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相关肿瘤谱及累计发病风险 被引量:8
1
作者 金黑鹰 颜宏利 +6 位作者 马修强 贺艳 丁义江 孟荣贵 阎于悌 崔龙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NPCC)相关肿瘤谱和累计发病风险 ,为制定 HNPCC诊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随访 31个 HNPCC家系中 1 6 7例肿瘤患者 ,以 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法估计各种肿瘤发生比例和累计发病风险。 结果 ... 目的 :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NPCC)相关肿瘤谱和累计发病风险 ,为制定 HNPCC诊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随访 31个 HNPCC家系中 1 6 7例肿瘤患者 ,以 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法估计各种肿瘤发生比例和累计发病风险。 结果 :1 6 7例 HNPCC相关肿瘤患者的首发肿瘤中 ,结直肠癌 1 35例 (80 .8% ) ,胃癌 1 0例 (6 .0 % ) ,子宫内膜癌 8例(4 .8% ) ,卵巢癌 3例 (1 .8% ) ,膀胱癌、乳腺癌、肺癌和脑胶质瘤各 2例 (分别占 1 .2 % ) ,肝癌、胰腺癌和胆囊癌各 1例 (分别占0 .6 % )。70岁时 ,大肠癌发生累计发病风险为 93.3% ,肠外肿瘤发生累计发病风险为 5 6 .1 %。 结论 :中国人 HNPCC肿瘤谱中 ,胃癌发生率较高 ;4 0~ 6 0岁大肠癌发生风险最大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肿瘤谱 累计发风险 家系
下载PDF
COX-2、β-cat、MMP-7表达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特殊侵袭转移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顾国利 王石林 +6 位作者 魏学明 任力 熊梅 胡益云 李德昌 邹福先 成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OX-2、β-cat和MMP-7表达与HNPCC特殊侵袭转移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NPCC(n=28)、散发性大肠癌(n=30)和正常大肠黏膜(n=10)中COX-2,β-cat和MMP-7的表达情况.所有标本预先经过hMSH2和hMLH...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OX-2、β-cat和MMP-7表达与HNPCC特殊侵袭转移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NPCC(n=28)、散发性大肠癌(n=30)和正常大肠黏膜(n=10)中COX-2,β-cat和MMP-7的表达情况.所有标本预先经过hMSH2和hMLH1免疫组化染色筛查,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HNPCC组和散发性大肠癌组中COX-2、异位β-cat和MMP-7的表达差异显著(χ2=14.8352,P=0.0001;χ2=5.6425,P=0.0175;χ2=10.6454,P=0.0011).两组异位β-cat和MMP-7的阳性率与大肠癌的侵袭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27,0.0001;P=0.0227,0.0261),而与性别、肿瘤的大小和部位无关.COX-2在HNPCC组中与肿瘤侵袭深度相关(P=0.0166),与淋巴结转移无关;散发性大肠癌组中与肿瘤侵袭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无关.两组中COX-2、异位β-cat和MMP-7三者阳性表达呈正相关(COX-2与异位β-cat:r=0.417,P=0.011,r=0.504,P=0.006;异位β-cat与MMP-7:r=0.396,P=0.027,r=0.429,P=0.021;COX-2与MMP-7:r=0.315,P=0.028,r=0.429,P=0.021).结论:COX-2、异位β-cat和MMP-7在HNPCC、散发性大肠癌和正常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这可能是HNPCC相对于散发性大肠癌侵袭弱、转移少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 人类错配修复基因 环氧合酶-2 Β-链接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免疫组化 转移 治疗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微卫星不稳定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盛剑秋 田素丽 +2 位作者 吕扬 陈香宇 李世荣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37-539,共3页
目的 探讨国人北方人群HNPCC的微卫星不稳定 (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 ,MSI)发生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44例患者来源于 3 0个HNPCC (hereditarynonpolyposiscolorectalcancer)家系 ,这些家系主要分布于北方 5省市。所有患者均符合BG... 目的 探讨国人北方人群HNPCC的微卫星不稳定 (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 ,MSI)发生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44例患者来源于 3 0个HNPCC (hereditarynonpolyposiscolorectalcancer)家系 ,这些家系主要分布于北方 5省市。所有患者均符合BGl 3 (Bethes dal 3 )HNPCC诊断标准。以荧光标记法检测 44例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微卫星稳定性。结果  44例患者中高度微卫星不稳定 (highfrequency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 ,MSI H)为 81.81( 3 6/ 44 ) ,低度微卫星不稳定 (lowfrequency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 ,MSI L)为 6.82 ( 3 / 44 ) ,微卫星稳定 (microsatellitestable ,MSS)为 11.3 ( 5 / 44 ) ;所选择的 5个微卫星位点中Bat2 5和Bat2 62个位点MSI H的表达率较高 ,分别为 10 0 %和 97.2 2 %。符合AmsterdamⅡ和符合BGl 3标准的HNPCC患者的MSI H表达率分别为 85 .2 9%和 81,81% ,仅符合BGl 3标准 ,而不符合AmsterdamII的 10个患者中 ,7个发现MSI H。结论 HNPCC肿瘤的MSI H发生率高 ,MSI检测方法简便、易行 ,可作为错配修复基因种系突变初筛方法 ,Bethesd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HNPCC 微卫星不稳定 MSI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家系 肿瘤 北方人群 表达率 微卫星位点
下载PDF
MMR蛋白在云南地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彭勇 武治国 +2 位作者 毛剑峰 陈明清 董坚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MLH1、MSH2、PMS2和MSH6蛋白在云南地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根据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的三个标准在云南地区选择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病例13个家系... 目的探讨MLH1、MSH2、PMS2和MSH6蛋白在云南地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根据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的三个标准在云南地区选择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病例13个家系中19例肿瘤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 HC)检测MLH1、MSH2、PMS2和MSH6蛋白。结果在这13个家系中,MLH1、MSH2、PMS2和MSH6四种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30.77%、38.46%、23.08%、15.38%,其中2例家系先证者同时存在MLH1和PMS2蛋白表达缺失,2例家系先证者同时存在MSH2和MSH6蛋白表达缺失,四种MMR蛋白总的表达缺失率为84.62%。结论云南地区HNPCC病例存在MLH1、MSH2、PMS2和MSH6四种MMR蛋白不同程度的缺失表达,应用I HC检测MMR蛋白可以作为筛选HNPCC家系的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病 错配修复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中hMSH2,hMLH1,TβRⅡ,MMP-7及TIMP-2的表达和其特殊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顾国利 魏学明 +3 位作者 王石林 任力 胡益云 李德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738-1744,共7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与HNPCC特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与HNPCC特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NPCC和散发性大肠癌(SCRC)肿瘤组织石蜡标本各30例、正常大肠黏膜石蜡标本8例.观察其hMSH2,hMLH1,TβRⅡ,MMP-7,TIMP-2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综合分析.结果:在HNPCC和SCRC中,hMSH2,hMLH1,TβRⅡ,MMP-7,TIMP-2均与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和部位无关;而与肿瘤的侵犯深度和是否转移密切相关,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HNPCC vs sporadic CRC).在HNPCC中,hMSH2和hMLH1(r=0.835,P= 0.000),TβRⅡ与hMSH2(r=0.592,P=0.001),hMLH1(r=0.472,P=0.009)和MMP-7(r= 0.735,P=0.000)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而TIMP-2与TβRⅡ(r=-0.582,P=0.001),MMP-7(r=-0.421,P=0.008)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由于hMSH2,hMLH1突变引起TβRⅡ的失活而诱导的MMP表达减弱和TIMP的下调可能是HNPCC特殊生物学行为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散发性大肠癌 错配修复基因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检测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错配修复基因大片段缺失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宏 盛剑秋 +3 位作者 耿洪刚 韩英 李世荣 李爱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7-839,共3页
目的 了解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hMSH2和hMLH1基因大片段缺失特点。方法 采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LPA)技术和GeneMapper分析技术检测17个HNPCC家系先证者hMSH2和hMLH1基因种系大片段缺失。结果 在3个家系... 目的 了解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hMSH2和hMLH1基因大片段缺失特点。方法 采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LPA)技术和GeneMapper分析技术检测17个HNPCC家系先证者hMSH2和hMLH1基因种系大片段缺失。结果 在3个家系中分别发现hMSH2基因第8外显子、1~6外显子和1~7外显子3种大片段缺失类型,未发现hMLH1基因大片段缺失。大片段缺失占hMSH2和hMLH1基因总种系病理性突变的19%。结论 中国人HNPCC错配修复(MMR)基因大片段缺失发生率较高,hMSH2基因缺失可能更为常见。在分子遗传学检测中有必要开展MMR基因大片段缺失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大片段缺失 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与散发性结肠癌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率对比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升瑞 隋春阳 赵连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63-967,共5页
目的结肠癌类型不同,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存在较大差异。文中分析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与散发性结肠癌在临床特点以及生存率等差异,为结肠癌患者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 目的结肠癌类型不同,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存在较大差异。文中分析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与散发性结肠癌在临床特点以及生存率等差异,为结肠癌患者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2例HNPCC及105例散发性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与散发性结肠癌患者相比,HNPCC患者发病≤40岁所占比例更高(36.37%vs 9.52%),并以黏液腺癌(59.09%vs17.14%)和低分化(45.45%vs 16.19%)为主、TNM分期以(Ⅲ+Ⅳ)为主(54.55%vs 26.66%)、淋巴转移(81.82%vs 57.14%)、多原发癌(36.36%vs 7.62%)和肠外肿瘤(22.73%vs 5.71%)多见、5年生存率更低(22.73%vs 54.2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及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原发肿瘤是影响HNPCC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淋巴转移和TNM分期是影响散发组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散发性结肠癌比较,HNPCC具有发病年龄早、分化低、多原发肿瘤发生率高、预后差等特点,上述特征对于发现HNPCC或疑似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散发性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宏 王简 +2 位作者 盛剑秋 张渊志 李世荣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收集69个HNPCC家系(符合Amsterdam标准Ⅱ3 3个、Japan标准2 4个、Bethesda指导原则1~3项12个) ,对其进行分组和比较分析。结果69个家系共有癌症2 77人,肠癌2 13... 目的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收集69个HNPCC家系(符合Amsterdam标准Ⅱ3 3个、Japan标准2 4个、Bethesda指导原则1~3项12个) ,对其进行分组和比较分析。结果69个家系共有癌症2 77人,肠癌2 13人,肠外癌64人。HNPCC癌患者中位年龄为46岁。发病高峰年龄为40~49岁。共有两代以上垂直传递家系65个,占所有家系的94.2 %。肠癌患者中(右)半结直肠癌占62 %。共有多原发癌3 3例,占癌患者的11.9%。共有肠外癌64人,占癌患者的2 3 .1% ,其中胃癌、子宫内膜癌分别占癌患者的6.5 %和4% ,列前两位。结论HNPCC家系与SCRC相比具有发病年龄轻、垂直传递、肠外癌发病率高、肿瘤谱广、常见多原发癌、好发于右半结直肠的特点。某些特点与西方国家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诊断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组织E-cad,β-cat和MMP-7表达在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顾国利 魏学明 +4 位作者 王石林 任力 周晓武 李德昌 胡益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2031-2036,共6页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附蛋白(E-cad)、β-连接素(β-ca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和散发性大肠癌(sporadic CRC)的表达及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侵袭转移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NP...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附蛋白(E-cad)、β-连接素(β-ca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和散发性大肠癌(sporadic CRC)的表达及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侵袭转移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NPCC(n= 30)、散发性大肠癌(sporadic CRC)(n=30)和正常大肠黏膜(n=8)中E-cad,β-cat和MMP-7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和胞膜表达β-cat在HNPCC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其在sporadic CRC中的表达率(E-cad:86.7% vs 60.0%:胞膜β-cat:83-3% vs 50.0%,均P<0.05).而胞质表达β-cat和MMP-7则相反(胞质β-cat:46.7% vs 80.0%;MMP-7:46.7% vs 86.7%;均P>0.05).两组中E-cad,胞膜表达β-cat,胞质表达β-cat,MMP-7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性别和肿瘤的大小、部位及分化类型均无关:而与肿瘤的侵犯深度和转移与否密切相关(r=0.732、P<0.05).E-cad与胞膜表达β-cat呈正相关(r=0.477,P<0.05),胞膜表达β-cat与胞质表达β-cat呈负相关(r=-0.419,P<0.05),而胞质表达β-cat与MMP-7呈正相关(r=0.380,P<0.05).结论:E-cad,β-cat和MMP-7在HNPCC和sporadicc CRC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可能是HNPCC在获得诊断时侵袭弱、转移少和预后较好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散发性大肠癌 上皮钙黏附蛋白 Β-连接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常见临床表型特征与肠外肿瘤谱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渊智 张志芳 +6 位作者 张帆 任燕敏 高慧芳 张宏 冯燕 高燕云 陈学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13-518,共6页
目的系统地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常见临床表型特点及肠外肿瘤谱。方法在自行收集的HNPCC家系基础上,采用meta分析方法,遴选近年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人HNPCC综合征临床表型的文献,扩大样本含量,共收集142个符合Amste... 目的系统地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常见临床表型特点及肠外肿瘤谱。方法在自行收集的HNPCC家系基础上,采用meta分析方法,遴选近年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人HNPCC综合征临床表型的文献,扩大样本含量,共收集142个符合Amsterdam标准Ⅰ或Amsterdam标准Ⅱ的HNPCC家系,其中57个家系具有完整资料。结果在符合Amsterdam标准Ⅰ的家系中,发生结直肠癌患者占82.4%(215/261),发生肠外恶性肿瘤的患者占25.3%(66/261),仅患肠外恶性肿瘤的患者占17.6%(46/261),发生多原发恶性肿瘤的患者占19.2%(50/261),首发恶性肿瘤为结直肠癌者占80.8%(211/261),其中位于右半结肠者占66.8%(141/211);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多原发结直肠癌占19.1%(41/215),同时发生结直肠癌与肠外恶性肿瘤者占9.3%(20/215);结直肠外肿瘤谱涉及23种肿瘤,其中胃癌、子宫内膜癌、肝癌、卵巢癌、食管癌、胰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肺癌、小肠恶性肿瘤最为常见。Amsterdam标准Ⅱ家系中有相似的结果。结论中国人HNPCC常见临床表型特征与西方国家相似;中国人肠外肿瘤谱较广,其中胃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肝癌、食管癌等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中国人 表型 肠外肿瘤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顾国利 周晓武 王石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3115-3121,共7页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是一种由错配修复基因(MMR)突变造成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又称Lynch综合征,是遗传性大肠癌的代表.HNPCC约占全部大肠癌的5%-15%.错配修复基因(MMR)的种系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MSI)是其分子遗传学基础.HNPC...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是一种由错配修复基因(MMR)突变造成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又称Lynch综合征,是遗传性大肠癌的代表.HNPCC约占全部大肠癌的5%-15%.错配修复基因(MMR)的种系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MSI)是其分子遗传学基础.HNPCC的临床病理特点突出,具有右半结肠多见、发病早、病理分化差、多原发癌多见的特点.目前其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COX-2阻滞剂可能成为HNPCC治疗的一个新的途径.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也为人们对HNPCC生物学行为和治疗的认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错配修复基因 微卫星不稳定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和普通遗传性大肠癌临床表型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文志 金锋 王舒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与普通遗传性大肠癌临床表型的异同,为临床辨认HNPCC家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阿姆斯特丹标准Ⅱ或日本标准的22个HNPCC家系(A组)和普通遗传性大肠癌20个家系(B组)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分析。结...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与普通遗传性大肠癌临床表型的异同,为临床辨认HNPCC家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阿姆斯特丹标准Ⅱ或日本标准的22个HNPCC家系(A组)和普通遗传性大肠癌20个家系(B组)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分析。结果:1)A、B两组男女发病的比例分别为1.4:1(41/30)和1.5:1(38/26),无显著性差异(P>0.05)。2)A、B两组确诊的中位年龄分别为48岁(32~70岁)和61岁(30~83岁),50岁以前发病比例分别为59.2%和26.6%,A组较B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差异显著(P<0.01)。3)A、B两组右半结肠癌发病比例分别为56.9%(29/51)和29.2%(7/24),差异显著(P<0.05)。4)A组多发癌7例,B组未见多发癌。5)A组第一、二、三代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64岁、56岁、48岁,逐渐年轻化,B组无此现象。结论:HNPCC与普通遗传性大肠癌临床表型不尽相同,提示两者各自有其独特的遗传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癌 普通遗传性大肠癌 家系 临床表型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诊断试验Meta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钟文明 刘晓娟 +2 位作者 程郁离 韩煊 宇传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通过诊断试验Meta分析,综合评价IHC和MSI对HNPCC的诊断效果。方法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Ovid等数据库,获得有关IHC或MSI筛查HNPCC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采用SAS8.02进行诊断试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稳健法结果显示IHC法的综... 目的通过诊断试验Meta分析,综合评价IHC和MSI对HNPCC的诊断效果。方法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Ovid等数据库,获得有关IHC或MSI筛查HNPCC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采用SAS8.02进行诊断试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稳健法结果显示IHC法的综合灵敏度为0.826,诊断优势比为22.537;MSI法的综合灵敏度为0.852,诊断优势比为33.115。结论两种HNPCC筛查方法效果较好,但两方法诊断效果无统计学意义,均对HNPCC具有理想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META分析 错配修复 免疫组织化学 微卫星不稳定
下载PDF
新疆地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元升 商嵩山 张剑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对中国人HNPCC诊断标准进行评价。方法新疆地区符合中国人HNPCC诊断标准的HNPCC 12家系63例(HNPCC组),其中4家系同时符合AmsterdamⅡ标准为A组,其余为B组;随机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对中国人HNPCC诊断标准进行评价。方法新疆地区符合中国人HNPCC诊断标准的HNPCC 12家系63例(HNPCC组),其中4家系同时符合AmsterdamⅡ标准为A组,其余为B组;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无家族遗传倾向的散发性大肠癌152例(散发组)。采用SPSS16.0软件,对HNPCC组、散发组间及HNPCC中A、B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HNPCC组发病年龄<50岁者23例,肿瘤位于右半结肠39例,低分化癌32例,多发癌12例,肠外恶性肿瘤22例,Dukes A期24例,黏液腺癌31例;散发组分别为26、50、38、6、5、34、43例。两组比较,P均<0.05。HNPCC中A、B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比较,P均>0.05。结论新疆地区HNPCC的特点是发病年龄早、右半结肠多见、病理分化差、多发癌常见,肠外恶性肿瘤发生率高;与AmsterdamⅡ标准比较,中国人HNPCC诊断标准更适用于新疆地区HNPCC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大肠癌 遗传性非息肉病 家系调查
下载PDF
MMP-7和TIMP-2表达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晓文 王世清 莫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17-818,820,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表达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肿瘤组织石蜡标本30例、正常大肠黏膜石蜡标本28例。观察其MM...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表达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肿瘤组织石蜡标本30例、正常大肠黏膜石蜡标本28例。观察其MMP-7和TIMP-2表达的差异;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综合分析。结果MMP-7和TIMP-2的表达与HNPCC的性别、肿瘤大小和部位无关,而与肿瘤侵犯深度和转移密切相关;两组中MMP-7、TIMP-2的表达率差异显著;且MMP-7与TIMP-2表达呈负相关。结论MMP-7和TIMP-2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并且MMP-7和TIMP-2的表达和肿瘤的侵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病 突变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方式选择——11个家系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石林 顾国利 +2 位作者 丁映钦 欧阳莒玺 魏学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理特点 手术方式 治疗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肿瘤谱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宏 王简 +4 位作者 吕操 宋豫军 张渊志 盛剑秋 李世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6-38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肿瘤谱特点,为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的69个H NPCC家系(符合Am sterdam标准Ⅱ33个、Japan标准24个、Bethesda指导原则1~3项12个)肿瘤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9个家系共有癌症患者277人,其... 目的: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肿瘤谱特点,为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的69个H NPCC家系(符合Am sterdam标准Ⅱ33个、Japan标准24个、Bethesda指导原则1~3项12个)肿瘤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9个家系共有癌症患者277人,其中肠癌患者213人,占76.9%。肠外癌患者64人,占癌患者的23.1%,其中胃癌、子宫内膜癌分别占癌患者的6.5%和4%,列前两位。结论:肠癌在中国人H NPCC肿瘤谱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胃癌和子宫内膜癌。肠外癌谱是H NPCC家系的重要特点,对诊断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肿瘤谱 诊断
下载PDF
76个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系hMLH1和hMSH2基因突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付蕾 盛剑秋 +8 位作者 孙自勤 韩敏 黄继胜 牧宏 韩文良 牛宏 李爱琴 武子涛 李世荣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59-461,共3页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肿瘤 突变 HMLH1基因 HMSH2基因
下载PDF
hMLH1和hMSH2表达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遴选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文志 王亚东 +1 位作者 柳仲林 王舒宝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62-666,共5页
背景与目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的发病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突变检测为诊断HNPCC的金标准,但尚处于实验室阶段。... 背景与目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的发病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突变检测为诊断HNPCC的金标准,但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本研究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方法来观察错配修复基因中的hMLH1和hMSH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在HNPCC遴选中的价值及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为临床筛检HNPCC提供了简单、快速及经济的检测手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HNPCC组(A组)、普通遗传性结直肠癌组(B组)、散发性结直肠癌组(C组)及结直肠息肉组(D组)4组各20例(共80例)标本进行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检测,并与临床病理学行为作相关分析。结果:A组hMLH1和hMSH2蛋白总阳性表达率为35%(7/20),B组为70%(14/20),C组为95%(19/20),D组为100%(20/20)。即随着D组至A组患HNPCC可能性的增加,hMLH1和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各组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20例HNPCC患者中,右半结肠的发生率为76.9%(10/13),左半结肠的发生率为42.9%(3/7),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中分化癌发生率为33.3%(2/6),而低分化或未分化癌的发生率为78.6%(11/14),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hMLH1和hMSH2蛋白的阴性表达与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MLH1和hMSH2蛋白阴性表达与HNPCC的可能性以及结肠癌的发生部位和分化程度之间显著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为临床筛检HNPCC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病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族肠外肿瘤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黑鹰 崔龙 +4 位作者 孟荣贵 闫于悌 刘飞 喻德洪 徐洪莲 《临床外科杂志》 2001年第6期356-357,共2页
目的 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HNPCC)肠外肿瘤的特点。方法 对随访登记的 32家系进行随访和回顾。结果 在 12个典型HNPCC家系中 ,6家系发生 8例肠外肿瘤 ,2 0家系非典型的HNPCC家系中 ,1家族中有 1例肠外肿瘤发生 ,肠外肿瘤最... 目的 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HNPCC)肠外肿瘤的特点。方法 对随访登记的 32家系进行随访和回顾。结果 在 12个典型HNPCC家系中 ,6家系发生 8例肠外肿瘤 ,2 0家系非典型的HNPCC家系中 ,1家族中有 1例肠外肿瘤发生 ,肠外肿瘤最常见为子宫内膜癌和胃癌。结论 大肠外肿瘤为HNPCC肿瘤谱中的重要成员 ,中国人的大肠外肿瘤胃癌、子宫内膜癌较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肠外肿瘤 大肠癌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