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发型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志华 王训 +3 位作者 韩咏竹 吴筠凡 喻绪恩 严彦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0期1328-1331,共4页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HT1)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血AFP、血尿氨基酸分析、肝脏影像学和病理)结果临床确诊的1例HT1患者,结合文献资料,分析HT1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以及相关...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HT1)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血AFP、血尿氨基酸分析、肝脏影像学和病理)结果临床确诊的1例HT1患者,结合文献资料,分析HT1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以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HT1是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氨基酸代谢疾病。结论临床遇到不明原因的肝脏损害,需要注意排除,血尿氨基酸分析是其主要敏感诊断指标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后饮食控制对病情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 尿分析 棘红细胞 铜蓝蛋白
下载PDF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及其筛查和诊治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唐玥 孔元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4-523,共10页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HT-1)是因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缺陷所致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病。患者体内酪氨酸分解代谢受阻,毒性代谢物蓄积,导致严重肝功能损害、肾小管功能障碍及神经危象,患肝细胞癌风险加大。本病多于婴儿期起病,...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HT-1)是因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缺陷所致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病。患者体内酪氨酸分解代谢受阻,毒性代谢物蓄积,导致严重肝功能损害、肾小管功能障碍及神经危象,患肝细胞癌风险加大。本病多于婴儿期起病,未获得及时诊治者总体预后不佳。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无症状患儿,以琥珀酰丙酮作为筛查指标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敏感度。依据典型生化指标改变及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可帮助明确诊断。尼替西农联合低酪氨酸饮食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对于没有条件使用尼替西农患者,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酶替代疗法、肝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有望日后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 琥珀酰丙酮 尼替西农 肝移植 综述
下载PDF
晚发型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陆炜 王晓红 +5 位作者 曾玫 孙卫华 罗飞宏 杨毅 王艺 胡锡琪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470-472,共3页
关键词 遗传性I 晚发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肾性佝偻病 主要表现 生长发育迟缓 代谢
下载PDF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唐文燕 《江西医药》 CAS 2012年第8期715-716,共2页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hereditary tyrosinemia type,HT)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率约为1/10万,为酪氨酸在人体体液及组织中积聚所致,可分为3型。其中遗传性酪氨酸血症I型(HT-1)最为常见.又称肝肾型酪氨酸血症,是由于肝、肾组织...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hereditary tyrosinemia type,HT)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率约为1/10万,为酪氨酸在人体体液及组织中积聚所致,可分为3型。其中遗传性酪氨酸血症I型(HT-1)最为常见.又称肝肾型酪氨酸血症,是由于肝、肾组织中酪氨酸代谢的终末酶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FAH)缺陷.该酶缺乏时体内的马来酰乙酰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 小板减少性紫癜 个案
下载PDF
新生儿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的护理
5
作者 陈丽萍 崔其亮 +1 位作者 王慧馨 江剑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197-2197,共1页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I型是由于肝、肾组织中缺乏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FAH)导致酪氨酸代谢障碍所致的疾病。酪氨酸血症I型可分为新生儿型或急性型、慢性型。急性型早期症状主要是易激惹、呕吐、腹泻、发热、低血糖及肝大、黄疸、出血...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I型是由于肝、肾组织中缺乏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FAH)导致酪氨酸代谢障碍所致的疾病。酪氨酸血症I型可分为新生儿型或急性型、慢性型。急性型早期症状主要是易激惹、呕吐、腹泻、发热、低血糖及肝大、黄疸、出血倾向等肝衰竭症状,病情迅速恶化。慢性型主要为进行性肝硬化及肾小管功能受损。国内相关病例报道少,护理方面可借鉴的经验有限,我科2010年8月27日收治1例酪氨酸血症I型的新生儿,现将治疗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I 护理经验 新生儿 早期 代谢障碍 乙酰乙 倾向 功能受损
下载PDF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合并CMV感染1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雷蕾 孟哲 +1 位作者 周敦华 方建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13-2013,共1页
关键词 遗传性 CMV感染 出生体重 巩膜黄染 母乳喂养 蓝光光疗
下载PDF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10例的临床诊断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晓瑜 杜敏联 +5 位作者 庄思齐 莫恩明 马华梅 李燕虹 陈红珊 丘小汕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0-471,共2页
关键词 遗传性 诊断分析 临床 婴儿肝炎综合征 高危筛查 新生儿 患儿
原文传递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一例 被引量:7
8
作者 黄永兰 李小晶 +2 位作者 罗小平 魏虹 宋燕燕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9-309,共1页
关键词 遗传性I 患儿 肝肾 氧化性损伤
原文传递
Ⅰ型遗传性酪氨酸血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顾鹏 刘闻 +4 位作者 袁进 徐名衬 陈傍柱 徐涛 顾为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9-123,共5页
I型遗传性酪氨酸血症(hereditary tyrosinemia type 1,HT1)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主要是由于FAH基因(fumarylacetoacetate hydroxylase,FAH)突变导致酪氨酸代谢发生障碍,不能正常代谢延胡索酸和乙酰乙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肝... I型遗传性酪氨酸血症(hereditary tyrosinemia type 1,HT1)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主要是由于FAH基因(fumarylacetoacetate hydroxylase,FAH)突变导致酪氨酸代谢发生障碍,不能正常代谢延胡索酸和乙酰乙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肝、肾损伤,甚至肝癌。依赖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Fah基因修饰的小鼠、大鼠、兔和小型猪模型均相继成功制备。目前,这些动物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HT1疾病的病理生理、肝脏生物学、肝干细胞以及肝癌基因治疗的研究,同时也用于制备人源化肝和人肝细胞扩增的生物反应器。本文拟对I型遗传性酪氨酸血症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探讨,为更好的研究该疾病提供一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H 肝损伤 动物模
下载PDF
遗传性早发型酪氨酸血症Ⅰ型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玉娟 王一淳 蓝信强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3期93-94,共2页
患儿女,生后19天,因“皮肤黄染15天来诊。系第1胎第1产,妊娠41+1周,选择性剖宫产儿,羊水、脐带及胎盘未见异常,生后无窒息,体重3920g。生后母乳喂养,吃奶差,反应一般,哭声稍弱。无发热、呕吐、腹泻及抽搐、尖叫,无特殊气味等情况。查体... 患儿女,生后19天,因“皮肤黄染15天来诊。系第1胎第1产,妊娠41+1周,选择性剖宫产儿,羊水、脐带及胎盘未见异常,生后无窒息,体重3920g。生后母乳喂养,吃奶差,反应一般,哭声稍弱。无发热、呕吐、腹泻及抽搐、尖叫,无特殊气味等情况。查体:体温36.5℃,脉搏130次/min,呼吸56次/min。精神反应欠佳,嗜睡状,肤色苍黄。前囟平,颈软,胸廓饱满,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心率130次/min,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腹膨隆,肝脾未触及肿大。四肢肌张力偏低。吸吮反射、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均未引出。母孕期健康,否认遗传代谢病家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 代谢
下载PDF
尼替西农治疗2例酪氨酸血症Ⅰ型的效果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楠 韩连书 +3 位作者 叶军 邱文娟 高晓岚 顾学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78-1181,共4页
目的探讨尼替西农治疗酪氨酸血症I型的疗效。方法对临床疑似酪氨酸血症的患儿进行血串联质谱氨基酸及琥珀酰丙酮检测和尿气相质谱琥珀酰丙酮及有机酸检测。对确诊的2例酪氨酸血症I型患儿给予尼替西农及不含酪氨酸及苯丙氨酸的配方粉治疗... 目的探讨尼替西农治疗酪氨酸血症I型的疗效。方法对临床疑似酪氨酸血症的患儿进行血串联质谱氨基酸及琥珀酰丙酮检测和尿气相质谱琥珀酰丙酮及有机酸检测。对确诊的2例酪氨酸血症I型患儿给予尼替西农及不含酪氨酸及苯丙氨酸的配方粉治疗,疗程6个月。结果 2例患儿经治疗6个月后血琥珀酰丙酮水平降至正常,血酪氨酸水平下降,分别由201.1和347.2μmol/L降至132.3和308.4μmol/L,肝脏缩小,肝功能好转,尿4-羟基苯乙酸、4-羟基苯乳酸及4-羟基苯丙酮酸均显著下降。结论尼替西农可显著降低酪氨酸血症I型患儿的血琥珀酰丙酮水平,减轻血琥珀酰丙酮对机体的损伤,对酪氨酸血症-I型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 尼替西农 琥珀酰丙酮 串联质谱 气相质谱
下载PDF
尼替西农对酪氨酸血症Ⅰ型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利平 常彦祥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3期45-49,共5页
目的研究尼替西农对于酪氨酸血症Ⅰ型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野生型小鼠为健康对照组(A组,10只),将40只Fah-/-小鼠随机分为4组(B~E组),每组10只。B组给予尼替西农0.2 mg/(kg·d),共给药5周,C组给予尼替西农0.2 mg/(kg·... 目的研究尼替西农对于酪氨酸血症Ⅰ型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野生型小鼠为健康对照组(A组,10只),将40只Fah-/-小鼠随机分为4组(B~E组),每组10只。B组给予尼替西农0.2 mg/(kg·d),共给药5周,C组给予尼替西农0.2 mg/(kg·d),共给药4周,第5周给予等量生理盐水,D组给予尼替西农0.2 mg/(kg·d),共给药1周,后4周给予等量生理盐水,A组和E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分析治疗期间小鼠的健康状态、体重、血清学指标(ALT、AST和ALP)以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B组小鼠的生物化学指标与肝脏组织学改变与A组无显著差异,C、D组停药后小鼠血清学指标逐渐上升,病理学显示肝脏有一定的损伤,E组小鼠血清学指标持续上升,体重下降,病理学显示肝脏损伤严重。A~E组小鼠肝组织炎症评分分别为(1.00±0.00)分、(1.19±0.11)分、(2.09±0.23)分、(3.41±0.31)分和(3.96±0.23)分,其中C组、D组和E组评分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41、5.751、6.892,P值分别为0.032、0.021、0.006),B组评分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2,P=0.223)。A~E组小鼠肝组织坏死评分分别为(1.00±0.00)分、(1.07±0.13)分、(2.45±0.26)分、(3.37±0.33)分和(3.76±0.26)分,其中C组、D组和E组评分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51、5.669、6.983,P值分别为0.030、0.023、0.005),B组评分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1,P=0.269)。结论尼替西农对酪氨酸血症Ⅰ型所致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替西农 Fah^-/-小鼠 肝功能损伤
下载PDF
Hpd基因修饰制备高酪氨酸血症Ⅲ型巴马小型猪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顾鹏 陈傍柱 +6 位作者 徐涛 刘闻 邓俊成 徐名衬 袁进 陈恩生 顾为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6,共6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巴马小型猪4-羟基苯丙酮酸氧化酶(4-OH phenylpyruvate dioxygenase,4HPPD/HPD)制备高酪氨酸血症Ⅲ型巴马小型猪模型。方法分别从质粒pGL3-U6-gRNA-PGK-puromycin和pST1374-NLS-flag-linker-Cas9中通过PCR扩...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巴马小型猪4-羟基苯丙酮酸氧化酶(4-OH phenylpyruvate dioxygenase,4HPPD/HPD)制备高酪氨酸血症Ⅲ型巴马小型猪模型。方法分别从质粒pGL3-U6-gRNA-PGK-puromycin和pST1374-NLS-flag-linker-Cas9中通过PCR扩增sgRNA-Hpd和Cas9体外转录用模板,接着体外转录出Cas9 mRNA和sgRNA-Hpd,最后将Cas9 mRNA和sgRNA-Hpd共注射入巴马小型猪受精卵的胞质内,以制备Hpd基因敲除巴马小型猪。结果胞质内共注射后,共移植20枚受精卵至2只代孕母猪。获得子代Hpd基因敲除巴马小型猪共4只。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高酪氨酸血症Ⅲ型巴马小型猪模型,将为研究酪氨酸代谢通路提供更好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苯丙酮氧化酶 CRISPR/ Cas9 巴马小
下载PDF
3例瓜氨酸血症Ⅰ型患儿基因与外周血代谢物表达特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星宇 张春燕 +9 位作者 吴羽灵 蒋涛 崔佳奕 程昱璇 舒杨 张民杰 桑培培 史文杰 檀旭东 田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期187-190,241,共5页
目的探究瓜氨酸血症I型患儿基因与外周血代谢物表达特点,提高临床对瓜氨酸血症I型的认识。方法收集瓜氨酸血症Ⅰ型患儿病例信息,利用液相串联质谱技术对3例瓜氨酸血症I型患儿进行外周血代谢物的测定,归纳总结瓜氨酸血症I型患儿外周血小... 目的探究瓜氨酸血症I型患儿基因与外周血代谢物表达特点,提高临床对瓜氨酸血症I型的认识。方法收集瓜氨酸血症Ⅰ型患儿病例信息,利用液相串联质谱技术对3例瓜氨酸血症I型患儿进行外周血代谢物的测定,归纳总结瓜氨酸血症I型患儿外周血小分子代谢物表达特点,并且对瓜氨酸血症Ⅰ型患儿进行高通量二代测序,获取患儿的基因突变类型。结果3例患儿均出现了血氨和AST的增高,其他有患儿出现升高的生化指标包括AST、TBIL、DBIL以及GGT。且瓜氨酸水平均大幅增加,其他升高的氨基酸与氨基酸比值有蛋氨酸、精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以及瓜氨酸/苯丙氨酸,出现降低的包括甘氨酸、脯氨酸以及鸟氨酸/瓜氨酸,但是患儿的肉碱与酰基肉碱均没有异常。3例CTLN1患儿的ASS1基因均发生了变异,都为复合杂合突变,基因突变型分别为c.787G>A/c.1087C>T、c.794G>A/c.421-2A>G以及c.1168G>A/c.552C>A。结论CTLN1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除了血氨以及瓜氨酸增高等典型症状外,也会出现明显的肝功能障碍以及其他氨基酸紊乱,但是不会发生肉碱以及酰基肉碱的异常。及时对瓜氨酸血症Ⅰ型患儿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二代测序 ASS1基因
下载PDF
新生儿瓜氨酸血症Ⅰ型一家系基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薇 杨晓 +2 位作者 陈雨晗 闫磊 张万巧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瓜氨酸血症Ⅰ型家系的基因变异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新生儿瓜氨酸血症Ⅰ型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检测,Sanger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定量PCR进一步验证测序结果。结... 目的分析新生儿瓜氨酸血症Ⅰ型家系的基因变异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新生儿瓜氨酸血症Ⅰ型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检测,Sanger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定量PCR进一步验证测序结果。结果女性患儿,出生后反应差、四肢不规则抖动、肌张力增高,逐渐出现呼吸衰竭;血氨、血乳酸升高,血糖降低。血串联质谱检查提示瓜氨酸显著增高,尿气相色谱质谱检查提示尿乳清酸显著增高。基因检测发现患儿ASS 1基因c.1194-2A>G和3号外显子缺失复合杂合变异,其中c.1194-2A>G遗传自父亲,3号外显子缺失遗传自母亲,两种变异在HGMD数据库中均未报道,根据ACMG指南划分为可能致病性变异。结论ASS1基因c.1194-2A>G杂合变异和3号外显子杂合缺失是该新生儿瓜氨酸血症Ⅰ型的遗传学病因,丰富了中国人新生儿ASS 1基因变异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S1基因 变异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新生儿酪氨酸血症筛查及基因谱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童凡 杨茹莱 +9 位作者 刘畅 吴鼎文 张婷 黄新文 洪芳 钱古柃 黄晓磊 周雪莲 舒强 赵正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9-464,共6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血症(HT)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的流行、分布、基因谱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以酪氨酸/琥珀酰丙酮增高为关键指标,经串联质谱筛查检出并结合基因检测诊断为HT的新生儿的资料。结果:共2 188 784名... 目的:探讨酪氨酸血症(HT)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的流行、分布、基因谱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以酪氨酸/琥珀酰丙酮增高为关键指标,经串联质谱筛查检出并结合基因检测诊断为HT的新生儿的资料。结果:共2 188 784名新生儿接受筛查,酪氨酸、琥珀酰丙酮正常范围(0.5%~95.5%)分别为34.5~280.0μmol/L、0.16~2.58μmol/L。诊断HT 3例,患病率为1∶729 595。其中HTⅠ型(FAH基因c.455G>A纯合变异)、Ⅱ型(TAT基因c.890G>T及c.408+1G>A复合杂合变异)、Ⅲ型(HPD基因c.257T>C纯合变异)各1例,后两者为新发突变。HT筛查阳性预测值为3.4%。Ⅰ型患儿初筛酪氨酸666.9μmol/L,琥珀酰丙酮3.87μmol/L,伴胆汁淤积,肝酶、乳酸轻度增高,虽经特殊奶粉(去除酪氨酸、苯丙氨酸)治疗,2月龄时仍死于家中;Ⅱ型患儿初筛酪氨酸625.6μmol/L,琥珀酰丙酮正常,经特殊奶粉治疗,酪氨酸控制在正常范围,随访至7个月,体格、行为发育正常,未见眼、皮肤病变;Ⅲ型患儿初筛酪氨酸1035.3μmol/L,琥珀酰丙酮正常,不规则应用特殊奶粉治疗,随访至29个月,酪氨酸在532.1~1060.3μmol/L波动,体格发育、智力发育正常。结论:HT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罕见,三型在人群中均有分布,基因谱分散。Ⅰ型患儿建议早期联合尼替西农治疗,否则预后可能不良;Ⅱ型患儿如早期采取特殊饮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Ⅲ型患儿的预后有待进一步积累资料后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病率 基因 串联质谱法 新生儿筛查 预后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以低磷血症伴凝血及肝功能异常为首发表现的1型酪氨酸血症
17
作者 刘苏颖 麻宏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2年第1期1-2,共2页
患儿为26个月男孩,患低磷性佝偻病且伴凝血及肝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为走路不稳,鼻衄、恶心呕吐。通过对患儿低磷性佝偻病病因的剖析以及辅助化验检查的深入,患儿最终诊断为1型酪氨酸血症,由此,我们重新梳理了低磷性小儿佝偻病的诊疗流程。
关键词 佝偻病 低磷性佝偻病 范可尼综合征 1
下载PDF
气质联用技术检测尿琥珀酰丙酮及其在酪氨酸血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卫华 曹迪 +1 位作者 王艺 杨毅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3-377,共5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用技术(GC-MS)测定尿琥珀酰丙酮(SA)的方法,用于临床上鉴别诊断酪氨酸血症Ⅰ型患者。方法尿SA先用盐酸羟胺进行污化反应,然后用乙酰乙酸2次萃取,双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BSTFA-TMCS)衍生化,衍生化后的SA用...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用技术(GC-MS)测定尿琥珀酰丙酮(SA)的方法,用于临床上鉴别诊断酪氨酸血症Ⅰ型患者。方法尿SA先用盐酸羟胺进行污化反应,然后用乙酰乙酸2次萃取,双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BSTFA-TMCS)衍生化,衍生化后的SA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测定分析。质谱分析模式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进行检测,SA选择212/182 m/z,内标丙二酸选择233/248 m/z。分析该法的精确性、稳定性、样本回收率、残留分析和实测浓度与加入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用该法检测肝肿大伴酪氨酸升高的13例患者。结果SA批内变异系数(CV)为6.8%;批间CV为7.8%;回收率为94.0%-102.0%;前处理CV为12.4%;残留分析〈1%。在5-120 mg/mL之间,实测浓度与加入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997。内标丙二酸回收率为95.0%-103.0%。确诊酪氨酸血症Ⅰ型患儿2例,尿SA浓度分别为26、54 mmol/mol肌酐。结论GC-MS测定尿SA具有较高的回收率、精确性和准确性,为临床上鉴别诊断酪氨酸血症Ⅰ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酰丙酮 气相色谱 质谱
下载PDF
眼皮肤酪氨酸血症或酪氨酸血症2型病例报道
19
作者 Valikhani M. Akhyani M. +2 位作者 Jafari A.K. S. Toosi 冯义国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9期7-8,共2页
Oculo-cutaneous tyrosinaemia type II is an autosomal recessive disease due to an abnormality of tyrosine metabolism, probably because of a deficiency of cytoplasmic tyrosine aminotransferase. It presents as a varying ... Oculo-cutaneous tyrosinaemia type II is an autosomal recessive disease due to an abnormality of tyrosine metabolism, probably because of a deficiency of cytoplasmic tyrosine aminotransferase. It presents as a varying association of focal palmoplantar keratosis, bilateral keratitis and mental retardation. Herein, we report an 8-year-old boy with palmoplantar hyperkeratosis with peripheral oozing and dendritic keratitis appearing after the skin lesions. There was no mental deterioration despite the long delay in diagnosis of the disorder. The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by the presence of hypertyrosinaemia and the absence of hepatorenal lesion. The child exhibited a remarkable degree of improvement in the hyperkeratotic lesions and keratitis after the dietary modifications were instituted. In conclusion, chronic focal bullous palmoplantar hyperkeratosis along with keratitis should alert the clinician to screen for abnormal serum and/or urine tyrosine level. Awareness of the presenting signs and symptoms may speed up the diagnosis and initiation of a tyrosine and phenylalanine-restricted diet that is most efficient in improving the symptoms and preventing visual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报道 2 皮肤 树枝状角膜炎 掌跖角化过度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代谢异常
下载PDF
FAH基因新变异所致酪氨酸血症Ⅰ型(急性型)患儿1例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20
作者 张庆华 张钏 +9 位作者 王玉佩 王卫凯 徐瑞峰 惠玲 冯暄 王兴 郑雷 周秉博 江燕 郝胜菊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探讨1例酪氨酸血症Ⅰ型(TYRSN1)(急性型)患儿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例TYRSN1(急性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血串联质谱和尿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患儿进行遗传代谢病检测,同时对其进行全... 目的探讨1例酪氨酸血症Ⅰ型(TYRSN1)(急性型)患儿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例TYRSN1(急性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血串联质谱和尿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患儿进行遗传代谢病检测,同时对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用Sanger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家系验证。结果患儿表现为腹胀、肝脏肿大、贫血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等,血串联质谱和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发现其酪氨酸与琥珀酰丙酮等指标增高,WES检测结果提示患儿携带FAH基因c.1062+5G>A和c.943T>C(p.Cys315Arg)复合杂合变异,Sanger测序结果显示二者分别遗传自其父亲和母亲,其中c.943T>C变异既往未见报道。结论结合其临床表型及基因检测结果,患儿被诊断为TYRSN1(急性型)。FAH基因c.1062+5G>A和c.943T>C(p.Cys315Arg)复合杂合变异为其遗传学病因。上述发现拓展了FAH基因的变异谱,为患儿的诊疗及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FAH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新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