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史前“龙”形遗迹时空分异研究:以南京薛城遗址为例
1
作者 杨林 徐峰 +2 位作者 刘千娇 刘金涛 贾鑫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267-276,共10页
以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龙”为研究对象,通过南京薛城遗址2021年出土的“龙”形遗迹,论述基于多源空间数据进行“龙”形遗迹三维修复和建模的过程,为考古遗迹数字化保护提供一种定量方法。此外,对比分析中国四处典型“龙”形考古遗迹... 以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龙”为研究对象,通过南京薛城遗址2021年出土的“龙”形遗迹,论述基于多源空间数据进行“龙”形遗迹三维修复和建模的过程,为考古遗迹数字化保护提供一种定量方法。此外,对比分析中国四处典型“龙”形考古遗迹的材质、形态以及所在的地理环境等,探讨史前“龙”形遗迹面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演变规律,认为:辽宁阜新“龙”与早期农业阶段先民选择猪作为财富的象征有关;中原地区全新世适宜期的暖湿气候条件致使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和江苏南京薛城遗址的“龙”形象与鳄类似,材质均来自淡水资源;伴随着中原地区夏王朝影响规模的扩大,河南二里头遗址的“龙”形遗迹取材于陕西地区的绿松石,已经脱离了地理环境的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形遗迹 地理环境分析 遗迹修复与建模 薛城遗址
下载PDF
生态环境法典中的自然与人文遗迹保护:立法缘由和文本安排
2
作者 岳小花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7,共9页
环境法体系从保护遗迹及其所处生态环境的角度对自然与人文遗迹进行保护,但当前存在保护力度偏弱、规范性不足以及专门性立法缺失等问题。在生态环境法典中对自然与人文遗迹保护进行全面规定,契合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系统治理与整体... 环境法体系从保护遗迹及其所处生态环境的角度对自然与人文遗迹进行保护,但当前存在保护力度偏弱、规范性不足以及专门性立法缺失等问题。在生态环境法典中对自然与人文遗迹保护进行全面规定,契合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系统治理与整体性保护的理念,反映了生态环境相关立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趋势。建议将自然与人文遗迹保护相关规定放置于自然生态保护编中的区域生态保护部分,并对二者进行统一规定;将自然遗迹、人文遗迹纳入“生态环境”的概念范围,明确其内涵与外延;规定自然与人文遗迹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措施,同时还要考虑生态环境法典与相关单行法的衔接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法典 自然遗迹 人文遗迹 遗产
下载PDF
中国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及综合利用价值评价
3
作者 王璐琳 田明中 +3 位作者 张建平 武法东 程捷 张绪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0-532,共13页
地质遗迹综合利用价值是地质公园开展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工作的重要科学依据,但如何进行客观和定量的评价尚未很好解决。对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详细野外调查,根据《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划分地质遗... 地质遗迹综合利用价值是地质公园开展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工作的重要科学依据,但如何进行客观和定量的评价尚未很好解决。对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详细野外调查,根据《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划分地质遗迹资源类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综合利用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典型地质遗迹共分为5个大类、11个类和14个亚类,从自然属性、价值属性、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条件等方面选取4个综合评价因子、15个具体评价指标,构建地质遗迹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的指标权重;根据制定的评分标准,邀请专家对地质遗迹综合价值进行打分,运用地质遗迹综合利用价值评价计算模型,计算得出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综合利用价值评价的得分为90.27,为一级旅游资源。研究成果为深入开展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它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提供借鉴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资源 价值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中国香港
下载PDF
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利用策略
4
作者 邓亚东 孟庆鑫 +1 位作者 吕勇 罗书文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6-356,共11页
运用SWOT分析法对广西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利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利用AHP法构建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利用递阶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和判断矩阵,计算各因素权重,绘制出SWOT战略四边形,确定该县地质遗迹景观旅... 运用SWOT分析法对广西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利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利用AHP法构建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利用递阶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和判断矩阵,计算各因素权重,绘制出SWOT战略四边形,确定该县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利用的战略方向。结果表明,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利用的优势>机遇>劣势>威胁。在各指标因素中,特色旅游开发潜力大和潜在旅游开发资源数量多是其最大优势;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发资金不足和环境保护问题突出是其主要劣势;旅游政策机遇和旅游市场机遇是其重大机遇;旅游活动对资源寿命和旅游业竞争威胁是其最大挑战。SWOT战略四边形中,SSO>SST>SWO>SWT,确定该县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利用应采取增长型SO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州县地质遗迹景观开发利用策略:挖掘资源特性,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整合旅游资源,构建全域旅游模式;打造旅游品牌,加强宣传力度;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重视地质旅游人才建设;加强社区居民参与;保护性开发,增强地质遗迹景观保护意识;招商引资,拓宽融资渠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景观 SWOT AHP 开发利用策略 全州县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三亚组遗迹组构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5
作者 牛永斌 程怡高 +2 位作者 邵威猛 荆楚涵 程梦园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6-340,共15页
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地层厚度巨大,遗迹化石非常发育。在对7口取心井岩心详细观测的基础上,综合利用薄片分析、成像测井与相关实验等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三亚组遗迹组构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琼东南盆地北... 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地层厚度巨大,遗迹化石非常发育。在对7口取心井岩心详细观测的基础上,综合利用薄片分析、成像测井与相关实验等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三亚组遗迹组构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三亚组共识别出遗迹化石14属,根据遗迹化石的类型、产状、丰度和分异度、扰动程度、生物潜穴之间的共生关系等,可划分出5种遗迹组构,其中OphiomorphaThalassinoides遗迹组构主要发育在临滨上部沉积环境中,Palaeophycus遗迹组构主要发育在临滨中部沉积环境中,Planolites-Thalassinoides遗迹组构主要发育在临滨下部沉积环境中,Phycosiphon-Planolites遗迹组构主要发育在浅海上部沉积环境中,Phycosiphon-Chondrites遗迹组构主要发育在浅海下部沉积环境中;(2)根据遗迹组构和测井相分析认为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三亚组沉积环境为滨-浅海,三亚组一段的沉积环境为由滨岸向浅海过渡,而三亚组二段的沉积环境为浅海;(3)综合岩相、生物化石、遗迹组构、测井相和沉积微相分析结果,建立了琼东南盆地北部新近系三亚组的沉积模式。本项研究对指导南海北部新近系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组构 沉积环境 三亚组 新近系 琼东南盆地
下载PDF
安徽省重要地质遗迹调查保护与科学利用的建议与对策
6
作者 吴海权 鹿献章 +1 位作者 刘乐 李琴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4年第2期30-32,共3页
安徽省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兼跨华北陆块、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陆块3个大地构造单元,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具有数量大、类型多、地学内涵丰富且地域特色显著等特点和重要的地质旅游、科学考察及经济价值。通过对安徽省重... 安徽省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兼跨华北陆块、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陆块3个大地构造单元,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具有数量大、类型多、地学内涵丰富且地域特色显著等特点和重要的地质旅游、科学考察及经济价值。通过对安徽省重要地质遗迹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对全省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还对全省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的调查保护及科学利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开发利用现状 调查保护 建议与对策 安徽
下载PDF
九居谷地质文化村地质遗迹特征及其建设探讨
7
作者 汪宏涛 段凯 李注苍 《甘肃科技》 2024年第2期28-32,37,共6页
甘肃省漳县九居谷一带发育了较为典型的西北干旱型丹霞地貌景观。虽然该地区基础地质研究较早,但尚未开展专门的地质遗迹调查。通过对九居谷一带地质遗迹进行了较全面的实地调查,筛选出较重要的地质遗迹161处,并划分为3大类6类11亚类,... 甘肃省漳县九居谷一带发育了较为典型的西北干旱型丹霞地貌景观。虽然该地区基础地质研究较早,但尚未开展专门的地质遗迹调查。通过对九居谷一带地质遗迹进行了较全面的实地调查,筛选出较重要的地质遗迹161处,并划分为3大类6类11亚类,分析了主要地质遗迹的资源特征,评定出国家级地质遗迹2处,省级地质遗迹42处,九居谷地质遗迹等级已达到国家地质文化村标准。论述了九居谷地质文化村建设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文化村建设规划及建议,为九居谷地质文化村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文化村建设 丹霞地貌 地质遗迹 九居谷 漳县 甘肃
下载PDF
河南省矿业遗迹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
8
作者 李岱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5,共7页
截止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世界遗产名录中以矿业遗迹为主题的遗产地大多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同欧洲重要历史进程相关的因采矿活动遗留下来的遗产地,而我国尚未有矿业遗迹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矿业发展贯穿人... 截止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世界遗产名录中以矿业遗迹为主题的遗产地大多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同欧洲重要历史进程相关的因采矿活动遗留下来的遗产地,而我国尚未有矿业遗迹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矿业发展贯穿人类社会文明始终,积极推动我国矿业遗迹保护是研究中华民族发现、认识、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过程中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梳理国际矿业遗迹理念以及国内矿业遗迹认知,以河南省矿业遗迹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河南省矿业遗迹保护工作现状及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河南省矿业遗迹面临现有法律法规支撑不足以及矿山公园建设缓慢、需纳入矿业遗迹保护底数尚未查清、国家级矿山公园已停止申报以及现有矿山公园教育功能弱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应健全管理体制,强化法律法规支撑;建议设立地方专职矿业遗迹保护机构,开展矿业遗迹调查工作;积极推动现有矿山公园申报世界遗产,强化矿业遗迹保护工作;以研学旅行的方式开展自然历史类博物馆-中小学校园-矿山公园三方宣传教育工作等方式来完善河南省内矿业遗迹保护工作,以期为我国矿业遗迹早日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遗迹 遗迹保护 自然科普 对策 河南省
下载PDF
上海地区中医药文化遗址遗迹概况
9
作者 俞宝英 于琳 +1 位作者 陈侣华 张奕雄 《上海地方志》 2024年第2期81-93,96,共14页
在采取文献、访谈、实地踏勘相结合的全面系统调研基础上,本文对上海地区中医药文化遗址遗迹现状予以概述,一方面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对遗址遗迹加以梳理分析,从而凸显其历史价值和时空分布特征,另一方面对各个行政区遗址遗迹做适当简述,... 在采取文献、访谈、实地踏勘相结合的全面系统调研基础上,本文对上海地区中医药文化遗址遗迹现状予以概述,一方面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对遗址遗迹加以梳理分析,从而凸显其历史价值和时空分布特征,另一方面对各个行政区遗址遗迹做适当简述,从而为相关部门和文博、古建、中医药等领域专业人士加强对遗址遗迹的重视和保护提供史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中医药文化 遗址遗迹 概况
下载PDF
贵州碧江石林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其地学意义
10
作者 赵洪飞 吴桂武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2期360-364,共5页
贵州碧江石林地质公园是以石林喀斯特为主,溶洞、侵蚀峡谷、泉水溪流为辅,集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油茶树等景观资源为一体的省级小型地质公园。公园处在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质遗迹资源较典型,且具观赏和美学价值,主... 贵州碧江石林地质公园是以石林喀斯特为主,溶洞、侵蚀峡谷、泉水溪流为辅,集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油茶树等景观资源为一体的省级小型地质公园。公园处在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质遗迹资源较典型,且具观赏和美学价值,主要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4个大类,6个类,共30余处地质遗迹景点。在山顶斜坡相对封闭的独立喀斯特单元中,有限可溶地层发育了规模较大的石林喀斯特,代表了贵州高原晚新生代喀斯特地貌发育演化的典型范例,具有区域对比意义,在地质学、地貌学及地学旅游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研究结果对于系统认识公园地质遗迹状况、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建立地学科普研学基地等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公园 独立喀斯特单元 地质遗迹 地学意义 碧江石林
下载PDF
烟台市芝罘区崆峒群岛地质遗迹资源类型调查及评价
11
作者 李亨健 李金鹏 +3 位作者 张杰 韩明智 于剑峰 强萌麟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94-100,共7页
崆峒群岛是烟台地区旅游胜地之一,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对其内涵地质遗迹资源进行整理发掘是目前海岛旅游开发的迫切需求。本次研究通过航空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等手段,查明崆峒群岛内基础地质、地貌景观等两个大类的地质遗迹点共计14处。... 崆峒群岛是烟台地区旅游胜地之一,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对其内涵地质遗迹资源进行整理发掘是目前海岛旅游开发的迫切需求。本次研究通过航空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等手段,查明崆峒群岛内基础地质、地貌景观等两个大类的地质遗迹点共计14处。分析了地质遗迹类型、规模、空间分布、视觉特点、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等,并对各地质遗迹点进行了分级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提出崆峒群岛地质遗迹的保护及开发建议,为政府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类型 地质遗迹综合评价 芝罘区崆峒群岛 烟台市
下载PDF
博山区池上镇地质遗迹特征及地质文化镇建设浅析
12
作者 李传生 朱司宏 孟庆结 《华北自然资源》 2024年第2期88-93,共6页
2022年10月24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二批地质文化村(镇)评定结果,池上镇获批挂牌筹建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模式为地质+生态旅游。文章在总结池上镇地质遗迹特征的基础上,以“一带贯通、两核引领、七片协同、多点支撑”为总体思路,利用池上... 2022年10月24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二批地质文化村(镇)评定结果,池上镇获批挂牌筹建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模式为地质+生态旅游。文章在总结池上镇地质遗迹特征的基础上,以“一带贯通、两核引领、七片协同、多点支撑”为总体思路,利用池上镇特有地质资源,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历史遗迹等人文要素,规划了四条地质研学+旅游主线,设计了地质科普设施、地质文化产品,旨在从地质角度挖掘鲁山、淄河、富锶地下水、齐文化、孝文化相融一体的地质文化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地质文化镇 池上镇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重要地质遗迹特征及综合评价
13
作者 吕昭英 薛桂澄 +10 位作者 何玉生 林义华 魏昌欣 胡在龙 袁勤敏 吕嫦艳 黄武轩 王超 张志壮 林弟 常振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3-398,共16页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是热带雨林内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地质遗迹所赋存的地质环境,是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条件。推进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重要内容之一...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是热带雨林内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地质遗迹所赋存的地质环境,是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条件。推进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全面系统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笔者等系统的总结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的特征和分布,对其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综合分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多样,以基础地质和地貌景观大类为主,包括重要化石产地类、岩土体地貌类、水体地貌类以及火山地貌类4类,古生物群化石产地、岩溶地貌、侵入岩地貌、碎屑岩地貌、瀑布、火山岩地貌6个亚类,共计21处重要地质遗迹点。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点的有1处,省级地质遗迹点17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点3处。通过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评价,为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热带雨林 国家公园 地质遗迹 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安徽淮南舜耕山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及特征
14
作者 张子康 顾承串 +4 位作者 吴基文 赵铭 詹润 邵晴晴 张缘缘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9,共11页
安徽淮南舜耕山位于华北克拉通淮南煤田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天然出露与人工剥露地质遗迹数量众多,系统地查明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分布及特征可为区域地质对比研究以及地学科普与旅游规划工作奠定重要基础。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共发现... 安徽淮南舜耕山位于华北克拉通淮南煤田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天然出露与人工剥露地质遗迹数量众多,系统地查明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分布及特征可为区域地质对比研究以及地学科普与旅游规划工作奠定重要基础。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共发现舜耕山主要地质遗迹点62处,可划分为3大类、8类、14亚类,其中以华北型寒武系—奥陶系典型剖面、碳酸盐岩地貌、断裂构造以及矿业遗址等地质遗迹景观尤为发育,具有极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初步讨论了舜耕山地质遗迹成因及其区域地质背景,为舜耕山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针对舜耕山在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远景规划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成因分类 地质背景 地学科普 舜耕山
下载PDF
北京西山门头沟地区主要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及形成演化
15
作者 贺瑾瑞 徐尚智 +7 位作者 宋庆伟 郝春燕 董颖 冉淑红 吴家悦 于兆林 郑艺龙 孙淼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0-221,共12页
北京门头沟区处于燕山与太行山的交汇处,山地面积占98.5%,属北京西山的核心地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地质遗迹。针对该区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形成演化缺乏系统研究,并制约其保护利用等问题,在充分利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北京门头沟区处于燕山与太行山的交汇处,山地面积占98.5%,属北京西山的核心地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地质遗迹。针对该区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形成演化缺乏系统研究,并制约其保护利用等问题,在充分利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地面调查、岩矿鉴定等,对该区地质遗迹类型进行系统梳理,深入探讨了区内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和形成演化。结果表明:(1)该区地质遗迹丰富、类型多样;目前已查明的各类地质遗迹有100处,涵盖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化石、地貌景观等多个类型。(2)青白口系、马兰黄土等地质剖面及古生物化石类地质遗迹的分布与中新元古界—第四系地层出露区密切相关;褶皱、断裂等主要分布在妙峰山镇—斋堂镇的中高山地区;燕山期酸性岩体地质遗迹主要沿大型断裂分布;黄土台地、河流阶地、峡谷以及水体景观类主要沿永定河干流及大型支流分布。(3)区内发生多次海侵,形成了诸多地层地质剖面遗迹,芹峪运动、蓟县运动、燕山运动等留下了多处不整合面、断层、褶皱等构造形迹,也主导了多期多种矿床形成。研究结果可为区内地质遗迹资源深入研究及其保护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分布特征 形成演化 保护利用 北京西山
下载PDF
面向数字人文的中国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璐嘉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91,共13页
历史上的私家藏书活动并非孤立、单一现象,既受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又影响着社会历史文化发展。文章通过建立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数据库,在文化史、社会史等多重视角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SPSS相关性分析,量化和可视化地揭示私家藏书... 历史上的私家藏书活动并非孤立、单一现象,既受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又影响着社会历史文化发展。文章通过建立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数据库,在文化史、社会史等多重视角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SPSS相关性分析,量化和可视化地揭示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总体上不平衡的空间聚集型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分布模式、构成形态的基础性因素,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是影响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地域分异的活跃因素和关键因素;其中,历史时期文学家数量、进士数量、书坊数量、粮食总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与私家藏书楼文化遗迹的分布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河流水系、高程地貌则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迹 藏书史 私家藏书楼 影响因素 GIS
下载PDF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17
作者 魏泽昳 李向东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200,共13页
文章在收集详细地质遗迹野外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滇东北地区昭通市昭阳区的各种地质遗迹进行综合分类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昭阳区地质遗迹可分为西部和东部2大区片,西部为以大山包为代表的玄武岩台地,集火山岩地貌、高原湖泊和湿地为一... 文章在收集详细地质遗迹野外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滇东北地区昭通市昭阳区的各种地质遗迹进行综合分类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昭阳区地质遗迹可分为西部和东部2大区片,西部为以大山包为代表的玄武岩台地,集火山岩地貌、高原湖泊和湿地为一体;东部为以昭通山间盆地为中心的碳酸盐岩岩溶地貌,附有古生物化石景观;碳酸盐岩、泥页岩、砂岩、玄武岩等丰富的岩性及其他作为隔水岩系和含水岩系的相间分布为岩溶作用和岩溶地貌的差异奠定了基础;不同程度的断裂-褶皱形成的构造地貌是现今东、西地质遗迹分异的主控因素;地层岩性-构造地貌背景下的水文条件为塑造丰富的地质景观提供了外部动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玄武岩台地 生物化石 岩溶地貌 滇东北地区
下载PDF
超新星遗迹和脉冲星风云的X射线偏振成像
18
作者 罗天贤 周平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5,共10页
年轻超新星遗迹和脉冲星风云中的高能粒子可以通过同步辐射产生X射线。对该辐射的偏振测量有助于揭示粒子加速区磁场的性质,进而研究粒子加速的机制。首颗X射线偏振成像卫星于2021年底发射升空,已揭示了数个年轻超新星遗迹和脉冲星风云... 年轻超新星遗迹和脉冲星风云中的高能粒子可以通过同步辐射产生X射线。对该辐射的偏振测量有助于揭示粒子加速区磁场的性质,进而研究粒子加速的机制。首颗X射线偏振成像卫星于2021年底发射升空,已揭示了数个年轻超新星遗迹和脉冲星风云的X射线偏振图像。观测显示,仙后A和第谷超新星遗迹的偏振度较低,平均值分别约为2.5%和9%;而蟹状星云和船帆脉冲星风云的偏振度较高,平均值分别约为20%和45%。结果表明脉冲星风云的磁场较为有序,而两个年轻超新星遗迹的粒子加速区磁场是高度湍动的,且激波附近的磁场结构呈现径向分布。未来,随着对IXPE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以及与我国建设中的增强型X射线时变与偏振探测器(eXTP)等更多望远镜投入使用,以上两类天体的磁场构型和粒子加速模型将得到进一步的限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新星遗迹 脉冲星风云 偏振 X射线天文学 粒子加速
下载PDF
感知示能与沉浸体验:重庆抗战遗迹的数字活化设计
19
作者 任芙瑶 罗翠 李刚 《湖南包装》 2024年第1期155-159,共5页
重庆抗战遗迹是中国抗战历史的见证和缩影,随着时间推移,其保存方式和宣传路径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信息时代下,文化遗迹的保护和传播方式正从传统的陈列展示转变为交流互通、数字储存、体验沉浸等新媒介传播路径。研究以大轰炸纪念碑... 重庆抗战遗迹是中国抗战历史的见证和缩影,随着时间推移,其保存方式和宣传路径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信息时代下,文化遗迹的保护和传播方式正从传统的陈列展示转变为交流互通、数字储存、体验沉浸等新媒介传播路径。研究以大轰炸纪念碑为个案,利用点云数字技术的处理方式,复刻文化遗迹,并基于感知示能性理论叙事框架分析了该数字作品的交互创新,探究操作行为、视觉导向、文化语境对数字产品活化设计的影响。从物理感知到文化感知共6个维度的示能性分别对其功能定位、表达形式和交互体验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深入理解并合理运用该相关规律来开展实践将发掘出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示能 重庆抗战遗迹 点云技术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下载PDF
扩展现实技术介入下的抗战文化遗迹情景可视化设计
20
作者 韩芷懿 李刚 《湖南包装》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文化数字化国家战略大背景下,探索抗战文化遗迹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具有多重价值。通过信息可视化结合数字技术构建叙事空间,将历史以互动叙事的方式呈现有助于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教育体验新样态。文章梳理了文化遗迹数字化应用现状... 文化数字化国家战略大背景下,探索抗战文化遗迹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具有多重价值。通过信息可视化结合数字技术构建叙事空间,将历史以互动叙事的方式呈现有助于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教育体验新样态。文章梳理了文化遗迹数字化应用现状,结合扩展现实及信息可视化技术,立足重庆大轰炸抗战文化遗迹的扩展现实设计案例,总结基于扩展现实技术的抗战文化遗迹设计创新路径,并结合扩展现实介入下的信息可视化设计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出了面向数字文旅融合发展下的抗战文化遗迹情景可视化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现实 抗战文化遗迹 可视化设计 情境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