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人类活动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裴树文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9-362,共14页
中国境内分布着数千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行为研究的重要区域。虽然以往的研究一直关注地学手段在解读遗址地貌和地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然而,作为正确鉴别遗址完整性和早期人类生存行为研究的遗址形成过程(或遗址成因... 中国境内分布着数千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行为研究的重要区域。虽然以往的研究一直关注地学手段在解读遗址地貌和地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然而,作为正确鉴别遗址完整性和早期人类生存行为研究的遗址形成过程(或遗址成因)分析,长期以来缺少系统性的研究和关键指标的选择。本文结合古人类活动遗址保存的地貌和主要沉积物类型,依据河湖相沉积、洞穴(岩厦、裂隙)发育区、黄土与红土分布区等类型中遗址的特点,回顾近10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对不同分布区遗址的地貌和沉积特点的介绍,结合重要遗址的形成过程研究的进展,总结不同分布区遗址埋藏类型对研究视角与分析指标的选择差异。在上述基础上,作者对目前我国遗址成因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人类活动 遗址沉积类型 遗址形成过程 进展与思考 中国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6A2层的形成过程
2
作者 张月书 李锋 +2 位作者 陈福友 仪明洁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74,共14页
东谷坨遗址是泥河湾盆地内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其文化层以河湖相堆积为主,大量的文化遗物在埋藏过程中会受到流水等自然作用的影响,明确遗址的形成过程、了解遗物在埋藏过程中被改造的程度是我们开展其他各项研究的基础。2016-202... 东谷坨遗址是泥河湾盆地内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其文化层以河湖相堆积为主,大量的文化遗物在埋藏过程中会受到流水等自然作用的影响,明确遗址的形成过程、了解遗物在埋藏过程中被改造的程度是我们开展其他各项研究的基础。2016-202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东谷坨遗址T1区域开展了新的发掘,通过此次发掘,我们将原6A文化层划分为2个亚层。其中6A2为粗砂砾石堆积,显示水动力较强的沉积环境,但该层出土的多数石制品表面新鲜,并未显示出受高能水流的改造或被长距离搬运的特征。鉴于此,我们以探讨搬运改造石制品所形成破损特点为目的设计并实施了模拟搬运试验,开展了遗址内沉积物、石制品特征等多指标分析探讨遗址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6A2层的多数石制品并非由高能水流搬运而来,而是粗砂砾石堆积在遗址形成后,古人类活动于其上所遗留,此层石制品显示了原地埋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更新世 泥河湾盆地 东谷坨遗址 模拟搬运实验 遗址形成过程
下载PDF
新疆吉仁台沟口遗址地貌背景与遗址形成过程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云鹏 张家富 +6 位作者 阮秋荣 王永强 韩建业 张俊娜 雷华蕊 郭玉杰 周力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76-1393,共18页
201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不仅发现了规格较高、保存完整的青铜时代为主体的聚落遗址,更发现了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早使用煤炭的遗迹。遗址区的地貌背景和堆积物年代框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清遗址的考古... 201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不仅发现了规格较高、保存完整的青铜时代为主体的聚落遗址,更发现了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早使用煤炭的遗迹。遗址区的地貌背景和堆积物年代框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清遗址的考古学意义,为此文章对遗址区进行了野外地貌考察,对该区阶地堆积物和黄土进行了粒度分析和光释光测年,得出了如下结论:流经遗址区的喀什河在遗址区发育了4级基座阶地(T1、T2、T3和T4),阶地上堆积物的光释光年代指示它们的形成时间分别是≥2.4 ka、≥14 ka、约60 ka和≥75 ka。除构造活动因素外,这些阶地的形成和阶地堆积物的堆积主要与气候有关,阶地的拔河高度和形成年代指示喀什河的平均下切速率逐渐加快。遗址所在的第三级阶地在基座上堆积厚层砾石,在其形成后堆积了黄土,黄土的来源主要是附近喀什河和伊犁河两岸阶地上的河流堆积物以及下游冲洪积物,遗址区在32.1~30.0 ka期间黄土堆积速率为0.12 mm/a,全新世晚期堆积速率为0.14~0.21 mm/a。古人最早可能在4.5 ka时就在该区活动,在3.6 ka至3.0 ka的某一时段,古人在第三级阶地黄土地面上生活和进行生产活动,并使当时地表30~20 ka(厚约1.2 m)的黄土地层发生了扰动,随后遗址被废弃。遗址区1.9 ka以来的地层可能未受扰动,古人活动遗迹被后期的黄土堆积埋藏并被保存;遗址区坡积物不发育,未受洪水或山洪影响,遗址区地貌环境相对稳定,古人生活时的原始地貌保留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仁台遗址 河流阶地 粒度分析 光释光测年 地貌背景 遗址形成过程
原文传递
泥河湾盆地板井子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3
4
作者 任进成 王法岗 +3 位作者 李锋 杨庆江 陈福友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8-392,共15页
板井子遗址是泥河湾盆地晚更新世早期的一处重要遗址,光释光年代为距今8~9万年。本文以2015年出土的考古材料为研究对象,从地层的沉积环境、考古材料本体的埋藏特点两个角度,对板井子遗址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主文化层第5层为... 板井子遗址是泥河湾盆地晚更新世早期的一处重要遗址,光释光年代为距今8~9万年。本文以2015年出土的考古材料为研究对象,从地层的沉积环境、考古材料本体的埋藏特点两个角度,对板井子遗址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主文化层第5层为近原地埋藏类型,水流作用对小尺寸标本的保存及标本的空间集聚特征影响较大,但石制品技术类型组合等基本的人类行为信息仍较为完整;第4、6层均为水流搬运产生的异地埋藏,蕴含的人类行为信息有所缺失。此项分析为提取、研究考古遗址所蕴含的古人类的居址选择、土地利用方式、考古材料使用废弃等方面的信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板井子遗址 旧石器时代 遗址形成过程
下载PDF
甘肃徐家城旧石器遗址石制品拼合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锋 陈福友 +2 位作者 李罡 王山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0-191,共12页
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新发现的含丰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年代在距今4.3~2.3万年间。徐家城遗址的拼合分析显示,4B、4C层剥片与石器加工行为是石制品空间分布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可能存在遗址... 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新发现的含丰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年代在距今4.3~2.3万年间。徐家城遗址的拼合分析显示,4B、4C层剥片与石器加工行为是石制品空间分布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可能存在遗址使用时古人类对石制品位置改变的行为;4A层石制品零散分布可能反映了此时遗址处于古人类活动的边缘地带。遗址剥片方法以硬锤锤击法为主,石核剥片序列主要以转向为主,古人类对石料进行单层或多层开发;同时部分石器破碎后古人类可能对其进行再利用。平面分布显示发掘区内可能存在两个相对集中的剥片区域,并且古人类在同一区域剥片和加工石器。然因遗址石制品原料性质、发掘面积等局限性,拼合分析的优势并未在此项研究中尽现。今后此类研究应结合其他研究方法,综合多方面信息解释遗址形成过程、石器技术及遗址空间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城旧石器遗址 拼合分析 遗址形成过程 石器技术 空间利用
下载PDF
考古遗址学——考古信息的嬗变与传递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胜前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78,共7页
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由多个环节构成,并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研究流派,但不同环节之间缺乏理论上的关联。考古遗址学是一个沟通不同环节的理论框架,以考古信息为媒介研究其传递过程与变化,从考古信息的形成直到最后考古知识的公共化。这一框架... 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由多个环节构成,并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研究流派,但不同环节之间缺乏理论上的关联。考古遗址学是一个沟通不同环节的理论框架,以考古信息为媒介研究其传递过程与变化,从考古信息的形成直到最后考古知识的公共化。这一框架完整地包含了考古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环节,它也是考古学的基本认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形成过程 考古遗址 理论框架 考古信息
下载PDF
许昌人遗址研究的新收获及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占扬 李浩 吴秀杰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9-227,共9页
许昌人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镇,2005-2017年发掘,揭露面积500余平方米,2007、2014年在9号探方出土包括2颗"许昌人"头骨在内的5个古人类个体,大量的石制品和21种哺乳动物化石。头骨具有东亚古人类、欧洲尼安德特人和早期... 许昌人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镇,2005-2017年发掘,揭露面积500余平方米,2007、2014年在9号探方出土包括2颗"许昌人"头骨在内的5个古人类个体,大量的石制品和21种哺乳动物化石。头骨具有东亚古人类、欧洲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的镶嵌特征,可能代表一种新型的古老型人类。石制品研究显示,石核类型多样,且以小型双锥形盘状石核为特色;小型工具类型分异明显、加工精细,显示出不同于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的工具技术,而与西方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工具技术上的特点较为一致。此外,遗址出土7件软锤工具,以动物长骨或鹿角为原料,用以修理石质工具。软锤工具的发现,对于认识中国旧石器时代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遗址形成过程的分析,"许昌人"生活时期的沉积环境经历了三个阶段:下部灰绿色滨湖相粉砂堆积所指示的水流动力相对较弱的沉积环境,中部综红色粉砂堆积所指示的水流动力相对较强的沉积环境,以及上部浅棕红色粉砂堆积所指示的相对冷湿、水动力仍然较强的沉积环境。尽管存在水动力强弱上的相对变化,但水动力总体上并不大,以低能量水流为主,文化遗物属于原地埋藏。今后将开展人类艺术行为能力、古人用软锤和压制法制作石器的技术、动物埋藏学和年代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昌人遗址 许昌人头骨化石 石制品 遗址形成过程
下载PDF
啮齿类的动物考古学研究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运辅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8-115,107,共9页
啮齿类遗存是一类常见于考古遗址的较微小的材料,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动物考古学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主张啮齿类动物考古学研究的目标应该在"形态描述、种属鉴定"的基础上,转向认识啮齿类与人类之间隐性的文化生态联系为主。结... 啮齿类遗存是一类常见于考古遗址的较微小的材料,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动物考古学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主张啮齿类动物考古学研究的目标应该在"形态描述、种属鉴定"的基础上,转向认识啮齿类与人类之间隐性的文化生态联系为主。结合国内考古学工作前沿,提出了三个具体的目标任务:(1)探索史前农业起源背景下"农田啮齿类"的形成与演变,及对生业经济的影响;(2)探索啮齿类在史前居址中"与人共栖"的起源、"家栖啮齿类"的形成与演变,及对人类行为的影响;(3)利用啮齿类探讨古环境、分析人地关系。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案例,介绍了广泛应用于啮齿类动物考古学研究的"群落演替"、"与人共栖"等两项生态学理论;并就啮齿类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一般流程、采集与鉴定(几何形态测量法)、埋藏学解释等方法与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还专门引介了一个典型的研究案例,即小家鼠的与人共栖起源及在近东和欧洲地区的扩散。本文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动物考古学同行的关注,从基础工作开始,开展更多的啮齿类动物考古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形成过程 考古遗址 理论框架 考古信息
下载PDF
考古材料形成过程研究与中国考古学的实践
9
作者 李彬森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9-125,共7页
从考古学创立之初至今,考古材料形成过程问题在人类行为、废弃过程、埋藏学、地质考古学等层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形成了若干研究分支领域。中国考古学百年间积累了丰富的考古地层学实践经验,形成识别不同考古遗存的手段与方法。近年来也... 从考古学创立之初至今,考古材料形成过程问题在人类行为、废弃过程、埋藏学、地质考古学等层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形成了若干研究分支领域。中国考古学百年间积累了丰富的考古地层学实践经验,形成识别不同考古遗存的手段与方法。近年来也大力引介西方考古学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的成果,对这一领域研究进展的梳理和总结,可以为中国考古学提供借鉴和参考,以增强从考古材料中提炼人类行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材料 遗址形成过程 考古学理论 中国考古学 田野考古
原文传递
地学考古--方法与实践
10
作者 靳桂云 宿凯 《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47,共1页
地学考古是运用地球科学方法(包括地质学、地貌学、第四纪环境科学等)回答考古学中的遗址形成过程、人与环境关系等问题。地学考古是聚落考古、环境考古等研究领域的基础研究方法。中国考古学的发端具有明显的地质学倾向,但系统的地学... 地学考古是运用地球科学方法(包括地质学、地貌学、第四纪环境科学等)回答考古学中的遗址形成过程、人与环境关系等问题。地学考古是聚落考古、环境考古等研究领域的基础研究方法。中国考古学的发端具有明显的地质学倾向,但系统的地学考古在中国出现较晚,而当代考古学则迫切需要发展地学考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考古学 聚落考古 考古方法 地球科学 环境考古 遗址形成过程 第四纪环境 地貌学
原文传递
徐水南庄头遗存的沉积学考察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辉 鲁鹏 +2 位作者 郭明建 陈盼盼 饶宗岳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3-162,共10页
位于河北保定市徐水区的南庄头遗址是中国北方早期新石器文化研究的焦点。本文结合野外调查的资料,从沉积学的角度对历次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南庄头遗存的性质和古人生存的环境背景。结果表明,遗址的第5、6层... 位于河北保定市徐水区的南庄头遗址是中国北方早期新石器文化研究的焦点。本文结合野外调查的资料,从沉积学的角度对历次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南庄头遗存的性质和古人生存的环境背景。结果表明,遗址的第5、6层堆积并非文化层,而是包含了文化遗物的湖沼相地层,其形成机制是湖沼的沉积作用;人类活动的大部分时间发生在晚更新世末期极为干冷的气候条件下,当时遗址的环境特点是水资源条件较好的“谷中谷”;这种小环境所产生的比较优势使动植物向河谷地带集中,遗址区正是人类获取动植物资源以及就地加工、进食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庄头遗址 沉积学 沉积环境 遗址形成过程
原文传递
郑州老奶奶庙第3地点动物遗存研究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5 位作者 刘拓 何嘉宁(执行/发掘) 汪松枝(发掘) 李昱龙(发掘) 李文成(发掘) 刘拓(发掘)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30,共9页
老奶奶庙第3地点出土了575件动物化石,包括披毛犀、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鹿类、牛类、羊类等动物至少11种,其中披毛犀为该地区第一次发现。化石风化程度普遍较重,牙齿、角等肉量较少的部分保存较多,显示了本遗址不同于第1地点的临时活... 老奶奶庙第3地点出土了575件动物化石,包括披毛犀、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鹿类、牛类、羊类等动物至少11种,其中披毛犀为该地区第一次发现。化石风化程度普遍较重,牙齿、角等肉量较少的部分保存较多,显示了本遗址不同于第1地点的临时活动性质。对化石进行了拼合和人工痕迹的研究,所得7组19件拼合组对理解该遗址人类行为和埋藏改造有所帮助;疑似对犀牛牙釉质利用的现象,在我国北方旧石器遗址中较为罕见,可能反映了该地区人类对石料缺乏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奶奶庙第3地点 动物遗存 披毛犀 拼合分析 遗址形成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