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曲霉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其遗传转化系统 被引量:37
1
作者 周礼红 李国琴 +1 位作者 王正祥 诸葛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3-428,共6页
原生质体是研究和建立真菌遗传转化系统的重要工具。为了建立原生质体介导的红曲霉遗传转化系统,考察了各种细胞壁裂解酶和渗透压稳定剂等对红曲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将红曲霉分生孢子在铺有玻璃纸的平板上30℃培养30~40h收获... 原生质体是研究和建立真菌遗传转化系统的重要工具。为了建立原生质体介导的红曲霉遗传转化系统,考察了各种细胞壁裂解酶和渗透压稳定剂等对红曲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将红曲霉分生孢子在铺有玻璃纸的平板上30℃培养30~40h收获的菌丝体最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形成和释放。红曲霉菌丝体形成和释放原生质体最适裂解酶和酶解时间分别为:0.3%lysingenzyme、0.1%cellulase和1%snailase的酶组合,30℃作用2.5h;最适渗透压稳定剂是:1mol/LMgSO4。最适合原生质体再生的培养基为含0.6mol/L蔗糖的CM培养基。原生质体液涂布单层再生培养基的方法,再生率最高,菌株M34和N18分别为8.5%和36.4%。在PEG和CaCl2存在下,以潮霉素B为抗生素选择标记,用质粒pBC Hygro和pNL1共转化菌株M34原生质体,每微克DNA可获得100个稳定转化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原生质体 形成与再生 遗传转化系统
下载PDF
新疆杨高效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9
2
作者 诸葛强 王婕琛 +2 位作者 陈英 黄敏仁 王明庥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10,共5页
选择新疆杨(PopulusalbaL.var.pyramidalisBge.)为遗传转化受体材料,为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新疆杨高效遗传转化系统,从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添加乙酰丁香酮(AS)的时机、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乙酰丁香酮浓度、侵染菌液的制备... 选择新疆杨(PopulusalbaL.var.pyramidalisBge.)为遗传转化受体材料,为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新疆杨高效遗传转化系统,从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添加乙酰丁香酮(AS)的时机、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乙酰丁香酮浓度、侵染菌液的制备方法、外植体继代方式等7个方面优化筛选。结果显示较合适的转化系统为:预培养8h,农杆菌菌液(OD600=0.4)侵染15min,共培养5d,侵染菌液的最优制备方法是液体培养活化农杆菌2次加离心收集菌体重悬,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乙酰丁香酮80μmol/L。新疆杨叶盘转化频率可达3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杨 遗传转化系统 根癌农杆菌 农杆菌
下载PDF
利用高效农杆菌遗传转化系统将ACP反义基因片段导入油菜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承妹 钱炳俊 +4 位作者 许斌贝 黄亚红 潘爱虎 梁婉琪 张大兵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5-8,共4页
通过对已有的油菜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的改进 ,建立了一种利用农杆菌感染油菜子叶柄的高效遗传转化方法 ,经过农杆菌感染的子叶柄在含有 6 BA 2 .0mg/L ,IBA 0 .15mg/L ,AgNO33 .5mg/L的MS培养基上由卡那霉素抗性愈伤组织分化出抗性幼苗... 通过对已有的油菜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的改进 ,建立了一种利用农杆菌感染油菜子叶柄的高效遗传转化方法 ,经过农杆菌感染的子叶柄在含有 6 BA 2 .0mg/L ,IBA 0 .15mg/L ,AgNO33 .5mg/L的MS培养基上由卡那霉素抗性愈伤组织分化出抗性幼苗的频率达到 12 .2 8%。利用已经构建的含有油菜Napin启动子加上反义ACP脱饱和酶第一外显子、内含子的基因片段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 pNACP ,将该反义 ACP基因片段转入油菜“沪油 15” ;PCR和GUS染色结果表明抗性植株中有 60 %的植株含有导入的目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农杆菌 遗传转化系统 ACP反义基因 基因片段 基因导入 油菜
下载PDF
极端嗜盐古菌遗传转化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梅先 向华 谭华荣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7-271,共5页
对极端嗜盐古菌遗传转化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内容包括抗性标记基因的选择 。
关键词 极端嗜盐古菌 遗传转化系统 基因克隆 表达
下载PDF
玉米遗传转化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于艳波 李景鹏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3-45,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玉米遗传转化在受体系统、基因导入方法和选择标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标记基因 玉米 遗传转化系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真菌遗传转化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郑苗苗 张旭 +1 位作者 侯琨 王占斌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08年第2期31-33,共3页
真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中有很多是具重要经济和医疗价值的真核微生物。近年来,对真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综述了真菌遗传转化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转化方法、选择标记、受体、转化效率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并对其... 真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中有很多是具重要经济和医疗价值的真核微生物。近年来,对真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综述了真菌遗传转化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转化方法、选择标记、受体、转化效率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并对其遗传转化应用前景做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遗传转化系统 转化效率 研究
下载PDF
密旋链霉菌Act12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与优化
7
作者 李晓霞 马怡茗 +4 位作者 文冰洁 舒伟学 薛泉宏 贾良辉 颜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8-425,共8页
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Act12是分离自黄土高原的1株多效放线菌,具有良好的生防应用价值,为了深入研究与利用,需建立该菌株的高效遗传转化系统。本试验以整合型质粒pSET152为出发质粒,大肠杆菌S17-1为供体,Act12的孢子为受体时... 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Act12是分离自黄土高原的1株多效放线菌,具有良好的生防应用价值,为了深入研究与利用,需建立该菌株的高效遗传转化系统。本试验以整合型质粒pSET152为出发质粒,大肠杆菌S17-1为供体,Act12的孢子为受体时,在改良2CMY培养基上进行接合转移,孢子预萌发条件为50℃热激10min,阿普霉素质量浓度为10.0mg/L,覆盖时间为18h,转化效率达到2.079×10^(-5)。以抗阿普霉素基因为目的基因,通过PCR验证,成功地将质粒pSET152转入到Act12中。同时,利用该转化系统,成功敲出Act12基因组中一可能的负调控转录因子spa0520,并获得了次级代谢图谱明显变化的缺失突变株Δspa0520。所构建的Act12遗传转化系统,为后续对其生防活性机理的研究以及深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另外,通过培养基的改良发现,Act12在氮源含有NO-3时产孢丰富,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旋链霉菌 遗传转化系统 接合转移
下载PDF
羽毛降解杆状链霉菌S-28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晋龙 马怡茗 +4 位作者 舒伟学 李晓霞 柯欣 颜华 贾良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100,共7页
【目的】建立羽毛降解杆状链霉菌(Streptomyces bacillaris)S-28的遗传转化系统,并对其进行优化,为该菌株的遗传改造奠定基础。【方法】以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整合型质粒pSET152为出发质粒,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S17-1/pSET152为供... 【目的】建立羽毛降解杆状链霉菌(Streptomyces bacillaris)S-28的遗传转化系统,并对其进行优化,为该菌株的遗传改造奠定基础。【方法】以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整合型质粒pSET152为出发质粒,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S17-1/pSET152为供体,羽毛降解杆状链霉菌S-28孢子为受体进行接合转移试验,并对影响接合效率的培养基种类、MgCl_2浓度、热激温度、预萌发时间、供受体比例和接合转移时间等要素进行优化。【结果】确定筛选羽毛降解杆状链霉菌S-28菌株接合转化子的抗生素为安普霉素≥10μg/mL或卡那霉素≥20μg/mL;成功将pSET152转入到杆状链霉菌S-28中。优化的S-28菌株接合转移条件为:以MS为接合转移最适培养基,MgCl_2浓度为10mmol/L,孢子萌发条件为40℃热激10min且不进行预萌发处理,供受体比例为10∶1,接合转移时间18~20h,此条件下接合转化效率最高达到10-4。【结论】建立并优化了羽毛降解杆状链霉菌S-28的遗传转化系统,接合转化效率最高可达到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链霉菌S-28 羽毛降解 遗传转化系统 接合转移
下载PDF
缬草放线菌中卤代酶类抗生素的筛选及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
9
作者 吴佳 贾良辉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从基因水平上挖掘新的卤代酶类抗生素。方法:利用简并引物快速筛选缬草放线菌中含卤代酶类抗生素的目标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选择萘啶酮酸、氯霉素、潮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阿普霉素等7种抗生素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 目的:从基因水平上挖掘新的卤代酶类抗生素。方法:利用简并引物快速筛选缬草放线菌中含卤代酶类抗生素的目标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选择萘啶酮酸、氯霉素、潮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阿普霉素等7种抗生素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选择目标菌株的最适抗生素及其最适浓度,构建遗传转化系统。结果:从145株缬草放线菌中筛选到1株含卤代酶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菌株AJ56,经鉴定其为链霉菌,在最适抗生素萘啶酮酸和阿普霉素的培养基中构建遗传转化系统,经多次传代,成功构建了菌株AJ56与大肠杆菌S17-1/pSET152遗传转化系统。结论:菌株AJ56遗传转化系统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其次级代谢产物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并引物 放线菌 卤代酶 遗传转化系统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珍 朱诚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5-620,共6页
研究不同的番茄基因型、培养基类型、苗龄、外植体类型、植物表达载体和选择系统等对番茄再生和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d苗龄的子叶或13d苗龄的下胚轴,预培养2d,侵染20min,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玉米素(1.0~2.0mg·... 研究不同的番茄基因型、培养基类型、苗龄、外植体类型、植物表达载体和选择系统等对番茄再生和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d苗龄的子叶或13d苗龄的下胚轴,预培养2d,侵染20min,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玉米素(1.0~2.0mg·L^-1)和IAA(0.1~0.2mg·L^-1),以75~100mg·L^-1的卡那霉素筛选,番茄的转化频率最高,分别为51.4%和37.5%.且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为筛选标记的质粒p2301和pBI121作为植物表达载体,其转化频率高于以潮霉素抗性基因为筛选标记的植物表达载体p13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系统
下载PDF
以Zeocin抗性基因为选择标记的Candida glycerinogenes遗传转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献忠 饶志明 +3 位作者 沈微 方慧英 王正祥 诸葛健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76-180,共5页
为从分子水平上阐释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inogenes)高产甘油机理,建立一种方便可行的遗传转化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与G418和潮霉素等抗生素相比,Zeocin抗生素对C.glycerinogenes具有较低的致死浓度。以pGAPZb作为构建整合载体的... 为从分子水平上阐释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inogenes)高产甘油机理,建立一种方便可行的遗传转化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与G418和潮霉素等抗生素相比,Zeocin抗生素对C.glycerinogenes具有较低的致死浓度。以pGAPZb作为构建整合载体的骨架,以Zeocin抗性基因作为选择标记,以URA3基因作为整合位点,构建了C.glycerinogenes整合载体pGA-CU。整合载体经过限制酶线性化后用作转化载体,基于电击转化的方法成功获得了抗Zeocin的转化子并经过PCR分析进一步确证。通过优化电击转化的参数,获得了较为稳定的转化效率,基于这一技术的转化效率每微克DNA可获得120个转化子。为进一步研究该菌株的遗传背景和代谢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甘油假丝酵母 遗传转化系统 电击转化 整合质粒
下载PDF
水稻转化系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明洲 夏英武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9,共5页
本文简单综述了水稻遗传转化体系研究及其转化系统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稻遗传转化系统 基因工程 启动子 外植体 性状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果树遗传转化因素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尚霄丽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4年第5期51-52,共2页
根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系统是目前研究最多、机理最清楚、技术方法最成熟的转基因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双子叶植物,迄今为止已获得的近200种转基因植株中,80%以上植物是利用该方法获得成功的。根癌农杆菌介导果树遗传转化研究最常用... 根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系统是目前研究最多、机理最清楚、技术方法最成熟的转基因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双子叶植物,迄今为止已获得的近200种转基因植株中,80%以上植物是利用该方法获得成功的。根癌农杆菌介导果树遗传转化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为叶盘法。叶盘法(leave dish transformation)是Horsch等研究出的转化方法,其优点是适用性广,即对于能被农杆菌感染,并能从片再生出植株的各种植物都适用;改良的叶盘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外植体即茎段、叶柄、胚轴、子叶等材料。农杆菌介导法在遗传转化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影响其转化效率,主要因素有受体材料的再生系统的建立、预培养时间、农杆菌的侵染能力和浓度及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及方式、筛选培养等。本文通过分析农杆菌介导法在遗传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种质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系统 果树 转基因技术 双子叶植物 农杆菌介导法 转基因植株 培养时间
下载PDF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转化系统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健民 李季平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高等植物 叶绿体 叶绿体基因组 遗传转化系统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β-葡糖苷酸酶基因转化巴戟天的研究
15
作者 贺红 张桂芳 徐鸿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18-319,322,共3页
【目的】建立一套农杆菌转化巴戟天的有效方法,为巴戟天新品种选育、引入外源目的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以巴戟天带节茎为材料,工程农杆菌菌株为EHA101,Ti质粒上插入了β-葡糖苷酸酶(GUS)、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结果】将巴... 【目的】建立一套农杆菌转化巴戟天的有效方法,为巴戟天新品种选育、引入外源目的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以巴戟天带节茎为材料,工程农杆菌菌株为EHA101,Ti质粒上插入了β-葡糖苷酸酶(GUS)、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结果】将巴戟天带节茎进行遗传转化,头孢霉素用作抑菌剂,浓度为300mg·L^(-1)。外植体与农杆菌共培养时间以3d最好。卡那霉素作为选择试剂,浓度为50mg·L^(-1) 。C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70.5%的外植体呈阳性反应;GUS基因稳定表达检测,抗性植株中GUS反应呈阳性所占比例为22.2%。【结论】农杆菌介导GUS基因转化巴戟天的研究可为建立有效的中药遗传转化系统奠定方法学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 β—葡糖苷酸酶 基因转化 巴戟天 中药遗传转化系统 中药培育
下载PDF
根瘤农杆菌介导将大麦叶片型α—硫堇DB4基因导入小麦获得转基因植株及后代 被引量:6
16
作者 薛哲勇 支大英 +1 位作者 任伟 夏光敏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9期34-38,共5页
利用根瘤农杆菌遗传转化系统,以普通小麦核生3号和济南177为材料,将绿色组织特异表达的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激化酶启动子(RCAP)和渗透蛋白基因启动子(OSM)驱动下的抗真菌的α—硫堇DB4基因,以及nptⅡ基因导入小麦胚性愈伤... 利用根瘤农杆菌遗传转化系统,以普通小麦核生3号和济南177为材料,将绿色组织特异表达的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激化酶启动子(RCAP)和渗透蛋白基因启动子(OSM)驱动下的抗真菌的α—硫堇DB4基因,以及nptⅡ基因导入小麦胚性愈伤组织中,获得了nptⅡ抗性植株。转基因小麦后代表现出延迟和减轻白粉病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代 转基因植株 基因导入 根瘤农杆菌介导 小麦 大麦 硫堇 特异表达 遗传转化系统 α-硫堇DB4基因 转基因植株
下载PDF
拟南芥植物硫肽激素基因在玫瑰茄细胞中的表达
17
作者 谢秀祯 林俏慧 郭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1-526,共6页
利用玫瑰茄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通过根癌农杆菌将AtPSK2基因导入玫瑰茄细胞,并获得了功能性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的转基因玫瑰茄细胞系的临界植板细胞密度和临界起始细胞密度分别降低了60%和50%,悬浮细胞培养周期由16d缩短到12d... 利用玫瑰茄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通过根癌农杆菌将AtPSK2基因导入玫瑰茄细胞,并获得了功能性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的转基因玫瑰茄细胞系的临界植板细胞密度和临界起始细胞密度分别降低了60%和50%,悬浮细胞培养周期由16d缩短到12d,转化愈伤组织的比生长速率比对照提高了75%,转基因玫瑰茄细胞和愈伤组织中的花黄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所获得的转基因玫瑰茄细胞系不仅为花青苷和花黄素等次生代谢产物高产细胞株的选育提供出发材料,而且为PSK-α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有用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植物硫肽激素基因 玫瑰茄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 转基因细胞 植物细胞增殖
下载PDF
优化噬热栖热菌的遗传转化体系
18
作者 李海娟 徐玲玲 《生物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优化噬热栖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的转化体系。[方法]将质粒DNA的形态、浓度及转化时间作为变量设计噬热栖热菌T.thermophilus的转化体系,以通过直接双交换同源重组法获取Δpyr E突变体的概率为依据判定转化效率。[结果]在转... [目的]优化噬热栖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的转化体系。[方法]将质粒DNA的形态、浓度及转化时间作为变量设计噬热栖热菌T.thermophilus的转化体系,以通过直接双交换同源重组法获取Δpyr E突变体的概率为依据判定转化效率。[结果]在转化时间为2 h,使用3.0μg/m L线性质粒DNA,获取表观Δpyr E的概率为3.44×10^(-5);而使用同样浓度的超螺旋质粒DNA,该概率可达1.03×10^(-3);说明超螺旋质粒的转化效率高于线状质粒。质粒DNA的使用浓度及转化反应时间对转化效率亦有影响,但并非完全成正相关。使用浓度为15μg/m L超螺旋质粒DNA,在转化时间为3 h时,获取表观Δpyr E的概率达到最大值(1.36×10^(-2));超过该阈值,转化效率降低。[结论]在T.thermophilus中,通过优化转化体系将基因无痕敲除突变体获取概率提高到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热栖热菌 遗传转化系统 双交换性同源重组法 基因无痕敲除突变体
原文传递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marine cyanobacterium Synechococcus sp.CC9311(Cyanophyceae) by electroporation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华新 林瀚智 +2 位作者 姜鹏 李富超 秦松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416-420,共5页
Synechococcus sp.CC9311 is a marine cyanobacterium characterized by type IV chromatic acclimation(CA).A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 was developed as a first step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A.The result... Synechococcus sp.CC9311 is a marine cyanobacterium characterized by type IV chromatic acclimation(CA).A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 was developed as a first step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A.The results show that Synechococcus sp.CC9311 cells were sensitive to four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ampicillin,kanamycin,spectinomycin,and chloramphenicol.An integrative plasmid to disrupt the putative phycoerythrin lyase gene mpeV,using a kanamycin resistance gene as selectable marker,was constructed by recombina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The plasmid was then transformed into Synechococcus sp.CC9311 via electroporation.High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was achieved at a field strength of 2 kV/cm.DNA analysis showed that mpeV was fully disrupted following challenge of the transformants with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kanamycin.In addition,the transformants that displayed poor growth on agar SN medium could be successfully plated on agarose SN med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atic acclimation ELECTROPORATIO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nechococcus sp. CC9311
下载PDF
Integration optimization of novel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based on quality engineering theory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万忠 赵婷 +3 位作者 李怿骏 王春燕 张宗强 段婷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6期1519-1526,共8页
The dynamic model of a novel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EPS) system integrated with active front steering function (the novel EPS system) is built. The concepts and quantitative expressions of the steering road feel... The dynamic model of a novel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EPS) system integrated with active front steering function (the novel EPS system) is built. The concepts and quantitative expressions of the steering road feel, steering sensibility, and steering operation stability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quality engineering theory,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by integrating the Monte Carlo descriptive sampling, elitist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NSGA-II) and 6-sigma design method. With the steering road feel and the steering portability as optimization targets, the system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by the propos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optimized based on quality engineering theory can improve the steering road feel, guarantee steering stability and steering portability and thu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novel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engineering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ctive front steering road feel genetic algorith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