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发性自然流产与免疫因素和遗传性凝血缺陷关系的研究
1
作者 李燕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7期96-97,共2页
目的:关于复发性自然流产与免疫因素及遗传性凝血缺陷之间关联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60例有复发性自然流产史的女性进行相关免疫因素中抗体检测及PAI-1基因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检测,正常妊娠人群做为对照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关于复发性自然流产与免疫因素及遗传性凝血缺陷之间关联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60例有复发性自然流产史的女性进行相关免疫因素中抗体检测及PAI-1基因启动子4G/5G基因多态性检测,正常妊娠人群做为对照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复发性自然流产组的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率及抗β-糖蛋白-1抗体(β2GP1-IgG/IgM)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复发自然流产组的PAI-14G/4G基因型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复发性自然流产病因与免疫因素及遗传性凝血缺陷有很大关联,对临床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自然流产 遗传性凝血缺陷 免疫因素
下载PDF
一种新的导致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的基因突变分析
2
作者 王莹宇 张永根 陈文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7-861,共5页
目的:对一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的患者及其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使用Sysmex-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8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 目的:对一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的患者及其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使用Sysmex-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8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以及血浆FⅦ的活性(FⅦ:C)水平;PCR法扩增先证者凝血因子Ⅶ基因(F7)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PCR产物纯化后测序,发现突变位点则反向测序给予证实;使用Clustal W软件对突变位点进行保守性分析;应用Mutation Taster和Poly Phen-2在线生物学软件评估突变氨基酸对FⅦ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危害性;运用Swiss软件对突变建模分析。结果:凝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先证者PT单独性延长至42.5 s;FⅦ:C明显降低,仅为2%;同样先证者外婆、母亲和妹妹的FⅦ:C都有轻度降低,分别为49%、51%和42%;父亲各指标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先证者F7基因第6号外显子c DNA的646位发生G>A杂合突变,导致FⅦ催化区的156位甘氨酸被替换为丝氨酸(p.Gly156Ser)。F7其他外显子和侧翼序列的测序结果均正常。其外婆、母亲和妹妹均携带c.646G>A杂合突变,父亲为正常野生型。模型构建显示p.Gly156Ser突变使该位点氨基酸极性发生改变并出现侧链,从而使蛋白的不稳定性增加,可能影响所在结构域的催化活性。同时,Mutation Taster和Poly Phen-2两个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也高分预测该突变具有致病性。结论:该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FⅦ蛋白p.Gly156Ser错义突变与血浆FⅦ:C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因子Ⅶ缺陷 PCR 基因突变 模型分析
下载PDF
一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陷症患者表型诊断及基因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叶佳佳 杨丽红 +1 位作者 郝秀萍 陈必成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356-360,共5页
目的:对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Ⅺ(FⅪ)缺陷症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表型诊断和基因分析,探讨其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8人)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因子... 目的:对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Ⅺ(FⅪ)缺陷症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表型诊断和基因分析,探讨其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8人)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因子Ⅺ促凝活性(FⅪ:C)及凝血因子Ⅺ抗原含量(FⅪ:Ag)等指标以明确诊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FⅪ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发现突变位点则反向测序予以证实;用Py MOL Viewer1.5.x软件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FⅪ蛋白模型,比对分析寻找突变前后空间构象及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结果:先证者和其弟弟APTT、FⅪ:C、FⅪ:Ag均明显异常,分别为78.4 s、2.0%、6.8%和62.1 s、4.5%、10.0%;其家系成员的FⅪ:C和FⅪ:Ag均发现有不同程度下降。基因分析发现先证者和其弟弟FⅪ基因第6号外显子的g.15410G>A杂合无义突变导致Trp228stop及第12号外显子的g.25471C>G杂合错义突变导致Cys482Trp;其父亲、姐姐、女儿、外甥女均为Trp228stop的杂合子,而母亲、侄子则为Cys482Trp的杂合子。模型分析显示Cys482Trp突变并未破坏氨基酸间的天然氢键联系,但使该位点氨基酸与267位氨基酸的空间位阻变大,从而使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结论:该遗传性FⅪ缺陷症患者FⅪ基因的Trp228stop无义突变和Cys482Trp错义突变与血浆FⅪ:C及抗原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因子Ⅺ缺陷 聚合酶链式反应 基因突变 模型分析
下载PDF
10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分子发病机制与临床特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丁秋兰 王鸿利 +5 位作者 王学锋 王明山 傅启华 武文漫 胡翊群 王振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5期374-378,共5页
目的 探讨 10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 (coagulationfactorⅦ ,FⅦ )缺陷症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特性。方法 检测凝血指标以明确诊断 ;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FⅦ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5’和 3’非翻译区进行分析 ,寻找基... 目的 探讨 10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 (coagulationfactorⅦ ,FⅦ )缺陷症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特性。方法 检测凝血指标以明确诊断 ;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FⅦ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5’和 3’非翻译区进行分析 ,寻找基因突变 ;将含插入或缺失突变序列克隆入pMD18 TTA克隆载体中 ,对所得两条染色体相应序列分别测序 ,以确定突变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应用限制性内切酶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相应基因片段进行酶切分析 ,无酶切位点改变的基因片段用等位基因特异的PCR(ASPCR)方法 ,证实测序所发现的突变。结果 在 10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中发现 8种类型的基因突变 ,其中 6 390T→C(Phe4 0Cys) ,94 82G→T(Arg15 2Leu) ,和 114 87 9delC 3种突变为国际首次报道 ;6种突变发生在催化区 ;除一种缺失突变外 ,其余均为点突变 ;所有的基因突变都来自先证者的父亲和 (或 )母亲。Thr35 9Met和Arg30 4Trp突变分别在 4个及 2个无亲缘关系的家系中重复出现。 2例Thr35 9Met纯合突变 (FⅦ :C分别为 2 %和 3% )及 1例Arg15 2Leu、114 87 9delC及Arg30 4Trp复合杂合突变 (FⅦ :C为 1% )临床表型为重型 ;2例双重杂合突变 (His348Gln和Thr35 9Met,Agr30 4Trp和Arg30 4Gln)临床表型分别为中型和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因子Ⅶ缺陷 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 临床表型 诊断
下载PDF
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陷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武文漫 王鸿利 《血栓与止血学》 2004年第4期181-184,共4页
凝血因子Ⅺ(FⅪ)是血浆丝氨酸蛋白酶活化的凝血因子Ⅺ(FⅪa)的酶原,后者在钙离子存在时,可以活化FⅪ,形成活化的凝血因子Ⅺ(FⅪa).FⅪ由肝脏和巨核细胞所产生,人体内除血浆中存在有FⅪ外,血小板中也可能含有一部分FⅪ.
关键词 遗传性因子Ⅺ缺陷 分子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的基因诊断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鸿利 王学峰 《血栓与止血学》 2003年第4期164-172,共9页
正常人体凝血和抗凝血的平衡是维持凝血生理状态的重要机制,凝血因子基因缺陷会导致相应的出血性疾病.本文就遗传性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Ⅷ、因子Ⅸ、因子Ⅹ、因子Ⅺ和因子ⅩⅢ)缺陷症,结合我们的研究... 正常人体凝血和抗凝血的平衡是维持凝血生理状态的重要机制,凝血因子基因缺陷会导致相应的出血性疾病.本文就遗传性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Ⅷ、因子Ⅸ、因子Ⅹ、因子Ⅺ和因子ⅩⅢ)缺陷症,结合我们的研究结果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因子缺陷 基因诊断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 遗传性酶原缺陷 因子V缺陷
下载PDF
错义突变Thr318Met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X缺陷症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文斌 王鸿利 +7 位作者 王学锋 傅启华 武文漫 周荣富 丁秋兰 谢爽 胡翊群 王振义 《中国微循环》 2003年第4期201-203,F002,共4页
目的对一个凝血因子X(FX)缺陷症家系进行FX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FX促凝活性 (FX :C)测定进行表型诊断 ;用PCR法对先证者的FX基因8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和5’端非翻译区 (5’UTR)序列... 目的对一个凝血因子X(FX)缺陷症家系进行FX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FX促凝活性 (FX :C)测定进行表型诊断 ;用PCR法对先证者的FX基因8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和5’端非翻译区 (5’UTR)序列进行扩增 ,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 ,检测其基因突变。家系成员DNA在先证者FX基因突变区域扩增后测序。结果先证者表型诊断为FX缺陷症 ;FX外显子区共发现3个与文献报道的FX基因序列不同的位点 ,其中位于第8外显子区的为纯合突变C1098T。家系分析表明先证者父、母、弟和妹均为C1098T杂合子。结论纯合错义突变C1098T引起的Thr318Met是导致本例遗传性FX缺陷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错义突变 遗传性因子X缺陷 Thr318Met
下载PDF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丁秋兰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3年第2期97-98,103,共3页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是由凝血因子Ⅶ基因突变所致。体外测定凝血因子Ⅶ :C与临床表型无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 遗传性因子Ⅶ缺陷 基因突变 临床表型 综述 生物学
下载PDF
遗传性凝血因子XIII缺陷症基因突变的检测
9
作者 张燕香 王也飞 +4 位作者 丁秋兰 方怡 胡翊群 余怀勤 王鸿利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4期431-433,共3页
目的研究一例遗传性凝血因子XIII(FXIII)缺陷症家系的基因缺陷。方法采用PCR、核苷酸测序的方法对该家系先证者及其家属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的FXIIIA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先证者第72045位缺失两个核苷酸A,位于外显子5;先证者的父母及先... 目的研究一例遗传性凝血因子XIII(FXIII)缺陷症家系的基因缺陷。方法采用PCR、核苷酸测序的方法对该家系先证者及其家属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的FXIIIA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先证者第72045位缺失两个核苷酸A,位于外显子5;先证者的父母及先证者的姐姐分别在DNA水平相同位点呈杂合缺失。结论这例遗传性凝血因子FXIII缺陷症是由于FXIIIA基因缺陷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因子ⅩⅢ缺陷 基因突变 检测
下载PDF
双重杂合性突变Arg304Gln和Arg304Trp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
10
作者 丁秋兰 王鸿利 +5 位作者 王学锋 王明山 傅启华 武文漫 胡翊群 王振义 《检验医学教育》 2002年第4期39-42,48,共5页
目的:探讨一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coagulation factor Ⅶ,FⅦ)缺陷症家系基因突变的类型。方法:检测凝血指标以明确诊断;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FⅦ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其侧翼以及启动子进行分析,寻找基因突变;将含突变序列... 目的:探讨一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coagulation factor Ⅶ,FⅦ)缺陷症家系基因突变的类型。方法:检测凝血指标以明确诊断;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FⅦ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其侧翼以及启动子进行分析,寻找基因突变;将含突变序列克隆入pGEM T—easy质粒载体中,对所得两条染色体相应序列分别测序,以确定不同突变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应用限制性内切酶MspⅠ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相应基因片段进行酶切分析,证实测序所发现的突变。结果:先证者在8号外显子上有两种基因突变:11348位C→T突变和11349位G→A突变。pGEM T—easy质粒克隆测序结果显示上述两种突变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不同染色体同一编码区Arg(CGG)304Trp(TGG)和Arg(CGG)304Gln(CAG)双重杂合性突变。其父亲、母亲分别为11349位G→A和11348位C→T杂合突变;先证者的弟弟FⅦ基因为正常野生型;其哥哥和3个子女均为杂合性突变。PCR辅助限制性酶切证实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基因突变。结论:先证者FⅦ基因突变为不同染色体同一编码区Arg304Trp和Arg304Gln双重杂合性突变,此种突变类型的组合尚属首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杂合性突变 Arg304Glh Arg304Trp 遗传性因子VII缺陷 基因突变 实验表型 临床症状
下载PDF
9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的基因诊断与表型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陆一一 丁秋兰 +3 位作者 戴菁 王剑飚 蔡晓红 王学锋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275-281,共7页
目的探讨9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特征。方法采用一期法检测患者的FⅦ活性(FⅦ:C),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FⅦ抗原(FⅦ:Ag)水平,并抽提患者的外周血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 目的探讨9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特征。方法采用一期法检测患者的FⅦ活性(FⅦ:C),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FⅦ抗原(FⅦ:Ag)水平,并抽提患者的外周血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FⅦ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采用DNA直接测序进行基因分析。结果在9例遗传性FⅦ缺陷症患者中发现10种基因突变,包括3种剪切位点突变和7种错义突变。1例患者为p.Tyr128(68)Cys纯合突变,其FⅦ:C为0.8%,FⅦ:Ag为2.5%,临床表型为反复重度出血;5例患者携带FⅦ基因双杂合突变,分别为p.Thr241(181)Asn和p.Gly406(346)Asn、IVS1a+5G>A和p.His408(348)Gln、IVS5-1G>A和p.His408(348)Gln、c.*64G>A合并p.Ile213(153)Asn、p.Cys389(329)Gly和p.His408(348)Gln的双杂合突变,其相应的FⅦ:C分别为1.2%、4.4%、1.0%、0.5%和1.2%,患者临床出血症状轻重不一;3例患者携带杂合突变,分别为p.Cys389(329)Gly、p.His408(348)Gln和p.Thr419(359)Met,其FⅦ:C分别为0.5%、8.3%和9.4%,第1位有出血史,后2位无明显出血。结论在9例遗传性FⅦ缺陷症患者中发现了10种基因突变,其中p.Gly406(346)Asn、c.*64G>A、p.Ile213(153)Asn为新发现突变。p.His408(348)Gln突变较常见,而FⅦ:C与患者的临床表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因子Ⅶ缺陷 基因突变 表型
下载PDF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的基因诊断与表型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钱迎 江明华 +1 位作者 舒旷怡 李帆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4-910,共7页
目的:探讨3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临床特征。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FⅦ活性(FⅦ:C)及FⅦ抗原(FⅦ:Ag)等进行表型诊断... 目的:探讨3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临床特征。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FⅦ活性(FⅦ:C)及FⅦ抗原(FⅦ:Ag)等进行表型诊断;用DNA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7基因的全部外显子、侧翼、5’和3’非翻译区及家系成员相应的突变位点区域,用反向测序证实所发生的突变。结果:在3例患者及其家系成员中发现5种基因突变,包括4种错义突变和1种剪切位点突变。在3例遗传性FⅦ缺陷症患者中有2例为双杂合突变、1例为纯合突变。患者1为p.His408Gln和p.Arg413Gln双杂合突变,其家系成员中有一位为p.His408Gln和p.Arg413Gln双杂合突变,1例为His408Gln突变的杂合子,其相应FⅦ:C分别为5.0%、3.0%和75.0%。;患者2为p.Arg364Gln和p.His408Gln双杂合突变,其家系成员为p.Arg364Gln和IVS6-1G> A双杂合突变,其相应FⅦ:C分别为2.0%、2.0%;患者3为p.Arg337Cys纯合突变, FⅦ:C为3%。结论:在3例遗传性FⅦ缺陷症患者及其家系成员中发现5种基因突变,其中p.His408Gln突变较为常见,而临床表现及出血程度与FⅦ:C及FⅦ:Ag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因子Ⅶ缺陷 基因突变 基因多态性 基因分析
下载PDF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和抗凝血因子缺陷症研究
13
作者 王学锋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4期26-26,共1页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包括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Ⅷ(血友病A)、凝血因子Ⅸ(血友病B)、血管性血友病(vWD)、凝血因子Ⅹ、凝血因子Ⅺ、凝血因子ⅩⅢ等缺陷症,它们引起遗传性出血病;遗传性抗...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包括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Ⅷ(血友病A)、凝血因子Ⅸ(血友病B)、血管性血友病(vWD)、凝血因子Ⅹ、凝血因子Ⅺ、凝血因子ⅩⅢ等缺陷症,它们引起遗传性出血病;遗传性抗凝血因子缺陷症,主要包括抗凝血酶(AT)、蛋白C(PC)和蛋白S(PS)等缺陷症,它们引起遗传性血栓病.罹患这些疾病的患者,不仅自幼发病、持续终生,而且还遗传给后代.研究这些疾病,是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致残和死亡,减轻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负担;阻止疾病的遗传和有病胎儿的出生,优生优育和提高民族健康水平;为从根本上解决遗传病的基因治疗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因子缺陷 因子 纤维蛋白原 管性友病 因子ⅩⅢ 因子Ⅴ 因子Ⅶ 因子Ⅷ 因子Ⅸ 因子Ⅺ 酶原 栓病
下载PDF
124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基因型与临床表型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安资 陈姝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2期323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124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基因型、临床表型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从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集1981-2019年全部关于凝血因子Ⅶ缺陷症的文... 目的探讨124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基因型、临床表型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从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集1981-2019年全部关于凝血因子Ⅶ缺陷症的文献,并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共计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共有57种基因突变,高危出血基因型有Arg304Trp、Thr359Met、His408Gln、IVS5-1G>A、Arg277Cys、Arg152Leu、Tyr128Cys、Arg364Gln、27/28delCT、11520/11521insT、11487-9CCCdelC、26/27delTC;在纯合子患者中,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的是IVS5-1G>A、IVS6-1G>A基因型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是IVS5-1G>A、Thr359Met、27/28delCT基因型者;出现关节血肿的是26/27delTC,Tyr128Cys基因型者。出血程度与构成基因的合子型有关(P=0.040);杂合子与纯合子的出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出血程度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C)无关(P=0.320、0.326)。结论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在我国目前有57种凝血因子Ⅶ基因突变,12种高危出血基因型,出血程度与合子型有关,杂合子患者出血程度轻,纯合子患者出血程度重,出血程度与PT、FⅦ:C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因子Ⅶ缺陷 基因型 临床表型
下载PDF
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的家系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15
作者 唐兰艳 周伟杰 +2 位作者 罗美玲 向利群 林发全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44-49,共6页
目的分析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的家系表型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选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妹妹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家系表型及基因突变情况。(1)家系表型分析:在IL-ALC TOP700血凝分析仪上采用凝固法检测先证者及其父母亲、妹妹的凝... 目的分析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的家系表型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选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妹妹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家系表型及基因突变情况。(1)家系表型分析:在IL-ALC TOP700血凝分析仪上采用凝固法检测先证者及其父母亲、妹妹的凝血酶原时间(PT)、PT纠正试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因子Ⅱ活性(FⅡ:C)、因子Ⅴ活性(FⅤ:C)、因子Ⅶ活性(FⅦ:C)和因子Ⅹ活性(FⅩ:C),采用ELISA法检测先证者及其父母亲、妹妹的FⅦ抗原(FⅦ:Ag);在HITACHI 7600-020型生化分析仪上采用酶法检测先证者及其父母亲、妹妹的肝功能与肾功能。(2)基因突变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FⅦ(FⅦ)基因外显子及侧翼序列突变并以Sanger测序验证上述突变位点;ClustalX2.1软件分析突变氨基酸的保守性;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突变氨基酸是否有害;SWISS-MODEL建立蛋白模型,并用PyMOL软件分析突变氨基酸对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 (1)家系实验室表型分析结果:先证者PT延长(49.00 s,能被健康人混合血浆完全纠正),INR增高(3.86),PTA下降(10%),FⅦ:C降低(0.60%),其他指标均正常;先证者父亲FⅦ:C降低(42.70%),其余指标均正常;先证者母亲FⅦ:C降低(29.70%),其余指标均正常;先证者妹妹所有指标均正常。(2)基因突变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FⅦ基因第8外显子发生c. 722C>A(p. Thr241Asn)杂合错义突变和FⅦ基因第7内含子发生c. 681+1G>T杂合剪接位点突变,先证者父亲携带p. Thr241Asn杂合错义突变,先证者母亲携带c. 681+1G>T杂合剪接位点突变,先证者妹妹为野生型;保守性分析表明,Thr241残基保守性较低;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显示,p. Thr241Asn突变可能为有害突变或影响FⅦ蛋白功能;蛋白建模显示,突变型FⅦ蛋白发生了较大的折叠及空间构象变化。结论先证者及其父母FⅦ:C均降低,尤以先证者FⅦ:C降低最为显著,先证者妹妹FⅦ:C正常;先证者发生FⅦ基因第8外显子p. Thr241Asn杂合错义突变与FⅦ基因第7内含子c. 681+1G>T杂合剪接位点突变,先证者父亲携带p. Thr241Asn杂合错义突变,先证者母亲携带c. 681+1G>T杂合剪接位点突变,先证者妹妹为野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Ⅶ 遗传性因子Ⅶ缺陷 家系表型 基因突变 复合杂合子
下载PDF
5例儿童遗传性凝血因子ⅩⅢ缺陷症的临床资料分析
16
作者 刘会青 何丽雅 +4 位作者 张永红 熊雨美 徐涛 朱天闻 吴润晖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5期1146-1151,共6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凝血因子ⅩⅢ缺陷症(FⅩⅢD)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要点。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3家三甲医院诊治的5例遗传... 目的探讨遗传性凝血因子ⅩⅢ缺陷症(FⅩⅢD)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要点。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3家三甲医院诊治的5例遗传性FⅩⅢ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遗传性FⅩⅢD患儿,男2例,女3例,均无阳性家族史,中位诊断年龄5岁(13天~12岁)。首次出血:4例(80%)生后脐部渗血,1例(20%)皮肤出血;并发症:1例因牙龈出血致牙齿脱落,1例球结膜出血致脱垂。5例血小板计数及常规凝血检测均正常。4例行FⅩⅢ定性检测,结果均为阳性。5例均存在F13A1基因突变:3例为纯合突变,2例为复合杂合突变;其中5个位点既往无报道:c.1347delC(p.T450Lfs*15);c.1352_1353del(p.H451Rfs*29);c.2015G>A(p.G672E);(c.799-1G>T);chr6:6224294-6224944。5例均曾接受新鲜冰冻血浆替代治疗,且可有效止血:1例规律预防治疗,4例接受按需治疗。随访时间为10月~4年,5例均存活。结论遗传性FⅩⅢD以出生时脐部出血、日常生活中皮肤黏膜反复出血为主要表现,出血症状轻重不一;对常规出凝血检测正常但反复出血的患儿需要进行FⅩⅢ相关检测,而进一步完善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开展有效的替代治疗可以有效防控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因子ⅩⅢ缺陷 儿童 基因
下载PDF
遗传性凝血因子XLL缺陷症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17
作者 熊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1045-1046,共2页
目的运用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研究遗传性凝血因子 XLL 缺陷症.方法构建 1例正常人的凝血因子 XLL 野生型pIRES2-EGFP/F Ⅻ表达质粒,以及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XLL缺陷症患者的野生型pIRES2-EGFP/FⅫ表达质粒,并运用定点突变法构建突变型Ⅻ表... 目的运用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研究遗传性凝血因子 XLL 缺陷症.方法构建 1例正常人的凝血因子 XLL 野生型pIRES2-EGFP/F Ⅻ表达质粒,以及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XLL缺陷症患者的野生型pIRES2-EGFP/FⅫ表达质粒,并运用定点突变法构建突变型Ⅻ表达质粒,以Polyfect转染试剂介导瞬时转染293T细胞,分别测定细胞裂解液及培养上清液中Ⅻ∶Ag,测定上清液中Ⅻ∶C.结果遗传性凝血因子XLL缺陷症患者的Ⅻ中,C 为4.68%,Ag 仅为4.6%;F12基因中13、14号外显子分别发现了(G8489A、Glu502Lys)和 (C8833A、Tyr586Stop)2种复合杂合突变,与正常人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遗传性Ⅻ缺陷症患者的凝血酶生成潜力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由于遗传性Ⅻ缺陷症患者突变蛋白E502K合成与分泌障碍,形成F12基因(Glu502Lys;Tyr586Stop)双杂合突变,导致Ⅻ明显降低,也是引发患者患上遗传性Ⅻ缺陷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XLL 分子生物学 遗传性因子XLL缺陷 分析
下载PDF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继发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晓娟 王在贵 华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504-505,共2页
目的总结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继发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例遗传性FⅦ缺陷症继发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多学科协作制定围手术期风险预案,熟悉特殊药物注射用重组人凝... 目的总结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继发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例遗传性FⅦ缺陷症继发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多学科协作制定围手术期风险预案,熟悉特殊药物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的使用方法、复查时间、手术时机,严密观察血肿引流及切口渗血情况。结果血肿引流效果满意,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遗传性FⅦ缺陷症继发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围手术期制订好预防出血的措施,让病人安全度过手术关,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 遗传性因子Ⅶ缺陷 钻孔引流术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儿童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基因表型与临床表现分析
19
作者 顾静文 金丹群 陈天平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的基因表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检测2例患儿凝血功能及凝血因子活性以明确临床诊断,再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基因数据分析和疑似致病突变验证三个主要步骤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FⅦ基因进行测... 目的:探讨儿童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的基因表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检测2例患儿凝血功能及凝血因子活性以明确临床诊断,再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基因数据分析和疑似致病突变验证三个主要步骤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FⅦ基因进行测序、筛查和分析。结果:2例患儿FⅦ:C均小于5%,均有F7基因突变,且均为复合杂合子型,但临床表现相反;发现的F7基因突变有4个,其中Gly420Asp和p.Trp446Stop,21可能为新发突变。结论:F7基因多态性可能为影响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儿临床表现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因子Ⅶ缺陷 基因突变 基因表型 临床表现 多态性
下载PDF
1例复合杂合突变导致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陷症的分子致病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元 秦朗译 +5 位作者 林双女 杨丽红 张柯 叶龙颖 金艳慧 王明山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4-298,共5页
1例34岁女性患者因“乳房结节”拟行手术切除,术前检查发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66.2 s、凝血因子Ⅺ活性(FⅪ∶C)2%、FⅪ抗原(FⅪ∶Ag)40.3%,患者及家系成员均无异常出血表现。诊断为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陷症。基因检测发现其F11... 1例34岁女性患者因“乳房结节”拟行手术切除,术前检查发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66.2 s、凝血因子Ⅺ活性(FⅪ∶C)2%、FⅪ抗原(FⅪ∶Ag)40.3%,患者及家系成员均无异常出血表现。诊断为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陷症。基因检测发现其F11基因第10外显子c.1107C>A(p.Tyr351stop)杂合无义突变、第13外显子c.1562A>G(p.Tyr503Cys)杂合错义突变,其父亲和儿子为p.Tyr351stop突变的杂合携带者,而母亲和女儿为p.Tyr503Cys突变的杂合携带者。体外表达结果显示,p.Tyr351stop突变导致F11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降低,而p.Tyr503Cys突变对F11基因转录水平以及蛋白表达水平无影响,但该突变导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FⅪ∶C水平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因子Ⅺ缺陷 异常出 家系成员 无义突变 携带者 因子Ⅺ 基因检测 分子致病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