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4kaB.P.气候事件前后甘青史前遗址分布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侯光良 许长军 肖景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甘青地区齐家文化较前期的马家窑分布北界南缩,整体海拔变低,是对4 ka B.P.事件中气候干旱和气温降低的响应。齐家遗址较马家窑分布更为稀疏,遗址最短距离变大,对河流的依赖性降低,这一变化与齐家文化时期畜牧业比重的增加相关。密度分... 甘青地区齐家文化较前期的马家窑分布北界南缩,整体海拔变低,是对4 ka B.P.事件中气候干旱和气温降低的响应。齐家遗址较马家窑分布更为稀疏,遗址最短距离变大,对河流的依赖性降低,这一变化与齐家文化时期畜牧业比重的增加相关。密度分析表明4 ka B.P.前后,马家窑聚落的单核心凝聚模式演变为齐家的多核心模式,极端气候事件使得农业生产能力和资源状况恶化,部落间战争频发,战争可能对父权制度的形成和冶炼技术的进步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甘青史前社会向复杂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地区 4kaB.P.前后 遗址分布变化
下载PDF
苏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演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顾维玮 朱诚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9-243,共5页
苏北地区7000-6500aB.P.青莲岗文化时期重要新石器遗址有18处,主要分布在苏北废黄河泗阳至涟水段南北两岸。6000-5200aB.P.刘林文化时期重要遗址有9处,主要分布在涟水、邳县和高邮等地。6300-4400aB.P.大汶口文化时期主要遗址有8处,4100... 苏北地区7000-6500aB.P.青莲岗文化时期重要新石器遗址有18处,主要分布在苏北废黄河泗阳至涟水段南北两岸。6000-5200aB.P.刘林文化时期重要遗址有9处,主要分布在涟水、邳县和高邮等地。6300-4400aB.P.大汶口文化时期主要遗址有8处,4100-3800aB.P.龙山文化时期主要遗址有23处,这两个时期遗址主要分布于连云港-沭阳-泗洪一线以西。以上遗址分布与气候和海面变化密切相关:7000aB.P.前的全新世最大海侵使江苏沿海普遍遭到海侵,故本区未发现7000aB.P.前的新石器遗址;青莲岗文化遗址多分布在基本未受海侵影响的陆相环境区;刘林文化遗址的锐减预示着5500aB.P.前后苏北全新世高海面的到来;龙山文化时期苏北大部分成陆,使得遗址数量增加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地区 新石器遗址分布 气候与海面变化 环境考古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少兵 索秀芬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10年第1期52-61,共10页
一、现代自然地理概况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是指大兴安岭南段以东、辽宁省以西,北起松花江和嫩江分水岭,南与河北省相接,行政区包括赤峰市和通辽市.主要河流有西辽河,属辽河上游地区,包括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教来河、查干木伦河等.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东南部 新石器时代 遗址分布 region AUTONOMOUS 西拉木伦河 上游地区 西辽河 地理概况 行政区 通辽市 松花江 辽宁省 老哈河 河北省 分水岭 赤峰市 自然 兴安
下载PDF
略谈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
作者 吴启昌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12期94-95,共2页
岭南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多在珠江水系主河及其支流两岸和海岸带海积阶地上。人类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更替与自然环境等诸要素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有关。文化分区和地理分区趋于一致性特征表明遗址的分布... 岭南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多在珠江水系主河及其支流两岸和海岸带海积阶地上。人类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更替与自然环境等诸要素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有关。文化分区和地理分区趋于一致性特征表明遗址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中地貌格局、气候条件、水文、动植物资源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地区 新石器时代 遗址分布 自然环境 地貌 气候
下载PDF
吉林省渤海国遗址分布特征调查及保护应用研究
5
作者 李明阳 常悦 +2 位作者 郑童心 卓心宇 尹一冰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第4期230-231,共2页
本文旨在研究渤海国遗址的分布特征,了解并归纳渤海国历史自然资源、经济的发展、民族政权的演进,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地方民族文化,从而让渤海国遗址的保护真正落实,在保护中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为此我们做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 渤海国 遗址分布 自然景观 观展性
下载PDF
良渚古城重要遗址分布 被引量:1
6
《杭州》 2019年第26期34-35,共2页
瑶山遗址区●瑶山祭坛与墓地瑶山遗址是良渚古城遗址年代较早的遗迹,是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一处祭坛和一组高等级墓地。据考古研究,营建时间为公元前3300年,即良渚文化早期。瑶山祭坛是先于瑶山墓地和城址建造的重要祭... 瑶山遗址区●瑶山祭坛与墓地瑶山遗址是良渚古城遗址年代较早的遗迹,是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一处祭坛和一组高等级墓地。据考古研究,营建时间为公元前3300年,即良渚文化早期。瑶山祭坛是先于瑶山墓地和城址建造的重要祭祀遗址。祭坛与大墓复合共存,反映了当时祭祀权已被贵族阶层所垄断,贵族阶层内部也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分布 古城遗址 贵族阶层 考古研究 良渚文化 分化现象 瑶山 祭坛
下载PDF
晋南地区全新世中期遗址时空分布与气候演化的关系
7
作者 田敏 田庆春 +2 位作者 尹佳男 张仲伍 高江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5-184,共10页
基于ArcGIS10.8平台结合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叠加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晋南地区全新世中期1415处遗址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晋南地区全新世中期遗址空间分布从集聚到逐渐离散;遗址重心向高纬度地区、逆时针方向位移,方向呈现先东北... 基于ArcGIS10.8平台结合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叠加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晋南地区全新世中期1415处遗址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晋南地区全新世中期遗址空间分布从集聚到逐渐离散;遗址重心向高纬度地区、逆时针方向位移,方向呈现先东北后西北的变化。核密度分析表明,空间布局从仰韶期的团状到龙山期的以陶寺文化为中心的带状分布。与仰韶时期相比,龙山时期处于过渡时期的弱暖湿气候阶段,干燥更为明显,遗址沿着盆地和河流分布。由于此时农业技术水平高,人类适应能力增强,人口迅速增加,从而推动了龙山文化发展;后期气候逐渐恶化,人类生存面临严峻挑战,导致龙山文化被迫中断。随后进入了夏商时期,遗址数目较少,分布与山地联系密切。这种龙山文化到夏商文化的演变可能与4 kaBP前后降温事件有关。因此,研究全新世中期晋南地区遗址时空分布与环境演化,对于理解不同环境下人类响应与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的时空分布 气候演化 全新世中期 晋南地区
下载PDF
从三峡地区史前考古遗址分布看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赵东升 水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12-120,共9页
根据对三峡地区考古的研究成果,在分析该地史前遗址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三峡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变迁,使得当地各个时期的人类主要是沿着沿河两岸优越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变迁对生存地点的选择产生着影响.遗址数量... 根据对三峡地区考古的研究成果,在分析该地史前遗址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三峡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变迁,使得当地各个时期的人类主要是沿着沿河两岸优越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变迁对生存地点的选择产生着影响.遗址数量的增加反映着自然环境的适宜,而遗址数量的减少正是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 史前考古 遗址分布 环境变化
原文传递
采用逻辑回归的汾河流域遗址分布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尚南 于丽君 聂跃平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7-52,共6页
为了更好地指导考古挖掘和理解古人类活动,该文从汾河流域DEM数据中提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表曲率、距河流距离及距大遗址距离等作为自变量,利用二元逻辑回归建立流域内仰韶时期至夏商时期各时期遗址分布模型,对模型结果... 为了更好地指导考古挖掘和理解古人类活动,该文从汾河流域DEM数据中提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表曲率、距河流距离及距大遗址距离等作为自变量,利用二元逻辑回归建立流域内仰韶时期至夏商时期各时期遗址分布模型,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生成了汾河流域各时期遗址分布概率图,在此基础上对汾河流域人类文化遗址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遗址分布模型总体分类精度较好。遗址分布模型对考古工作及古环境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为考古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GIS考古 遗址分布模型 逻辑回归
原文传递
大庆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
10
作者 张建龙 刘天明 《大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6期119-120,共2页
大庆市文物管理站自1981年成立至今,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田野考古普查,发现大庆管辖的四个县、五个区境内分布着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遗物点,从发掘和采集到的石器、陶器、骨器、玉器、蚌器等生产生活用具,为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大庆市文物管理站自1981年成立至今,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田野考古普查,发现大庆管辖的四个县、五个区境内分布着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遗物点,从发掘和采集到的石器、陶器、骨器、玉器、蚌器等生产生活用具,为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大庆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提供了真实的实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地区 新石器时代 遗址分布
下载PDF
莱州湾南岸中全新世聚落遗址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背景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强 邹春辉 +1 位作者 王爽 高倩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60-1569,共10页
基于Arc GIS10.3平台对莱州湾南岸中全新世聚落遗址的高程、坡度、坡向、濒河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得出该时期聚落遗址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并结合全新世莱州湾南岸的环境背景,探讨全新世环境演变对聚落遗址分布及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 基于Arc GIS10.3平台对莱州湾南岸中全新世聚落遗址的高程、坡度、坡向、濒河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得出该时期聚落遗址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并结合全新世莱州湾南岸的环境背景,探讨全新世环境演变对聚落遗址分布及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1)全新世莱州湾南岸的聚落遗址数量、出现频率及在总数中的比重基本呈现明显的先增后降的倒V型(非对称)变化趋势。(2)遗址高程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几乎所有时期的遗址点均分布于高程范围在0-29 m的地区,而大汶口文化时期遗址高程分布范围为10-29 m。从坡度来看,聚落遗址主要分布于坡度范围在0-4°的平缓地区;从坡向来看,古人大多集中在南向、东南向和西南向的位置。后李文化至龙山文化时期,河流对聚落选址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3)8.5-6.9 ka B.P.气候总体进入温暖期,且冷暖波动,干湿交替,后李文化由此得到发展;6.9-4.5 ka B.P.出现了短暂的降温,但整体较温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了大汶口文化的发展;4.5-4.0 ka B.P.左右气候条件较大汶口文化时期略干,但在此基础上新石器文化仍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于龙山文化时期进入鼎盛阶段;4.0 ka B.P.左右气候突变,出现剧烈降温事件,变化幅度超出了人类的适应能力,岳石文化随之衰落。(4)海水入侵限制了人类活动,而古湖泊和古河道的形成为古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天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南岸 全新世 遗址的时空分布 环境背景
下载PDF
威海地区中全新世聚落遗址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
12
作者 王丽彬 王肖惠 +3 位作者 王龙升 刁莹德 张丽娜 姜川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1年第6期605-614,共10页
本文通过ArcMap软件对威海地区中全新世聚落遗址的高程、坡度、坡向、濒河度等指标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该时期研究区的聚落遗址分布规律,结合中全新世研究区的环境变化背景,讨论威海地区中全新世聚落遗址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 本文通过ArcMap软件对威海地区中全新世聚落遗址的高程、坡度、坡向、濒河度等指标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该时期研究区的聚落遗址分布规律,结合中全新世研究区的环境变化背景,讨论威海地区中全新世聚落遗址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威海地区中全新世聚落遗址文化序列为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与山东新石器文化序列相比缺少北辛文化,遗址数量随时间推移大致呈先增后减再增的右倾斜“N”型。(2)威海地区中全新世聚落遗址在高程、坡度、坡向及濒河度等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聚落遗址多集中分布于高程>30 m坡度在0°—4°的平缓地区,从坡向上看,聚落遗址大多分布在东南、南、西南方向的阳坡,占遗址总数的58.1%,从濒河度上看,聚落遗址都在距河流<1.5 km的范围。(3)威海地区在中全新世前期开始出现人类活动(后李文化,8.5—7.5 ka BP),随着中全新世大暖期的到来,气候总体进入温暖期,整体较为温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了大汶口文化(6.3—4.6 ka BP),发生在5.0—4.0 ka BP的海侵事件可能是导致大汶口文化衰减的主要原因,并限制了后期龙山文化(4.6—4.0 ka BP)的发展,与其他研究不同的是,尽管4.0 ka BP以后,气候开始恶化,但是海平面下降为威海地区人类发展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空间和肥沃的土壤,而且古河道为古人类生存和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由此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了岳石文化(4.0—3.5 ka BP)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地区 中全新世 遗址的时空分布 驱动因素
下载PDF
洞庭湖新石器文化遗址与古环境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杜耘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6-520,共5页
洞庭湖地区丰富的古文化遗址为研究历史时期环境演变提供了条件.洞庭湖在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呈现深切河谷与零星洼地湖泊共存的河湖切割平原景观.进入全新世暖期,人类活动开始在洞庭湖平原周边地区频繁出现;大溪文化时期人类已在平原... 洞庭湖地区丰富的古文化遗址为研究历史时期环境演变提供了条件.洞庭湖在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呈现深切河谷与零星洼地湖泊共存的河湖切割平原景观.进入全新世暖期,人类活动开始在洞庭湖平原周边地区频繁出现;大溪文化时期人类已在平原湖区中部开始渔猎活动;屈家岭文化时期人类活动从洞庭湖平原中部退出;龙山文化时期人类文化活动遗址向湖中推进,湖泊三角洲有所发展.商周至秦汉时期,洞庭湖三角洲平原发育,河间洼地湖泊、沼泽形成.魏晋以来,特别是长江分流入洞庭,导致了洞庭湖的迅速扩张.19世纪以后,由于大量泥沙入洞庭湖及人类围垦,使洞庭湖迅速淤浅,湖泊面积锐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环境 洞庭湖 新石器文化遗址 遗址分布 皂布下层文化时期 大溪文化时期
下载PDF
辽东半岛金州地区2000年以远地质环境变迁与古遗址、古墓葬分布之特点
14
作者 徐建华 《博物馆研究》 2008年第1期47-54,共8页
金州是辽东半岛南部的一座名城,自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来,金州地区的先民们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因此,在金州地区留下了许多古遗址、古墓葬,而且这些古人的遗址、墓葬,又都和金州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金州是辽东半岛南部的一座名城,自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来,金州地区的先民们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因此,在金州地区留下了许多古遗址、古墓葬,而且这些古人的遗址、墓葬,又都和金州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从金州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论述其与古遗址、古墓葬之关系,相信对研究金州往昔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州 汉代以前地质环境变迁 遗址和古墓葬的分布
下载PDF
长春九台市南窑遗址发掘简报
15
作者 聂勇 徐坤 +1 位作者 马洪 刘全乐 《博物馆研究》 2009年第4期53-56,共4页
南窑遗址位于九台市东湖镇(原名放牛沟乡)荆家村南窑屯北侧20米处的一条东西走向的漫岗上,东侧、南侧紧邻石头口门水库,遗址分布面积较大。由于兴建引水管线,占用了遗址部分区域。因此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九台市文物管理所... 南窑遗址位于九台市东湖镇(原名放牛沟乡)荆家村南窑屯北侧20米处的一条东西走向的漫岗上,东侧、南侧紧邻石头口门水库,遗址分布面积较大。由于兴建引水管线,占用了遗址部分区域。因此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九台市文物管理所及德惠市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对该路段涉及的遗址范围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发掘简报 九台市 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物管理所 长春 遗址分布 工作人员 考古发掘
下载PDF
关于良渚遗址群衰落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乔文杰 《文物世界》 2009年第1期10-12,22,共4页
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考古学文化。良渚遗址群则是良渚文化最为辉煌的遗址。自良渚文化发现以来,考古工作者对良渚遗址群进行了多年的调查和科学发掘,陆续发现了良渚文化的村落、墓葬、土筑高台大墓葬群、祭... 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考古学文化。良渚遗址群则是良渚文化最为辉煌的遗址。自良渚文化发现以来,考古工作者对良渚遗址群进行了多年的调查和科学发掘,陆续发现了良渚文化的村落、墓葬、土筑高台大墓葬群、祭坛和大墓复合遗迹及遗址分布情况。积累了丰富的考古材料,也获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近来的研究也逐渐趋向从遗址的整体宏观人手。近年来随着良渚遗址群众多考古资料的正式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遗址 新石器时代晚期 考古学文化 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 遗址分布 考古材料 研究成果
下载PDF
西汉水上游周代遗址考古调查简报 被引量:26
17
作者 毛瑞林 梁云 +1 位作者 田有前 游富祥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20,共8页
关键词 西汉 水上游 周代遗址 考古工作 遗址分布 遗物
下载PDF
河西走廊古城堡遗址变迁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强进前 杨路军 《河西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29-34,共6页
河西走廊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干线路段,曾是古老的华夏文明与两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地中海文明的汇流区。河西走廊也是我国古城堡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堪称无与伦比的古城堡遗址博物馆。随处可见的古城堡遗址是河西走廊文明... 河西走廊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干线路段,曾是古老的华夏文明与两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地中海文明的汇流区。河西走廊也是我国古城堡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堪称无与伦比的古城堡遗址博物馆。随处可见的古城堡遗址是河西走廊文明的典型代表。由于环境的变迁,这些古城堡遗址正在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当中,对其进行深入考察和保护性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古城堡 遗址博物馆 Hexi CORRIDOR 两河文明 遗址分布 现实意义 丝绸之路 华夏文明 典型代表 汇流区 古印度 地中海 保护性 湮没 路段 历史 考察 环境 干线
下载PDF
黄土高原史前文明的一朵奇葩——大地湾遗址览胜
19
作者 汪国富 李志钰 《发展》 2012年第4期61-62,共2页
大地湾遗址是我国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重要聚落遗址,位于甘肃东部渭水上游的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南侧。遗址分布在清水河与阎家沟小溪和麻家沟村交汇处的二、三级台地及长虫梁的缓山坡上。
关键词 大地湾遗址 史前文明 黄土高原 新石器时代 聚落遗址 甘肃东部 遗址分布 秦安县
下载PDF
吴越钱氏郊坛遗址研究
20
作者 邵群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年第3期120-122,共3页
吴越郊坛是吴越国王钱镠祭天的场所,位于浙江杭州玉皇山南侧支脉天真山上。其遗址于2002年发现,2008年得到考古学界确认,后渐为学术界和旅游界认可和推荐。文章在分析天真院沿革及吴越郊坛遗址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吴越郊坛遗址重新发现... 吴越郊坛是吴越国王钱镠祭天的场所,位于浙江杭州玉皇山南侧支脉天真山上。其遗址于2002年发现,2008年得到考古学界确认,后渐为学术界和旅游界认可和推荐。文章在分析天真院沿革及吴越郊坛遗址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吴越郊坛遗址重新发现的重大价值,为研究吴越国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佐证,为寻找南宋郊坛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越郊坛 遗址分布 价值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