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的文化景观互文性及应用研究
1
作者 张颖 刘晖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82,共6页
乡村聚落文化景观与其周边的历史遗址遗存文化景观构成了互文关系。互文性理论的研究,目前已呈现多元化、跨学科的发展趋势。基于此,对互文性的基本理论进行剖析,并开展对陕西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文化景观的嵌合发展研究,通过实证考察与... 乡村聚落文化景观与其周边的历史遗址遗存文化景观构成了互文关系。互文性理论的研究,目前已呈现多元化、跨学科的发展趋势。基于此,对互文性的基本理论进行剖析,并开展对陕西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文化景观的嵌合发展研究,通过实证考察与资料收集,对成果进行分类对比,形成多个两两对应案例的互文性关系。选择淳化县甘泉宫与凉武帝村、礼泉县昭陵与袁家村、留坝县张良庙及紫柏山与庙台子村3个互文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剖析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的文化景观历史层级脉络,反映出社会变迁的客观规律,并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互文关系。而这种互文关系,可以促进历史遗址遗存的保护、利用与开发,以及乡村聚落的振兴与发展,进而形成乡村聚落文化景观与其周边历史遗址遗存文化景观互文嵌合发展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遗址遗存 乡村聚落 嵌合发展模式 互文性理论 文化景观
下载PDF
宜昌抗战遗址遗存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文丰 《三峡论坛》 2015年第5期25-31,共7页
宜昌地区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场,22次重要会战中的枣宜会战及鄂西会战都在此地发生。自1940年6月宜昌沦陷后,此地成为中日两军对垒之前线。由此,北起远安、南至五峰,东自当阳、西迄秭归留下了遍布宜昌全域的军事工事、指挥机关、纪念碑... 宜昌地区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场,22次重要会战中的枣宜会战及鄂西会战都在此地发生。自1940年6月宜昌沦陷后,此地成为中日两军对垒之前线。由此,北起远安、南至五峰,东自当阳、西迄秭归留下了遍布宜昌全域的军事工事、指挥机关、纪念碑刻、将士墓地等遗址遗存。这些遗址遗存作为永恒的物证,记录下当年宜昌军民抗战的英勇事迹与日寇的残酷暴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抗战 抗日战争 遗址遗存
下载PDF
抗日战争遗址遗存的保护利用现状与对策——基于宜昌抗战时期存留的遗址遗存 被引量:2
3
作者 谭玉龙 《学理论》 2020年第8期90-91,共2页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这一过程中为后人留下了诸如军事工事、指挥机关、纪念碑刻、烈士陵园、墓地及后期修建的纪念馆园等抗战遗址遗存。然而通过田野调查和访谈深刻地感受到抗战遗址遗...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这一过程中为后人留下了诸如军事工事、指挥机关、纪念碑刻、烈士陵园、墓地及后期修建的纪念馆园等抗战遗址遗存。然而通过田野调查和访谈深刻地感受到抗战遗址遗存的保护和利用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更加科学地保护、更加合理地利用抗战遗址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 抗战 遗址遗存 抗战精神
下载PDF
西路军遗址遗存保护开发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超 《社科纵横》 2021年第3期81-85,共5页
红西路军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幕,红西路军英勇战斗的事迹及精神在河西走廊被广为传颂。红西路军的遗址遗存是传承弘扬红西路军精神的鲜活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红色旅游是红西路军遗址遗存发挥思... 红西路军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幕,红西路军英勇战斗的事迹及精神在河西走廊被广为传颂。红西路军的遗址遗存是传承弘扬红西路军精神的鲜活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红色旅游是红西路军遗址遗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径。红西路军遗址遗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要以传承西路军精神、讲好西路军故事为中心,注重探索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重点在提升内涵建设、注重资源整合、加强宣传力度三个方面着力加以推进,其中提升内涵建设是前提,注重资源整合是关键,加强宣传力度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西路军 遗址遗存 红色旅游
下载PDF
靖边县境内长城遗址遗存性质及保护措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2期56-59,共4页
长城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保留了秦长城、隋长城、明长城遗址遗存,这一地区长城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受长城文物保护员专业素养不足、群众长城保护意识不强、长城段落监管难度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长城文化价值难以... 长城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保留了秦长城、隋长城、明长城遗址遗存,这一地区长城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受长城文物保护员专业素养不足、群众长城保护意识不强、长城段落监管难度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长城文化价值难以充分体现。因此需结合靖边县境内实际情况,采取合理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县 长城遗址遗存 保护措施
下载PDF
瓜州县红西路军遗址遗存保护利用现状与开发对策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郭丽 蒋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13期168-171,共4页
红西路军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悲壮且可歌可泣的一幕。红西路军英勇战斗的事迹及精神在河西走廊被广为传颂。红西路军的遗址遗存是传承和弘扬红西路军精神的鲜活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瓜州是红西路军最后一战... 红西路军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悲壮且可歌可泣的一幕。红西路军英勇战斗的事迹及精神在河西走廊被广为传颂。红西路军的遗址遗存是传承和弘扬红西路军精神的鲜活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瓜州是红西路军最后一战发生地,留下了不少遗址遗存,蕴含着丰富的革命价值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瓜州县重视红西路军遗址遗存的保护利用,积极探索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取得了积极成绩。瓜州红西路军遗址遗存的保护利用,要以传承西路军精神、讲好西路军故事为中心,努力探索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重点在提升内涵建设、注重资源整合、加强宣传力度三个方面着力加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西路军 瓜州县 遗址遗存 红色旅游
下载PDF
试析北首岭遗址早期遗存
7
作者 曹歌鸿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9-24,共6页
北首岭遗址早期遗存的发现是北首岭遗址发掘最大的收获。对其进行的讨论和研究持续至今。通过对北首岭早期遗存的文化特征和属性进行梳理,与周边地区前仰韶文化遗存对比分析,能认识前仰韶文化的发展脉络。将北首岭早期遗存与北首岭仰韶... 北首岭遗址早期遗存的发现是北首岭遗址发掘最大的收获。对其进行的讨论和研究持续至今。通过对北首岭早期遗存的文化特征和属性进行梳理,与周边地区前仰韶文化遗存对比分析,能认识前仰韶文化的发展脉络。将北首岭早期遗存与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存进行对比分析,能进一步认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起源。北首岭早期遗存属于前仰韶文化北首岭类型,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主要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首岭遗址早期遗存 前仰韶文化 北首岭类型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下载PDF
论东北抗联遗址遗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松友 侯健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84,共5页
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坚持游击战争长达14年之久,留下了大量抗战遗迹和实物遗存,遍布于东北广袤的大地上。东北抗联遗址遗存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东北抗联精神固化与弘扬的鲜活载体,富有爱国主... 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坚持游击战争长达14年之久,留下了大量抗战遗迹和实物遗存,遍布于东北广袤的大地上。东北抗联遗址遗存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东北抗联精神固化与弘扬的鲜活载体,富有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诸多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联 遗址遗存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原文传递
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党性教育研究——以湘江战役红色资源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彭石军 《传承》 2022年第3期66-71,共6页
湘江战役红色资源丰富,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宝贵财富和历史取证,在党员党性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和现实价值。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湘江战役红色资源挖掘,进行了相关开发与运用,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提供载体,取得了一定成... 湘江战役红色资源丰富,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宝贵财富和历史取证,在党员党性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和现实价值。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湘江战役红色资源挖掘,进行了相关开发与运用,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提供载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湘江战役红色资源融入党性教育还存在资源挖掘不够深、配套设施相对滞后、课程同质较为单一、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影响了湘江战役红色资源党性教育在全国的竞争力。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深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建设;重视课程,增强育人功能;强化师资,提高教学水平等四个方面,把湘江战役红色资源有效融入党性教育,提高湘江战役党性教育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融入 党性教育 湘江战役 遗址遗存
下载PDF
再论温江鱼凫村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的性质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明斌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8,共8页
结合近年来考古新发现,对以鱼凫村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为代表的、分布于成都平原的一支考古学遗存,进行辨析与研究,认为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所处文明发展阶段,应该从宝墩文化中单列出来,并根据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基本原则,建议将这类主... 结合近年来考古新发现,对以鱼凫村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为代表的、分布于成都平原的一支考古学遗存,进行辨析与研究,认为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所处文明发展阶段,应该从宝墩文化中单列出来,并根据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基本原则,建议将这类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地区、距今4000~3700年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命名为"鱼凫村文化"。相信这一判断,对深入研究四川盆地先秦考古学文化是有所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宝墩文化 鱼凫村遗址第三期遗存 性质
原文传递
试论几项河北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11
作者 唐晓燕 《文物春秋》 2002年第6期21-25,共5页
中国历史悠久,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这在古文献中有很多记载。但文献的记载是很不够的,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留下了许多空白和缺环,在一些问题上也有偏颇和错误,还须通过现代考古学提供的新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去补充... 中国历史悠久,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这在古文献中有很多记载。但文献的记载是很不够的,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留下了许多空白和缺环,在一些问题上也有偏颇和错误,还须通过现代考古学提供的新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去补充它,证实它,纠正它,才能够符合历史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考古发现 中国 文物考古 磁山文化遗址 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 赵窑遗址仰韶文化遗存 台西商代遗址
下载PDF
试析邵武斗米山下层遗存——闽江上游新石器晚期文化的新思考
12
作者 黄运明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8-203,共16页
通过对位于闽江上游富屯溪流域的邵武斗米山遗址下层遗存进行地层学和类型学分析,该遗存墓葬类陶器群与地层类A组陶器群为斗米山下层早期遗存,地层类B、C组陶器群为斗米山下层晚期遗存。斗米山下层早期遗存与长江北岸皖西南、鄂东地区... 通过对位于闽江上游富屯溪流域的邵武斗米山遗址下层遗存进行地层学和类型学分析,该遗存墓葬类陶器群与地层类A组陶器群为斗米山下层早期遗存,地层类B、C组陶器群为斗米山下层晚期遗存。斗米山下层早期遗存与长江北岸皖西南、鄂东地区的黄鳝嘴文化相似,斗米山下层遗存晚期遗存包含了闽西北地区南山第二、三期遗存和闽北地区牛鼻山文化晚期遗存等两类遗存。斗米山下层早期遗存的发现和识别,填补了闽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6000—5500年考古学文化遗存的空白,同时也将闽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来源投向了皖江流域。以黄鳝嘴文化为主体的斗米山下层早期遗存的形成和出现,应该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崧泽时代文化融合与扩张进程在闽江上游的最初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上游 斗米山遗址下层遗存 黄鳝嘴文化
原文传递
深圳咸头岭遗址的生态环境与人们的谋生方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善德 黄小茜 《暨南史学》 CSSCI 2009年第1期12-35,共24页
本文以深圳咸头岭遗址五次发掘的考古材料和地方文献为基础,借助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文化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实地考察的资料和体会,复原遗址的生态环境为大西洋末期演替为顶极群落的'沙堤—潟湖生境'。并以文化遗... 本文以深圳咸头岭遗址五次发掘的考古材料和地方文献为基础,借助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文化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实地考察的资料和体会,复原遗址的生态环境为大西洋末期演替为顶极群落的'沙堤—潟湖生境'。并以文化遗存乃人们有效地适应生态环境的创造物为思路,复原遗址居民的谋生手段和谋生方式。提出:遗址的文化性质乃定居营地;人群亲缘关系以及'人地关系'是稳定的;在构建'食物网'的基础上,科学复原诸多谋生手段;由于野外食物资源充裕和季节性波动小并易于攫取,人们的占有欲极弱,社会乃以血缘队群为社会组织、人人平等的狩猎—采集社会;但在咸头岭遗址新石器时代第一期之时,多数谋生手段是个体化的,合作与协作极少;咸头岭遗址新石器时代第二期和第三期之时,协作性劳作增多,'社会分工'可能出现,血缘队群的规模扩大,权威人物逐渐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头岭文化 咸头岭遗址新石器遗存 大西洋期 “沙堤—潟湖生境” 谋生手段 谋生方式
原文传递
洛汭地带商周文化遗存调查
14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10-114,共5页
洛汭地带商周文化遗存调查#5洛汭地带商周文化遗存调查河南社科院河洛文化研究所河南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1992年5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洛文化研究所与巩义市文管所组织业务人员,共同对洛油地带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以商、周文... 洛汭地带商周文化遗存调查#5洛汭地带商周文化遗存调查河南社科院河洛文化研究所河南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1992年5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洛文化研究所与巩义市文管所组织业务人员,共同对洛油地带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以商、周文化遗存为主的康沟遗址。此外,在洛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洛汭地带商周文化遗存调查河南社科院河洛文化研究所河南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1992年5月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洛文化研究所与巩义市文管所组织业务人员 共同对洛油地带进行考古调查 发现了以商、周文化遗存为主的康沟遗址.此外 在洛水两岸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伏羲台、滩
原文传递
六祖慧能南返广东后的栖隐考略
15
作者 林昉 《广东史志》 2003年第1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慧能 广东 《六朝坛经》 《六祖惠能禅师碑铭并序》 史书 地方志书 书籍 遗存遗址
原文传递
汉代扬州概述
16
作者 夏梅珍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 2016年第2期85-88,共4页
汉代扬州是指汉代四百年遗留下来的物质与文化信息,她包含了政治经济、工艺文化、生产生活、技术科技等方面。汉代扬州的遗址遗存以及出土文物等所携带的文化信息和物质信息,构成了汉代扬州文化的精髓和脉络。
关键词 汉代扬州 政治经济 物质文化、遗址遗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