展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遗产文化型风景道节事活动的设计进行了探析,并借鉴典型案例的经验,获得了有益的启示;从概念、特征、地位和作用等角度对遗产文化型风景道及其节事活动开展的重要性进行了概述,借鉴典型案例——即美国66号历史公路的节事活动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节事活动的分类、设计原则、时空分布规律、特征等内容进行了评述,最后得出遗产文化型风景道节事活动设计与开发的结论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文化型风景道 节事活动 66号历史公路
下载PDF
碧色寨工业遗产文化景观基因的形成与变迁
12
作者 焦敏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3年第1期13-21,共9页
聚焦工业遗产地碧色寨,采用田野调查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具体分析案例地文化景观基因的形成及变迁过程,结果表明:(1)碧色寨工业遗产文化景观基因可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其中,铁路文化主导整个案例地文化景观的形成;(2)“滇越铁路开... 聚焦工业遗产地碧色寨,采用田野调查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具体分析案例地文化景观基因的形成及变迁过程,结果表明:(1)碧色寨工业遗产文化景观基因可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其中,铁路文化主导整个案例地文化景观的形成;(2)“滇越铁路开通前的空间实践、开通后的多重力量形塑、停驶后的无人问津、后现代旅游、影视热潮以及地方无声自述”等在时间上重构碧色寨多元混合意义空间,促使其大致经历4个空间生产历程;(3)在多重主体作用下,案例地文化景观基因空间范围呈现明显的“扩大—缩小—扩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文化遗产 文化景观基因 空间生产 遗产保护 碧色寨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培育实施路径研究
13
作者 杜芳 王松岩 《科教文汇》 2010年第10期196-197,共2页
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今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发展中国的非物质遗产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培养受众是前提,进军各行业、团结各种经济力量是重点,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是关键。培育实施非物质遗产文化产业路径研究是富... 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今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发展中国的非物质遗产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培养受众是前提,进军各行业、团结各种经济力量是重点,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是关键。培育实施非物质遗产文化产业路径研究是富有魅力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 产业培育实施 路径研究
下载PDF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在亚洲框架及中国语境下的变迁和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易红 弓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785-9787,共3页
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类别的建立为出发点,针对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亚洲文化景观的提名现状,对亚洲框架下文化景观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诠释。以中国文化景观在亚洲世界遗产提名中的重要性为切入点,解说了中国独特文化景观的独特价值和保护... 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类别的建立为出发点,针对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亚洲文化景观的提名现状,对亚洲框架下文化景观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诠释。以中国文化景观在亚洲世界遗产提名中的重要性为切入点,解说了中国独特文化景观的独特价值和保护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 亚洲框架 中国语境 概念诠释 价值 保护
下载PDF
苏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开发潜力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吴媛媛 颜节礼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7-162,共6页
以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的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构建针对非遗文化旅游开发潜力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评估法与层次分析法测算指标权重,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模糊打分得到各市的综合评价结果。五市的非物质文化... 以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的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构建针对非遗文化旅游开发潜力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评估法与层次分析法测算指标权重,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模糊打分得到各市的综合评价结果。五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潜力集中于Ⅱ、Ⅲ等级,总体品位突出,开发潜力大。南京的民俗类、苏州传统美术与表演艺术类优势明显,无锡、常州、镇江三市整体相对薄弱。除少数项目与旅游有较好的结合,大多项目囿于专业市场,但有较大的文化旅游开发空间。最后结合具体项目分类别提出非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旅游 层次分析法 开发潜力 苏南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态的传播创新——以安新芦苇画短视频呈现为例 被引量:17
16
作者 彭聪 赵昆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1,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宝贵精神文明的传承,是人类文化多样性和谐发展和维持文化生态平衡的基本保证。作为人类文化库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时代信息的积累,更是社会发展积淀而约定俗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宝贵精神文明的传承,是人类文化多样性和谐发展和维持文化生态平衡的基本保证。作为人类文化库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时代信息的积累,更是社会发展积淀而约定俗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传播和保护,成为传媒领域研究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创新 安新芦苇画 短视频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特性 被引量:25
17
作者 黄永林 刘文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92,共9页
作为人的创造物的文化是在一定的时空中生成、积累、发展和传播的,从而形成独特的时间和空间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就自然属性而言,包括在自然空间基础上形成的地域性、民族性与场域性,以及在时间形态... 作为人的创造物的文化是在一定的时空中生成、积累、发展和传播的,从而形成独特的时间和空间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就自然属性而言,包括在自然空间基础上形成的地域性、民族性与场域性,以及在时间形态基础上形成的延续性、周期性与时点性等特性;就社会属性而言,包括在社会组织基础上形成的制度性、情感性和综合性,以及在文化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的公共性、共享性、多样性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下载PDF
文化景观启发的三种价值维度 以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为例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祎绯 《风景园林》 2015年第8期50-55,共6页
文化景观自1992年成为世界遗产新类型,20余年来理论探讨与名录实践持续良性互动,影响深远。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一新类型带来的价值认知扩展,以截至2015年8月的共计95处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按人类有意设计和创造的景观、有机演进... 文化景观自1992年成为世界遗产新类型,20余年来理论探讨与名录实践持续良性互动,影响深远。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一新类型带来的价值认知扩展,以截至2015年8月的共计95处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按人类有意设计和创造的景观、有机演进的景观、文化关联性景观3类,进行类型判断和深化阐释。经分析,呈现出空间、时间、精神3种不同维度的价值,分别归纳为人类创造所得、人类栖居所得、人类信仰所得,则3种维度可架构起一套文化景观价值体系。并据此对我国目前建立在历史、科学、艺术三大价值基础上的遗产认知体系做出反思,建议在空间价值之外,加强对时间与精神维度价值的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世界遗产 突出普遍价值 文化遗产 遗产保护
下载PDF
原真性语义与遗产文化生态学模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文一峰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原真性是遗产保护领域的关键问题。在综述国内外有关遗产原真性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原真性的语义结构,进一步提出遗产文化生态学模型,给出全面理解遗产原真性价值的纲领,以利于重新审视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引领构建基于价值观的遗产保... 原真性是遗产保护领域的关键问题。在综述国内外有关遗产原真性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原真性的语义结构,进一步提出遗产文化生态学模型,给出全面理解遗产原真性价值的纲领,以利于重新审视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引领构建基于价值观的遗产保护策略,形成遗产保护的良性文化生态。遗产的主位文化原真性是遗产文化生态学的核心要素和遗产保护的关键。主位文化原真性是文化遗产的物种基因,在文化生态系统中占据一个核心生态位,决定一项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是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遗产保护的核心价值所在。保护主位文化原真性应处于遗产保护的优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保护 原真性 文化遗产 活态文化 文化生态学模型
下载PDF
稻作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保护与开发——以广西天峨县纳洞村蚂文化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艺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4-227,共4页
文化空间保护是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重要理念。稻作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将其置于稻作农业生产生活整体生境背景中,动态性考察该空间系统的发展、变迁、互动以及文化再生产现状。广西天峨县纳洞村蚂文化的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着表... 文化空间保护是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重要理念。稻作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将其置于稻作农业生产生活整体生境背景中,动态性考察该空间系统的发展、变迁、互动以及文化再生产现状。广西天峨县纳洞村蚂文化的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着表面化的问题,应从其空间结构的物质景观系统、意识形态系统、行为实践系统以及制度资本系统着手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 稻作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保护 旅游开发 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