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9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汉族、侗族16对遗传性状的调查 被引量:65
1
作者 佘朝文 皮建辉 +2 位作者 舒孝顺 贺林 冯国鄞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6-408,共3页
本文对湖南汉族、侗族的 16对遗传性状进行了调查。计算出了每对性状的出现率及除扣手和交叉臂外的14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分析了民族间和性别间的差异 ,同时还分析了惯用手、扣手、交叉臂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遗传性状 汉族 侗族 基因频率 湖南
下载PDF
贵州南部6个民族5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勋 余跃生 +1 位作者 曹显明 何学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9-402,共4页
对贵州南部地区布依族、苗族、水族、侗族、毛南族和汉族5个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进行了研究,并对民族间基因频率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1)发型和鼻梁侧面观的显性基因频率均明显低于隐性基因频率,而鼻孔形状则相反。(2)内眦褶、... 对贵州南部地区布依族、苗族、水族、侗族、毛南族和汉族5个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进行了研究,并对民族间基因频率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1)发型和鼻梁侧面观的显性基因频率均明显低于隐性基因频率,而鼻孔形状则相反。(2)内眦褶、鼻梁侧面观、发型和上眼睑皱褶的基因频率在民族间差异较大,而鼻孔形状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状 基因频率 少数民族 贵州
下载PDF
贵州苗族、水族10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庆忠 陆玉炯 +1 位作者 宋国琴 余跃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188,共7页
本文调查了贵州苗族448人、水族465人10对群体遗传学性状。结果显示:贵州苗族和水族群体睫毛、拇指类型、中指毛3对遗传性状基因频率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叠舌、卷舌、前额发际、耵聍、鼻尖、环食指长、小指弯曲7对遗传性状基... 本文调查了贵州苗族448人、水族465人10对群体遗传学性状。结果显示:贵州苗族和水族群体睫毛、拇指类型、中指毛3对遗传性状基因频率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叠舌、卷舌、前额发际、耵聍、鼻尖、环食指长、小指弯曲7对遗传性状基因频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贵州苗族、水族群体10对遗传性状间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频率 遗传性状 苗族 水族 贵州
下载PDF
江西丰城市汉族8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永霞 李咏兰 +5 位作者 陆舜华 郑连斌 李玉玲 顾捷 国海 陈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0,共4页
为探究江西汉族部分遗传性状基因频率分布的特征,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西丰城市372例(男233例,女139例)汉族人群的眦褶、眼睑、鼻梁类型、鼻孔形状、下颌类型、耳垂类型、额头发际、发形8对遗传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眦褶、头发类型... 为探究江西汉族部分遗传性状基因频率分布的特征,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西丰城市372例(男233例,女139例)汉族人群的眦褶、眼睑、鼻梁类型、鼻孔形状、下颌类型、耳垂类型、额头发际、发形8对遗传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眦褶、头发类型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眼睑、鼻梁形状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孔、下颌、耳垂、发际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眦褶、鼻孔形状民族间差异较大,耳垂、下颌、发际、发形次之,鼻梁类型、眼睑民族间差异较小;与其它13个民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状 基因频率 江西 汉族
下载PDF
三角鲂与团头鲂正反杂交F_1的遗传性状 被引量:44
5
作者 杨怀宇 李恩发 邹曙明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05-309,共5页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数理统计方法,对团头鲂、三角鲂及其正反杂交F_1的比例性状和框架参数进行分析,探讨了亲本形态性状在子代中的遗传传递情况。结果表明:(1)正反交F_1形态都表现出较多的母性遗传特征,但三角鲂母本...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数理统计方法,对团头鲂、三角鲂及其正反杂交F_1的比例性状和框架参数进行分析,探讨了亲本形态性状在子代中的遗传传递情况。结果表明:(1)正反交F_1形态都表现出较多的母性遗传特征,但三角鲂母本对杂交F_1遗传特征的影响强于团头鲂母本。(2)躯干部特征、头尾轴特征及背棘等为区分团头鲂、三角鲂及其正反杂交F_1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状 团头鲂 三角鲂 杂交 遗传传递 母性遗传 亲本 子代
下载PDF
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杂交及子一代的遗传性状 被引量:39
6
作者 杨爱国 王清印 +1 位作者 刘志鸿 周丽青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5期1-5,共5页
20 0 0~ 2 0 0 3年在山东省长岛增殖站进行了以栉孔扇贝为母本与虾夷扇贝为父本 (正交 )、虾夷扇贝为母本与栉孔扇贝为父本 (反交 )、栉孔扇贝自交、虾夷扇贝自交的苗种培育 ,并在同一海区进行了养殖试验。结果表明 ,水温 15~ 18℃条... 20 0 0~ 2 0 0 3年在山东省长岛增殖站进行了以栉孔扇贝为母本与虾夷扇贝为父本 (正交 )、虾夷扇贝为母本与栉孔扇贝为父本 (反交 )、栉孔扇贝自交、虾夷扇贝自交的苗种培育 ,并在同一海区进行了养殖试验。结果表明 ,水温 15~ 18℃条件下 ,正、反交均可正常受精 ,受精率在 90 %以上 ,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 ;成体的外部形态与母本基本相同 ,是偏向母本类型的异源二倍体 ;正交组在第 2年高水温季节栉孔扇贝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下 ,成活率达 95 % ,生长速度提高 2 3% ,反交组在苗种中间暂养和养殖过程中的成活率比虾夷扇贝提高 16 % ,生长速度未见显著差别 ;正、反交子一代生殖腺发育正常 ,可排放精、卵。试验证明 ,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的杂交子一代 ,外部形态虽与栉孔扇贝基本相同 ,但显著提高了栉孔扇贝的生产性能尤其是抗逆能力 ,远缘杂交育种是解决栉孔扇贝大面积死亡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杂交子一代已经具有生产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 杂交子一代 遗传性状
下载PDF
应用浸苗法导入外源DNA转化烤烟遗传性状变异的初步研究(I)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生伟 徐仲 +1 位作者 朱祥春 史芝文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90-194,共5页
针对严重危胁烤烟大田生产的赤星病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本研究以烤烟品种Nc89为受体,Cv87为供体,采用浸苗法将供体总DNA导入受体,通过表型、抗病性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检测,筛选抗病变异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总DN... 针对严重危胁烤烟大田生产的赤星病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本研究以烤烟品种Nc89为受体,Cv87为供体,采用浸苗法将供体总DNA导入受体,通过表型、抗病性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检测,筛选抗病变异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总DNA直接导入可有效转移株高、株型、叶色、叶面积大小、生育期及抗病性等性状,并获得了较高转化率(7.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赤星病 浸苗法 外源DNA 遗传性状变异
下载PDF
草鱼×赤眼鳟F_1 与其亲本遗传性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金燮理 金宏 +1 位作者 王明龙 郑陶生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16-320,共5页
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对草鱼、赤眼鳟及其杂种一代(草♀×赤♂、草♂×赤♀)的10 个数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草♂×赤♀杂种的性状表现了明显的趋父性遗传,而草♀×赤♂杂种则表现了明显的趋母性遗传.用杂... 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对草鱼、赤眼鳟及其杂种一代(草♀×赤♂、草♂×赤♀)的10 个数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草♂×赤♀杂种的性状表现了明显的趋父性遗传,而草♀×赤♂杂种则表现了明显的趋母性遗传.用杂种指数衡量,在所测量的7 个性状中,有5 个偏向草鱼,只有体长/体高和脊椎骨数2 个性状偏向赤眼鳟.这表明草鱼与赤眼鳟的杂交后代(F1)数量性状遗传受草鱼遗传因子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赤眼鳟 杂交 F1代 遗传性状
下载PDF
贵州省侗族、土家族和仡佬族13项遗传性状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志敏 肖代敏 +1 位作者 张文刚 卢家秀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2-729,共8页
调查了贵州省侗族59例、仡佬族53例、土家族发型53例大学生的耳垂、卷舌、前额发际、发旋、拇指类型、环食指长、双手嵌合、上眼睑、酒窝、惯用手、发型、耳耵聍、红绿色盲13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结果显示,有8项性状的隐性基因频率在3... 调查了贵州省侗族59例、仡佬族53例、土家族发型53例大学生的耳垂、卷舌、前额发际、发旋、拇指类型、环食指长、双手嵌合、上眼睑、酒窝、惯用手、发型、耳耵聍、红绿色盲13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结果显示,有8项性状的隐性基因频率在3个民族中均为隐性高于显性;3个民族的性状分布在男性和女性中无显著性差异;贵州侗族中耳垂与酒窝显著相关,双手嵌合与酒窝、耳垂与惯用手、环食指长与惯用手极显著相关;仡佬族中耳垂与卷舌、耳垂与惯用手、前额发际与惯用手、发旋与惯用手、环食指长与惯用手极显著相关;土家族中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3个民族的性状基因频率与国内其他民族存在差异,具有独特的遗传性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侗族 贵州土家族 贵州仡佬族 遗传性状 基因频率
下载PDF
肉色彩鲫的选育及遗传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伟 白庆利 +2 位作者 刘明华 曹顶臣 沈俊宝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13-115,共3页
关键词 肉色彩鲫 选育 体色 遗传性状
下载PDF
贵州彝族白族16种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庆忠 宋国琴 余跃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3-506,共4页
目的了解贵州彝族、白族群体部分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及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调查了879人(彝族472人、白族407人)16种遗传性状。计算了各遗传特征的基因频率。采用U检验进行了民族群体间差异显著性比较。结果贵州... 目的了解贵州彝族、白族群体部分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及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调查了879人(彝族472人、白族407人)16种遗传性状。计算了各遗传特征的基因频率。采用U检验进行了民族群体间差异显著性比较。结果贵州彝族翻舌、卷舌、唇厚、下颏类型、发质、发旋、眼睑、前额发际、睫毛、耵聍、达尔文结节、利手、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长(男)、环食指长(女)和小指弯曲基因频率分别为0.0424、0.3427、0.5539、0.3527、0.1894、0.3860、0.4960、0.1089、0.5132、0.1363、0.3652、0.6285、0.2190、0.3397、0.0673、0.0797和0.3144;白族分别为0.0450、0.3868、0.4940、0.2993、0.2210、0.3188、0.4075、0.0901、0.6285、0.0808、0.4238、0.7034、0.2550、0.3707、0.0678、0.0950和0.2901。结论贵州彝族、白族翻舌、中指毛、发旋、拇指类型和小指弯曲5种遗传性状的显性基因频率处于较低水平,下颏类型和睫毛两种遗传性状的显性基因频率处于较高水平,其余9种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处于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频率 遗传性状 彝族 白族 贵州省
下载PDF
贵州7个民族群体6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余跃生 张艳丽 赵明未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贵州少数民族群体部分遗传性状基因频率分布特征。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2 537例(男1 372,女1 165)仡佬族、彝族、土家族、白族、回族、穿青待识别民族和汉族的发形、上眼睑皱褶、内眦褶、耳垂、鼻梁侧面观和鼻孔形状... 目的探讨贵州少数民族群体部分遗传性状基因频率分布特征。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2 537例(男1 372,女1 165)仡佬族、彝族、土家族、白族、回族、穿青待识别民族和汉族的发形、上眼睑皱褶、内眦褶、耳垂、鼻梁侧面观和鼻孔形状6个遗传性状进行调查,并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计算各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结果贵州仡佬族、彝族、土家族、白族、回族、穿青待识别民族和汉族发形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0264、0.0401、0.0640、0.0198、0.0115、0.0168和0.0317,上眼睑皱褶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5286、0.4523、0.4911、0.4970、0.2318、0.5603和0.5062,内眦褶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4503、0.2300、0.4470、0.0800、0.3471、0.6394和0.5080,耳垂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6938、0.6349、0.3902、0.6278、0.6471、0.7418和0.5630,鼻梁侧面观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1025、0.1437、0.2162、0.0321、0.1546、0.0871和0.1924,鼻孔形状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4599、0.4415、0.4495、0.6278、0.7710、0.6258和0.6311。结论内眦褶性状的民族间差异较大,耳垂、鼻梁侧面观和鼻孔形状性状次之,发形和上眼睑皱褶性状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状 基因频率 少数民族 贵州
下载PDF
贵州布依族、仫佬族和毛南族9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被引量:5
13
作者 陆玉炯 余跃生 +1 位作者 杨小军 李建富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5,共7页
对贵州布依族、仫佬族和毛南族1239例的9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进行了调查,并对民族间基因频率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卷舌和小指弯曲的显性基因频率高于隐性基因频率,而叠舌、前额发际、发旋、耵聍、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长... 对贵州布依族、仫佬族和毛南族1239例的9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进行了调查,并对民族间基因频率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卷舌和小指弯曲的显性基因频率高于隐性基因频率,而叠舌、前额发际、发旋、耵聍、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长则相反;卷舌、叠舌、前额发际、耵聍、拇指类型、环食指长的基因频率在民族间差异较大,而发旋、中指毛、小指弯曲则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状 基因频率 布依族 仫佬族 毛南族 贵州
下载PDF
河南汉族人群中19项遗传性状特征的分布及法医学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祁英杰 杨彩玲 +5 位作者 黄艳梅 李征辉 马亚磊 倪天军 韩金红 高黎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调查河南汉族人群19项遗传性状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河南汉族人群1 010个无关个体,对前额发际、发旋、发式、达尔文结节、耳垂、耳垢、眼睑、鼻尖、卷舌、翻舌、三叶舌和尖舌12... 目的:调查河南汉族人群19项遗传性状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河南汉族人群1 010个无关个体,对前额发际、发旋、发式、达尔文结节、耳垂、耳垢、眼睑、鼻尖、卷舌、翻舌、三叶舌和尖舌12项头面部遗传性状,拇指关节、中指被毛、小指弯曲、利手、扣手、交叉臂和叠腿7项躯干部遗传性状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项遗传性状中,前额发际、达尔文结节、眼睑、尖舌、三叶舌和扣手6项在男女间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68、5.493、7.264、5.298、7.769和5.144,P均<0.05)。在1 010个河南汉族无关个体中,19项遗传性状构成的表型组合共有938种,其中仅出现1次的有885种(87.62%);匹配概率为0.001 2,个人识别率达0.998 8。结论:河南汉族人群中19项遗传性状的表型组合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在法医学个人识别等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汉族 遗传性状 个人识别
下载PDF
贵州苗族5项遗传性状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肖代敏 张志敏 +3 位作者 卢家秀 吴开娴 李芳 张文刚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1-566,共6页
调查贵州苗族111例(男54例,女57例)耳垂、发旋、双手嵌合、酒窝和惯用手5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在贵州苗族群体中耳垂的隐性基因频率高于显性基因频率;发旋在两性中分布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贵州苗族5对性状中,惯用手与其他性... 调查贵州苗族111例(男54例,女57例)耳垂、发旋、双手嵌合、酒窝和惯用手5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在贵州苗族群体中耳垂的隐性基因频率高于显性基因频率;发旋在两性中分布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贵州苗族5对性状中,惯用手与其他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而其他4对性状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贵州苗族5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存在差异,贵州苗族具有独特遗传性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苗族 遗传性状 基因频率
下载PDF
应用浸苗法导入外源DNA转化烤烟遗传性状变异的初步研究(Ⅱ)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生伟 徐仲 +1 位作者 朱祥春 史芝文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89-294,共6页
对采用浸苗法获得的变异后代, 进行了叶绿素、糖、蛋白质、维生素 C及株高、叶面积、生育期等的测定, 试验表明: 该方法对株高、叶面积、生育期等性状的影响较为明显。
关键词 烤烟 浸苗法 外源DAN 导入 遗传性状变异
下载PDF
高邮杂交鲫及其亲本遗传性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楼允东 张克俭 +3 位作者 徐庆登 顾觉琰 董广友 宋文立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8-20,共3页
高邮杂交鲫的主要形态性状偏向母本;空壳重占体重的百分比低于母本,高于父本;丰满度和肌肉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双亲;LDH同工酶谱与母本极为相似,而EST同工酶谱则较为复杂,既呈现出与双亲相似的一面,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 白鲫 遗传性状 高邮杂交鲫
下载PDF
牙鲆三个同源纯系的生长和遗传性状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永胜 段会敏 +6 位作者 李祥孔 李洪 宋莉妮 陈红林 陈张帆 唐江 陈松林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共11页
利用同一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家系F09119的母本,建立了减数雌核发育系(F1324)、卵裂雌核发育系(F1346)及近交家系(F1313)3个纯系,对3个纯系群体的生长和遗传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在受精后85~388 d对3个家系的体长、体宽、体重及... 利用同一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家系F09119的母本,建立了减数雌核发育系(F1324)、卵裂雌核发育系(F1346)及近交家系(F1313)3个纯系,对3个纯系群体的生长和遗传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在受精后85~388 d对3个家系的体长、体宽、体重及成活率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F1346生长最快,388 d时体长、体宽和体重分别为(28.89±2.77)cm、(10.00±1.21)cm和(254.91±83.11)g,F1313次之,F1324最慢(P<0.05)。388 d时F1324成活率最高(46.50%),F1313次之(38.00%),F1346最低(26.80%)。F1346、F1324和F1313平均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2.0、2.0和2.3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87、1.95和2.1,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5、0.36和0.4,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0.8155和0.6366;卵裂雌核发育系和减数雌核发育系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近交系。平均期望纯合度F1313(0.503)<F1324(0.5105)<F1346(0.532);平均期望杂合度正好相反,F1313(0.4967)>F1324(0.4894)>F1346(0.4679)。卵裂雌核发育系纯合度是减数雌核发育系的1.0421倍,是近交系的1.0577倍;减数雌核发育系纯合度是近交系的1.0149倍。F1346与F1313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1568),遗传相似度最小(0.8549);F1346与F1324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0406),遗传相似度最大(0.9602)。本研究结果为牙鲆纯系构建及解析卵裂雌核发育系、减数雌核发育系和近交系的遗传区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卵裂雌核发育系 减数雌核发育系 近交系 表型性状 遗传性状
下载PDF
贵州北部汉族头面部6项遗传性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志敏 顾丁 +2 位作者 李芳 吴开娴 肖代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5-569,共5页
调查了贵州省719名大学生的耳垂、卷舌、上眼睑、酒窝、耳耵聍、红绿色盲6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结果显示,其中2对性状的隐性基因频率高于显性基因频率;上眼睑性状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布具有极显著差异;性状之间没有相关性;贵州北部地区汉... 调查了贵州省719名大学生的耳垂、卷舌、上眼睑、酒窝、耳耵聍、红绿色盲6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结果显示,其中2对性状的隐性基因频率高于显性基因频率;上眼睑性状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布具有极显著差异;性状之间没有相关性;贵州北部地区汉族多数性状的基因频率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存在差异,贵州北部汉族具有独特的遗传性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北部汉族 遗传性状 基因频率
下载PDF
柴胡变异类型主要遗传性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梅 王少江 +2 位作者 杨利民 王秀全 张连学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9-643,共5页
在对柴胡群体多年观察的基础上,将柴胡划分为宽叶型、长叶型和中间型3个不同类型,比较研究了3个类型一年生和二年生同生群根、茎、叶等主要遗传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以叶片宽度和长度性状划分的柴胡类型群体间具有明显差异,群体内主要性... 在对柴胡群体多年观察的基础上,将柴胡划分为宽叶型、长叶型和中间型3个不同类型,比较研究了3个类型一年生和二年生同生群根、茎、叶等主要遗传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以叶片宽度和长度性状划分的柴胡类型群体间具有明显差异,群体内主要性状具有较大的一致性,是柴胡长期演化形成的性状分化,可以认定为不同的柴胡类型;宽叶型和长叶型柴胡生长势和产量优于中间型,其茎粗明显高于中间型,有利于提高柴胡的抗倒伏性;宽叶型和长叶型根产量也明显高于中间型,特别是宽叶型根产量是中间型的2倍以上;3种柴胡类型的乙醇浸出物含量均高于药典标准,并且宽叶型和长叶型单株乙醇浸出物产量高于中间型。宽叶型和长叶型柴胡是值得深入研究利用的柴胡优良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变异类型 遗传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